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用具領域,涉及一種書寫板,特別是一種吸塵式書寫板,利用書寫板本體上下兩側的吸塵裝置來吸收書寫板書和擦拭書寫板時產生的粉塵,通過濾網對粉塵進行過濾和收集,并將粉塵收集儲存于收集盒內,實現對粉筆粉塵的吸收和處理。
背景技術:
:
目前,在學校教學過程中,黑板仍舊是最重要的教學平臺,特別是接受能力較差的中小學校,通過黑板來傳授教學內容更顯得不可或缺,仍然離不開粉筆,“一根粉筆,三尺講臺”,這是對教師的由衷贊美,但是,“粉筆綜合癥”已成為威脅廣大師生健康的頭號健康隱患,教師常年使用粉筆在傳統黑板上寫板書,產生諸多弊端:一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邊寫板書,邊進行講解,甚至有時會講解和擦拭黑板同時進行,在書寫板書和擦拭黑板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筆粉塵,粉筆粉塵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吸入體內;若在教師患感冒、咳嗽等病況下授課時,粉筆粉塵更是雪上加霜,嚴重時還會誘發哮喘疾病。一般而言,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在一節45分鐘的課上,需要書寫至少一個黑板面的板書,并需要用掉半支粉筆;而一名中學英語老師或數學老師在一節45分鐘的課上,需要書寫五個黑板面的板書,并需要用掉兩支半的粉筆;而畢業班的老師一天最多需要上6節課,就相當于要“吸”入體內12支粉筆,嚴重影響教師的身體健康。在擦拭黑板過程中,灰塵由于慣性飄入空氣中,學生易受教室二次揚塵的危害,他們受到的危害甚至比教師更為嚴重,一名學生從早晨8點上課到下午5點下課,一天7或者8節課,約7到8個小時在教室,若是坐在教室前排,吸入的粉塵不少于老師,而從小學到讀完大學至少需要16年時間,這正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卻要不斷受到粉筆灰塵的侵襲。如何使師生避免粉塵的侵害成為了由來已久亟待解決的問題,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1320827137.5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觸控自動吸塵多功能黑板擦,該黑板擦主體結構包括帶手柄盒體、海綿擦體、內置微型吸塵器、隔塵罩、觸控傳感器、控制器、太陽能板和鋰電池,應用觸控原理實現自動吸塵并利用太陽能實現自供能,能夠有效解決粉塵問題,但是該黑板擦工作效率低,制備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耐用性和實用性不高;專利號為201320217145.8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除塵黑板,包括黑板本體,所述黑板本體的上下邊框上分別固定有個長條狀的吸塵口,兩個所述吸塵口伸出所述黑板本體的表面且開口端相對設置,用于吸入在書寫時飄出的粉塵,但是該除塵黑板吸塵口較小,吸塵效果一般,并且并沒有對吸收的粉塵做相關處理。因此涉及一種吸塵式書寫板,將書寫板書和擦拭書寫板時產生的粉塵充分吸收,并進行收集和處理,避免人體吸收過量的粉塵。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吸塵式書寫板,利用書寫板本體上下兩側的吸塵裝置來吸收書寫板書和擦拭書寫板時產生的粉塵,并通過吸塵裝置將粉塵氣流導入板體背面,通過濾網對粉塵進行過濾和收集,并將粉塵收集儲存于收集盒內,能夠快速高效地完成對粉塵的吸收和處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吸塵式書寫板的主體結構包括:板體、第一吸塵裝置、粉塵過濾網、收集盒、操控臺、第二吸塵裝置、安全網、第一導風片、第二導風片和后殼體;用以書寫板書的板體為平面板狀結構,板體背面左右邊沿處分別與一塊粉塵過濾網的前側邊沿垂直固定連接,粉塵過濾網的下端置有用以收集粉塵的收集盒,收集盒的側面板和前板均為平面板狀結構,收集盒的底板為后端翹起的曲面結構;收集盒與粉塵過濾網的寬度相同,粉塵過濾網的后側邊沿分別與后殼體的左右側邊沿垂直固定連接,后殼體的下邊沿置于安全網上表面的后邊沿處,板體的下邊沿位于安全網的上表面的水平中間線處;第二吸塵裝置包括吸塵裝置殼體、傳動軸、葉片和電動機,水平放置的吸塵裝置殼體為上端無蓋的長方體盒狀結構,安全網覆蓋于吸塵裝置殼體上端,用以防止較大雜物進入吸塵裝置殼體內,并能夠使粉塵通過安全網進入吸塵裝置殼體內,吸塵裝置殼體內置有水平放置的傳動軸,傳動軸位于吸塵裝置殼體內的部分上固定連接有葉片,傳動軸右端固定連接有用以提供動力的電動機,電動機通過轉軸帶動葉片轉動,將板體附近的粉塵吸入吸塵裝置殼體中,再由吸塵裝置殼體中進入板體和后殼體之間的空間,電動機與第二吸塵裝置左側的操控臺電連接,操控臺上表面固定置有操控按鈕,用以控制電動機的運行與終止;第一吸塵裝置固定置于板體和后殼體上側,第一吸塵裝置內部結構與第二吸塵裝置相同,第一吸塵裝置與第二吸塵裝置水平對稱分布;板體的背面靠近上邊沿處置有中間向上凸起的第二導風片,第二導風片的兩端向下延伸至收集盒的正上方,用以引導從板體上方進入的粉塵氣流全部吹向收集盒上方的粉塵過濾網,使過濾下的粉塵落入收集盒內,防止粉塵分散,第二導風片下側置有第一導風片,第一導風片的兩端與第二導風片向下延伸的兩端固定連接,第一導風片的中間部分向下延伸至吸塵裝置殼體上表面中間處,形成向上凸起的雙弧形結構,用以引導從板體下方進入的氣流全部吹向收集盒上方的粉塵過濾網,使過濾下的粉塵落入收集盒內,防止粉塵分散。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操縱操控臺的操控按鈕來啟動第一吸塵裝置和第二吸塵裝置,使板體附近的粉塵通過粉塵氣流進入吸塵裝置殼體,再進入到板體和后殼體之間的空間,利用第一導風片和第二導風片形成的導風通道,使粉塵氣流集中于收集盒上端的粉塵過濾網排向外界,并過濾掉粉塵,使粉塵落入到收集盒內,完成對粉塵的吸收和過濾過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自動、大量、快速地收集板書寫板書和擦拭書寫板產生的粉塵,特別是空氣中運動的粉塵,濾網能夠有效地對粉塵進行過濾和收集,并將粉塵收集儲存于收集盒內,其主體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應用環境友好,市場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吸塵式書寫板的背面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收集盒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的吸塵式書寫板的主體結構包括:板體1、第一吸塵裝置2、粉塵過濾網3、收集盒4、操控臺5、第二吸塵裝置6、安全網7、第一導風片8、第二導風片9和后殼體10;用以書寫板書的板體1為平面板狀結構,板體1背面左右邊沿處分別與一塊粉塵過濾網3的前側邊沿垂直固定連接,粉塵過濾網3的下端置有用以收集粉塵的收集盒4,收集盒4的側面板17和前板15均為平面板狀結構,收集盒4的底板16為后端翹起的曲面結構;收集盒4與粉塵過濾網 3的寬度相同,粉塵過濾網3的后側邊沿分別與后殼體10的左右側邊沿垂直固定連接,后殼體10的下邊沿置于安全網7上表面的后邊沿處,板體1的下邊沿位于安全網7的上表面的水平中間線處;第二吸塵裝置6包括吸塵裝置殼體11、傳動軸12、葉片13和電動機14,水平放置的吸塵裝置殼體11為上端無蓋的長方體盒狀結構,安全網 7覆蓋于吸塵裝置殼體11上端,用以防止較大雜物進入吸塵裝置殼體11內,并能夠使粉塵通過安全網7進入吸塵裝置殼體11內,吸塵裝置殼體11內置有水平放置的傳動軸12,傳動軸12位于吸塵裝置殼體11內的部分上固定連接有葉片13,傳動軸12右端固定連接有用以提供動力的電動機14,電動機14通過轉軸帶動葉片13轉動,將板體1附近的粉塵吸入吸塵裝置殼體11中,再由吸塵裝置殼體11 中進入板體1和后殼體10之間的空間,電動機14與第二吸塵裝置6 左側的操控臺5電連接,操控臺5上表面固定置有操控按鈕18,用以控制電動機14的運行與終止;第一吸塵裝置2固定置于板體1和后殼體10上側,第一吸塵裝置2內部結構與第二吸塵裝置6相同,與第二吸塵裝置6水平對稱式分布;板體1的背面靠近上邊沿處置有中間向上凸起的第二導風片9,第二導風片9的兩端向下延伸至收集盒4的正上方,用以引導從板體1上方進入的粉塵氣流全部吹向收集盒4上方的粉塵過濾網3,使過濾下的粉塵落入收集盒4內,防止粉塵分散,第二導風片9下側置有第一導風片8,第一導風片8的兩端與第二導風片9向下延伸的兩端固定連接,第一導風片8的中間部分向下延伸至吸塵裝置殼體11上表面中間處,形成向上凸起的雙弧形結構,用以引導從板體1下方進入的氣流全部吹向收集盒4上方的粉塵過濾網3,使過濾下的粉塵落入收集盒4內,防止粉塵分散。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操縱操控臺5的操控按鈕18來啟動第一吸塵裝置2和第二吸塵裝置6,使板體附近的粉塵通過粉塵氣流進入吸塵裝置殼體11,再進入到板體1和后殼體10之間的空間,利用第一導風片8和第二導風片9形成的導風通道,使粉塵氣流集中于收集盒 4上端的粉塵過濾網3排向外界,并過濾掉粉塵,使粉塵落入到收集盒4內,完成對粉塵的吸收和過濾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