。以這種方式,當外殼140坐靠在或布置在基部210的頂部上時,引導構件216和下引導槽148可以引導外殼140的聯接位置到基部210上,并且同時防止外殼140由于例如在透鏡移動裝置100工作期間振動或者由于聯接期間的人工誤差而偏離安裝目標參考位置。
[0054]如圖4A至圖8B示例性地圖示,外殼140 —般可以具有空心柱的形狀(例如,如圖4A至圖SB所示的空心方形柱的形狀)。外殼140被配置成支撐至少兩個驅動磁體130以及印刷電路板170。線筒110被收納在外殼140中以便可相對于外殼140在第一方向上移動。
[0055]外殼140具有四個平坦的側表面141。外殼140的各側表面141的面積可以等于或大于驅動磁體130的對應表面的面積。
[0056]如圖8B示例性地圖示,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中,彼此面對的兩個側表面分別設有磁體穿透孔(magnet penetrat1n aperture) 141a或凹口,驅動磁體130坐靠、位于或固定在該磁體穿透孔或凹口中。磁體穿透孔141a或凹口可以具有與驅動磁體130對應的大小和形狀,并且可以具有用于實施引導功能的任何其他形狀。第一驅動磁體131和第二驅動磁體132,即,兩個驅動磁體130可以分別安裝在磁體穿透孔141a上。
[0057]此外,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中,與上述兩個側表面垂直的一個側表面或者除上述兩個側表面之外的任一表面可以設有傳感器穿透孔141b,如以下所述的位置傳感器180插入、位于、固定或坐靠在該傳感器穿透孔中。傳感器穿透孔141b可以具有與如以下所述的位置傳感器180對應的大小和形狀。此外,設有傳感器穿透孔141b的側表面進一步設有至少一個安裝凸起149以輔助安裝、放置、臨時固定或完全固定印刷電路板170。安裝凸起149被配置成插入到在印刷電路板170中形成的安裝孔173中,如以下所述。此時,盡管安裝孔173和安裝凸起149可以以形狀配合方式或者以過盈配合方式彼此聯接,但是安裝孔173和安裝凸起149可以僅實施引導功能。
[0058]這里,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中與上述側表面相對的另一側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實心表面,但不限于此。
[0059]在外殼140的附加實施例中,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之中,彼此相對的兩個側表面設有第一和第二磁體穿透孔141a和141a’,驅動磁體130坐靠、位于或固定在這兩個磁體穿透孔中。此外,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中,與上述兩個側表面垂直的一個側表面或者除上述兩個側表面之外的任一表面可以設有第三磁體穿透孔以及與第三磁體穿透孔間隔預定距離的傳感器穿透孔141b。此外,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之中,與設有第三磁體穿透孔的上述側表面面對的另一側表面可以設有第四磁體穿透孔。
[0060]也就是說,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設有四個磁體穿透孔和一個傳感器穿透孔141b。
[0061]此時,第一磁體穿透孔141a和第二磁體穿透孔141a’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狀,并且也具有與外殼140的側表面的側向長度(幾乎)相同的側向長度。另一方面,第三磁體穿透孔和第四磁體穿透孔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狀,并且也可以具有比第一磁體穿透孔141a和第二磁體穿透孔141a’小的側向長度。這用來獲得用于傳感器穿透孔141b的空間,因為設有第三磁體穿透孔的側表面必須設有傳感器穿透孔141b。
[0062]自然應當理解的是,第一驅動磁體131至第四驅動磁體分別坐靠、位于或固定在第一磁體穿透孔至第四磁體穿透孔中。此時,同樣地,第一驅動磁體131和第二驅動磁體132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狀,并且也具有與外殼140的側表面的側向長度幾乎相同的側向長度。此外,第三驅動磁體和第四驅動磁體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狀,并且也可以具有比第一驅動磁體131和第二驅動磁體132小的側向長度。
[0063]這里,第三磁體穿透孔和第四磁體穿透孔可以根據外殼140的中心對稱地布置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說,第三驅動磁體130和第四驅動磁體130可以根據外殼140的中心對稱地布置在一條線上。在第三驅動磁體130和第四驅動磁體130盡管彼此相對但是不顧外殼140的中心而偏向一側的情況中,偏向一側的電磁力可能施加在線筒110的線圈120上,并且因此線筒110可能發生傾斜。換句話講,由于第三驅動磁體130和第四驅動磁體130根據外殼140的中心對稱地布置在一條線上,所以電磁力可以在不發生偏差的情況下施加在線筒110和線圈120上,這樣確保在第一方向上容易且準確地引導線筒110。
[0064]此外,如圖3A至圖6B以及圖8A和圖8B示例性地圖示,多個第一擋塊143可以從外殼140的上表面凸出。第一擋塊143用來防止蓋構件300與外殼140的主體之間碰撞,并且可以防止外殼140的上表面在產生外部沖擊時與蓋構件300的內部頂面直接碰撞。此夕卜,第一擋塊143可以用于引導上彈性構件150的安裝位置。為此,如圖9示例性地圖示,上彈性構件150可以在與第一擋塊143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引導槽155,引導槽155具有與第一擋塊143的形狀對應的形狀。
[0065]此外,多個上框架支撐凸臺144可以從外殼140的頂部凸出,以便與上彈性構件150的外框架152聯接。正如以下將描述的,與上框架支撐凸臺144對應的上彈性構件150的外框架152可以形成有第一通孔152a或凹口,該第一通孔或凹口具有與上框架支撐凸臺144的形狀對應的形狀。上框架支撐凸臺144可以通過使用粘合劑或經由熔接而固定在第一通孔152a或凹口中。熔接可以是例如熱熔接或超聲波熔接。
[0066]此外,如圖7A或圖7B示例性地圖示,多個下框架支撐凸臺147可以從外殼140的下部凸出以便與下彈性構件160的外框架162聯接。與下框架支撐凸臺147對應的下彈性構件160的外框架162可以形成有插入凹口 162a或孔,所述插入凹口或孔具有與下框架支撐凸臺147的形狀對應的形狀。下框架支撐凸臺147可以通過使用粘合劑或經由熔接而固定在插入凹口 162a或孔中。熔接可以是例如熱熔接或超聲波熔接。
[0067]盡管通過使用粘合劑可以將驅動磁體130固定在磁體穿透孔141a上,但是實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例如雙面膠的粘性構件。在替代實施例中,在外殼140的內表面上可以形成凹陷的磁體座,而不是磁體穿透孔141a。磁體座可以具有與驅動磁體130的大小和形狀對應的大小和形狀。
[0068]驅動磁體130可以安裝在與設置在線筒110上的線圈120對應的位置處。此外,驅動磁體130可以分別配置在單一整體中。在本實施例中,各驅動磁體130的取向可以是這樣一種方式使得與設置在線筒110上的線圈120面對的各驅動磁體的一個表面限定N極,而與其相對的外表面限定S極。然而,實施例不限于此,并且驅動磁體130可以具有其他方式的取向。此外,驅動磁體130可以對分(bisect)到與光軸垂直的平面上。
[0069]驅動磁體130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恒定寬度的立方體,并且可以坐靠在磁體穿透孔141a或凹口中使得驅動磁體130的寬表面構成外殼140的側表面的一部分。此時,彼此面對的驅動磁體130可以彼此平行地安裝。此外,驅動磁體130可以設置成面對線筒110上的線圈120。此時,驅動磁體130與線筒110的線圈120的相對的表面可以位于平行的平面上。然而,實施例不限于此。根據設計,驅動磁體130與線筒110的線圈120中只有一個可以形成平面而另一個可以形成曲面。可替代地,線筒110的線圈120與驅動磁體130的兩個相對的表面可以是曲面。此時,線筒110的線圈120與驅動磁體130的兩個相對的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
[0070]如上所述,傳感器穿透孔141b或凹口形成在外殼140的一個側表面上,位置傳感器180插入、位于或坐靠在傳感器穿透孔141b中,并且位置傳感器180經由硬釬焊或軟釬焊與印刷電路板170的一個表面電耦接。換句話講,印刷電路板170可以固定在外殼140的四個側表面141之中設有傳感器穿透孔141b或凹口的側表面的外部上,或者由該側表面的外部支撐,或者布置在該側表面的外部上,并且位置傳感器180可以設置在印刷電路板的內表面上的與感測磁體190對應的位置處,或者布置在該位置上,或者安裝在該位置上。
[0071]位置傳感器180可以連同下文所述的線筒110的感測磁體190構成該位移感測單元以確定在線筒110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移值。為此,位置傳感器180和傳感器穿透孔141b或凹口位于與感測磁體190的位置對應的位置處。
[0072]位置傳感器180可以是感測從線筒110的感測磁體190發出的磁力的變化的傳感器。此外,位置傳感器180可以是霍爾傳感器。然而,這僅僅是實例,并且本實施例不限于霍爾傳感器。可以使用能感測磁力變化的任何其他的傳感器,并且可以使用能感測除磁力之外的位置的任何其他的傳感器。例如,可以使用光反射器。
[0073]如圖8A、圖8B和圖11示例性地圖示,印刷電路板170可以聯接到或設置到外殼140的一個側表面,并且可以具有如上所述的安裝孔173或凹口。以此方式,印刷電路板170的安裝位置可以由形成在外殼140的一個側表面上的安裝凸起149引導。
[0074]此外,多個第二端子171可以布置在印刷電路板170上以便與外部電源電連接。端子171可以接收外部電力并且供應電流到位置傳感器180。形成在印刷電路板170上的第二端子171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控制的構成元件的類型而減少或增加。根據本實施例,印刷電路板170可以是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第二端子171可以與外部電源連接,為此,可以硬釬焊或軟釬焊在外部電源上。
[0075]此外,印刷電路板170可以設置或配置,或者固定或聯接在外殼140的側表面上。也就是說,印刷電路板170可以設置、固定或配置成使得印刷電路板170的內表面(即,上面安裝或設有位置傳感器的表面)與外殼140的外側表面接觸或者面對該外側表面。
[0076]印刷電路板170還具有形成在其下部兩側的兩個避讓切口 178a和178b。兩個避讓切口 178a和178b可以從與設置在下彈性構件160上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對應的各個位置向下延伸,如以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如以下所述,第一端子165在外框架的一個表面處以一定距離彼此間隔開。以這種方式,可以設置兩個避讓切口以提供各個第一端子的兩個去除空間(removal space)。
[0077]這里,如以下所述的下彈性構件160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將分別占據兩個避讓切口 178a和178b的空間。以此方式,第一端子165a和165b以及第二端子171可以布置在外殼140的同一側表面以面向下。
[0078]也就是說,由于兩個避讓切口 178,即使當印刷電路板170的第二端子171與下彈性構件160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布置在外殼140的同一側表面時,兩者也不會發生空間干擾。
[0079]因此,下彈性構件160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與印刷電路板170的第二端子171可以在外殼140的一個側表面的下端或基部210的一個表面上對齊成一行。
[0080]此時,所有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以及第二端子171可以配置或設置成面向外。
[0081]如上所述,通過在外殼140的同一側表面提供印刷電路板170的第二端子171以及下彈性構件160的第一端子165a和165b,第二端子171和第一端子165可以在透鏡移動裝置100的一個表面上對齊,這實現了在不需要旋轉透鏡移動裝置100的情況下按順序進行將所有第二端子171和第一端子165與外部電源電連接的過程。因此,本實施例可以幫助工人容易地進行將印刷電路板和下彈性構件與外部電源連接的連接過程,并且可以顯著減少連接過程所需的時間。此外,由于線筒I1的線圈120的兩末端應當與下彈性構件連接,而不是與提供相當狹窄的連接工作空間的印刷電路板連接,無法實施容易且快速地實施線圈與外部電源之間的連接過程。
[0082]此外,印刷電路板170可以通過端子171接收外部電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