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使用了液晶、有機電致發光、等離子體顯示器技術等技術的圖像顯示裝置除了能以低耗電得到高精度的圖像品質以外,還具有畫面平坦且可實現薄型化的特點,不僅可在辦公室,家庭中使用,還可用于平面設計、醫療等各種專門業務的領域。
[0003]對液晶圖像顯示裝置采取了如下的各種對策:通過測定來自配置于圖像顯示單元的背光源后方的反射板背面的光來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從而提高顯示圖像的再現性。
[0004]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將檢測從反射板漏出的背光源的光的光傳感器設置于液晶顯示單元的背面側(其權利要求1),而且記載了具備用于僅將上述從反射板漏出的光導向上述光傳感器的緩沖部件,上述緩沖部件為環形緩沖件,為了遮光而與液晶模塊密合(其段落0013)。
[0005]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將亮度傳感器安裝在形成于外殼背面的開口部,反射板根據需要也可以形成有開口部(其段落0025)。
[0006]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在機架的背面介由基座安裝有光傳感器,在位于光傳感器前方的反射板的部分貫穿設置有直徑3mm的圓孔作為反射板孔,且在位于上述光傳感器前方的機架的部分貫穿設置有直徑30mm以下的圓孔作為機架孔(其段落0010 —段落0011)。
[0007]專利文獻4中記載了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具備:反射板,其配置于背光源用燈的背面側,將上述背光源用燈放出的光向前面反射;光傳感器,其配置于上述反射板的背面側,檢測從形成于上述反射板的第I開口導入的光;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照射到上述光傳感器的光的檢測結果來控制上述背光源用燈的明暗;該圖像顯示裝置中,在上述反射板的背面側配設有收納上述光傳感器的傳感器保持架,該傳感器保持架中在上述第I開口的內側區域內形成有面積比該第I開口的面積小的第2開口,在上述傳感器保持架的上述第2開口附近的上述反射板側的面部即從上述第I開口露出的部分設置有反射部,介由上述第I開口和上述第2開口向上述光傳感器導入來自上述背光源用燈的光(其權利要求1)。
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 - 222084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171808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 - 31559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9 - 01490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9 - 58678號公報(日本專利第4769969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9]液晶顯示面板模塊中,反射板和面板板金是以自由的狀態安裝的。換言之,僅反射板與面板板金之間的整周被夾持,越往反射板的中央部越成為自由的狀態。因此,由于背光源等的熱的影響,導致反射板發生撓曲或者原本撓曲的反射板的撓曲量、撓曲方式改變。根據本申請發明人的調查,得知該撓曲的主要原因是光傳感器所取得光量的增減。認為隨著液晶圖像顯示裝置的大畫面化、薄型化的進展,反射板撓曲時的撓曲量也在變大。
[0010]但是,專利文獻I?4記載的結構對于因背光源等的熱的影響而反射板發生撓曲或者因背光源等的熱的影響而反射板發生撓曲時的撓曲量、撓曲方式改變這種現象沒有任何提及。此外,對于反射板的撓曲是導致光傳感器所取得光量增減的主要原因也沒有啟示性的記載。
[0011]根據本申請發明人的調查,發現了以下機種,S卩,即便使初期狀態成為筒狀緩沖件與反射板之間沒有間隙的狀態(或者間隙小的狀態)也會出現如下舉動:因背光源等熱的影響而上述反射板發生撓曲,從而在上述筒狀緩沖件與上述反射板之間產生間隙(或者間隙變大)。另一方面,發現了以下機種,即,即便使初期狀態成為筒狀緩沖件與反射板之間存在間隙的狀態(或者間隙大的狀態)也會出現如下舉動:因背光源等的熱的影響而上述反射板發生撓曲,從而上述筒狀緩沖件與上述反射板的間隙消失(或者間隙變小)。換言之,上述反射板的因溫度引起的撓曲方式不同。而且明確了,根據上述間隙的有無、上述間隙的大小,來自上述反射板的光量有所增減,因而上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亮度的變化與上述光傳感器的測定值的相關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0012]圖20是示意性觀察已知的液晶圖像顯示裝置101時的主視圖。圖21和圖22是圖20的A — A線截面圖,是從上方觀察液晶圖像顯示裝置101時的主要部位截面圖。已知的液晶圖像顯示裝置101在液晶顯示面板102的后方配置有背光源103,在背光源103的后方配置有反射板104,在反射板104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105,在面板板金105的后方配置有基體板金106 (圖21、圖22)。而且,具備測定來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光傳感器112、配置有光傳感器112的基板111、以及用于防止外光進入光傳感器112的筒狀緩沖件113 (圖21、圖22)。而且,以塞住基體板金106的貫通孔1061的方式安裝有基板111,另外,以塞住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方式安裝有筒狀緩沖件113 (圖21、圖22)。
[0013]根據本申請發明人的調查,得知有如下機種:當由符號102?105構成的液晶顯示面板模塊變熱時,例如如圖22所示,反射板104的撓曲方式與圖21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前方(正面方向)移動,間隙從符號SI變為符號S2,從而進入光傳感器112的光量增大。另一方面,有如下機種:當上述液晶顯示面板模塊變熱時,例如如圖21所示,反射板104的撓曲方式與圖22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后方(背面方向)移動,間隙從符號S2變為符號SI,從而進入光傳感器112的光量減少。而且明確了,根據上述間隙的有無、上述間隙的大小,來自反射板104的光量有所增減,因而液晶顯示面板102的亮度的變化與光傳感器112的測定值的相關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0014]如上所述,認為隨著液晶圖像顯示裝置的大畫面化、薄型化的進展,反射板撓曲時的撓曲量也在變大,其撓曲程度取決于溫度、外力等影響,難以預測,其結果是,液晶顯示面板的亮度的變化與光傳感器的測定值的相關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0015]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該光傳感器安裝結構是能夠消除用于防止外光進入光傳感器的筒狀緩沖件與反射板的間隙而準確測定來自背光源的光量的構成。 為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0016]本發明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的特征在于,具備測定來自圖像顯示裝置內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傳感器、配置有該光傳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進入該光傳感器的筒狀緩沖件,上述筒狀緩沖件的正面側與上述反射板粘合,并且上述筒狀緩沖件的背面側與上述基板粘合。
[0017]根據本發明,能夠消除上述筒狀緩沖件與上述反射板的間隙而準確測定來自背光源的光量。換言之,通過將上述筒狀緩沖件的正面側和背面側分別粘合于規定位置,從而反射板背面的相當于測定光源的區域與上述光傳感器的距離恒定。此外,反射板背面的相當于測定光源的區域的面積恒定。因此,能夠準確測定來自背光源的光量。
[0018]作為消除上述筒狀緩沖件與上述反射板的間隙的構成,除上述構成之外,例如可舉出如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具備測定來自圖像顯示裝置內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傳感器、配置有該光傳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進入該光傳感器的筒狀緩沖件,在上述反射板的背面側配置有基體板金,該基體板金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光傳感器受光的受光孔,上述基板安裝于上述基體板金,上述筒狀緩沖件的正面側與上述反射板粘合,并且上述筒狀緩沖件的背面側與上述基體板金粘合。
[0019]此外,若進行補充說明,則作為上述基板與上述筒狀緩沖件的背面側粘合的例子,可舉出上述基板與上述筒狀緩沖件的背面側粘合的構成、由包圍上述基板的框和上述基板形成的基板單元與上述筒狀緩沖件的背面側粘合的構成等。作為上述基板安裝于上述基體板金的例子,可舉出上述基板與上述基體板金通過粘合劑、雙面膠、螺絲固定和其它固定方式進行安裝的構成,或者由包圍上述基板的框和上述基板形成的基板單元與上述基體板金通過粘合劑、雙面膠、螺絲固定和其它固定方式進行安裝的構成,或者上述基板與上述基體板金介由緩沖材料安裝的構成等。
[0020]作為上述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劑,可舉出橡膠系粘合劑、丙烯酸系粘合劑、環氧系粘合劑等。例如若預先將雙面膠貼附于上述筒狀緩沖件的正面側和背面側,則可以簡易地粘入口 ο
[0021]作為上述筒狀緩沖件的形狀,可舉出圓筒形狀、四邊形的筒狀、六邊形的筒狀和其它多邊形的筒狀等。作為上述筒狀緩沖件的材質,可舉出聚氨酯、有機硅等橡膠質材料或者由聚氨酯、有機硅等橡膠質材料構成的海綿狀泡沫,也可采用其它已知的緩沖材料。
[0022]配置有上述光傳感器的基板可作為光傳感器安裝基板,也可以作為決定光傳感器位置的板材。
[0023]本發明的特征在于,為如下構成中的任一者或兩者:在上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將上述筒狀緩沖件作為第I緩沖件,具備配置于該第I緩沖件的外側位置而支承上述基板的第2緩沖件,上述第2緩沖件的正面側與上述面板板金粘合或者上述第2緩沖件的背面側與上述基板粘合。
[0024]根據本發明,成為更穩定地支承上述基板的構成。
[0025]作為更穩定地支承上述基板的構成,除上述構成之外,例如可舉出如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為如下構成中的任一者或兩者:在上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上述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基體板金,將上述筒狀緩沖件作為第I緩沖件,具備配置于該第I緩沖件的外側位置而支承上述基板的第2緩沖件,上述第2緩沖件的正面側與上述基板粘合或者上述第2緩沖件的背面側與上述基體板金粘合。
[0026]上述筒狀緩沖件由橡膠、彈性體等構成,更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聚乙烯海綿、聚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