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采用窄邊框技術的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電子產品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其中智能手機等液晶顯示裝置往窄邊框化發展,使得液晶顯示模組與背光模組有持續窄邊框化的趨勢。一般顯示裝置包括殼體、液晶顯示模組及背光模組,如圖1,圖2所示,圖1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沿AA’線的剖面圖,其中液晶顯示裝置100為矩形,背光模組80設置于殼體2內,液晶顯示模組60覆蓋所述背光模組80,所述液晶顯示模組60通過膠體3固定于所述殼體2的承載部22上。所述液晶顯示模組可以通過泡棉雙面膠粘貼在所述承載部上,也可以通過光敏膠粘貼在所述承載部上,由于液晶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背光模組邊框越來越窄,而泡棉雙面膠受限于裁切工藝的能力無法做出很窄的尺寸,故窄邊框的液晶顯示裝置大都采用光敏膠粘貼所述液晶顯示模組與所述承載部。實際生產中發現因為點膠工藝的固有限制,光敏膠的厚度均一性和連貫性不如泡棉雙面膠,光敏膠容易出現膠體缺口,如圖3所示,圖3為圖1中虛線部分放大后的殼體的承載部俯視圖,其中光敏膠3缺口容易投射出背光側邊的亮線,導致液晶顯示裝置側邊漏光,影響用戶的使用感受。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通過在殼體的承載部上設置凸起結構,阻擋背光源光線直接通過光敏膠的膠體缺口通過,防止液晶顯示裝置邊緣漏光。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殼體,包括收容槽及承載部,所述收容槽包括底部及圍繞所述底部邊緣并沿遠離所述底部方向延伸設置的側部,所述承載部設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側部邊緣,所述承載部平行于所述底部并沿遠離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延伸;
液晶顯示模組,所述液晶顯示模組的邊緣與所述殼體的承載部粘貼連接;
背光模組,設置于所述殼體與所述液晶顯示模組之間,位于所述殼體的收容槽內;
其中,所述殼體的承載部在靠近所述液晶顯示模組的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段凸起結構。
優選地,所述凸起結構在垂直于所述承載部的方向上的高度為H,且0<H≤1毫米。
優選地,所述殼體的承載部為矩形環狀,僅其中兩條相對的邊上設置有所述凸起結構。
優選地,所述殼體的承載部為矩形環狀,其中每條邊上均設置有所述凸起結構。
優選地,所述凸起結構在所述承載部上的垂直投影被所述側部在所述承載部上的垂直投影完全覆蓋。
優選地,所述凸起結構在垂直于所述承載部且垂直于所述承載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圖形可以是直線組成的圖形及直線與曲線組成的圖形中的一種。
優選地,制成所述殼體的材料為聚碳酸酯。
優選地,所述殼體表面設置黑金屬層。
優選地,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和發光單元,所述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導光板一側或者所述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導光板一側的凹槽內。
優選地,所述液晶顯示模組包括蓋板和液晶顯示面板,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承載部上,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通過光學膠貼合在所述蓋板下方。
優選地,所述蓋板包括觸控電極,所述觸控電極用于感知觸摸信息。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所述殼體的承載部在靠近所述液晶顯示模組的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段凸起結構,可以有效阻擋背光源光線直接通過光敏膠的膠體缺口通過,防止液晶顯示裝置邊緣漏光,提升液晶顯示裝置的品質,提升用戶使用感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圖1中沿AA’線的剖面圖;
圖3為圖1中虛線部分放大后的殼體的承載部俯視圖;
圖4為本申請提供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5為本申請提供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殼體的局部俯視圖;
圖6為圖4中虛線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申請提供的另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8為本申請提供的凸起結構的截面圖形;
圖9為本申請提供的又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如圖4,圖5所示,圖4為本申請提供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圖5為液晶顯示裝置的殼體的局部俯視圖,其中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殼體2,包括收容槽21及承載部22,所述收容槽21包括底部211及圍繞所述底部211邊緣并沿遠離所述底部211方向延伸設置的側部212,所述承載部22設置于所述收容槽21的側部212邊緣,所述承載部22平行于所述底部211并沿遠離所述收容槽21的方向延伸;液晶顯示模組60,所述液晶顯示模組60的邊緣與所述殼體2的承載部22粘貼連接;背光模組80,設置于所述殼體2與所述液晶顯示模組60之間,位于所述殼體2的收容槽21內;其中,所述殼體2的承載部22在靠近所述液晶顯示模組60的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段凸起結構222。所述凸起結構222與所述殼體2一體成型,無需增加制造成本。可選地可以通過光敏膠3粘貼液晶顯示模組60與所述殼體2的承載部22。
本申請通過設置凸起結構222,可以避免背光模組80發出的光從承載部22和液晶顯示模組60之間的光敏膠缺口中泄露,降低了液晶顯示裝置的側邊漏光不良,從而提高了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
如圖6所示,圖6為圖4中虛線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凸起結構222在垂直于承載部22的方向上的高度為H,且0<H≤1毫米,通過對不同厚度的液晶顯示裝置匹配相應的凸起結構高度可以在不增加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的同時避免液晶顯示裝置的側邊漏光不良。
針對常規矩形液晶顯示裝置,殼體的承載部為矩形環狀,可選地僅其中兩條相對的邊上設置有凸起結構,優選為在液晶顯示裝置左右兩條側邊的承載部上設置凸起結構,可以在不增加液晶顯示裝置側邊寬度的同時避免了液晶顯示裝置側邊漏光;所述殼體的承載部為矩形環狀,可選地其中每條邊上均設置有所述凸起結構,在矩形液晶顯示裝置的每條邊上都設置凸起結構可以避免液晶顯示裝置每條邊上的漏光。針對圓形液晶顯示裝置或者其他形狀的液晶顯示裝置,同樣可以采用本申請記載的技術方案,通過在殼體承載部上設置凸起結構防止液晶顯示裝置的邊緣漏光。
如圖7所示,圖7為本申請提供的另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其中凸起結構222在所述承載部22上的垂直投影被所述側部212在所述承載部22上的垂直投影完全覆蓋,這樣設置可以在防止側邊漏光的同時還可以在后續點膠工藝中避免光敏膠流到收容槽21內,降低了光面膠污染液晶顯示模組60和背光模組80的可能,其中殼體2的側部212可以根據不同液晶顯示裝置進行不同設計,不限于本申請附圖中列舉的方式。
圖8為本申請提供的凸起結構的截面圖形,如圖8所示,凸起結構在垂直于所述承載部且垂直于所述承載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圖形可以是直線組成的圖形及直線與曲線組成的圖形中的一種,凸起結構凸出在承載部上,凸起結構的高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黏貼承載部上光敏膠的厚度,這樣設置的好處是即使有光敏膠缺口,光在光敏膠缺口處也會被凸起結構阻擋,不會在液晶顯示裝置邊緣發生漏光。
制成所述殼體的材料為聚碳酸酯,所述殼體表面設置黑金屬層,也可以只在凸起結構上市設置黑金屬層,設置黑金屬層可以減少光的反射避免光泄露,黑金屬主要是鐵、錳、鉻及其合金。
參見圖9,圖9為本申請提供的又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本申請中背光模組80包括導光板81和發光單元(未示出),所述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導光板81一側或者所述發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導光板81一側的凹槽內,背光模組80還包括反射片82和擴散片83,下增光片84和上增光片85等其他光學膜片。
繼續參見圖9,其中液晶顯示模組60包括蓋板61和液晶顯示面板,所述蓋板61設置在所述承載部22上,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通過光學膠62貼合在所述蓋板61下方,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上偏光片63、彩膜基板64,陣列基板65和下偏光片66等;在其他可選的實施方式中蓋板61還可以包括觸控電極(未示出),所述觸控電極用于感知觸摸信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