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調節參數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頭戴式顯示裝置是現代顯示技術中的一種全新技術,高分辨率圖像重構技術的發展,二元光學理論和設計的完善以及全息技術的成熟,為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設計開辟了新的途徑,也讓越來越多的頭戴式顯示裝置走入大眾視野。
為了滿足各類人群的使用,現有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可以調節透鏡和顯示屏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屈光不正的人能夠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無法進行準確調整以適應屈光不正的用戶正常使用,屈光不正的用戶使用時,要想從顯示屏中獲取清晰的圖像,只能通過主觀判斷進行調節顯示屏與透鏡之間的距離,因此調節結果不精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無法進行準確調整以適應屈光不正的用戶正常使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調節參數確定方法,以提高頭戴式顯示裝置調整的精度。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屏,所述頭戴式顯示裝置還包括調焦模組、驗光模組和控制模組,所述調焦模組設置于所述顯示屏的正前方,所述控制模組與所述驗光模組電連接;所述調焦模組,用于使入射光在出射時聚焦;所述驗光模組,用于檢驗用戶眼球的屈光度;所述控制模組,用于根據所述屈光度確定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焦距和/或所述顯示屏與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距離。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屈光度包括屈光不正值或者屈光不正程度。
結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頭戴式顯示裝置還包括提示模組,所述提示模組與所述控制模組連接;所述提示模組,用于根據所述目標焦距和/或所述目標距離提示用戶。
結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頭戴式顯示裝置還包括執行模組,所述執行模組分別與所述控制模組、所述顯示屏和所述調焦模組連接;所述調焦模組包括具有對應不同屈光度的多個透鏡;所述控制模組,還用于根據所述目標距離控制所述執行模組帶動所述顯示屏和/或所述調焦模組移動,或者,還用于根據所述目標焦距控制所述執行模組更換所述透鏡;所述執行模組,用于根據所述控制模組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所述顯示屏和/或所述調焦模組移動,或者,根據所述控制模組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更換所述透鏡。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執行模組包括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分別與所述控制模組和所述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分別與所述顯示屏和所述調焦模組連接;所述驅動機構,用于根據所述控制模組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驅動所述傳動機構移動;所述傳動機構,根據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所述顯示屏和/或所述調焦模組移動,或者,根據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更換所述透鏡。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絲桿傳動機構、齒條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調焦模組包括液晶透鏡;所述控制模組,還用于根據所述目標焦距控制所述調焦模組的所述液晶透鏡變焦。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提示模組包括語音模組和/或顯示模組。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調節參數確定方法,所述頭戴式顯示裝置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任一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調焦模組相對所述顯示屏靜止;
通過所述驗光模組檢驗用戶眼球的屈光度;
通過所述控制模組根據所述屈光度確定所述調節參數,所述調節參數包括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焦距和/或所述顯示屏與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距離。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調節參數確定方法,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獲取用戶屈光度,再根據屈光度確定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焦距和/或所述顯示屏與所述調焦模組的目標距離,為調節顯示屏與調焦模組之間的距離和/或調焦模組的焦距提供了依據,進而提高了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調節精度。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種頭戴式顯示裝置;
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種頭戴式顯示裝置;
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自動控制調焦模組的移動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手動控制調焦模組的移動結構示意圖;
圖6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自動控制顯示屏的移動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手動控制顯示屏的移動結構示意圖;
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自動控制調焦模組更換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9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手動控制調焦模組更換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種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調節參數確定方法流程圖。
圖1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00,頭戴式顯示裝置;101,顯示屏;102,調焦模組;103,驗光模組;104,控制模組;
圖2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05,提示模組;
圖3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06,執行模組;
圖4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201,原透鏡;601,電機;602,主動齒輪;603,從動齒輪;
圖5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605,旋鈕;
圖6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604,連桿;
圖8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202,對應焦距的透鏡;
圖10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401,紅外光發出裝置,402,光線整形透鏡,403,分光鏡;404,分色鏡;405傳動機構;406,驅動機構;407,光闌,408,眼底成像透鏡;409,圖像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考慮到現有頭戴式顯示裝置中,用戶直接根據主觀感覺通過手動調節轉柄或旋鈕來調節透鏡和顯示屏之間的距離,調節結果并不精確,基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調節方法,下面通過實施例進行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了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100,如圖1所示,包括顯示屏101、調焦模組102、驗光模組103和控制模組104,其中調焦模組102設置于顯示屏101的正前方,控制模組104與驗光模組103電連接;
調焦模組102,用于使入射光在出射時聚焦;驗光模組103,用于檢驗用戶眼球的屈光度;控制模組104,用于根據屈光度確定調焦模組102的目標焦距和/或顯示屏101與調焦模組102的目標距離。
其中屈光度包括屈光不正值或者屈光不正程度,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或者散光,屈光不正值為用戶眼球的確定度數,比如用戶眼球近視200度,屈光不正程度包括對應的近視程度、遠視程度或者散光程度,比如檢測出用戶的近視程度為200度至300度之間。
其中顯示屏101包括液晶顯示屏、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和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顯示屏101的具體類型在此不做限定。
調焦模組102可以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調焦模組102中只含有一個焦距固定的透鏡;
當調焦模組102中只含有一個焦距固定的透鏡時,當檢驗出用戶眼睛的屈光不正時,通過改變調焦模組102和/或顯示屏101的位置使得調焦模組102和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達到目標距離。
第二種情況:調焦模組102中包括對應不同屈光度的多個透鏡,適合近視或者遠視眼球的球鏡以及適合散光眼球的柱鏡。
第三種情況:調焦模組102中只含有一個可以改變焦距的透鏡。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驗光儀檢測的是用戶眼球的確定屈光不正值,在檢測用戶屈光度之前,選定一個已知焦距的透鏡,記為第一透鏡,使得顯示屏101的發光面垂直于第一透鏡光軸,并與第一透鏡的焦平面重合。
在用戶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100時,若經過驗光模組103的檢測以及控制模組104的確定,獲取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值為D,當用戶眼球屈光不正值D、調焦模組102的焦距F'及調焦模組102與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L'若滿足以下公式(1)時,屈光不正值為D的用戶可以通過調焦模組102看清楚顯示屏101上的視標。
其中屈光不正值D、調焦模組102的焦距F'及調焦模組102與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L'由下述方程(1)表示:
1/L'+D/100=1/F' (1)
其中,D即為待測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值,L'為焦距模組102與顯示屏101之間的目標距離,F'為焦距模組102的目標焦距。在具體使用時,當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驗光模組103根據獲取的屈光不正值D,可以有以下幾種調整方案,下面將進行詳細描述:
第一種:已知屈光不正值D,調焦模組102中選定的已知焦距的透鏡和顯示屏101的位置不做改變,只需要調節透鏡的位置,使得透鏡與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達到目標距離L'。
第二種:已知屈光不正值D,調焦模組102中選定的已知焦距的透鏡和透鏡的位置不做改變,只需要調節顯示屏101的位置,使得顯示屏101與透鏡之間的距離達到目標距離L'。
第三種:已知屈光不正值D,顯示屏101和調焦模組102的位置不做改變,只需更換調焦模組102中與原透鏡焦距不同的透鏡,使得調焦模組102的焦距達到目標焦距F'。
第四種:已知屈光不正值D,同時改變調焦模組102與顯示屏101的位置關系,且同時更換調焦模組102中的原透鏡,使得調焦模組102與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以及調焦模組102的焦距同時達到目標距離L'和目標焦距F'。
調焦模組102的具體形式還可以包括液晶透鏡,當調焦模組102包括液晶透鏡時,控制模組104,還用于根據目標焦距控制該調焦模組102的液晶透鏡進行改變焦距。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驗光模組102通過對用戶眼球的檢驗,確定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程度,比如驗光模組103確定用戶眼球為近視,且其屈光不正程度大概在200度到300度之間,則控制模組104可以根據該范圍,確定液晶透鏡的焦距的對應范圍,從而將液晶透鏡的焦距調節到合適程度,再通過改變液晶透鏡與顯示屏101之間的距離,使得用戶獲得清晰的視標。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如圖2所示,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還包括提示模組105,提示模組105與控制模組104連接;提示模組105,用于根據目標焦距F'和/或目標距離L'提示用戶。
其中提示模組105包括語音模組和/或顯示模組,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該提示模組105通過語音播報提示用戶。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如圖3所示,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還包括執行模組106,執行模組106分別與控制模組104、顯示屏101和調焦模組102連接。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其中調焦模組102包括具有對應不同屈光不正的多個透鏡;即具有不同焦距的多個透鏡,控制模組104,還用于根據目標距離控制執行模組106帶動顯示屏101和/或調焦模組102移動,或者,還用于根據目標焦距控制執行模組106更換透鏡。
執行模組106,用于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顯示屏101和/或調焦模組102移動,或者,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更換透鏡。
其中執行模組106包括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驅動機構分別與控制模組104和傳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分別與顯示屏101和調焦模組102連接;
驅動機構,用于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驅動傳動機構移動;傳動機構,根據驅動機構的驅動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顯示屏101和/或調焦模組102移動,或者,根據驅動機構的驅動或者用戶的手動控制更換透鏡。
其中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或者伺服電機;傳動機構包括絲桿傳動機構、齒條傳動機構或者齒輪傳動機構,其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針對上述自動調節和手動調節兩種情況,下面分別進行詳細闡述:
調節透鏡的位置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1:當執行模組106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帶動調焦模組102中的透鏡201移動時如圖4所示,驅動機構為電機601,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分為主動齒輪602和從動齒輪603,電機601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驅動主動齒輪602帶動從動齒輪603,使得透鏡201進行移動。
情況2:當執行模組106根據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調焦模組102的透鏡201移動時,如圖5所示,執行模組106的驅動機構為旋鈕605,用戶通過旋鈕605調節傳動機構帶動透鏡進行移動。
調節顯示屏101的位置,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1:當執行模組106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帶動顯示屏101移動時,如圖6所示,驅動機構為電機601,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分為主動齒輪602、從動齒輪603和連桿604,電機601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驅動主動齒輪602帶動從動齒輪603,使得顯示屏101進行移動。
情況2:當執行模組106根據用戶的手動控制帶動顯示屏101移動時,如圖7所示,執行模組106的驅動機構為旋鈕605,用戶通過調節旋鈕605調節傳動機構帶動顯示屏101進行移動。
調節調焦模組102的焦距,當調焦模組102包括兩個以上不同焦距的透鏡時,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1:當執行模組106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帶動調焦模組102中的透鏡201移動時,如圖8所示,驅動機構為電機601,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分為主動齒輪602和從動齒輪603,電機601根據控制模組104的控制驅動主動齒輪602帶動從動齒輪603,使得對應焦距的透鏡202移動至原透鏡201處。
情況2:當執行模組106根據用戶的手動控制更換透鏡201時,如圖9所示,執行模組106的驅動機構為旋鈕605,用戶通過調節旋鈕605使得對應焦距的透鏡202移動至原透鏡201處。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中提出,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還包括記憶存儲設備,該記憶存儲設備與控制模組104連接;
記憶存儲設備,用于存儲調焦模組102的參數,屈光不正值、目標焦距和目標距離中的任一項或組合。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其中驗光模組103包括紅外光發出裝置401、光學系統和圖像傳感器409,其在頭戴式顯示裝置100中的具體結構示意圖見圖10所示,為便于說明,下面結合詳細實施例進行闡述:在本實施例中,包括執行模組106中的驅動機構406和傳動機構405,且驅動機構406為電機,傳動機構405為齒輪傳動,其中驗光模組103包括紅外光發出裝置401、由光闌407、光線整形透鏡402、分光鏡403、分色鏡404及眼底成像透鏡408組成的光學系統和圖像傳感器409。
其中紅外發光裝置402,用于發射紅外光,紅外光依次經過光闌407、光線整形透鏡402、分光鏡403、分色鏡404以及調焦模組102在用戶眼底形成一個光斑,該光斑經過眼底反射再次經過調焦模組102、分色鏡404及分光鏡403的反射,通過眼底成像透鏡408最終成像與圖像傳感器409。
其中光闌407的作用在此是為了遮蔽中心軸上的光線,能夠避免人眼角膜反射像對于視網膜成像的影響,在此光闌407可以由小孔、環形和孔陣列等方式實現,也可以在此不需要光闌407。
其中控制模組104能夠根據光斑的形狀確定用戶的屈光不正情況,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
圖像傳感器409,獲取光斑后,將光斑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將電信號發送至控制模組104,控制模組104通過接收到的電信號分析圖像傳感器407接收到的光斑的形狀和清晰度,當由光斑形狀確定用戶眼睛屈光不正情況為近視或者遠視,通過并控制眼底成像透鏡408沿光軸來回移動,直到判斷圖像傳感器409獲取的光斑最清晰時為止,根據電機驅動眼底成像透鏡408移動的位移來確定眼底成像透鏡408與調焦模組102沿光軸的距離;
當由光斑形狀確定用戶眼睛的屈光不正情況為散光時,在移動眼底成像透鏡408時,首先確定中心光斑的最小值,測得屈光度的平均程度,然后在此位置處,前后移動,通過分辨在向前移動和向后移動時,哪個朝向的線更為清楚,兩個清楚的位置相互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確定散光軸的朝向,并獲取這兩個最清楚的位置。
其中眼底成像透鏡408的移動方式可以自動移動也可以手動移動,還可以對眼底成像透鏡408更換其他焦距不同的透鏡,具體移動方式和更換透鏡方式與調焦模組102的移動方式和調焦方式類似,在此不做贅述。
對用戶眼球的屈光度進行檢驗時,調焦模組102的焦距是已知的,記為F1',眼底成像透鏡408的焦距為F2',調焦模組102到圖像傳感器409的沿光軸的距離為c,眼底成像透鏡408與調焦模組102沿光軸的距離記為d1,則用戶的屈光不正值可以由公式(2)確定,公式(2)如下所示:
D=100/F1'-100*(F2'-c+d1)/(d12-c*d1+c*F2') (2)
當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情況為近視或者遠視時,其屈光不正值可以直接由公式(2)確定,當用戶眼球的屈光不正情況為散光時,通過兩個最清楚的位置確定兩個屈光不正值D1和D2,兩個屈光不正值之差則為散光度數。
其中圖像傳感器409可以使用電荷耦合元件傳感器或者金屬氧化物半島體元件傳感器,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在整個實施例1中,控制模組104包括單片機、數字信號處理器或者中央處理器,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2提出了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調節參數確定方法,其中頭戴式顯示裝置為實施例1中提出的任一實施方式中的頭戴式顯示裝置100,其調節參數確定方法流程如下,見圖5:
步驟20,使調焦模組102相對顯示屏101靜止;
在檢測用戶眼球的屈光度之前,使得顯示屏101位于已知焦距的調焦模組102的焦點處,使得調焦模組102和顯示屏101相對靜止。
步驟21,通過驗光模組檢驗用戶眼球的屈光度;
步驟23,通過控制模組104根據屈光度確定調節參數,調節參數包括調焦模組102的目標焦距和/或顯示屏101與調焦模組102的目標距離。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與相關技術中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頭戴式顯示裝置通過獲取用戶屈光度,再根據屈光度確定調焦模組的目標焦距和/或顯示屏與調焦模組的目標距離,為調節顯示屏與調焦模組之間的距離和/或調焦模組的焦距提供了依據,提高了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調節精度。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進行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調節參數確定方法的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存儲了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程序代碼包括的指令可用于執行前面方法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體實現可參見方法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裝置可以為設備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裝于設備上的軟件或固件等。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裝置,其實現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和前述方法實施例相同,為簡要描述,裝置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相應內容。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前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均可以參考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又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通信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