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3年10月31日,申請號為201310533321.3,題為“顯示模塊和具有該顯示模塊的顯示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與示例性實施例一致的裝置和方法涉及一種在其上顯示圖像的顯示模塊以及具有該顯示模塊的成像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顯示模塊是設置有顯示圖像的顯示面板的裝置。顯示模塊可被包括在顯示裝置(例如,電視機或監視器)中。
近年來,有使顯示模塊做得盡可能薄的趨勢。因此,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包括試圖形成具有輕薄輪廓(也就是,具有小的厚度)的顯示模塊。
技術實現要素:
示例性實施例至少解決上述問題和/或缺點和以上沒有描述的其它缺點。并且,示例性實施例不要求克服上述的缺點,并且示例性實施例可不克服以上描述的任何一個問題。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具有提供足夠強度而具有小的厚度的底框(即,輕薄的輪廓)。
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包括:顯示面板;背光單元,設置在顯示面板的后側;中間模制件,被構造為支撐彼此分隔開的顯示面板和背光單元;頂框,設置在中間模制件的前側,被構造為支撐顯示面板的前側的邊緣;底框,背光單元安裝在底框上,并且底框設置在中間模制件的后側。底框可包括:加強筋部分,朝底框的后側被壓下;加強面板,附于底框的前表面并且與加強筋部分分隔開。
加強筋部分可包括底框的多個壓下部分;
加強筋部分可沿著上側和下側方向延伸。
加強筋部分可包括底框的多個壓下部分,多個壓下部分可在左側和右側方向上被彼此分隔開。
加強筋部分可包括多個壓下部分,多個壓下部分可在左側和右側方向上以及上側和下側方向上被彼此分隔開。
加強面板可通過貼到與底框的前表面的加強筋部分相鄰的一部分上的雙面膠帶而附于底框。
顯示模塊可包括將加強面板附于底框的雙面膠帶。雙面膠帶可被貼到與底框的前表面的加強筋部分相鄰的部分。
底框和加強面板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底框可包括后側部分和底部側部部分,后側部分形成于底框的后表面,底部側部部分從后側部分的外側端部延伸到底框的前側;加強筋部分可通過朝底框的后側壓下后側部分而形成;并且加強面板可附于后側部分。
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包括:底框,形成顯示模塊的后表面。底框可包括:多個加強筋部分,通過規則的方式壓下底框的一些部分形成;加強面板,附于底框并與加強筋部分彼此分隔開。
每一個加強筋部分沿著上側和下側方向延伸,并且可在左側和右側方向上設置。
加強筋部分可在左側和右側方向上以及上側和下側方向上彼此分隔開。
顯示模塊可包括:顯示面板,被配置為顯示圖像;背光單元,被配置為向顯示面板提供光。顯示面板可包括:液晶顯示面板。
顯示模塊可包括:顯示面板,被配置為顯示圖像。
顯示模塊可包括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
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顯示模塊的顯示裝置。
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包括:底部部分,包括端部和從底部部分的后側突出的多個延長脊部分;加強面板,包括端部并被構造為附于底部部分的端部并且附于多個延長脊部分中的每一個。
多個延長脊部分中的每一個可與端部平行地形成。
多個延長脊部分中的每一個可被彼此分隔開。
底部部分和加強面板可由相同材料形成。
顯示模塊可包括:顯示面板,被配置為顯示圖像。
底部部分可形成顯示模塊的后表面。
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模塊,包括:底部部分:包括端部和從底部部分的后側突出的多個延長脊部分;加強面板,包括端部并且被構造為附于底部部分的端部并且附于底部部分的前側。
多個延長脊部分中的每一個可與端部平行地形成。
多個延長脊部分中的每一個可被彼此分隔開。
底部部分和加強面板可由相同材料形成。
顯示模塊可包括:顯示面板,被配置為顯示圖像。
底部部分可形成顯示模塊的后表面。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將會變得明顯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模塊的分解透視圖;
圖2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模塊的底框的分解透視圖;
圖3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顯示模塊的底框的截面視圖;
圖4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底框的分解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若干示例性實施例。
在以下的描述中,即使在不同的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號也用于相同的元件。在描述中定義的事物,如具體的結構和元件,被提供,以輔助對示例性實施例的綜合理解。然而,示例性實施例沒有那些特別定義的事物也能夠被實施。并且,眾所周知的功能或結構沒有被詳細描述,由于它們會以不必要的細節使本示例性實施例模糊。
如圖1所示,顯示模塊100包括:顯示面板10,包括其上顯示圖像的液晶顯示面板;背光單元20,設置在顯示面板10的后側同時與顯示面板10分隔開;中間模制件30,支撐顯示面板10和背光單元20,使顯示面板10和背光單元20保持彼此分隔開的狀態;頂框40,設置在顯示面板10的前側,也在中間模制件30的前側,使顯示面板10保持被安裝在中間模制件30的狀態;底框50,當被安裝到中間模制件30的同時容納背光單元20,使背光單元20被安裝并支撐在中間模制件30的后側。
顯示面板10包括:薄膜晶體管層11,薄膜晶體管形成于此;濾色器層12,面對薄膜晶體管層11;液晶層(未示出),設置在薄膜晶體管層11和濾色器層12之間。
在薄膜晶體管層11的一側包括:柔性印刷電路板13;驅動芯片14,安裝在柔性印刷電路板13的一側上;面板電路板15,連接到柔性印刷電路板13的另一側。
背光單元20,設置在顯示面板10的后側,以為顯示面板10提供光。背光單元20包括:多個光學片21、22和23,設置在顯示面板10的后側;導光構件24,位于光學片21、22和23的后側;反射片25,設置在導光構件24的后表面;發光二極管模塊26,設置在導光構件24的兩側,被配置為向導光構件24發射光。
光學片21、22和23包括保護膜21、棱鏡膜22和漫射膜23。保護膜221設置在棱鏡膜22的前側以保護對由灰塵產生的刮痕敏感的棱鏡膜22。棱鏡膜22被配置為從漫射膜23收集漫射光,以使光垂直于位于棱鏡膜22前側的顯示面板10,并且在棱鏡膜22的前表面上設置有以均勻排列的方式形成的棱鏡,棱鏡具有三角柱形狀。漫射片23向顯示面板10提供光同時使從導光構件24傳遞的光漫射。
導光構件24通過使從位于導光構件24兩側的發光二極管模塊26傳遞的光漫射而均勻地向位于導光構件24前側的漫射膜23傳遞光。
反射片25設置在導光構件24的后側,通過反射從導光構件24的后表面發射的光使光再次入射到導光構件24。提供兩組發光二極管模塊26,并且兩組發光二極管模塊26以彼此相對的方式設置在導光構件24的四個側表面中的相互對稱的兩個側表面上。每個發光二極管模塊26包括發出光的多個發光二極管261和印刷電路板262,多個發光二極管261設置于印刷電路板262上,導電圖案被形成,以向多個發光二極管261傳遞電信號。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發光二極管模塊26設置在導光構件24的兩側,即,在左側和右側。
頂框40設置有:座部分41,用于包圍和支撐顯示面板10的邊緣;頂部側部部分42,從座部分41的一端彎曲得到,并安裝到中間模制件30的側部。
如圖2所示,底框50由金屬材料(例如,鋁)形成,以散發熱量,并包括:后側部分51,背光單元20置于其上;底部側部部分52,從后側部分51的周圍向前側延伸。
此外,在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設置有加強筋部分51a,加強筋部分51a被構造為增加底框50的強度。加強筋部分51a通過朝后側規則地壓下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的某些部分形成。這樣,加強筋部分51a實現了與底框50的厚度被部分增厚相同的效果,由此增加了底框50的強度。加強筋部分51a沿著上側和下側方向延伸,并且多個加強筋部分51a形成于底框50上同時在底框50的左右方向被彼此分隔開。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五個加強筋部分51a形成為在底框50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分隔開并且彼此平行。
關于如上討論形成的多個加強筋部分51a,隨著加強筋部分51a的深度增加,底框50的強度增加。然而,由于加強筋部分51a,使得顯示模塊100的前向和后向的厚度增加。
因此,為了形成具有小厚度的顯示模塊100(即,纖細/薄的輪廓),每個加強筋部分51a的厚度被限制為小于一定厚度。此外,底框50包括附于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的加強面板53,以增加底框50的強度。
加強面板53的兩端部分設置有固定部分53a,固定部分53a被構造為通過使用螺釘將兩側端部分固定到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此外,加強面板53,正如底框50一樣,可由金屬材料(例如,鋁)形成。加強面板53可由與底框50相同的材料形成,從而使加強面板53可與底框50以相同的方式受熱膨脹。加強面板53附于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但是以保持與加強筋部分51a彼此分隔開的狀態的方式被附設。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強面板53通過貼上覆蓋與加強筋部分51a相鄰的整個區域的雙面膠帶54而附于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或者,加強面板53能夠附于底框的后側部分51的后表面。
通常,拉伸金屬面板需要的力量遠大于彎曲相同金屬面板需要的力量。
因此,當加強面板53附于形成有加強筋部分51a的底框50時,如圖3所示,彎曲底框50施加的力量作為拉伸加強面板53的力量。如上所述,由于拉伸如上所述的金屬面板需要較大的力量,即使進行拉伸,拉伸也是在很小的范圍內執行。這樣,即使當施加大的彎曲載荷時,底框50也不容易彎曲。因此,底框50的強度進一步增加。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強筋部分51a在上側和下側的方向上延伸,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彼此分隔開,但是示例性實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加強筋部分51a′可設置在底框上,同時在上下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被互相分隔開,如圖4所示。即,每組共有5個加強筋部分51a′可形成在底框51a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同時被互相分隔開并且互相平行。這樣,在底框51上,形成10個加強筋部分51a′。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強面板53通過雙面膠帶54′而附于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但示例性實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如上所討論的,加強面板53也可以附于底框的后側部分51的后表面。此外,關于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施加粘結劑以覆蓋與加強筋部分51a相鄰的整個區域。加強面板53可附于底框50的后側部分51的前表面。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強筋部分51a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但是示例性實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底框的后側部分上以及加強面板上可形成各種形狀的加強筋部分,加強面板附于與后側部分的加強筋部分相鄰的一部分,因此獲得相同的實施效果。
進行了與顯示模塊有關的根據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以上描述,所述的顯示模塊設置有利用液晶顯示面板形成的顯示面板,因此需要設置有背光單元。然而,這僅是示例性的,示例性實施例不限于此,示例性實施例也可以應用到顯示模塊的底框,該顯示模塊設置有利用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形成的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不需要背光。
雖然顯示和描述了本公開的幾個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可以在不違背本公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例進行改變,本公開的范圍在權利要求和他們的等同物中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