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與一種光學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相關,且尤其是與應用五片式透鏡的光學成像鏡頭與具有其該光學成像鏡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相關。
背景技術:近年來,內建有數碼相機用以拍攝數碼影像的手機發展地日益蓬勃,且因著便攜設備薄型輕巧化的需求,讓其中的鏡片系統也愈趨小型化。隨著感光耦合組件(ChargeCoupledDevice,簡稱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組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簡稱CMOS)的技術進步和尺寸縮小,光學成像鏡頭也需要縮小體積,但具備良好光學性能也是必要顧及之處。由于消費者對于成像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現有技術包括四片透鏡的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已無法滿足高分辨率的需求。在美國專利公開號2007/0236811、2007/0229984及日本專利公開號4847172中,所揭露的光學成像鏡頭均為五片式透鏡結構,然而這些專利所設計的鏡頭內從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一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相當地大,不利于手機和數碼相機等攜帶型電子產品的薄型化設計。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幾種皆具有五片透鏡的光學成像鏡頭及內建有光學成像鏡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以解決前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僅包括五片透鏡,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光圈、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及一第五透鏡,每一透鏡都具有屈光率,而且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像側面。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凹的,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凹的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及厚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非球面,且此五片透鏡的厚度與其間的空氣間隙滿足特定的條件。本發明的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內建有數碼相機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機殼、一模塊后座單元設置于機殼內、一鏡筒安裝于模塊后座單元內及一光學成像鏡頭安裝于鏡筒內。光學成像模塊僅包括五片透鏡,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光圈、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及一第五透鏡,每一透鏡都具有屈光率,且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的像側面。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凹的,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凹的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在一實施例中,鏡筒可在光軸的方向上進行縱長地移動。附圖說明圖1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8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9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10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11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12的A、B、C部分分別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與畸變像差圖的示意圖。圖1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使用的字詞的一示例性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所使用的條件式的參數的一示例性透鏡的示意圖。圖15A是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內建有光學成像模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5B是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內建有光學成像模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發明提供有附圖。此些附圖為本發明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是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本篇說明書所言的「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位于光軸附近區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而言。「一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包括位于某區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該區域相較于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外側區域,朝平行于光軸的方向更為「向外凸起」(或「向內凹陷」)而言。圖1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使用的字詞的一示例性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以第13圖為例,其中I為光軸且此一透鏡是以該光軸I為對稱軸徑向地相互對稱,該透鏡的物側面于A區域具有凸面部、B區域具有凹面部而C區域具有凸面部,原因在于A區域相較于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外側區域(即B區域),朝平行于光軸的方向更為向外凸起,B區域則相較于C區域更為向內凹陷,而C區域相較于E區域也同理地更為向外凸起。「圓周附近區域」是指位于透鏡上成像光線通過的區域的位于圓周附近區域,亦即圖中的C區域,其中,成像光線包括了主光線(chiefray)Lc及邊緣光線(marginalray)Lm。「光軸附近區域」是指該成像光線通過的曲面的光軸附近區域,亦即圖中的A區域。「外圓周附近區域」是指位于透鏡上僅供成像光線通過的面的位于圓周附近區域,亦即圖中的C或D區域。此外,該透鏡還包含一延伸部E,用以供該透鏡組裝于一鏡筒內,成像光線可能會通過該延伸部E,但該延伸部E的結構與形狀并不限于此,以下的實施例為求附圖簡潔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其可廣泛地應用于可攜式或穿戴式裝置中,如:手機、數碼相機、數字攝像機、平板計算機等及其他于其中裝設CCD或CMOS影像傳感器的裝置。圖1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1從物側A1至像側A2沿著光軸依序包括一光圈(aperturestop)AS、一第一透鏡L1、一第二透鏡L2、一第三透鏡L3、一第四透鏡L4及一第五透鏡L5。第一透鏡L1具有正屈光率、一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凸的凸面物側面及一凸面像側面。第二透鏡L2具有負屈光率、一凸面物側面及一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凹的凹面像側面。第三透鏡L3具有正屈光率、一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凸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凹的物側面、及一凸面像側面。第四透鏡L4具有正屈光率、一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凹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凸的物側面及一凸面像側面。第五透鏡L5具有負屈光率、一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凸、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凸且在光軸附近區域與外圓周附近區域之間為凹的物側面及一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凹且在圓周附近區域為凸的像側面。此五片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皆為非球面。在此以R1、R2分別表示第一透鏡L1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以R3、R4分別表示第二透鏡L2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以R5、R6分別表示第三透鏡L3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以R7、R8分別表示第四透鏡L4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且以R9、R10分別表示第五透鏡L5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光學成像鏡頭100可包括一紅外線濾光片(IRcutfilter)設于第五透鏡與一成像面之間,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濾光件可將入射光中的紅外線波段過濾掉。在第1圖到第6圖中,T1表示第一透鏡L1的厚度,T2表示第二透鏡L2的厚度,T3表示第三透鏡L3的厚度,T4表示第四透鏡L4的厚度,T5表示第五透鏡L5的厚度。在本篇說明書中,AG12表示第一、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AG23表示第二、第三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AG34表示第三、第四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AG45表示第四、第五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BFL代表光學成像鏡頭的后焦距,即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在其后段落中,ALT代表第一至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五片鏡片厚度總和,AAG表示第一至第五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四個空氣間隙寬度總和,EFL指的是光學成像鏡頭的有效焦距,TL為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為了縮短光學成像鏡頭的鏡頭長度,需要縮短透鏡厚度及透鏡間的空氣間隙。然而,縮減透鏡總厚度、同時還維持適當的光學特性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在此設計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而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為了使光學成像鏡頭的鏡頭長度更為縮短且同時具有良好的光學特性,必須滿足下列條件式:AAG/AG34≤16.0(1);0.65≤AG34/T2(2);1.50≤(AG34+AG45)/T2(3);4.00≤(T4+T5)/T2(4);1.80≤T5/T2(5);2.60≤(AG45+T5)/T2(6);1.00≤AG45/T2(7);EFL/(AG45+T5)≤5.20(8);10.0≤(TL+T5)/AG45≤22.0(9);EFL/(AG34+T5)≤6.80(10);1.20≤(AG34+AG45)/(AG12+AG23)(11)。表格1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在表格1A及其后的表格2A、3A、4A、5A及6A中,表面標號1代表物體(圖未示),表面標號2代表光圈,而其厚度是光圈相對于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此一負值表示光圈是設置于第一透鏡之前,表面標號3代表L1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4代表L1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一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5代表L2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6代表L2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二與第三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7代表L3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8代表L3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三與第四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9代表L4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10代表L4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第四與第五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11代表L5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12代表L5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第五透鏡與紅外線濾光片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13代表紅外線濾光片的物側面,而其厚度是紅外線濾光片在光軸上的厚度,表面標號14代表紅外線濾光片的像側面,而其厚度是紅外線濾光片與成像面之間的空氣間隙在光軸上的寬度,表面標號15代表成像面。表格1A在第一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100的EFL是3.703mm,光學成像鏡頭100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4.636mm,像高為2.856mm,HFOV為36.982度,Fno為2.05。此五片透鏡的非球面(表面編號3至12)皆是依下列非球面曲線公式定義:其中Z表示非球面的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于非球面光軸上頂點的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y為該非球面上的點與光軸之間的垂直距離),c為非球面頂點的曲率(vertexcurvature),為以毫米為單位的透鏡表面到光軸的徑向距離(radialdistance),u等于r/rn,rn為歸一化半徑(normalizationradius(NRADIUS)),K為錐面系數(ConicConstant),Qmcon為第m階Qcon多項式(mthQconpolynomial),am為第m階Qcon系數(mthQconcoefficient),x、y、z關系如第14圖所示,其中z軸就是光軸。表格1B顯示第一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1B圖7的A、B、C部分分別是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sphericalaberration)、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像差(astigmatismaberration)、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像散像差及畸變像差(distortionaberration)。如圖7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025mm以內。如圖7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3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3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3mm內。如圖7C中所示,對于該R、G、B三種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5%的范圍內。圖2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2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200具有與光學成像鏡頭100類似的結構,唯其中各透鏡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非球面系數、焦距及其他相關的參數不同。在表面凹凸配置上的差異是,在光學成像鏡頭200中,第三透鏡L3具有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凹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凸的像側面。表格2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2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其EFL為3.530mm,HFOV為38.476度,Fno為2.05,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4.598mm,像高為2.856mm。表格2A表格2B顯示第二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2B表面標號34567NRADIUS0.895715350.922183270.923605550.910809160.93974526K-4.19E+000.00E+000.00E+00-7.97E+000.00E+00a07.20E-028.80E-035.86E-036.48E-02-1.28E-01a1-4.15E-03-1.14E-02-2.70E-036.96E-033.15E-04a2-5.14E-04-2.05E-03-1.34E-035.83E-042.04E-03a3-2.73E-041.43E-048.24E-045.80E-042.13E-04a4-3.44E-056.31E-056.50E-05a5a6表面標號89101112NRADIUS1.153543651.388646881.57346352.246747922.4612901K0.00E+00-7.97E+00-7.89E-01-3.85E+01-5.16E+00a0-9.57E-021.66E-016.37E-01-5.87E-01-9.99E-01a11.07E-025.74E-033.49E-022.37E-011.56E-01a25.40E-03-9.02E-03-1.60E-02-4.31E-02-2.10E-02a3-8.11E-06-7.00E-033.84E-031.83E-02a46.95E-041.49E-03-2.30E-03-3.94E-03a5-3.67E-051.09E-031.55E-031.13E-03a6-2.27E-04-2.98E-04-6.83E-04a71.73E-06圖8的A、B、C部分分別是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和畸變像差。如圖8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025mm以內。如圖8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3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3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25mm內。如圖8C中所示,對于該R、G、B三種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5%的范圍內。圖3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3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300具有與光學成像鏡頭100類似的結構,唯其中各透鏡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非球面系數、焦距及其他相關的參數不同。在表面凹凸配置上的差異是,在光學成像鏡頭300中,第三透鏡L3具有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凹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凸的像側面。表格3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3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其中EFL為3.581mm,HFOV為37.975度,Fno為2.05,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4.633mm,像高為2.856mm。表格3A表格3B顯示第三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3B圖9的A、B、C部分分別是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和畸變像差。如圖9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025mm以內。如圖9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4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4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25mm內。如圖9C中所示,對于該R、G、B四種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0%的范圍內。圖4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4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400具有與光學成像鏡頭100類似的結構,唯其中各透鏡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非球面系數、焦距及其他相關的參數不同。在表面凹凸配置上的差異是,在光學成像鏡頭400中,第三透鏡L3具有凹的物側面,且第四透鏡L4具有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凸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凹的像側面。表格4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4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其EFL為4.630mm,HFOV為30.900度,Fno為2.05,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5.528mm,像高為2.856mm。表格4A表格4B顯示第四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4B表面標號34567NRADIUS1.0662301451.0935835441.0915523111.0323471321.209500507K-5.146E+000.000E+000.000E+00-8.860E+000.000E+00a09.881E-02-5.102E-032.545E-038.628E-02-2.535E-01a1-7.005E-03-1.474E-02-4.448E-035.137E-032.434E-02a2-7.983E-04-1.061E-031.901E-032.207E-039.237E-03a3-3.692E-042.027E-041.140E-036.718E-046.775E-04a4-9.748E-05-6.668E-05-9.708E-07a5a6表面標號89101112NRADIUS1.3431305821.491932971.5741279242.2460232332.490717185K0.000E+00-8.996E+00-7.167E-01-3.851E+01-4.667E+00a0-2.365E-011.891E-014.741E-01-5.673E-01-7.438E-01a11.930E-025.140E-033.350E-021.858E-011.356E-01a28.962E-03-3.221E-03-5.643E-03-3.017E-02-3.142E-02a33.100E-04-1.389E-034.992E-031.135E-02a4-3.024E-042.560E-04-2.574E-03-3.233E-03a51.220E-04-2.750E-047.687E-049.530E-04a61.213E-04-8.296E-05-3.212E-04a71.971E-05圖10的A、B、C部分分別是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和畸變像差。如圖10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08mm以內。如圖10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5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5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8mm內。如圖10C中所示,對于該R、G、B不同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0%的范圍內。圖5是依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5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500具有與光學成像鏡頭100類似的結構,唯其中各透鏡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非球面系數、焦距及其他相關的參數不同。在表面凹凸配置上的差異是,在光學成像鏡頭500中,第三透鏡L3具有在光軸附近區域為凹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為凸的像側面。表格5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5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其EFL為3.661mm,HFOV為37.731度,Fno為2.05,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4.743mm,像高為2.856mm。表格5A表格5B顯示第五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5B圖11的A、B、C部分分別是第五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和畸變像差。如圖11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05mm以內。如圖11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5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5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25mm內。如圖11C中所示,對于該R、G、B不同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0%的范圍內。圖6是依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600的五片式透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光學成像鏡頭600具有與光學成像鏡頭100類似的結構,唯其中各透鏡的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厚度、空氣間隙寬度、非球面系數、焦距及其他相關的參數不同。在表面凹凸配置上的差異是,在光學成像鏡頭600中,第三透鏡L3具有負屈光率以及凹的物側面。表格6A顯示依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600的各鏡片的詳細鏡片數據,其EFL為3.947mm,HFOV為35.326度,Fno為2.20,從第一透鏡L1物側面至成像面的鏡頭長度是4.820mm,像高為2.856mm。表格6A表格6B顯示第六實施例的五片透鏡中各個非球面的參數詳細數據。表格6B表面標號34567NRADIUS0.9213378050.9459850530.9474845390.9262072440.935138851K-4.259E+000.000E+000.000E+00-7.862E+000.000E+00a07.827E-026.154E-035.963E-036.994E-02-1.210E-01a1-4.575E-03-1.080E-02-2.561E-035.567E-032.140E-03a2-8.014E-04-2.022E-03-4.156E-041.284E-031.801E-03a3-3.664E-04-3.342E-045.532E-045.104E-047.428E-05a4-8.935E-051.637E-041.479E-04a5a6表面標號89101112NRADIUS1.1530021251.4863852221.6471466672.3642795742.553945071K0.000E+00-5.801E+00-7.730E-01-3.851E+01-5.345E+00a0-1.181E-011.989E-017.589E-01-6.561E-01-1.017E+00a11.312E-023.163E-032.077E-022.644E-011.929E-01a25.429E-03-5.117E-03-1.872E-02-6.438E-02-3.381E-02a3-2.182E-03-5.618E-031.379E-021.732E-02a46.658E-043.453E-03-3.707E-03-4.547E-03a52.400E-041.187E-037.213E-044.419E-04a62.043E-055.317E-05-5.152E-04a79.529E-05圖12的A、B、C部分分別是第六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和畸變像差。如圖12A中所示,對于波長為470nm(以G標示)、555nm(以B標示)及650nm(以R標示),其縱向球差是控制在成像點的±0.50mm以內。如圖12B所示,對于該R、G、B波長的光,弧矢方向(以s1、s2、s5標示)與子午方向(以t1、t2、t5標示)的像散像差的變化量是落在±0.05mm內。如圖12C中所示,對于該R、G、B不同波長的光,畸變像差則是維持在±2.0%的范圍內。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500及600皆具有下列光學特性與優點。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每個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500及600從物側到像側都依序包括一光圈、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鏡。此五片透鏡的每一透鏡皆具有一物側面及一像側面,且此些表面都是非球面。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凹的,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是凹的且在外圓周附近區域是凸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且其組合產生優異的成像質量。透鏡表面的凹凸起伏、透鏡厚度、透鏡間的空氣間隙寬度和光圈的位置皆可有效地縮短光學成像鏡頭的鏡頭長度,同時加強其的光學特性和制造簡易度。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滿足下列條件式能更為縮短光學成像鏡頭的鏡頭長度并減輕其重量,同時還能提供良好的光學特性:AAG/AG34值小于或等于16.00。為了有助于光學成像鏡頭的微型化,在此設計AAG值的縮小幅度相較于AG34來得更小。為了使成像光線從光學有效徑較小的第三透鏡射出后,行徑至適合的高度進入光學有效徑較大的第四透鏡,因此不適合太為過度縮小AG34值,這造成了AG34縮短的限制。上述特性造成AAG/AG34值受一上限限制,在此建議AAG/AG34值是小于或等于16.00,且較佳地AAG/AG34值是落在1.5到16.0之間。AG34/T2值大于或等于0.65。如前所述,AG34值不適合過于縮小,因此第二透鏡的厚度可以較大的幅度縮小,在此建議AG34/T2值是大于或等于0.65,且較佳地AG34/T2值是落在0.65到2.5之間。考慮成像光線路徑與透鏡制造困難度,與縮小第二透鏡的厚度相較,要縮減第三至第五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寬度是相對困難的。因此,在此建議(AG34+AG45)/T2值是大于或等于1.50,且較佳地是介于1.5到5.5之間。第四、第五透鏡的厚度比第二透鏡的厚度來得厚,因此限制了對于T4、T5值的縮小幅度,這使得(T4+T5)/T2值有一下限,在此建議(T4+T5)/T2值為大于或等于4.0,且較佳地是落在4到6之間。類似地,在此設計T5/T2值為大于或等于1.8,且較佳地是落在1.8到3之間。考慮到成像光線路徑與鏡片制造難度,相較于減少第二透鏡的厚度,要縮短第四、第五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寬度或第五透鏡的厚度都是相對困難許多的。因此,在此建議(AG45+T5)/T2值是大于或等于2.60,且較佳地是介于2.6到7之間。類似地,AG45/T2值建議是大于或等于1.00,并較佳地是介于1到5之間。減少EFL值可以有效地縮短鏡頭長度,因此EFL的縮短幅度是比AG45的縮短幅度大,這使得EFL/(AG45+T5)值有一上限值,在此建議是5.20,且較佳地,EFL/(AG45+T5)值是介于3到5.2之間。減少TL值可幫助縮短鏡頭長度,然而考慮到成像光線路徑與制造難易度,會使得(TL+T5)/AG45值受一上限約束,在此建議其為22.0,且較佳地,(TL+T5)/AG45值是介于10.0到22.0之間。減少EFL值可以有效地縮短鏡頭長度,因此EFL的縮短幅度是比AG34或T5的縮短幅度大,這使得EFL/(AG34+T5)值有一上限值,在此建議是6.80,且較佳地,EFL/(AG34+T5)值是介于3到6.8之間。當(AG34+AG45)/(AG12+AG23)值是大于或等于1.20時,可幫助光學成像鏡頭提供良好的成像質量及光學特性,且較佳地,(AG34+AG45)/(AG12+AG23)值是介于1.2到2.5之間。表格7顯示上述六個實施例的各個數值。表格7如表格7中所示,每個實施例的該些數值皆是滿足于上述條件式。本發明的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內建有輕薄光學成像模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圖15A是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內建有光學成像模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可攜式電子裝置1包含一機殼11及一安裝在機殼11內的光學成像模塊12。可攜式電子裝置1可為一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簡稱PDA)或其類等。光學成像模塊12包括一光學鏡片系統10、一鏡筒21、一用于供鏡筒21設置的模塊后座單元(modulehousingunit)120及形成成像面的一影像傳感器130。在一實施例中,光學鏡片系統10可包括諸如前面所述六個實施例的五片式光學成像鏡頭。在一實施例中,模塊后座單元120包括一鏡頭后座121及設置在鏡頭后座121與影像傳感器130之間的一影像傳感器后座122。鏡筒21是和鏡頭后座121沿一軸線I-I'同軸設置。圖15B是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內建有光學成像模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可攜式電子裝置1'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類似,因此在此對于同樣的組件使用相同的標號標示。其間主要差別在于: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模塊后座單元120包括一音圈馬達(voicecoilmotor,簡稱VCM)驅動模塊。鏡頭后座121具有與鏡筒21外側表面相貼合且沿一軸線I-I'設置一第一座體單元123及環繞著第一座體單元123外側表面設置的一第二座體單元124。鏡頭后座121更包括設置在第一座體單元123外側表面與第二座體單元124內側表面之間的一線圈125及設置在線圈125外側表面與第二座體單元124內側表面之間的磁性組件126。第一座體單元123可帶著鏡筒21及設置在鏡筒21內的光學鏡片系統10沿著光軸來回地進行縱長移動。影像傳感器后座122與第二座體單元124之間是穩固地裝載在一起。在一實施例中,在影像傳感器后座122上更設置了一濾光片8。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其他組件結構則與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類似,在此不再贅述。由于有效地縮短了光學鏡片系統10的長度,使得可攜式電子裝置1及1'的尺寸設計地更為輕薄短小,且仍然能夠提供良好的光學性能與成像質量。藉此,使本發明除了具有減少機殼原料用量的經濟效益外,還能滿足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趨勢與消費需求。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發明,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