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圖7是示出所述第I實施方式的電力供給部及控制部的結構的框圖。
[0055]圖8是示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投影儀所具有的基板上的彈簧開關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6][第I實施方式]
[0057]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58]〔投影儀的概要結構〕
[0059]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投影儀I的結構的示意圖。
[0060]本實施方式的投影儀I是這樣的圖像顯示裝置:對從設置于內部的光源裝置5射出的光進行調制,形成與圖像信息對應的圖像,并將該圖像投影到銀幕等被投影面(省略圖示)上。如圖1所示,投影儀I具備:俯視呈大致矩形形狀的外裝殼體2,其構成該投影儀I的外裝;和裝置主體3,其被收納并配置在該外裝殼體2內。
[0061][外裝殼體的結構]
[0062]外裝殼體2形成投影儀I的頂面(省略圖示)、正面2B、背面2C、左側面2D、右側面2E以及底面(省略圖示),雖然省略圖示,但在該底面上設有多個腿部。并且,通過將底面配置成朝向鉛直方向的下方,從而使投影儀I成為正置姿勢,另外,通過與正置姿勢上下相反地將底面配置成朝向鉛直方向的上方,從而使投影儀I成為倒置姿勢。
[0063]另外,在外裝殼體2的內部具有光源收納部21,該光源收納部21裝卸自如地收納有后述的光源裝置5 (參照圖6)。光源收納部21的結構在后面詳細敘述。
[0064][裝置主體的結構]
[0065]裝置主體3具備光學單元4和冷卻裝置7。另外,雖然在圖1中省略圖示,但裝置主體3具備:電力供給部8,其對投影儀I的各結構部件供給電力;和控制部9,其控制投影儀I的動作(一起參照圖7)。
[0066]冷卻裝置7具有多個風扇71?73,通過輸送從外裝殼體2外導入的空氣而對光學單元4、電力供給部8及控制部9進行冷卻。在這些風扇71?73中,風扇71例如是這樣的西洛克風扇:從形成于外裝殼體2的進氣口(省略圖示)導入外部的空氣,并將該空氣輸送至后述的電光學裝置44。
[0067]另外,配置于后述的光源裝置5側且位于背面2C側的風扇72例如由西洛克風扇構成,抽吸外裝殼體2內的空氣并輸送至光源裝置5。另外,風扇73例如由軸流風扇構成,抽吸對光源裝置5和其他冷卻對象進行了冷卻的空氣并排出至正面2B側,進而,將該空氣經由形成于正面2B上的排氣口 2B1排出至外裝殼體2外。并且,風扇72也可以是軸流風扇,風扇73也可以是西洛克風扇。另外,排氣口 2B1也可以形成于外裝殼體2的任何面上。
[0068][光學單元的結構]
[0069]光學單元4在控制部9的控制下,形成與圖像信息對應的圖像以及對圖像進行投影。光學單元4具備:光源裝置5、照明裝置41、分色裝置42、中繼裝置43、電光學裝置44、投影光學裝置45以及光學部件用殼體46。
[0070]圖2是示出光源51和主反射鏡52的剖視圖。
[0071]光源裝置5具備:作為光源燈的光源51 ;主反射鏡52,其安裝于該光源51 ;準直透鏡53 ;以及光源用殼體6,其內部收納有上述部件。并且,光源用殼體6的結構在后面詳細敘述。
[0072]如圖2所不,光源51具備發光管511,發光管511具有:發光部5111,所述發光部5111鼓出呈大致球狀;和一對密封部5112、5113(使圖2中的主反射鏡52側的密封部的標號為5112,并使與該主反射鏡52側相反的一側的密封部的標號為5113),所述一對密封部5112、5113從該發光部5111的兩端沿彼此分離的方向延伸。
[0073]在發光部5111的內部配置有由鎢形成的一對電極E (El、E2),在該一對電極El、E2之間形成有放電空間S,該放電空間S中封入有含有水銀、稀有氣體及鹵素的發光物質。
[0074]在一對密封部5112、5113的內部插入有鉬制的金屬箔512、513,該金屬箔512、513分別與電極E1、E2電連接,該一對密封部5112、5113的與發光部5111相反的一側的端部被玻璃材料等密封。在上述各金屬箔512、513上分別連接有延伸至發光管511的外部的電極引出線514、515,當對上述電極引出線514、515施加電壓時,發光部5111內部發光。
[0075]在發光管511上固定有副反射鏡54,所述副反射鏡54使從發光部5111向密封部5113側射出的光向主反射鏡52側反射。副反射鏡54具備:大致圓筒狀的頭狀部541,其具有供密封部5113貫插的開口部5411 ;和反射部542,其具有從該頭狀部541擴展的凹曲面狀的反射面5421。
[0076]主反射鏡52使入射的光反射后在照明光軸A上的焦點位置會聚,主反射鏡52利用粘結劑B固定于密封部5112。主反射鏡52具備:大致圓筒狀的頭狀部521,其具有供密封部5112貫插的開口部5211 ;和反射部522,其具有從該頭狀部521擴展的凹曲面狀的反射面5221。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反射部522形成為反射可見光且透過紅外線和紫外線的冷鏡。
[0077]觸發(Trigger)線55是用于提高發光管511的點亮性的啟動輔助線,其一端呈線圈狀卷繞于密封部5112,中央沿著發光部5111、副反射鏡54及密封部5113配置于它們的外側,另一端經由連接部516與電極引出線515連接。引線517的一端與連接部516連接,該引線517經由形成于反射部522的外緣附近的貫插孔5222而延伸至該主反射鏡52的外部,該引線517的另一端與用于對電極引出線515和觸發線55施加電壓的端子56連接。
[0078]返回圖1,照明裝置41利用從光源裝置5入射的光均勻地對后述的各液晶面板442的圖像形成區域進行照明,并具備2個透鏡陣列411、412、偏振光轉換元件413及復合透鏡414。
[0079]分色裝置42將從照明裝置41入射的光分離為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各色光,并具備分色鏡421、422和反射鏡423。
[0080]中繼裝置43設置于比其他色光的光路長的紅色光的光路上,抑制光的損失,中繼裝置43具備入射側透鏡431、中繼透鏡433及反射鏡432、434。
[0081]電光學裝置44按色光對入射的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各色光進行調制后,對該各色光進行合成而形成圖像。電光學裝置44具備:物鏡441 ;作為光調制裝置的3個液晶面板442(使紅色光用、綠色光用及藍色光用的液晶面板的標號分別為442R、442G、442B) ;3個入射側偏光板443、3個視場角補償板444及3個射出側偏光板445 ;以及作為色合成裝置的十字分色棱鏡446。
[0082]投影光學裝置45構成為在筒狀的鏡筒內收納有多個透鏡的透鏡組,用于將利用電光學裝置44形成的圖像放大投影到投影面上。
[0083]光學部件用殼體46是俯視呈大致L字狀的殼體,光學部件用殼體46在相對于設定在內部的照明光軸A的規定位置收納光源裝置5和各裝置41?44。在光學部件用殼體46的一端側(靠右側面2E的正面2B側)連接有用于支承投影光學裝置45的支承部件(省略圖示)。并且,在光學部件用殼體46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將各光學部件收納于內部的開口部,該開口部被蓋部封閉。
[0084]在光學單元4中,根據前述的結構,對于從光源裝置5射出的光,利用照明裝置41使照明區域內的照度均勻化,并且,利用分色裝置42使該從光源裝置5射出的光分離為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各色光。上述各色光在經所對應的液晶面板442被調制之后,在十字分色棱鏡446進行合成,然后利用投影光學裝置45進行投影。
[0085][光源用殼體的結構]
[0086]圖3是示出光源裝置5的立體圖。并且,在之后的說明和附圖中,Z方向表示從光源裝置5射出的光的行進方向,X方向和Y方向表示分別與該Z方向垂直、且彼此垂直的方向。并且,在Z方向沿著水平方向,并且,后述的第I面部611A朝向上方配置的情況下(在以后述的通常配置狀態配置光源裝置5的情況下),將光源裝置5的朝向鉛直方向上側的方向作為Y方向,從Z方向側觀察,將從左朝向右的方向作為X方向。
[0087]如上述那樣,光源裝置5構成為具備下述部分的單元:光源51、主反射鏡52及準直透鏡53 ;和光源用殼體6,其在內部收納上述元件。
[0088]如圖3所示,光源用殼體6具備:殼體主體61,其由含有玻璃填料的合成樹脂形成;和合成樹脂制的管道(duct)部件62,其安裝于該殼體主體61的側面。并且,利用這些部件形成光源用殼體6的頂面部6A、側面部6B、6D、底面部6C、正面部6E以及背面部6F。
[0089][殼體主體的結構]
[0090]殼體主體61具有第I主體部611和第2主體部612,將這些部分進行組合而在內部收納光源51和主反射鏡52。
[0091]第I主體部611相對于光源51和主反射鏡52位于光的行進方向側(Z方向側),并覆蓋光源51的發光部5111和密封部5113。在第I主體部611形成有開口部(省略圖示),該開口部供從光源51和主反射鏡52射出的光透過。在該開口部嵌入有準直透鏡53,固定該準直透鏡53的板簧63安裝于第I主體部611的光的行進方向側(Z方向側)的端部。
[0092]這樣的第I主體部611具有:第I面部611A、第2面部611B、第3面部611C、第4面部611D以及第5面部611E。第I面部611A和第3面部611C分別是Y方向側和與Y方向相反的一側的面,分別構成上述頂面部6A和上述底面部6C。第2面部61IB和第4面部611D分別是X方向側和與X方向相反的一側的面,分別構成上述側面部6B和上述側面部6D。另外,第5面部611E是Z方向側的面,并構成射出光的上述正面部6E。
[0093]在第I面部61IA上設有用于把持光源裝置5的第I把持部6111。
[0094]第2面部611B是與第I面部611A、和安裝有板簧63的第5面部611E分別交叉的側面,并且是在將第I面部61IA以朝向上方或下方的方式配置時與第4面部61ID —起沿著鉛直面的面。雖然省略圖示,但在該第2面部611B上形成有縫隙,該縫隙用于將對光源51的密封部5113側的端部進行冷卻的空氣導入第I主體部611內。另外,在第2面部611B上安裝有后述的管道部件62。
[0095]圖4是從第4面部61ID側(S卩,與第2面部61IB相反的一側)觀察光源裝置5的側視圖。
[0096]第4面部61ID位于與安裝有管道部件62的第2面部61IB相反的一側。在該第4面部611D形成有排出口 613,該排出口 613用于將利用該管道部件62導入殼體主體61內并對該殼體主體61內的發光管511進行冷卻后的空氣排出。該排出口 613的形成位置是第4面部611D的與第2面部611B上的管道部件62的配置位置對應的位置,并且,是與收納于光源用殼體6內的發光管511的密封部5113對應的位置。S卩,在光源用殼體6中,管道部件62被安裝于與排出口 613相反的一側的位置。
[0097]如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