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學器件以及圖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那樣,以往公知有如下技術:為了與液晶面板等光調制裝置的分辨率相比提高所投射的圖像的分辨率,使從光調制裝置射出的圖像光的軸進行偏移。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使圖像光的軸進行偏移的器件,使用具有透光板與使透光板擺動的驅動部(壓電元件)的擺動器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03460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擺動器件中,沒有明確公開驅動部的結構。在擺動器件中,驅動部的結構對透光板的驅動精度造成較大影響,因此,通過專利文獻1的驅動部的結構,無法使透光板高精度地擺動,有可能造成顯示特性惡化。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優異的驅動精度的光學器件以及具備該光學器件的圖像顯示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這樣的目的通過下述的發明來實現。
本發明的光學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光學部,具有供光入射的光入射面;
可動部,支承所述光學部;
軸部,將所述可動部支承為能夠繞擺動軸進行擺動;
支承部,支承所述軸部;
永磁體,設于所述可動部;
線圈,產生作用于所述永磁體的磁場;以及
線圈支承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并支承所述線圈,
所述線圈通過卷繞導線而構成,
所述導線的一端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
所述線圈支承部具有以在從所述光學部的厚度方向觀察的俯視下與所述線圈的內周重疊的方式形成的通孔,
從所述線圈的內周側拉出的所述導線插穿所述通孔。
由此,成為具有優異的驅動精度的光學器件。具體說明時,例如,在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穿過線圈支承部與線圈之間而拉出至線圈的外側的情況下,由于拉出的導線的厚度而使線圈相對于線圈支承部傾斜,并且相對于永磁體也傾斜。當這樣線圈相對于永磁體傾斜時,在某一部分處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變小,有可能產生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另外,若為了避免這樣的接觸而擴寬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時,與之相應,從線圈產生的磁場難以作用于永磁體,可動部的驅動效率降低。與之相對,通過像本發明那樣將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插入通孔并拉出,在線圈與線圈支承部之間沒有夾設拉出用的導線,不會產生所述那樣的線圈的傾斜。因而,能夠防止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并且使可動部有效地驅動。
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中,優選為,所述通孔設為,在從所述光學部的厚度方向觀察的俯視下與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的所述導線的拉出位置重疊。
由此,更可靠地不會產生線圈的傾斜。
本發明的光學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光學部,具有供光入射的光入射面;
可動部,支承所述光學部;
軸部,將所述可動部支承為能夠繞擺動軸進行擺動;
支承部,支承所述軸部;
永磁體,設于所述可動部;
線圈,產生作用于所述永磁體的磁場;以及
線圈支承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并支承所述線圈,
所述線圈通過卷繞導線而構成,
所述導線的一端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
所述線圈支承部具有在從所述光學部的厚度方向觀察的俯視下位于所述線圈的內周的內側的通孔,
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的所述導線插穿所述通孔。
由此,成為具有優異的驅動精度的光學器件。具體說明時,例如,在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穿過線圈支承部與線圈之間而拉出至線圈的外側的情況下,由于拉出的導線的厚度而使線圈相對于線圈支承部傾斜,并且相對于永磁體也傾斜。當這樣線圈相對于永磁體傾斜時,在某一部分處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變小,有可能產生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另外,若為了避免這樣的接觸而擴寬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時,與之相應,從線圈產生的磁場難以作用于永磁體,可動部的驅動效率降低。與之相對,通過像本發明那樣將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插入通孔并 拉出,在線圈與線圈支承部之間沒有夾設拉出用的導線,不會產生所述那樣的線圈的傾斜。因而,能夠防止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并且使可動部有效地驅動。
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中,優選為,所述通孔是向所述線圈支承部的側面開放的切口。
由此,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容易插穿通孔。
本發明的光學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光學部,具有供光入射的光入射面;
可動部,支承所述光學部;
軸部,將所述可動部支承為能夠繞擺動軸進行擺動;
支承部,支承所述軸部;
永磁體,設于所述可動部;
線圈,產生作用于所述永磁體的磁場;以及
線圈支承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并支承所述線圈,
所述線圈通過卷繞導線而構成,
所述導線的一端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
所述線圈支承部具有在從所述光學部的厚度方向觀察的俯視下從比所述線圈的內周靠內側處延伸至比外周靠外側處而形成的凹部,
從所述線圈的內周拉出的所述導線穿過所述凹部向所述線圈的外側拉出。
由此,成為具有優異的驅動精度的光學器件。具體說明時,例如,在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穿過線圈支承部與線圈之間而拉出至線圈的外側的情況下,由于拉出的導線的厚度而使線圈相對于線圈支承部傾斜,并且相對于永磁體也傾斜。當這樣線圈相對于永磁體傾斜時,在某一部分處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變小,有可能產生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 另外,若為了避免這樣的接觸而擴寬線圈與永磁體的間隙時,與之相應,從線圈產生的磁場難以作用于永磁體,可動部的驅動效率降低。與之相對,通過像本發明那樣將從卷繞成線圈的導線的內周拉出的導線穿過凹部并向線圈的外側拉出,在線圈與線圈支承部之間沒有夾設拉出用的導線,不會產生所述那樣的線圈的傾斜。因而,能夠防止線圈與永磁體的接觸,并且使可動部有效地驅動。
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中,優選為,所述線圈是空芯線圈,
所述線圈與所述永磁體對置配置,
所述永磁體的與所述線圈對置一側的表面的輪廓在所述表面的俯視下位于比所述線圈的與所述永磁體對置一側的表面的內周的輪廓靠外側處。
由此,能夠使從線圈產生的磁場有效地作用于永磁體。
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中,優選為,所述線圈是空芯線圈,
所述線圈與所述永磁體對置配置,
所述永磁體的與所述線圈對置一側的表面的輪廓在所述表面的俯視下位于比所述線圈的與所述永磁體對置一側的表面的外周的輪廓靠內側處。
由此,能夠防止永磁體的大型化。
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中,優選為,所述光學部供所述光透過。
由此,能夠利用光學部的折射而使光的光軸偏移。
本發明的圖像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本發明的光學器件。
由此,成為具有優異的顯示特性的圖像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的圖像顯示裝置中,優選為,所述光學部供所述光透過,
利用所述光學器件對光進行空間調制,由此使通過所述光的照射來顯示的像素的位置偏移。
由此,能夠模擬提高分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
圖2是表示使圖像光偏移的樣子的圖。
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電結構的框圖。
圖4是圖1所示的圖像顯示裝置具有的光學器件的立體圖。
圖5是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的俯視圖以及仰視圖。
圖6是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的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圖7是圖6所示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驅動機構的現有例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9是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所具有的線圈支承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剖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剖視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俯視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投影儀;102、光源;104a、104b、104c、反射鏡;106a、106b、分色鏡;108B、108G、108R、液晶顯示元件;110、分色棱鏡;112、投影透鏡系統;120、控制電路;122、圖像信號處理電路;2、光學器件;21、玻璃板;22、可動部;221、玻璃板支承部;221a、通孔;221b、爪 部;222、永磁體支承部;222a、凹部;23、支承部;24a、24b、軸部;25、驅動機構;251、永磁體;251a、表面;252、線圈;252a、252b、端部;252c、表面;253、導線;253a、253b、拉出配線;26、線圈支承部;26a、固定面;261、通孔;262、通孔;263、凹部;27、固定構件;3、HMD;310、光源;320、液晶顯示元件;330、投影透鏡系統;340、導光部;341、半透半反鏡;5、HUD;510、投影單元;511、光源;512、液晶顯示元件;513、投影透鏡系統;520、反射鏡;8、屏幕;E、瞳孔;FG、前擋玻璃;G、間隙;J、擺動軸;LL、圖像光;P1、P2、圖像顯示位置;Px、像素;Bv、Gv、Rv、數據信號;Vid、圖像信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以及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圖2是表示使圖像光偏移的樣子的圖。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電結構的框圖。圖4是圖1所示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立體圖。圖5是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的俯視圖以及仰視圖。圖6是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的驅動機構的剖視圖。圖7是圖6所示的驅動機構的俯視圖。圖8是表示驅動機構的現有例的結構的剖視圖。圖9是表示圖4所示的光學器件所具有的線圈支承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此外,在圖4~圖9中,為了方便說明,作為相互正交的3軸而圖示有X軸、Y軸以及Z軸。另外,以下,也將與X軸平行的方向稱為“X軸方向”,將與Y軸平行的方向稱為“Y軸方向”,將與Z軸平行的方向稱為“Z軸方向”,將+Z側稱為“上”,將-Z側稱為“下”。
[投影儀]
圖1所示的投影儀(圖像顯示裝置)1是LCD方式的投影儀,如圖1所示,具備光源102、反射鏡104a、104b、104c、分色鏡106a、106b、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分色棱鏡110、用作光路偏轉元件的光學器件2、以及投影透鏡系統112。
作為光源102,例如可舉出鹵素燈、水銀燈、發光二極管(LED)等。另外,作為該光源102,使用射出白色光的光源。然后,從光源102射出的光首先被分色鏡106a分離為紅色光(R)與其它的光。紅色光在被反射鏡104a反射之后,向液晶顯示元件108R入射,其它的光通過分色鏡106b進一步分離為綠色光(G)與藍色光(B)。然后,綠色光向液晶顯示元件108G入射,藍色光在被反射鏡104b、104c反射之后,向液晶顯示元件108B入射。
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分別被用作空間光調制器。這些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分別是與R、G、B的原色對應的透射式的空間光調制器,例如具備排列為縱1080行、橫1920列的矩陣狀的像素。在各像素中,調整透射光相對于入射光的光量,在各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中協調控制全部像素的光量分布。這樣的由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分別在空間上調制的光通過分色棱鏡110合成,從分色棱鏡110中射出全色的圖像光LL。然后,射出的圖像光LL通過投影透鏡系統112放大而向屏幕8投射。
在此,投影儀1在分色棱鏡110與投影透鏡系統112之間具有光學器件2,通過光學器件2使圖像光LL的光軸偏移(所謂的進行“像素錯位”),由此能夠將比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的分辨率高的分辨率(若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為全高清,則為4K)的圖像投射于屏幕8。使用圖2對其原理進行簡單說明。如后述那樣,光學器件2具有供 圖像光LL透射的玻璃板21(參照圖4等),通過變更該玻璃板21的姿勢,能夠利用折射而使圖像光LL的光軸偏移。
然后,投影儀1構成為,利用這樣的光軸偏移,使圖像光LL的光軸向一側偏移的情況下的圖像顯示位置P1以及使圖像光LL的光軸向另一側偏移的情況下的圖像顯示位置P2在屏幕8上沿傾斜方向(圖2中的箭頭方向)錯開半像素量(即,像素Px的一半),通過在圖像顯示位置P1、P2交替顯示圖像,表觀上的像素增加,從而實現向屏幕8投影的圖像的高分辨率化。此外,作為圖像顯示位置P1、P2的錯位量,不限于半像素量,例如可以是像素Px的1/4,也可以是3/4。
這樣構成的投影儀1除光學器件2、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之外,如圖3所示,還具備控制電路120與圖像信號處理電路122。控制電路120控制針對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的數據信號的寫入動作、光學器件2中的光路偏轉動作、圖像信號處理電路122中的數據信號的產生動作等。另一方面,圖像信號處理電路122將從未圖示的外部裝置供給的圖像信號Vid分離為R、G、B的3原色,并且轉換為與各個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的動作相適的數據信號Rv、Gv、Bv。然后,轉換后的數據信號Rv、Gv、Bv分別向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供給,基于該信號使液晶顯示元件108R、108G、108B動作。
[光學器件]
接下來,對組裝于投影儀1的光學器件2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4~圖6所示,光學器件2具有:構造體,該構造體具有設置具有透光性且使圖像光LL偏轉的玻璃板(光學部)21的可動部22、設于可動部22的周圍的框狀的支承部23、以及連結可動部22與支承部23且將可動部22支承為能夠相對于支承部23繞擺動軸J擺動(轉動)的軸部24a、24b;驅動機構25,使可動部22相對于支承部23擺動;以及線圈支承部 26,對驅動機構25所具有的線圈252進行支承。上述結構的光學器件2例如以-Z側朝向分色棱鏡110側、+Z側朝向投影透鏡系統112側的方式配置在投影儀1內。但是,光學器件2的朝向也可以相反。
可動部22呈平板狀,具有對玻璃板21進行支承的玻璃板支承部221、以及設于玻璃板支承部221的外側且對驅動機構25所具有的永磁體251進行支承的永磁體支承部222。
玻璃板支承部221的中央部具有通孔221a。另外,在玻璃板支承部221的-Z軸側設有朝通孔221a內突出的爪部(臺階部)221b。然后,利用爪部221b進行接收,向通孔221a嵌入玻璃板21,玻璃板21例如通過粘合劑等粘合于玻璃板支承部221。
被這樣的玻璃板支承部221支承的玻璃板21具有矩形的俯視形狀(從厚度方向觀察的形狀)。另外,玻璃板21的一面成為供圖像光LL入射的入射面。關于該玻璃板21,圖像光LL的入射角度從0°起傾斜,由此能夠使入射的圖像光LL折射并透射。因而,使玻璃板21的姿勢發生變化,以便成為作為目的的入射角度,從而能夠控制圖像光LL的偏轉方向、偏轉量。此外,這樣的玻璃板21的大小適當設定為能夠使從分色棱鏡110射出的圖像光LL透射。另外,玻璃板21優選為實質上無色透明。另外,也可以在玻璃板21的圖像光LL的入射面以及射出面形成防反射膜。
作為玻璃板21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使用白板玻璃、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這樣的各種玻璃材料。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光學部而使用玻璃板21,但是,光學部只要由具有透光性且能夠使圖像光LL折射的材料構成,則沒有特別限定,除玻璃之外,例如也可以由水晶、藍寶石這樣的各種結晶材料、聚碳酸酯類樹脂、丙烯酸類樹脂這樣的各種樹脂材料等構成。但是,作為光學部,優選像本實施方式那樣使用玻 璃板21。通過使用玻璃板21,能夠特別增大光學部的剛性,因此能夠特別抑制在光學部中偏轉的圖像光LL的偏轉不均。
在支承有這樣的玻璃板21的玻璃板支承部221的外周連接有永磁體支承部222。在永磁體支承部222上設有向+Z軸側的面開放的有底的凹部222a,在該凹部222a中嵌入永磁體251。永磁體251例如通過粘合劑等粘合于凹部222a。
以上,對可動部22的結構進行了說明。在這樣結構的可動部22的周圍設置框狀的支承部23,將可動部22與支承部23通過軸部24a、24b進行連結。軸部24a、24b在俯視下位于沿X軸方向以及Y軸方向錯開的位置,形成可動部22的擺動軸J。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部22繞相對于X軸以及Y軸的兩軸傾斜約45°的擺動軸J進行擺動,與該擺動一并改變玻璃板21的姿勢。尤其是,在光學器件2中,在俯視下,軸部24a、24b配置為相對于玻璃板21的中心點對稱,因此使可動部22的擺動平衡進一步變得良好。此外,擺動軸J相對于X軸(Y軸)的傾斜角不限于45°。
以上那樣的可動部22、支承部23以及軸部24a、24b一體構成(一體形成)。由此,能夠提高支承部23與軸部24a、24b的交界部分、以及軸部24a、24b與可動部22的交界部分的耐沖擊性、長期耐老化性。
另外,可動部22、支承部23以及軸部24a、24b由與玻璃板21的構成材料相比楊氏模量較小的材料構成。作為這些構成材料,優選含有樹脂的材料,更優選以樹脂為主成分的材料。由此,能夠有效地抑制隨著可動部22的擺動而產生的應力造成玻璃板21自身的不必要的振動。另外,能夠利用柔軟的可動部22來包圍玻璃板21的側面,在變更玻璃板21的姿勢時,能夠將在玻璃板21上產生的應力抑制得較小,將隨著應力分布而產生于玻璃板21的不必要的振動抑制得較小。其結果是,能夠防止通過玻璃板21偏轉的圖像向計劃外的方向偏轉。另外,能夠抑制可動部22的 擺動軌跡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另外,例如能夠使軸部24a、24b及其周邊足夠柔軟,能夠設為小型且共振頻率較低的(130kHz~170kHz左右的)光學器件2。
作為所述樹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硅酮,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芳醚、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亞胺、聚醚酰亞胺、氟樹脂等,使用包含這些中至少1種的材料。
接下來,對使可動部22擺動的驅動機構25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驅動機構25是具有設于永磁體支承部222的永磁體251、以及與永磁體251對置配置且產生作用于永磁體251的磁場的線圈252的電磁促動器。通過使用電磁促動器,能夠以簡單的結構產生使可動部22擺動所需的足夠的力,能夠使可動部22順暢地擺動。
永磁體251呈沿著X軸方向的長條形狀,在Z軸方向(玻璃板21的厚度方向)上磁化。作為這樣的永磁體251,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使用釹磁鐵、鐵素體磁鐵、釤鈷磁鐵、鋁鎳鈷磁鐵等。
另一方面,線圈252與永磁體251對置配置。另外,線圈252配置為與永磁體251分離。作為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分離距離(間隙G),沒有特別限定,根據可動部22的大小、從線圈252產生的磁場的大小等而不同,例如優選為0.1mm以上、0.5mm以下左右,更優選為0.2mm以上、0.4mm以下左右。由此,能夠防止可動部22擺動時的永磁體251與線圈252接觸,并且使從線圈252產生的磁場更有效地作用于永磁體251。因此,能夠使可動部22更有效且穩定地擺動。
另外,線圈252是空芯線圈。由此,能夠使可動部22更順暢地擺動。具體說明時,例如,在作為線圈252而使用在內側配置有磁芯的結構的情況下,根據產生的磁力強度,將永磁體251向磁芯牽引,由此,擺動軸J 位移,有時無法順暢地進行可動部22的擺動。為了防止這樣的不良情況產生,也優選空芯線圈用作線圈252。
另外,如圖7所示,線圈252形成為與永磁體251的俯視形狀對應的大致長方形。然后,永磁體251的與線圈252對置一側的表面251a的輪廓在表面251a的俯視下位于線圈252的與永磁體251對置一側的表面252c的內周的輪廓與外周的輪廓之間。即,表面251a的輪廓位于比表面252c的內周的輪廓靠外側的位置,且位于比外周的輪廓靠內側的位置。換言之,在將長軸方向(X軸方向)上的永磁體251的寬度設為Wx1、將線圈252的內周的寬度設為Wx2且將線圈252的外周的寬度設為Wx3時,滿足Wx2<Wx1<Wx3的關系,在將短軸方向(Y軸方向)上的永磁體251的寬度設為Wy1、將線圈252的內周的寬度設為Wy2且將線圈252的外周的寬度設為Wy3時,滿足Wy2<Wy1<Wy3的關系。
通過如上述那樣設置永磁體251的輪廓與線圈252的尺寸,能夠使線圈252小型化,因此能夠抑制向線圈252施加電流時的電力損失(發熱等),能夠更有效地節約電力并從線圈252產生磁場。另外,能夠使從線圈252產生的磁場高效地作用于永磁體251。
這樣的線圈252是通過使漆包線、甲縮醛線、乙烯樹脂線等的導體被絕緣體覆蓋而成的導線253進行卷繞來形成的。此外,作為導線253的直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為0.1mm以上、0.3mm以下左右。另外,在線圈252中,線圈252的開始卷繞的端部(拉出位置)252a位于線圈252的內周的+Z軸側端部,結束卷繞的端部252b位于線圈252的外周的-Z軸側端部。然后,從端部252a、252b起,沒有進行卷繞的狀態(沿與卷繞方向不同的方向繞回的狀態)的導線253被作為拉出配線253a、253b進行拉出。此外,線圈252的內周是指,在空芯線圈的情況下通過導線253卷繞而形成的,是通常配置磁芯的區域(由于是空芯線圈,不存在磁芯) 的輪廓,在線圈252具備磁芯的情況下,定義為磁芯與導線253接觸的位置(在表面251a的俯視下成為磁芯的輪廓)。另外,線圈252的外周是指,通過導線253卷繞而形成的區域的外側的輪廓。
在以上那樣的驅動機構25中,能夠通過從未圖示的電壓施加部向線圈252施加驅動信號(交變電壓)而從線圈252產生磁場,通過使產生的磁場作用于永磁體251,使可動部22相對于支承部23繞擺動軸J擺動(轉動)。然后,通過這樣的可動部22的擺動,使圖像光LL的光軸偏移,在圖像顯示位置P1、P2上交替地顯示圖像。因此,使表觀上的像素增加,實現圖像的高分辨率化。
線圈支承部26被支承部23支承(固定),并且支承線圈252。作為線圈支承部26的支承部23的支承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通過螺紋固定進行支承。如圖5的(a)所示,這樣的線圈支承部26具有用于容易進行線圈252相對于線圈支承部26的定位的定位用的通孔261、以及用于供線圈252的拉出配線253a通過的拉出配線用的通孔262。
定位用的通孔261沿X軸方向分離而設置一對。然后,在將線圈252相對于線圈支承部26而配置在適當的位置的情況下,使得各通孔261與線圈252的內周重疊。換言之,在從與供線圈252固定的固定面26a相反一側的面觀察線圈支承部26時,在線圈252相對于線圈支承部26配置在適當的位置的情況下,能夠經由各通孔261而目視確認線圈252的內周。通過設置這樣的定位用的通孔261,能夠將線圈252相對于線圈支承部26簡單定位。
另外,定位用的通孔261還作為用于降低使可動部22擺動時的阻尼效果的空氣排出用的通孔而發揮功能。即,當可動部22擺動而與線圈支承部26接近時,它們之間的空氣被壓縮,該壓縮的空氣有可能阻礙可動部22朝向線圈支承部26側的擺動。因此,通過設置通孔261而使可動部 22與線圈支承部26之間的空氣從該通孔261逸出,能夠降低阻尼效果,使可動部22更順暢地擺動。
另一方面,拉出配線用的通孔262是用于將線圈252的一端側的拉出配線253a從線圈支承部26的供線圈252固定的固定面26a側朝向相反的面側以不穿過線圈252與固定面26a之間的方式拉出的通孔。如圖6所示,這樣的通孔262在線圈支承部26的俯視(從玻璃板21的厚度方向觀察的俯視)下與線圈252的內周重疊,并且與線圈252的開始卷繞的端部(拉出位置)252a重疊配置。然后,在該通孔262中插入從線圈252的開始卷繞的端部252a延伸的拉出配線253a,將拉出配線253a朝向與固定面26a相反的面側拉出。通過設為這樣的結構,能夠發揮如下的效果。
例如,與本實施方式不同,如圖8所示,在將從卷繞于線圈252的導線253的內周(內周側)拉出的拉出配線253a穿過線圈支承部26與線圈252之間而拉出至線圈252的外側的情況下,由于拉出配線253a的厚度(直徑)而使線圈252相對于線圈支承部26傾斜,并且相對于永磁體251也傾斜。當如此線圈252相對于永磁體251傾斜時,在某一位置處,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間隙G變小,有可能產生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接觸,阻礙可動部22的順暢的擺動。與之相反,當為了避免這樣的接觸而擴寬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間隙G時,與之相應,從線圈252產生的磁場難以作用于永磁體251(作用于永磁體251的電磁力降低),可動部22的驅動效率降低。
與此相對,如本實施方式那樣,通過將拉出配線253a插入通孔262,與上述的例不同,能夠將拉出配線253a在不穿過線圈支承部26與線圈252之間的情況下朝向線圈252的外側拉出。因此,不會如上述那樣產生線圈252的傾斜,能夠將線圈252(線圈252的永磁體251的表面252c)與永磁體251(永磁體251的線圈252側的表面251a)配置為大致平行(參照 圖6)。由此,能夠防止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接觸,并且減小間隙G,能夠使可動部22有高效地驅動。
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孔262由向線圈支承部26的側面開放的切口構成。因此,能夠將拉出配線253a經由向線圈支承部26的側面開放的開口朝向通孔262內配置,因此能夠更容易地進行拉出配線253a朝向通孔262的插穿。其中,作為通孔262的形狀,只要能夠供拉出配線253a穿過,不限定于本實施方式那樣的切口狀,例如,也可以如圖9所示那樣,沒有向線圈支承部26的側面開放。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通孔262中填充固定構件27,通過固定構件27將拉出配線253a固定于線圈支承部26。如此,通過將拉出配線253a固定于線圈支承部26,能夠抑制拉出配線253a的計劃外撓曲等。作為固定構件27,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比較軟質的材料,例如能夠理想地使用硅酮類、環氧類、丙烯酸類等各種樹脂粘合劑。此外,這樣的固定構件27也可以省略。通過省略,能夠使上述的通孔262與通孔261同樣地作為用于降低阻尼效果的空氣排出用的通孔而發揮功能。
另外,如上述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永磁體251的與線圈252對置一側的表面251a的輪廓位于比線圈252的與永磁體251對置一側的表面252c的外周的輪廓靠內側的位置。因此,如圖6所示,在從Z軸方向觀察的俯視下,位于線圈252的外周的線圈252的卷繞結束的端部252b位于永磁體251的外側。由此,從卷繞結束的端部252b延伸的拉出配線253b能夠在與永磁體251不接觸的情況下朝向線圈252的外側拉出。
<第二實施方式>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剖視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說明,以與前述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相同的事項而省略其說明。
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在光學器件的結構不同之外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此外,對于與前述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
在本實施方式的光學器件2所具有的線圈支承部26中,如圖10所示,通孔262沒有與線圈252的內周重疊,而是設于線圈252的內周的內側。根據這樣的結構,同樣不會產生線圈252的傾斜,能夠防止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接觸,并且減小間隙G,能夠使可動部22有效地驅動。
根據這樣的第二實施方式,也能夠發揮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三實施方式>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剖視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說明,以與前述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相同的事項而省略其說明。
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在光學器件的結構不同之外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此外,對于與前述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
本實施方式的光學器件2所具有的線圈支承部26替代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通孔262,如圖11所示那樣具有凹部263。凹部263是為了將線圈252的拉出配線253a穿過線圈支承部26與線圈252之間拉出至線圈252的外側而使用的凹部。這樣的凹部263設置為,在線圈支承部26的俯視下,從比線圈252的內周靠內側處延伸至比外周靠外側處,并且與端部252a重疊。另外,凹部263的寬度以及深度分別大于導線253的直徑。然 后,如圖11所示,從線圈252的內周拉出的拉出配線253a穿過凹部263內部而向線圈252的外側拉出。
根據這樣的結構,不會產生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說明那樣的線圈252的傾斜(參照圖8)。由此,能夠防止線圈252與永磁體251的接觸,并且能夠減小間隙G,能夠使可動部22有效地驅動。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凹部263與線圈252的端部252a重疊設置,但凹部263也可以與線圈的端部252a不重疊。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凹部263的一端部延伸至比線圈252的內周靠內側處,但只要凹部263與端部252a重疊,且能夠向凹部263插入拉出配線253a,例如凹部263也可以不延伸至比線圈252的內周靠內側處。
利用這樣的第三實施方式,也能夠發揮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四實施方式>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光學器件的剖視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說明,以與前述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相同的事項而省略其說明。
第四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在光學器件的結構不同之外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此外,對于與前述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附圖標記。
在本實施方式的光學器件2中,如圖12所示,驅動機構25隔著擺動軸J而設置一對。如此,通過設置一對驅動機構25,能夠使可動部22更順暢地擺動。
根據這樣的第四實施方式,也能夠發揮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五實施方式>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說明,以與前述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相同的事項而省略其說明。
第五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是半透射式(透視型)的頭戴顯示器(以下,也簡稱為“HMD”)。
本實施方式的HMD(圖像顯示裝置)3供觀察者(使用者)穿戴使用,如圖13所示,具有光源310、液晶顯示元件320、投影透鏡系統330、導光部340以及用作光路偏轉元件的光學器件2。作為光源310,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使用LED的背光燈。從這樣的光源310產生的光向液晶顯示元件320傳導。液晶顯示元件320是透射式的液晶顯示元件,例如能夠使用HTPS(高溫多晶硅)單板TFT彩色液晶面板等。這樣的液晶顯示元件320對來自光源310的光進行調制而生成圖像光。所生成的圖像光通過投影透鏡系統進行放大之后,朝向導光部340入射。導光部340呈板狀,還在光的傳播方向的下游側配置半透半反鏡341。向導光部340內導入的光進行重復反射,通過半透半反鏡341導入到觀察者的瞳孔E。另外,與之相伴,外界光透過半透半反鏡341而導入到觀察者的瞳孔E。由此,在HMD3中,被目視觀察為在景色上重疊圖像光。
在這樣的結構的HMD3中,在液晶顯示元件320與投影透鏡系統330之間配置有光學器件2,由此,能夠使圖像光LL的光軸偏移。
根據以上那樣的第五實施方式,也能夠發揮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六實施方式>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結構的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進行說明,以與前述的實施方式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相同的事項而省略其說明。
第六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裝置是平視顯示器(以下,也簡稱為“HUD”)。
本實施方式的HUD(圖像顯示裝置)5例如搭載于汽車,適用于借助前擋玻璃FG將時速、時間、行駛距離等各種信息(圖像)向駕駛者投影。如圖14所示,這樣的HUD5具備包括光源511、液晶顯示元件512以及投影透鏡系統513的投影單元510、反射鏡520以及用作光路偏轉元件的光學器件2。光源511、液晶顯示元件512以及投影透鏡系統513例如能夠設為與前述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光源310、液晶顯示元件320以及投影透鏡系統330相同的結構。反射鏡520是凹面反射鏡,反射來自投影單元510的投影光而向前擋玻璃FG投影(顯示)。
在上述結構的HUD5中,在液晶顯示元件512與投影透鏡系統513之間配置有光學器件2,由此,能夠使投影光的光軸偏移。
根據以上那樣的第六實施方式,也能夠發揮與前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以上,針對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以及圖像顯示裝置,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發明的光學器件以及圖像顯示裝置中,能夠將各部分的結構置換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結構,并且也能夠附加其他的任意結構。
另外,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圖像顯示裝置,對于液晶投影儀以及光掃描式的投影儀進行了說明,但作為圖像顯示裝置,不限于投影儀,除此之外,也能夠適用于打印機、掃描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