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顯示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顯示屏中觸控功能的添加豐富了用戶與電子設備的交互方式,觸控顯示屏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中。
現有技術中觸控顯示屏包括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設置的非顯示區,顯示區內設置有多個觸控電極以及多條數據線,非顯示區設置有控制芯片、觸控電極驅動電路、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以及多路分配器。在顯示階段,控制芯片通過數據引腳將數據驅動信號傳輸給多路分配器,再由多路分配器對數據驅動信號進行處理后傳輸給對應的數據線。在觸控階段,控制芯片的觸控信號控制引腳輸出觸控控制信號給觸控驅動電路,觸控驅動電路根據接收到的觸控控制信號產生觸控驅動信號并傳輸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再由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將對應的觸控驅動信號傳輸給各觸控電極。
現有技術中觸控顯示屏用于實現控制芯片數據引腳與多路分配器電連接的為第一走線,用于實現觸控電極驅動電路和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電連接的為第二走線,由于控制芯片、觸控電極驅動電路、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以及多路分配器是沿顯示屏邊緣指向顯示區的方向依次排列,因此,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之間存在交疊部分,第一走線和第二走線需絕緣設置,會增加顯示屏的厚度。此外,觸控顯示屏的控制芯片需要專門設置觸控信號控制引腳,且體積較大的觸控電極信號選擇電路需要較大的空間來設置,導致觸控顯示屏下邊框尺寸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以減少控制芯片的引腳數量,減小觸控顯示裝置的厚度以及下邊框的寬度。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和圍繞所述顯示區設置的非顯示區;
所述顯示區包括多條數據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
位于所述顯示區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以及多個分立焊盤;
每條所述數據信號線連接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每個所述焊盤電連接一條所述數據信號線,至少一個所述焊盤電連接一個所述第一觸控電極;
所述焊盤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所述數據線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陣列基板,以及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顯示面板。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設置的非顯示區,顯示區包括多條數據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位于顯示區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以及多個分立焊盤,每條數據信號線連接至少一條數據線,每個焊盤電連接一條數據信號線,至少一個焊盤電連接一個第一觸控電極,焊盤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數據線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使得焊盤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提供對應的信號,實現了焊盤的分時復用,減少了焊盤的數量,且焊盤與數據線以及觸控電極之間無需再設置其他的功能性電路,有利于實現顯示裝置下邊框的窄邊框化。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沿圖3中任一觸控線所在直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沿圖3中任一觸控線所在直線的又一種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沿圖6中虛線a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沿圖6中虛線cd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陣列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和圍繞所述顯示區設置的非顯示區;
所述顯示區包括多條數據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
位于所述顯示區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以及多個分立焊盤;
每條所述數據信號線連接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每個所述焊盤電連接一條所述數據信號線,至少一個所述焊盤電連接一個所述第一觸控電極;
所述焊盤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所述數據線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設置的非顯示區,顯示區包括多條數據線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位于顯示區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以及多個分立焊盤,每條數據信號線連接至少一條數據線,每個焊盤電連接一條數據信號線,至少一個焊盤電連接一個第一觸控電極,焊盤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數據線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使得焊盤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提供對應的信號,實現了焊盤的分時復用,減少了焊盤的數量,且焊盤與數據線以及觸控電極之間無需再設置其他的功能性電路,有利于實現顯示裝置下邊框的窄邊框化。
以上是本申請的核心思想,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實施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發明結合示意圖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發明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裝置器件結構的示意圖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示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以及高度的三維空間尺寸。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10和圍繞所述顯示區10設置的非顯示區20,所述顯示區10包括多條數據線11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2,位于所述顯示區10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201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211以及多個分立焊盤212,每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連接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11,每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至少一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個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所述焊盤212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所述數據線11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提供觸控信號。
本實施例提供的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10和圍繞顯示區10設置的非顯示區20,顯示區10包括多條數據線11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2,位于顯示區10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201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211以及多個分立焊盤212,每條數據信號線211連接至少一條數據線11,每個焊盤212電連接一條數據信號線211,至少一個焊盤212電連接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2,焊盤212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數據線11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第一觸控電極12提供觸控信號,使得焊盤212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提供對應的信號,實現了焊盤212的分時復用,減少了焊盤212的數量,且焊盤212與數據線11以及第一觸控電極12之間無需再設置其他的功能性電路,有利于實現顯示裝置下邊框的窄邊框化。
示例性的,如圖1所示,至少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內可以設置有多條觸控信號線213,所述顯示區10包括多條觸控線13,與同一條所述觸控信號線213連接的所述觸控線13連接同一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內還設置有多個第一薄膜晶體管組301,每個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組301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薄膜晶體管302,每組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302的第一極401分別連接一個所述焊盤212,每組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302的第二極402連接至同一所述觸控信號線213。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所示,觸控信號線213可以在顯示區10遠離焊盤212的一側與觸控線13連接。可選的,在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觸控信號線213也可以在顯示區10靠近焊盤212的一側與觸控線13連接。
示例性的,第一薄膜晶體管302的第一極401可以為源極,第二極402可以為漏極。此外,本實施例設置非顯示區20內一條觸控信號線213在顯示區10擴展為多條觸控線13,并將多條觸控線13連接同一第一觸控電極12的不同位置,這樣的設置能夠使得觸控驅動信號更為均勻的傳輸至第一觸控電極12,避免出現遠離觸控線13和第一觸控電極12連接點位置處由于信號衰減而導致的觸控驅動信號變小的現象。
還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所示,在各第一薄膜晶體管302導通時,同一組第一薄膜晶體管302連接的至少一個焊盤212均與同一觸控信號線213電連接,這樣的設置,一方面使得在某個焊盤212無法正常提供觸控驅動信號時,對應的觸控信號線213依然能夠從其他的焊盤212獲得觸控驅動信號,另一方面,由于同一組第一薄膜晶體管302連接的至少一個焊盤212電連接,因此上述至少一個焊盤212連接的觸控信號線213上的觸控驅動信號的穩定性更好。
可選的,如圖1所示,所有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302的柵極403可以連接至同一控制信號線501。這樣的設置使得所有第一薄膜晶體管302能夠在同一控制信號的作用下導通,簡化了操作過程,且由于僅需設置一條控制信號線501,第一非顯示區201能夠留出更多的空間布設其他的走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同一組第一薄膜晶體管302的柵極403連接一條控制信號線。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10和圍繞所述顯示區10設置的非顯示區20,所述顯示區10包括多條數據線11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2,位于所述顯示區10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201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211以及多個分立焊盤212,每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連接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11,每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至少一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個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所述焊盤212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所述數據線11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提供觸控信號。此外,陣列基板還包括多個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所述多個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設置于與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相對的第二非顯示區202,每個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薄膜晶體管304,每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第一極404連接一條所述數據線11,每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第二極405分別通過一條觸控線13電連接同一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每個所述焊盤212對應的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11連接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為同組第二薄膜晶體管。
需要說明的是,顯示階段,控制第二薄膜晶體管304處于截止狀態,至少一個焊盤212通過數據信號線211提供數據驅動信號至對應的數據線11。觸控階段,控制第二薄膜晶體管304處于導通狀態,至少一個焊盤212依次通過數據信號線211、數據線11、第二薄膜晶體管304以及觸控線13將觸控驅動信號提供至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這樣的設置使得數據線11能夠在觸控階段復用為傳輸觸控驅動信號的走線,進而無需在非顯示區20額外設置相應的走線,有利于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設計。
可選的,在圖2中所有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柵極406可以連接至同一控制信號線502。這樣的設置使得所有第二薄膜晶體管304能夠在同一控制信號的作用下導通,簡化了操作過程,且由于僅需設置一條控制信號線502,第二非顯示區202能夠留出更多的空間布設其他的走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同一組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柵極406連接一條控制信號線。
示例性的,如圖2所示,至少兩個所述焊盤212電可以連接同一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這樣的設置使得同一第一觸控電極12能夠對應多條觸控線13,進而實現其不同位置處分別電連接一觸控線13,避免出現遠離觸控線13和第一觸控電極12連接點位置處由于信號衰減而導致的觸控信號變小的現象。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陣列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陣列基板包括顯示區10和圍繞所述顯示區10設置的非顯示區20,所述顯示區10包括多條數據線11以及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2,位于所述顯示區10一側的第一非顯示區201內設置有多條數據信號線211以及多個分立焊盤212,每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連接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11,每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條所述數據信號線211,至少一個所述焊盤212電連接一個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所述焊盤212用于在顯示階段為所述數據線11提供數據信號,在觸控階段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提供觸控信號。陣列基板還包括多個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所述多個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設置于與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相對的第二非顯示區202,每個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組303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薄膜晶體管304,每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第一極404連接一條所述數據線11,每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第二極405分別通過一條觸控線13電連接同一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每個所述焊盤212對應的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11連接的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為同組第二薄膜晶體管。此外,陣列基板還包括多個第三薄膜晶體管組305,所述多個第三薄膜晶體管組305設置于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內,每個所述第三薄膜晶體管組305包括至少一個第三薄膜晶體管306,所述第三薄膜晶體管306與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304一一對應,所述第三薄膜晶體管306的第一極407通過一條所述觸控線13電連接對應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的第二極405,所述第三薄膜晶體管306的第二極408連接至與所述對應第二薄膜晶體管304第一極404連接的數據線11。
需要說明的是,相對于圖2所示的陣列基板,圖3所示的陣列基板通過增加第三薄膜晶體管組305,使得觸控階段觸控驅動信號既能夠通過數據信號線211、數據線11以及第二薄膜晶體管304從至少一個焊盤212輸出至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又能夠通過數據信號線211以及第三薄膜晶體管306從至少一個焊盤212輸出至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保證沿觸控線13延伸方向第一觸控電極12接收到的觸控驅動信號強度更相近。此外,由于沿陣列基板上各膜層的層疊方向,數據線11和觸控線13均與第一觸控電極12交疊,因此上述設置方式還能夠達到降低第一觸控電極12阻抗的有益效果。
可選的,如圖3所示,所有所述第三薄膜晶體管306的柵極409可以連接至同一控制信號線503。這樣的設置使得所有第三薄膜晶體管306能夠在同一控制信號的作用下導通,簡化了操作過程,且由于僅需設置一條控制信號線503,第一非顯示區201能夠留出更多的空間布設其他的走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同一組第三薄膜晶體管306的柵極409連接一條控制信號線。
示例性的,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非顯示區201內還可以設置有多個第四薄膜晶體管組307,每個所述第四薄膜晶體管組307包括至少兩個第四薄膜晶體管308,每組所述第四薄膜晶體管308的第一極410分別連接一個所述焊盤212,每組所述第四薄膜晶體管308的第二極411相連。
需要說明的是,在各第四薄膜晶體管308導通時,同一組第四薄膜晶體管308連接的至少一個焊盤212電連接,這樣的設置能夠使得上述至少一個焊盤212輸出的數據驅動信號或觸控驅動信號的穩定性更好。
可選的,如圖3所示,所有所述第四薄膜晶體管308的柵極412可以連接至同一控制信號線504。這樣的設置使得所有第四薄膜晶體管308能夠在同一控制信號的作用下導通,簡化了操作過程,且由于僅需設置一條控制信號線504,第一非顯示區201能夠留出更多的空間布設其他的走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同一組第四薄膜晶體管308的柵極412連接一條控制信號線。
繼續參見圖3,沿所述陣列基板上各功能膜層的層疊方向,各所述觸控線13與對應第一觸控電極12可以有交疊。交疊的觸控線13與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之間可形成電容,從而可以達到減小第一觸控電極12阻抗的有益效果。
可選的,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可以為觸控驅動電極或觸控感應電極,如圖3所示,多個所述觸控驅動電極或多個所述觸控感應電極呈平行條狀排列,其延伸方向與所述數據線11的延伸方向相同。
圖4是沿圖3中任一觸控線所在直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每條所述觸控線13可以與對應第一觸控電極12間的交疊部分接觸電連接。這樣的設置中觸控線13與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之間無需設置絕緣層,使得陣列基板的膜層數量較少,有利于顯示裝置的薄化。
圖5是沿圖3中任一觸控線所在直線的又一種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每條所述觸控線13與對應第一觸控電極12間的交疊部分通過點狀分布的多個過孔14電連接。這樣的設置能夠使得觸控線13與對應的第一觸控電極12形成電容,進而降低第一觸控電極12的阻抗。
示例性的,陣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所述多個分立焊盤212可以設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由于玻璃基板為剛性基板,多個分立焊盤212形成后相對位置固定,便于后續與控制芯片引腳對應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陣列基板還可以包括公共電極,所述公共電極復用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12。這樣的設置有利于簡化陣列基板結構,減少陣列基板的膜層數,有利于顯示裝置的薄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數據線與觸控線)。圖7是沿圖6中虛線a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顯示面板包括本發明任意實施例所述的陣列基板601,以及與所述陣列基板601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602。
繼續參見圖7,所述彩膜基板602上靠近所述陣列基板601的一側或者遠離所述陣列基板601的一側還可以設置有第二觸控電極22,第一觸控電極12與所述第二觸控電極22配合進行觸控檢測。當第一觸控電極12為觸控驅動電極時,第二觸控電極22為觸控感應電極;當第一觸控電極12為觸控感應電極時,第二觸控電極22為觸控驅動電極。
如圖6所示,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陣列基板上的控制芯片71,所述控制芯片71設置于第一非顯示區201內,沿所述陣列基板上各功能膜層的層疊方向,所述控制芯片71覆蓋所述多個薄膜晶體管組81,其中,薄膜晶體管組81可以為圖1所示的第一薄膜晶體管組301或圖3所示的第四薄膜晶體管組307。
需要說明的是,通常控制芯片71僅有設置于邊緣位置的引腳與焊盤212電連接,而中心區域對應的玻璃基板上則是無電路設計的,導致該區域空間的浪費。本實施例將多個薄膜晶體管組81設置在控制芯片71覆蓋區域內,有效利用了控制芯片71覆蓋區域的空間,有利于減小控制芯片71所在第一非顯示區201的整體面積,進而有利于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
圖8是沿圖6中虛線cd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所述控制芯片71的多個數據輸出引腳711可以分別與一所述分立焊盤212連接。以使得控制芯片71能夠輸出對應的控制信號給對應的分立焊盤212。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顯示裝置90包括本發明任意實施例所述的顯示面板91。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相互結合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