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領域,尤其是涉及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以及具有這種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的粉盒。
背景技術:
現代辦公設備都具有電攝影成像裝置,如激光打印機、數碼復印機、普通紙傳真機及激光多功能一體機等。這種成像裝置對于不同機型其結構不盡相同,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要經過充電、曝光、顯影、轉印、定影、清潔共六個過程。工作時光導鼓的表面被充上均勻電荷,獲得一定表面電位,然后根據圖文影像信息進行曝光,形成“靜電潛像”,經過顯影器顯影,潛像即轉變成可見的色粉像,再經過轉印裝置,墨粉便轉印到打印紙或其它介質上,最后經過定影裝置加溫、加壓熱熔,墨粉熔化后即在紙上熔凝出文字及圖像。
參見圖1,現有技術的粉盒的驅動裝置50為一體式結構,當驅動頭50受損時,需整體更換粉盒,從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因此,提供便于更換驅動頭的分體式驅動裝置是很有必要的,便于更換驅動頭的分體式驅動裝置亦可令粉盒成為通用粉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粉盒的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的粉盒。
為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頭與連接部,驅動頭與連接部相互固定連接,驅動頭包括基部、嚙合件與圓柱部,基部為圓板,基部的側面形成有矩形平面,基部包括配合孔與第一圓孔,第一圓孔位于基部的中心,配合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配合孔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在第一圓孔的外側,配合孔與第一圓孔連通,配合孔包括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通過第二區域而與第一圓孔連通,嚙合件位于基部的第一端面上,嚙合件位于第一圓孔的外部,自基部指向嚙合件且平行于第一圓孔的軸線的方向為第一方向,嚙合件為自基部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嚙合件的數量為三個,嚙合件沿著第一圓孔的周向而均與布置,嚙合部包括弧形壁與延伸部,延伸部為自弧形壁的兩端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而往第一圓孔延伸的部分,每個嚙合件所包括的加強部的數量為三個,加強部包括斜面、第一面、第二面與第三面,第一面與第二面均自弧形壁的內側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延伸至第三面,第三面自基部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至斜面,第一面與第二面相互平行,第一面與第三面相互垂直,第二面與第三面相互垂直,斜面均與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相交,斜面均與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相互垂直,圓柱部位于基部的第二端面上,圓柱部為自基部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圓柱部包括定位孔、第二圓孔、安裝孔與卡合區,定位孔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而貫穿圓柱部,圓柱部與第一圓孔為同軸設置,定位孔沿著圓柱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第二圓孔與圓柱部為同軸設置,第二圓孔自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第一圓孔與第二圓孔對接,安裝孔自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安裝孔與第一區域對接,安裝孔沿著圓柱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嚙合件的相對方向與配合孔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卡合區沿著第二圓孔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卡合區與第二區域對接,卡合區與安裝孔連通,卡合區與第二圓孔連通,卡合區包括第一卡合面,第一卡合面連接安裝孔與第二圓孔,第一卡合面與第一方向相互垂直;連接部包括連接基部、連接圓柱部與傳動部,連接基部為圓柱板,連接基部包括定位柱與卡合柱,定位柱與卡合柱均為自連接基部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卡合柱包括第二卡合面,第二卡合面與第一卡合面相互平行,卡合柱沿著連接基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定位柱沿著連接基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卡合柱的相對方向與定位柱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連接圓柱部的半徑小于連接基部的半徑,連接圓柱部自連接基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至傳動部,傳動部包括傳動臂與加強部,加強部為十字形的加強肋,傳動臂與加強部均為自連接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加強部的延伸長度小于加強臂的延伸長度;定位柱固定于安裝孔內,卡合柱穿過安裝孔并插入第一區域,第一卡合面與第二卡合面相互抵接。
由上述方案可見,把現有粉盒的一體式驅動裝置改為分體式驅動裝置,從而便于更換驅動頭,并令粉盒通用于不同型號的成像設備。
為實現上述第二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粉盒包括盒體、攪拌架與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攪拌架可活動地裝配于盒體內,攪拌架與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相互固定連接,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頭與連接部,驅動頭與連接部相互固定連接,驅動頭包括基部、嚙合件與圓柱部,基部為圓板,基部的側面形成有矩形平面,基部包括配合孔與第一圓孔,第一圓孔位于基部的中心,配合孔的數量不少于兩個,配合孔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在第一圓孔的外側,配合孔與第一圓孔連通,配合孔包括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通過第二區域而與第一圓孔連通,嚙合件位于基部的第一端面上,嚙合件位于第一圓孔的外部,自基部指向嚙合件且平行于第一圓孔的軸線的方向為第一方向,嚙合件為自基部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嚙合件的數量為三個,嚙合件沿著第一圓孔的周向而均與布置,嚙合部包括弧形壁與延伸部,延伸部為自弧形壁的兩端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而往第一圓孔延伸的部分,每個嚙合件所包括的加強部的數量為三個,加強部包括斜面、第一面、第二面與第三面,第一面與第二面均自弧形壁的內側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延伸至第三面,第三面自基部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至斜面,第一面與第二面相互平行,第一面與第三面相互垂直,第二面與第三面相互垂直,斜面均與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相交,斜面均與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相互垂直,圓柱部位于基部的第二端面上,圓柱部為自基部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圓柱部包括定位孔、第二圓孔、安裝孔與卡合區,定位孔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而貫穿圓柱部,圓柱部與第一圓孔為同軸設置,定位孔沿著圓柱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第二圓孔與圓柱部為同軸設置,第二圓孔自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第一圓孔與第二圓孔對接,安裝孔自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安裝孔與第一區域對接,安裝孔沿著圓柱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嚙合件的相對方向與配合孔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卡合區沿著第二圓孔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卡合區與第二區域對接,卡合區與安裝孔連通,卡合區與第二圓孔連通,卡合區包括第一卡合面,第一卡合面連接安裝孔與第二圓孔,第一卡合面與第一方向相互垂直;連接部包括連接基部、連接圓柱部與傳動部,連接基部為圓柱板,連接基部包括定位柱與卡合柱,定位柱與卡合柱均為自連接基部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卡合柱包括第二卡合面,第二卡合面與第一卡合面相互平行,卡合柱沿著連接基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定位柱沿著連接基部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卡合柱的相對方向與定位柱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連接圓柱部的半徑小于連接基部的半徑,連接圓柱部自連接基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至傳動部,傳動部包括傳動臂與加強部,加強部為十字形的加強肋,傳動臂與加強部均為自連接圓柱部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加強部的延伸長度小于加強臂的延伸長度;定位柱固定于安裝孔內,卡合柱穿過安裝孔并插入第一區域,第一卡合面與第二卡合面相互抵接。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一種粉盒的一體式驅動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實施例的驅動頭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實施例的驅動頭另一角度的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實施例的連接部的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實施例的連接部另一角度的結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粉盒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本實施例的粉盒可以是Kyocera TK856系列粉盒或TK866系列粉盒,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32包括驅動頭1與連接部2,驅動頭1與連接部2相互固定連接。
參見圖3與圖4,驅動頭1包括基部3、嚙合件4與圓柱部5,基部3為圓板,基部3的側面形成有矩形平面12,基部3包括配合孔6與第一圓孔7,第一圓孔7位于基部3的中心,配合孔6的數量不少于兩個。配合孔6沿著第一圓孔7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在第一圓孔7的外側,配合孔6與第一圓孔7連通,配合孔6包括第一區域8與第二區域9,第一區域8通過第二區域9而與第一圓孔7連通。
嚙合件4位于基部3的第一端面上,嚙合件4位于第一圓孔7的外部,自基部3指向嚙合件4且平行于第一圓孔7的軸線的方向為第一方向,嚙合件4為自基部3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嚙合件4的數量為三個,嚙合件4沿著第一圓孔7的周向而均勻設置。嚙合件4包括弧形壁10與加強部11,加強部11為自弧形壁10的內側沿著第一圓孔7的徑向而往第一圓孔7延伸的部分,每個嚙合件4所包括的加強部11的數量為三個,加強部包括斜面32、第一面33、第二面34與第三面35,第一面33與第二面34均自弧形壁的內側沿著第一圓孔的徑向延伸至第三面35,第三面35自基部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至斜面32,第一面33與第二面34相互平行,第一面33與第三面35相互垂直,第二面34與第三面35相互垂直,斜面32均與第一面33、第二面34、第三面35相交,斜面32均與第一面33、第二面34、第三面35相互垂直。
圓柱部5位于基部3的第二端面上,圓柱部5為自基部3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圓柱部5包括定位孔13、第二圓孔14、安裝孔15與卡合區16,定位孔13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而貫穿圓柱部5,圓柱部5與第一圓孔7為同軸設置,定位孔13沿著圓柱部5的徑向而相對設置,第二圓孔14與圓柱部5為同軸設置,第二圓孔14自圓柱部5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5。第一圓孔7與第二圓孔14對接,安裝孔15自圓柱部5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貫穿圓柱部5,安裝孔15與第一區域8對接,安裝孔15沿著圓柱部5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嚙合件4的相對方向與配合孔6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卡合區16沿著第二圓孔14的徑向而相對設置。
卡合區16與第二區域9對接,卡合區16與安裝孔15連通,卡合區16與第二圓孔14連通,卡合區16包括第一卡合面17,第一卡合面17連接安裝孔15與第二圓孔14,第一卡合面17與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參見圖5與圖6,連接部2包括連接基部18、連接圓柱部19與傳動部,連接基部18為圓柱板,連接基部18包括定位柱21與卡合柱22,定位柱21與卡合柱22均為自連接基部18的端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卡合柱22包括第二卡合面23,第二卡合面23與第一卡合面17相互平行,卡合柱22沿著連接基部18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定位柱21沿著連接基部18的徑向而相對設置,卡合柱22的相對方向與定位柱21的相對方向相互垂直,連接圓柱部19的半徑小于連接基部18的半徑,連接圓柱部19自連接基部18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至傳動部。
傳動部24包括傳動臂25與加強部26,加強部26為十字形的加強肋,傳動臂25與加強部26均為自連接圓柱部19的底面沿著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加強部26的延伸長度小于傳動臂25的延伸長度;定位柱21固定于安裝孔15內,卡合柱22穿過安裝孔15并插入第一區域8,第一卡合面17與第二卡合面23相互抵接。第一卡合面17的數量為兩個,第二卡合面23的數量為兩個,定位柱21的數量為兩個,安裝孔15的數量為兩個,卡合柱22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二卡合面23位于同一平面,兩個第一卡合面17位于同一平面。
參見圖7,粉盒28包括盒體31、攪拌架29與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32,攪拌架29可活動地裝配于盒體31內,攪拌架29與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32相互固定連接,傳動臂25位于攪拌架29的腔體30內,傳動臂27與腔體30內壁抵接。
嚙合件4接受來自成像設備的驅動力從而帶動驅動頭1旋轉。位于定位孔13內的定位柱21與位于安裝孔15內的卡合柱22均隨著驅動頭1的旋轉而旋轉,從而帶動連接部2旋轉。因此,驅動力傳遞至傳動臂25后由傳動臂25帶動攪拌架29旋轉。由于粉盒分體式驅動裝置32由驅動頭1與連接部2兩部分組成,當驅動頭1受損時,可通過直接更換驅動頭1而避免更換壽命尚未耗盡的粉盒,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驅動頭1的安裝與拆卸非常方便,便于用戶操作。可通過更換驅動頭1而令粉盒通用于不同型號的成像設備。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