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藝術設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
背景技術:
藝術設計是非常需要靈感的一種腦力勞動,所以藝術設計者會經(jīng)常需要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目前用于藝術設計板的支架多種多樣,但大部分體僅僅只是具備基本的繪圖板功能,難以給藝術設計者提供更多的靈感信息以及更多的精確繪圖功能。
因此,現(xiàn)有藝術設計繪圖設備的功能簡單,無法滿足藝術發(fā)展的客觀需求,尤其是對于藝術類院校的學生來說,不但需要一種實用性強的繪圖設備,而且還需要改設備最好能夠同時具備臨摹學習功能,從而對其進行藝術設計及學習帶來極大的促進,滿足其設計、學習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包括臺體1,所述臺體1的下端設有多根支腿2,每根支腿2的下端設有滾輪26;所述臺體1的上表面設有繪圖板3,其中繪圖板3的下邊緣與臺體1之間鉸接連接,繪圖板3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9與臺體1連接,所述繪圖板3板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縱向導軌11,繪圖板3板面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一橫向導軌10,所述縱向導軌11上通過滑塊一連接有橫向刻度尺12,所述橫向導軌10上通過滑塊二連接有縱向刻度尺13,所述縱向刻度尺13位于橫向刻度尺12上方;所述臺體1的后端設有豎直豎立的圖紙展示板4,所述圖紙展示板4板面的上端設有圖紙夾31,所述圖紙展示板4板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豎向導軌20,左右兩根豎向導軌20分別與圖紙壓條21的左右兩端對應滑動連接,所述圖紙壓條21的左右兩個端頭分別螺紋連接有固定圖紙壓條21與豎向導軌20相對位置的鎖緊螺栓;所述臺體1的左側固定有支架17,支架17上設有用于動態(tài)展示藝術作品28的旋轉展示臺15,所述旋轉展示臺15與固定于支架17上的電機16的輸出軸連接,通過電機16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所述旋轉展示臺15轉動,所述旋轉展示臺15上設有用于卡接所述藝術作品28,使其固定于旋轉展示臺15上的卡接座27,所述電機16分別與電機控制器以及電源模塊電連接,所述電源模塊固定于臺體1的下表面。
所述臺體1前端的下表面還固定有豎向柱23,所述豎向柱23的下端與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外圈與伸縮桿24的一端固定,伸縮桿24的另一端與坐凳7相固定,所述坐凳7的支撐腿下端設有萬向輪;所述伸縮桿24上設有用于鎖定其長度的鎖定螺栓25。
所述圖紙展示板4的上端還設有燈罩5,燈罩5內設有照明燈6,所述照明燈6與電源模塊通過照明開關電連接。
所述圖紙展示板4的左右兩側還鉸接有防止來自左右兩側的光線從側面照射到所要展示的圖紙上的遮光板8,所述遮光板8與圖紙展示板4之間還設有用于鎖定所述遮光板8與圖紙展示板4之間相對位置的鎖緊機構。
所述臺體1的前端還設有第一抽屜18,第一抽屜18上設有第一拉手19,所述臺體1的右側還設有第二抽屜14,其中第二抽屜14的數(shù)量為3個,且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每個第二抽屜14上分別設有第二拉手。
所述臺體1的每根支腿2的下端所設的滾輪26上均設有剎車機構29。
所述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9包括分別固定于臺體1上表面左右兩側的導向條9-3,所述導向條9-3的側壁上設有沿其縱向的滑槽9-4,所述滑槽9-4內滑動連接有滑動塊9-7,所述滑動塊9-7與滑動座9-2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條9-3的上表面固定有沿其縱向設置的齒條9-5,所述滑動座9-2上開設有螺孔,螺孔位于齒條9-5的上方,所述螺孔內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栓9-6;所述滑動座9-2還與連接桿9-1的下端相鉸接,連接桿9-1的上端與繪圖板3的側邊相鉸接。
所述臺體1前端的側壁上還固定有繪圖工具存放盒22。
所述坐凳7的支撐腿為長度可調的伸縮腿。
所述繪圖板3的上端設有把手30。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包括臺體,臺體的上表面設有角度可調的繪圖板,繪圖板上分別設有橫向刻度尺以及縱向刻度尺;臺體的后端設有圖紙展示板,圖紙展示板的上端設有圖紙夾,圖紙夾的下方設有圖紙壓條;臺體的左側設有用于動態(tài)展示藝術作品的旋轉展示臺。本發(fā)明通過繪圖板的角度調整功能能夠適合不同使用者方便的調整角度,以利于不同使用者的繪圖需要;通過移動繪圖板上的橫向刻度尺和縱向刻度尺能夠精確的確定繪圖板上的任何一點的坐標值,能夠更精確的進行繪圖;通過圖紙展示板可以將所要展示的臨摹圖紙穩(wěn)定的張貼到使用者的前方。通過旋轉展示臺能夠給所要臨摹的藝術作品以動態(tài)的旋轉展示,從而能夠鍛煉繪圖學習者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捕捉作品的特征,以利于其對動態(tài)物體的結構特征的把握,并且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的導向條與滑動座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包括臺體1,所述臺體1的下端設有多根支腿2,每根支腿2的下端設有滾輪26;所述臺體1的上表面設有繪圖板3,其中繪圖板3的下邊緣與臺體1之間鉸接連接,繪圖板3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9與臺體1連接,所述繪圖板3板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縱向導軌11,繪圖板3板面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一橫向導軌10,所述縱向導軌11上通過滑塊一連接有橫向刻度尺12,所述橫向導軌10上通過滑塊二連接有縱向刻度尺13,所述縱向刻度尺13位于橫向刻度尺12上方;所述臺體1的后端設有豎直豎立的圖紙展示板4,所述圖紙展示板4板面的上端設有圖紙夾31,所述圖紙展示板4板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豎向導軌20,左右兩根豎向導軌20分別與圖紙壓條21的左右兩端對應滑動連接,所述圖紙壓條21的左右兩個端頭分別螺紋連接有固定圖紙壓條21與豎向導軌20相對位置的鎖緊螺栓;所述臺體1的左側固定有支架17,支架17上設有用于動態(tài)展示藝術作品28的旋轉展示臺15,所述旋轉展示臺15與固定于支架17上的電機16的輸出軸連接,通過電機16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所述旋轉展示臺15轉動,所述旋轉展示臺15上設有用于卡接所述藝術作品28,使其固定于旋轉展示臺15上的卡接座27,所述電機16分別與電機控制器以及電源模塊電連接,所述電源模塊固定于臺體1的下表面。
本實施例通過繪圖板的角度調整功能能夠適合不同使用者方便的調整角度,以利于不同使用者的繪圖需要;通過移動繪圖板上的橫向刻度尺和縱向刻度尺能夠精確的確定繪圖板上的任何一點的坐標值,能夠更精確的進行繪圖;通過圖紙展示板可以將所要展示的臨摹圖紙穩(wěn)定的張貼到使用者的前方。通過旋轉展示臺能夠給所要臨摹的藝術作品以動態(tài)的旋轉展示,從而能夠鍛煉繪圖學習者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捕捉作品的特征,以利于其對動態(tài)物體的結構特征的把握,并且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
所述臺體1前端的下表面還固定有豎向柱23,所述豎向柱23的下端與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外圈與伸縮桿24的一端固定,伸縮桿24的另一端與坐凳7相固定,所述坐凳7的支撐腿下端設有萬向輪;所述伸縮桿24上設有用于鎖定其長度的鎖定螺栓25。
所述圖紙展示板4的上端還設有燈罩5,燈罩5內設有照明燈6,所述照明燈6與電源模塊通過照明開關電連接。
所述圖紙展示板4的左右兩側還鉸接有防止來自左右兩側的光線從側面照射到所要展示的圖紙上的遮光板8,所述遮光板8與圖紙展示板4之間還設有用于鎖定所述遮光板8與圖紙展示板4之間相對位置的鎖緊機構。
所述臺體1的前端還設有第一抽屜18,第一抽屜18上設有第一拉手19,所述臺體1的右側還設有第二抽屜14,其中第二抽屜14的數(shù)量為3個,且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每個第二抽屜14上分別設有第二拉手。
所述臺體1的每根支腿2的下端所設的滾輪26上均設有剎車機構29。
參見圖2、圖3,所述繪圖板角度調節(jié)裝置9包括分別固定于臺體1上表面左右兩側的導向條9-3,所述導向條9-3的側壁上設有沿其縱向的滑槽9-4,所述滑槽9-4內滑動連接有滑動塊9-7,所述滑動塊9-7與滑動座9-2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條9-3的上表面固定有沿其縱向設置的齒條9-5,所述滑動座9-2上開設有螺孔,螺孔位于齒條9-5的上方,所述螺孔內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栓9-6;所述滑動座9-2還與連接桿9-1的下端相鉸接,連接桿9-1的上端與繪圖板3的側邊相鉸接。
所述臺體1前端的側壁上還固定有繪圖工具存放盒22。
所述坐凳7的支撐腿為長度可調的伸縮腿。
所述繪圖板3的上端設有把手30。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藝術設計用多功能繪圖設備,包括臺體,臺體的上表面設有角度可調的繪圖板,繪圖板上分別設有橫向刻度尺以及縱向刻度尺;臺體的后端設有圖紙展示板,圖紙展示板的上端設有圖紙夾,圖紙夾的下方設有圖紙壓條;臺體的左側設有用于動態(tài)展示藝術作品的旋轉展示臺。本發(fā)明通過繪圖板的角度調整功能能夠適合不同使用者方便的調整角度,以利于不同使用者的繪圖需要;通過移動繪圖板上的橫向刻度尺和縱向刻度尺能夠精確的確定繪圖板上的任何一點的坐標值,能夠更精確的進行繪圖;通過圖紙展示板可以將所要展示的臨摹圖紙穩(wěn)定的張貼到使用者的前方。通過旋轉展示臺能夠給所要臨摹的藝術作品以動態(tài)的旋轉展示,從而能夠鍛煉繪圖學習者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捕捉作品的特征,以利于其對動態(tài)物體的結構特征的把握,并且在動態(tài)狀態(tài)下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