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3D拍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3D拍攝器。
背景技術:
3D拍攝器指用于與手機等設備的鏡頭配合,安裝后可以使設備拍攝3D分屏鏡頭的結構,是手機等設備的配件。現有技術中的3D拍攝器通常包括光學棱鏡和外殼。請參閱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光學棱鏡的結構示意圖。其一般包括呈左右對稱設置的第一光學部和第二光學部。光學棱鏡的左右側壁為傾斜壁。由于其采用光學反射原理,所以棱鏡裝配時,對安裝定位精度要求較高。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3D拍攝器其光學棱鏡多通過膠水、雙面膠將光學棱鏡的左右側壁粘結于殼體,一旦安裝很難改變位置,安裝精度難以保證。同時會導致光學材料的污染,造成成像不清晰。安裝后,光學棱鏡及外殼不可拆卸和更換,因而維護成本也較高。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3D拍攝器的光學棱鏡安裝精度難以保證等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D拍攝器,該3D拍攝器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光學棱鏡安裝精度難以保證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3D拍攝器,包括光學棱鏡和外殼,所述光學棱鏡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光學部和第二光學部,所述外殼具有用于支撐定位所述光學棱鏡的內腔;所述光學棱鏡上設置有用于橫向定位的橫向定位部和用于縱向定位的縱向定位部,所述內腔的內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分別與所述橫向定位部和所述縱向定位部相抵以將所述光學棱鏡卡接于所述外殼內的橫向限位部和縱向限位部。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橫向定位部為設置于所述光學棱鏡與橫向平行的側面上的凸臺,所述橫向限位部包括與所述凸臺沿橫向的兩側面分別相抵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凸臺包括沿所述光學棱鏡安裝方向寬度漸縮的錐形部,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分別與所述錐形部的兩側端面相抵。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縱向定位部為沿縱向開設的凹槽,所述內壁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凹槽卡接的卡扣。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凹槽開設于所述凸臺上,所述凹槽的槽底為平面,所述卡扣的端面與所述平面相抵。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光學棱鏡相對的兩端面上對稱的設置有所述凸臺,與所述凸臺對應的均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所述凸臺上對稱的設置有所述凹槽,與所述凹槽對應的均設置有所述卡扣。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凹槽為開口槽。
優選地,上述3D拍攝器中,所述光學棱鏡為有機玻璃棱鏡。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包括光學棱鏡和外殼。其中,光學棱鏡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光學部和第二光學部,外殼具有用于支撐定位光學棱鏡的內腔。光學棱鏡上設置有用于橫向定位的橫向定位部和用于縱向定位的縱向定位部,內腔的內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分別與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抵以將光學棱鏡卡接于外殼內的橫向限位部和縱向限位部。
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將光學棱鏡安裝于外殼內時,由于光學棱鏡上設置有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應的內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分別與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抵的橫向限位部和縱向限位部,也就是安裝時即可對光學棱鏡進行自定位,其橫向及縱向上的位置被限定,整個操作過程不需要作業人員的定位操作,因而有效保證了光學棱鏡的安裝精度。同時,光學棱鏡與外殼卡接的連接方式也不會導致光學材料的污染,對成像無不利的影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光學棱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光學棱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2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部位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光學棱鏡10,凸臺101,凹槽102,外殼20,卡扣201,第一限位筋202,第二限位筋203。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3D拍攝器,以保證光學棱鏡10的安裝精度。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2-圖6,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光學棱鏡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外殼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2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B部位局部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包括光學棱鏡10和外殼20。
其中,光學棱鏡10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光學部和第二光學部,具體第一光學部和第二光學部的具體結構及形狀請參考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光學棱鏡10一般為有機玻璃棱鏡。當然,根據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規的光學棱鏡10用材質。
外殼20具有用于支撐定位光學棱鏡10的內腔。內腔的形狀需根據光學棱鏡10的形狀相應的設置,以使得光學棱鏡10能夠平穩的安裝于內腔內,對其具體形狀此處不做具體限定。光學棱鏡10上設置有用于橫向定位的橫向定位部和用于縱向定位的縱向定位部,內腔的內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分別與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抵以將光學棱鏡10卡接于外殼20內的橫向限位部和縱向限位部。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及下文提到的橫向指如圖3所示的左右方向,也就是X方向;此處及下文提到的縱向,指圖3所示的上下方向,也就是Z方向,即光學棱鏡10的安裝方向。橫向與縱向為光學棱鏡10對精度較為敏感的兩個方向,Y方向上光學棱鏡10對精度不敏感,因此對于Y方向上的定位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既可以對應設置限位結構,也可以不設置。對于具體限位部及定位部的結構可以根據需要配合設置。
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D拍攝器,將光學棱鏡10安裝于外殼20內時,由于光學棱鏡10上設置有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應的內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分別與橫向定位部和縱向定位部相抵的橫向限位部和縱向限位部,也就是安裝時即可對光學棱鏡10進行自定位,其橫向及縱向上的位置被限定,整個操作過程不需要作業人員的定位操作,因而有效保證了光學棱鏡10的安裝精度。同時,光學棱鏡10與外殼20卡接的連接方式也不會導致光學材料的污染,對成像無不利影響。
進一步地,橫向定位部為設置于光學棱鏡10與橫向平行的側面上的凸臺101,橫向限位部包括與凸臺101沿橫向的兩側面相抵的第一限位筋202和第二限位筋203。需要說明的是,此處與橫向平行的側面指如圖2所示的前端面或后端面。通過凸臺101的設置凸臺101的兩端,也就是橫向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限位筋202和第二限位筋203相抵,從而限定光學棱鏡10橫向上的位移。
更進一步地,凸臺101可以包括沿光學棱鏡10安裝方向寬度漸縮的錐形部,第一限位筋202和第二限位筋203分別與錐形部的兩側端面相抵。具體的,凸臺101的頂端寬度至底端寬度漸縮,因而在光學棱鏡10安裝過程中,第一限位筋202和第二限位筋203逐漸對光學棱鏡10的位置進行校正,直至二者完全將光學棱鏡10的橫向位置限定。通過錐形部的設置,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進一步便于操作人員的安裝,使得光學棱鏡10安裝更為快速。當然,凸臺101也可以不設置錐形部,如上下寬度一致等。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自然想到凸臺101的形狀應不影響光學棱鏡10的安裝。
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縱向定位部為沿縱向開設的凹槽102,內壁上設置有用于與凹槽102卡接的卡扣201。通過凹槽102與卡扣201卡接,以方便起到縱向定位的作用,同時將光學棱鏡10可靠的固定于內腔中。且卡扣201的設置在光學棱鏡10推入內腔到位后能夠自動扣合,使得光學棱鏡10的安裝更為方便。
進一步地,凹槽102開設于凸臺101上,凹槽102的槽底為平面,卡扣201的端面與平面相抵。將凹槽102開設于凸臺101上一方面便于加工,同時避免對光學棱鏡10本身光學性能的不利影響。通過平面與平面的配合,限位作用更好,從而光學棱鏡10的安裝精度更高。
更進一步地,光學棱鏡10相對的兩端面上對稱的設置有凸臺101,與凸臺101對應的均設置有第一卡扣201和第二卡扣201,凸臺101上對稱的設置有凹槽102,與凸臺101凹槽102對應的均設置有卡扣201。通過相對的兩端對稱的對光學棱鏡10的橫向和縱向進行定位,進一步保證了定位精度。
具體的,凹槽102可以為開口槽。因而安裝時,將光學棱鏡10垂直的口入外殼20內,直至卡扣201扣合于凹槽102的槽底即可。而當,需要將光學棱鏡10取出時,也能夠方便的將卡扣201按下從而將光學棱鏡10倒出。因而能夠方便的對光學棱鏡10進行更換或檢修等。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