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包括有該液晶顯示面板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顯示產品的設計中,邊框越來越窄,使得面板周邊金屬線排布越來越密集、設計空間越來越小。無論是常黑顯示模式IPS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如圖1所示)還是常白顯示模式TN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如圖2所示)的主體結構都是相似的,具體的,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可視區11和非可視區10,在非可視區10的上方設置有遮光層7,在可視區11上方設置有像素點13(紅、綠、藍三種像素點13的排列順序不限,保證每個發光單元中都包含三種顏色的像素即可),在遮光層7和像素點13的上方設置有彩色濾光玻璃層14。常黑顯示模式IPS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如圖1所示)和常白顯示模式TN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如圖2所示)的區別在于:常黑顯示模式IPS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在可視區11的下方設置有ITO層15,在非可視區10和ITO層15的下方分別設置有金屬線16,在金屬線16的下方設置有陣列玻璃層17;常白顯示模式TN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在非可視區10和可視區11的下方直接分別設置有金屬線16,在金屬線16的下方設置有陣列玻璃層17。
其中,現有非可視區的結構如圖3所示,現有液晶面板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柵極金屬網絡層5、柵極絕緣層2、鈍化層3、框膠6和遮光層7。如圖4所示,現有框膠固化工藝的核心步驟是使用紫外線(UV光)和紫外線遮光板(UVMask)對封框膠進行熱預固化、形成框膠6。鑒于UV光是照射在框膠6的背面,所以柵極金屬側需要設計成柵極金屬網絡層5以便于透光。
現有結構的缺陷是:框膠6采用紫外線預固化工藝則必須使用紫外線遮光板,即框膠6需要先后進行紫外線光聚合(預固化)和熱聚合(固化)兩個步驟,導致成本上升、加工工藝繁瑣;另外,制備柵極金屬網絡層5需要預留金屬網絡,導致邊框的尺寸和位置受限,切片良率低,邊框寬度變窄也導致剝離強度變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的液晶顯示面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產品可信賴性高的移動終端。
為達此目的,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可視區和非可視區,所述非可視區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柵極金屬層、柵極絕緣層、鈍化層、碳素晶體粉層和遮光層;在所述遮光層的上側設置有彩色濾光玻璃層,在所述柵極金屬層的下側設置有陣列玻璃層。
特別是,所述碳素晶體粉層由27%至33%質量比的碳素晶體粉、45%至55%質量比的環氧樹脂膠和18%至22%質量比的稀釋劑組成。
特別是,所述碳素晶體粉層采用聚酰亞胺印刷轉印版印壓成形于所述鈍化層的外側。
特別是,所述鈍化層為氮化硅鈍化層或二氧化硅鈍化層。
特別是,所述碳素晶體粉層粘結在所述遮光層和所述鈍化層之間。
特別是,所述鈍化層的厚度在2000埃-5000埃之間。
特別是,所述柵極絕緣層的厚度在2000埃-5000埃之間。
特別是,所述碳素晶體粉層的厚度在2微米-5微米之間。
特別是,所述柵極金屬層的厚度在2500埃-3000埃之間。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上述的液晶顯示面板。
本實用新型液晶顯示面板使用碳素晶體粉層替代現有裝置中的框膠,利用碳素晶體粉層耐酸堿腐蝕能力強的特點,提高產品的信賴性,且為窄邊框進一步預留了設計空間;無需框膠熱預固化、無需使用紫外光照射(即,本實用新型液晶顯示面板的加工工藝省略了光聚合步驟、直接進行熱聚合步驟),所以無需使用紫外線遮光板,降低了成本、簡化了加工工藝、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包括上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產品可信賴性高,成本低,加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常黑顯示模式IPS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常白顯示模式TN型架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液晶顯示面板的非可視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現有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流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碳素晶體粉層;2、柵極絕緣層;3、鈍化層;4、柵極金屬層;5、柵極金屬網絡層;6、框膠;7、遮光層;10、非可視區;11、可視區;13、像素點;14、彩色濾光玻璃層;15、ITO層;16、金屬線;17、陣列玻璃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公開一種液晶顯示面板。該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可視區和非可視區,其中非可視區的結構如圖5所示,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柵極金屬層4、柵極絕緣層2、鈍化層3、碳素晶體粉層1和遮光層7,碳素晶體粉層1用于粘結在彩色濾光片(CF)與下玻璃基板之間;在遮光層7的上側設置有彩色濾光玻璃層,在柵極金屬層4的下側設置有陣列玻璃層。其中,碳素晶體粉層1優選由30%碳素晶體粉、50%環氧樹脂膠和20%稀釋劑組成。彩色濾光片至少包括遮光板7,下玻璃基板至少包括柵極絕緣層2和鈍化層3。
使用碳素晶體粉層1替代現有裝置中的框膠,利用碳素晶體粉層1耐酸堿腐蝕能力強的特點,提高產品的信賴性,且為窄邊框進一步預留了設計空間;無需框膠熱預固化、無需使用紫外光照射,即,本實用新型液晶顯示面板的加工工藝省略了光聚合步驟(預固化)、直接進行熱聚合步驟(固化),所以無需使用紫外線遮光板,降低了成本、簡化了加工工藝、提高了加工效率。
碳素晶體粉是現有材料,其組成成分也是現有技術已知的,材料制備工藝成熟、供貨量穩定,能為液晶顯示面板的加工提供優質原料,保證替代框膠后不會對液晶顯示面板加工量、加工效率造成負面影響。其中,碳素晶體粉層1由27%至33%質量比的碳素晶體粉、45%至55%質量比的環氧樹脂膠和18%至22%質量比的稀釋劑組成。優選地,碳素晶體粉層1由30%質量比的碳素晶體粉、50%質量比的環氧樹脂膠和20%質量比的稀釋劑組成。
因為無需使用紫外線對框膠進行熱預固化、無需進行紫外光照射、可直接進行熱聚合(固化),所以無需對柵極金屬進行網絡化處理,即,在柵極絕緣層2遠離鈍化層3的一側(在附圖3中,遠離鈍化層3的一側即為柵極絕緣層2的下側)設置柵極金屬層4即可,邊框的尺寸和位置等不再受限,切片的良率增加,剝離強度增加。柵極金屬層4也屬于是下玻璃基板的一部分;柵極金屬層4的厚度(在附圖3中,“厚度”的方向是沿豎直方向)優選在2500埃-3000埃之間。柵極金屬層4的制備材料可以為但不限于為金、鉬、以及MOALMO。
碳素晶體粉層1優選采用聚酰亞胺印刷轉印版(APR版)印壓成形于鈍化層的外側,即下玻璃基本的薄膜晶體管側。其中,印壓成型壓力為5MPa-8MPa,印壓成型溫度為155℃-170℃,印壓成型時間為1小時,印壓成形后的碳素晶體粉層1的厚度(在附圖3中,“厚度”的方向是沿豎直方向)在2微米-5微米。
鈍化層3可以為氮化硅鈍化層,也可以為二氧化硅鈍化層;鈍化層3的厚度優選在2000埃-5000埃之間。柵極絕緣層2的厚度優選在2000埃-5000埃之間。在附圖3中,鈍化層3和柵極絕緣層2“厚度”的方向是沿豎直方向。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公開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如實施例一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具體的,該移動終端可以為但不限于手機、筆記本電腦、MP3、MP4等移動通訊電子產品。
使用碳素晶體粉層替代現有裝置中的框膠,提高了移動終端產品的信賴性,且為窄邊框進一步預留了設計空間,降低了成本、簡化了加工工藝、提高了加工效率。
注意,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