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纖芯線及光纖帶芯線。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光纖芯線在具有用于保護玻璃纖維的保護被覆層的同時,也在最外層具有用于識別的薄的著色層(以下,稱為“油墨層”)(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一旦將被覆有初級樹脂層及次級樹脂層的光纖芯線卷取后,再將光纖芯線再次抽出,從而在次級樹脂層的外周上形成油墨層。即,光纖芯線通常具有初級樹脂層、次級樹脂層及油墨層的三層結構的被覆。
另一方面,研究者們研究了這樣的光纖芯線,即,不設置油墨層,而是通過使保護被覆層著色從而制作的光纖芯線(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6-2423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13-167762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油墨層的厚度約為數個微米,并且比初級樹脂層及次級樹脂層的厚度要薄得多。在使用在最外層具有油墨層的光纖芯線的光纖帶芯線中,油墨層與次級層之間的密合性隨著時間可能會下降,當進行除去帶狀材料并取出光纖芯線的操作時,可能會發生油墨層從光纖芯線剝落的現象,即所謂的“顏色剝落”。
為了防止顏色脫落,考慮了省略油墨層并且將構成保護被覆層的初級樹脂層或次級樹脂層著色。然而,若將保護被覆層著色,則由于樹脂隨著時間而變黃,光纖芯線的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被覆樹脂層的光纖芯線,其中,該被覆樹脂層不發生著色層的顏色剝落,并且顏色隨著時間的變化受到抑制。
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一個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具備玻璃纖維、以及包覆玻璃纖維的被覆樹脂層,所述玻璃纖維具有芯部和包覆該芯部的包層,其中,被覆樹脂層具有厚度為10μm以上的著色層,并且在85℃85%RH的環境下進行30天的溫度濕度劣化后,被覆樹脂層的黃色指數的變化率為5/天以下。
本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具有被覆樹脂層的光纖芯線及光纖帶芯線,其中,該被覆樹脂層不發生著色層的顏色剝落,并且顏色隨著時間的變化得到抑制。
附圖說明
[圖1]為示出了根據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的一例的剖面圖。
[圖2]為示出了以往的光纖芯線的剖面圖。
[圖3]為示出了根據本實施方案的光纖帶芯線的一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說明]
首先,列出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內容并進行說明。對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其具備玻璃纖維、以及包覆玻璃纖維的被覆樹脂層,所述玻璃纖維具有芯部和包覆芯部的包層,該被覆樹脂層具有厚度為10μm以上的著色層,并且在85℃85%RH的環境下進行30天的溫度濕度劣化后,被覆樹脂層的黃色指數(YI值)的變化率為5/天以下。
對于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通過將保護玻璃纖維的被覆樹脂層著色,從而不需要形成油墨層,因此,可以防止光纖芯線的顏色剝落。另外,可以使著色層的組成接近于其他樹脂層的組成,由此,即使在被覆樹脂層為2層以上的情況下,著色層也易于與其他樹脂層一體化。更加地,對于本發明的光纖芯線,由于不再需要在其他步驟中付與著色層,因此,可以高效地進行生產。
在上述光纖芯線中,被覆樹脂層的凝膠率優選為超過75質量%。由此,被覆樹脂層的固化度提高,從而易于更加進一步地抑制著色層的顏色剝落及隨著時間的顏色的變化。從同樣的觀點出發,被覆樹脂層中的未反應光引發劑的量優選為3質量%以下。
被覆樹脂層優選含有鈦(Ti)元素。由此,易于抑制被覆樹脂層的隨著時間的顏色的變化。另外,從提高識別性的觀點出發,在著色層中使用各種顏色的著色劑。可以列舉出染料和顏料作為著色劑,在光纖芯線的著色中適當地使用耐水性及耐候性優異的顏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光纖帶芯線具有多根上述光纖芯線。由于使用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因此當進行從光纖帶芯線除去帶狀材料并取出光纖芯線的操作時,不會發生顏色剝落,并且可以容易地識別光纖芯線。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光纖及其制造方法的具體例子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并不限定于這些例示,而是由權利要求的范圍表示,并且意圖包括與權利要求的范圍等同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改變。在下述說明中,在附圖的說明中同一要素用相同的符號表示,并且省略重復的說明。
(光纖芯線)
圖1為示出了根據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1的一例的剖面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1具有光傳輸介質即玻璃纖維10以及被覆樹脂層20。
玻璃纖維10具有芯部12和包層14,其由玻璃制的部件(例如SiO2玻璃)構成。玻璃纖維10傳輸導入光纖芯線1的光。芯部12被設置在(例如)包括玻璃纖維10的中心軸線的區域。芯部12為純SiO2玻璃,或者也可在其中含有GeO2、氟元素等。包層14設置在圍繞芯部12的區域。包層14的折射率比芯部12的折射率低。包層14可由純的SiO2玻璃構成,也可由添加有氟元素的SiO2玻璃構成。
只要具有10μm以上的著色層即可,被覆樹脂層20可以只由1層構成,也可以由多層構成。例如,如圖1所示,在被覆樹脂層20具有初級樹脂層22和次級樹脂層24的情況下,初級樹脂層22及次級樹脂層24當中的至少一者為著色層即可。由提高光纖芯線1的識別性的觀點出發,優選次級樹脂層24為著色層。
在有無油墨層這一點上,本實施方案的光纖芯線與以往的光纖芯線的結構有所不同。如圖2所示,雖然以往的光纖芯線2具備玻璃纖維10以及被覆樹脂層30,但是被覆樹脂層30除了初級樹脂層32及次級樹脂層34以外,還在最外層具有油墨層36。
著色層的厚度為10μm以上,優選為10至70μm,更優選為10至50μm,并且進一步優選為20至40μm。若著色層的厚度為10μm以上,則可抑制顏色剝落。
初級樹脂層22的厚度通常為約20至50μm,若初級樹脂層22成為著色層,則初級樹脂層22的厚度成為著色層的厚度。次級樹脂層24的厚度通常為約20至40μm,若次級樹脂層24成為著色層,則次級樹脂層24的厚度成為著色層的厚度。
初級樹脂層22的楊氏模量在常溫下優選為1MPa以下,更優選為0.5MPa以下。次級樹脂層24的楊氏模量優選為600至1000MPa。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常溫”指的是23℃。
被覆樹脂層20(例如)可使包含低聚物、單體和光聚合引發劑的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固化而形成。
作為低聚物,例如,可列舉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也可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作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出使多元醇化合物、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和含羥基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反應而得的物質。作為多元醇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聚丁二醇、聚丙二醇、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等。作為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列舉出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和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作為含羥基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2-羥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1,6-己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和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作為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使用將環氧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的物質。
在此,(甲基)丙烯酸酯的意思是丙烯酸酯或與其對應的甲基丙烯酸酯。對于(甲基)丙烯酸也同樣適合。
以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量為基準,低聚物的含量優選為50至90質量%,更優選為35至85質量%。
作為單體,可使用具有一個可聚合基團的單官能單體,或者具有兩個以上可聚合基團的多官能單體。
作為單官能單體,可列舉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內酰胺和(甲基)丙烯酰嗎啉等具有環狀結構的N-乙烯基單體;(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基酯、(甲基)丙烯酸芐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壬基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這些當中,從固化速度提高的觀點來看,優選具有環狀結構的N-乙烯基單體。
作為多官能單體,可列舉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基二亞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單體也可以兩種以上混合使用。以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量為基準,單體的含量優選為5至45質量%,更優選為10至30質量%。
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可從公知的自由基光聚合引發劑中適當選擇而使用,例如,可列舉出酰基氧化膦系引發劑和苯乙酮系引發劑。
作為酰基氧化膦系引發劑,可列舉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BASF社制,商品名“Lucirin TPO”)、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和2,4,4-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
作為苯乙酮系引發劑,可列舉出1-羥基環己烷-1-基苯基甲酮(BASF社制,商品名“Irgacure 184”)、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BASF社制,商品名“Darocure 1173”)、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BASF社制,商品名“Irgacure 651”)、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嗎啉丙烷-1-酮(BASF社制,商品名“Irgacure 907”)、2-芐基-2-二甲基氨基-1-(4-嗎啉代苯基)-丁酮-1(BASF社制,商品名“Irgacure 369”)、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和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等。
光聚合引發劑也可以兩種以上混合使用。以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量為基準,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優選為0.1至10質量%,更優選為0.3至7質量%。
被覆樹脂層優選含有鈦元素,更優選在成為著色層的樹脂層中含有氧化鈦。通過使用含有氧化鈦的紫外線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可形成通過紫外線照射而固化度高的著色層,并且,變得易于抑制著色層的顏色隨時間的變化。其原因被認為是由于樹脂層中的氧化鈦使紫外線散射。被覆樹脂層中的Ti元素的量優選為0.06至1.8質量%,更優選為0.12至0.90質量%。關于添加到被覆樹脂層的氧化鈦的量,以被覆樹脂層20的總量為基準,優選以成為0.1至3質量%的方式配合,更優選為0.2至1.5質量%。
從提高光纖芯線的識別性的觀點出發,著色層優選含有顏料。作為顏料,可列舉出炭黑、氧化鈦和鋅華等著色顏料,γ-Fe2O3、γ-Fe2O3和γ-Fe3O4的混晶、CrO2、鈷鐵氧體、鈷被覆氧化鐵、鋇鐵氧體、Fe-Co和Fe-Co-Ni等磁性粉末,MIO、鉻酸鋅、鉻酸鍶、三聚磷酸鋁、鋅、氧化鋁、玻璃、云母等無機顏料。另外,也可使用偶氮系顏料、酞菁系顏料和染色淀顏料等有機顏料。也可對顏料進行各種表面改性或復合顏料化等處理。相對于被覆樹脂層20的總量,顏料優選以0.1至5質量%的含有量的方式添加,更優選以0.12至3.2質量%的含有量的方式添加。
作為在玻璃纖維10上形成被覆樹脂層20的方法,可應用在光纖芯線的制造中常規使用的方法。
例如,在包層14的周圍涂布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通過紫外線的照射使該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固化,從而形成被覆樹脂層20。此時,作為紫外光源,可以使用紫外線LED以及紫外線燈當中的至少一者。
在被覆樹脂層20具有初級樹脂層22和次級樹脂層24的情況下,可使用以下的形成方式(wet-on-dry方式),即,在包層14的周圍涂布初級樹脂層用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通過紫外線的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初級樹脂層22,然后,在初級樹脂層22的周圍涂布次級樹脂層用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通過紫外線的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次級樹脂層24。另外,也可使用以下的形成方式(wet-on-wet方式),即,在包層14的周圍涂布初級樹脂層用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后,再在其周圍涂布次級樹脂層用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通過紫外線照射而使其同時固化從而形成初級樹脂層22和次級樹脂層24。
在本實施方式的光纖芯線中,在85℃85%RH的環境下進行30天的溫度濕度劣化后,被覆樹脂層20的YI值的變化率為5/天以下。若YI值的變化率為5以下,則著色層的顏色隨著時間的變化變小,識別性變得優異。可以通過向樹脂材料中添加氧化鈦、或者使被覆樹脂層充分固化,來使被覆樹脂層20的YI值的變化率變小。
從抑制光纖芯線的YI值的隨時間的變化、以及提高識別性的觀點出發,被覆樹脂層20的固化度越高越好。即,被覆樹脂層20的凝膠率優選為超過75質量%,更優選為78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80質量%以上。
被覆樹脂層20中的未反應光引發劑的量優選為3質量%以下,更優選為2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質量%以下。若未反應引發劑的量較多,則在將使用本實施方式的光纖芯線的光纖帶芯線浸漬在溫水(60℃)的情況下,損失會增加,因此不優選。
(光纖帶芯線)
可使用本實施方式的光纖芯線制作光纖帶芯線。圖3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光纖帶芯線100的剖面圖。在同一圖所示的光纖帶芯線100中,多根(這里為4根)平行排列的光纖芯線1通過帶狀材料40而一體化。帶狀材料40由(例如)環氧丙烯酸酯樹脂或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樹脂等形成。對于這種光纖帶芯線,在進行從光纖帶芯線除去帶狀材料而取出光纖芯線的操作中,沒有發生顏色剝落,可容易地識別光纖芯線。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制備例1)
將作為低聚物并由數均分子量為3000的聚丙二醇、2,4-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丙烯酸2-羥乙酯構成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75質量份)、作為單體的N-乙烯基己內酰胺(10質量份)、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Lucirin TPO(3質量份)以及硅烷偶聯劑(1質量份)混合,而制備樹脂組合物A。
(制備例2)
將作為低聚物并由數均分子量為1000的聚丙二醇、2,4-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丙烯酸2-羥乙酯構成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75質量份)、作為單體的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二丙烯酸酯(10質量份)、以及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Irgacure 184(3質量份)混合,而制備樹脂組合物B。
(制備例3)
將作為低聚物并由數均分子量為1000的聚丙二醇、2,4-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丙烯酸2-羥乙酯構成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75質量份)、作為單體的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二丙烯酸酯(10質量份)、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Irgacure 184(3質量份)、以及作為顏料的銅酞菁和氧化鈦(其中,銅酞菁相對于被覆樹脂層的總量為0.2質量%,氧化鈦相對于被覆樹脂層的總量為3質量%)混合,而制備樹脂組合物C。
(制備例3-1)
除了將氧化鈦的量變更為1.5質量%以外,以與制備例3同樣的方式制備樹脂組合物C1。
(制備例3-2)
除了將氧化鈦的量變更為0.2質量%以外,以與制備例3同樣的方式制備樹脂組合物C2。
(制備例3-2)
除了將氧化鈦的量變更為0.1質量%以外,以與制備例3同樣的方式制備樹脂組合物C3。
(制備例4)
將作為低聚物并由數均分子量為1000的聚丙二醇、2,4-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丙烯酸2-羥乙酯構成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75質量份)、作為單體的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二丙烯酸酯(10質量份)、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Irgacure 184(3質量份)、以及作為顏料的銅酞菁(銅酞菁相對于被覆樹脂層的總量為0.2質量%)混合,而制備樹脂組合物D。
(實施例1)
在由芯部和包層構成的直徑為125μm的玻璃纖維的外周上,使用樹脂組合物A形成厚度為55μm的初級樹脂層,然后在初級樹脂層的外周上使用樹脂組合物C形成厚度為10μm的次級樹脂層(著色層),得到圖1所示的直徑為255μm的光纖芯線。需要說明的是,線速度設為1000m/分鐘。
(實施例2)
除了線速度設為500m/分鐘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3)
除了形成厚度為45μm的初級樹脂層、以及形成厚度為20μm的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4)
除了線速度設為750m/分鐘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5)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C1來形成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6)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C2來形成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4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7)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C3來形成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實施例8)
除了形成厚度為35μm的初級樹脂層、以及形成厚度為30μm的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比較例1)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D來形成厚度為10μm的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比較例2)
在由芯部和包層構成的直徑為125μm的玻璃纖維上,使用樹脂組合物A來形成厚度為40μm的初級樹脂層,然后在初級樹脂層的外周上使用樹脂組合物B來形成厚度為20μm的次級樹脂層。一旦將上述形成的光纖芯線卷取后,在通過著色機將光纖芯線再次抽出的同時,利用樹脂組合物C在次級樹脂層的外周上形成厚度為5μm的油墨層(著色層)。由此,得到了圖2所示的直徑為255μm的光纖芯線。
(比較例3)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D(沒有氧化鈦)來形成厚度為5μm的油墨層(著色層)以外,與比較例2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比較例4)
除了使用樹脂組合物A來形成厚度為60μm的初級樹脂層、以及使用樹脂組合物C來形成厚度為5μm的次級樹脂層(著色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制備光纖芯線。
[評價方法]
對所制備的光纖芯線如下地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示于表1及表2中。
(1)被覆樹脂中的鈦(Ti)元素的含量
將10ml的硫酸和5ml的硝酸加入到0.2g的光纖芯線(其中被覆樹脂為0.12g)中,在出現白煙后,加熱10分鐘,然后加入1ml的高氯酸,加熱直到不溶物消失。其后,通過ICP測定Ti量。
(2)凝膠率
在將預先稱重的光纖芯線浸漬在60℃的甲基乙基酮(MEK)中17小時后,在100℃下干燥2小時,測定自然冷卻至常溫后的重量,通過下式來測定被覆層的凝膠率。
凝膠率(%)=(MEK浸漬干燥后的被覆重量/MEK浸漬前的被覆重量)×100
(3)未反應引發劑的量
將預先稱重的光纖芯線通過丙酮進行索氏萃取(120℃×1小時),萃取出在被覆樹脂層中殘存的未反應引發劑。然后,使用GCMS來測定丙酮中所萃取的未反應引發劑的量。
(4)YI值
以無間隙且不重疊的方式,并以1cm×5cm的尺寸排列光纖芯線得到樣品,將該樣品在設定為85℃85%RH的恒溫恒濕槽中劣化30天。恒溫槽內部為熒光燈的光等達到不了的暗處。依照JIS K 7373來測定劣化前后的YI值。
YI值的變化率=[(85℃85%RH下進行30天的劣化之后的YI)-(85℃85%RH下進行30天的劣化之前的YI)]/30
(5)顏色剝落
準備4根光纖芯線,制作如圖3所示的光纖帶芯線。光纖帶芯線的帶狀材料14使用下述組成的樹脂組合物。
上述樹脂組合物包含:18質量份的由1mol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2mol甲苯二異氰酸酯和2mol丙烯酸羥基乙酯反應而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質量份的由1mol的聚丁二醇、2mol的甲苯二異氰酸酯和2mol的丙烯酸羥基乙酯反應而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5質量份的由1mol的甲苯二異氰酸酯和2mol的丙烯酸羥基乙酯反應而得的三環癸烷二丙烯酸酯;10質量份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10質量份的丙烯酸異冰片酯;5質量份的雙酚A-環氧乙烷加成二醇二丙烯酸酯;0.7質量份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代-丙烷-1-酮(Irgacure 907、チバスペシアリティケミカルズ社制);以及1.3質量份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Lucirin TPO,BASF社制)。
將光纖帶芯線在設定為85℃85%RH的恒溫恒濕槽中劣化30天。恒溫槽內部為熒光燈的光等達到不了的暗處。根據Telcordia GR-205.3.1使光纖芯線從劣化后的光纖帶芯線中單纖維分離,確認此時的著色層和油墨層有無剝落。在表1和表2中,將沒有剝落的情況判定為OK,將有剝落的情況判定為NG。
(6)識別性
在照度為300Lx的環境下,通過目視對于在YI值測定中所使用的劣化后的樣品進行觀察,確認識別性。在表1和表2中,將可識別的情況判定為OK,將不可識別的情況判定為NG。
(7)熱水損耗增加
將光纖帶芯線浸漬在60℃的熱水中30天,通過OTDR法測定浸漬前和浸漬30天后的在1.55μm波長下的傳輸損耗。采用測定的損耗水平,由下式算出熱水損耗增加(Δα)。在表1和表2中,將Δα為0.05dB/km以下的情況判定為OK,將Δα超過0.05dB/km的情況判定為NG。
式:Δα(dB/km)=損耗(60℃熱水浸漬30天后)–損耗(浸漬前)
[表1]
[表2]
在實施例中所制作的光纖芯線沒有溫濕劣化后的著色層的顏色剝落,識別性也優異,并且熱水損耗增加也沒有問題。
另一方面,對于在比較例1中所制作的光纖芯線,由于其凝膠率較低、未反應引發劑的量較多,因此,YI的變化較大,識別性差。另外,由于未反應引發劑的量較多,因此,熱水損耗增加也較大。在比較例2和3中所制作的光纖芯線發生了油墨層的顏色剝落。對于在比較例4中所制作的光纖芯線,由于其著色層的厚度較薄,因此,發生了顏色剝落。
符號的說明
1、2···光纖芯線;10···玻璃纖維;12···芯部;14···包層;20、30···被覆樹脂層;22、32···初級樹脂層;24、34···次級樹脂層;36···油墨層;40···帶狀材料,100···光纖帶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