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物理教學的浮力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物理教學中研究浮力的實驗器材比較簡單,操作比較麻煩,可視性也不好,實驗方法也沒有明確給出,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不好完成,教學效果較差。學生難以直觀的對體積、重量等與浮力大小的關系產生聯系。教師演示時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具來分別完成,實驗過程復雜,浪費時間,影響實驗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對體積、重量等與浮力大小的關系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具分別完成,實驗過程復雜,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分別演示體積、重量與浮力關系的浮力實驗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浮力實驗裝置,包括儲液杯、可伸縮的儲氣桶、儲氣灌和儲液槽,儲氣灌和儲液槽設置在儲液杯上方,儲氣桶設置在儲液杯內部;所述的儲氣桶內設有伸縮桿, 伸縮桿兩端分別固定在儲氣桶的兩端,伸縮桿上設有儲液桶;所述儲氣桶左側設有進氣口,儲液桶上設有進液口和排氣口, 儲氣桶的進氣口通過進氣管與儲氣灌連接,儲液桶的進液口通過進液管與儲液槽連接,儲液桶的排氣口通過排氣管與大氣相連通。
所述的儲液杯上設有固定蓋, 儲氣灌和儲液槽分別設置在固定蓋兩側,固定蓋上設有加液口。
所述伸縮桿包括套筒和與套筒配合的套桿,儲液桶固定在套筒外側。
所述儲液杯和儲液槽上均設有刻度線。
所述進氣管和進液管上均設有閥門。
所述的進氣管、排氣管和進液管均為軟管。
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一個實驗設備可以同時演示體積、重量、以及液體密度與浮力的關系,使學生對浮力的了解更加直觀,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習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儲液杯1、可伸縮的儲氣桶2、儲氣灌23和儲液槽43,儲氣灌23和儲液槽43設置在儲液杯1上方,儲氣桶2設置在儲液杯1內部;所述的儲氣桶2內設有伸縮桿3, 伸縮桿3兩端分別固定在儲氣桶2的兩端,伸縮桿3上設有儲液桶4;所述儲氣桶2左側設有進氣口21,儲液桶4上設有進液口41和排氣口45, 儲氣桶2的進氣口21通過進氣管22與儲氣灌23連接,儲液桶4的進液口41通過進液管42與儲液槽43連接,儲液桶4的排氣口45通過排氣管46與大氣相連通。進液管42和排氣管46均穿過儲氣桶2的外壁,進液管42、排氣管46與儲氣桶2連接處注意密封良好。實驗演示時,教師通過向儲液桶4內慢慢注水觀察重量與浮力的關系,通過慢慢向儲氣桶2內充氣觀察體積與與浮力的關系,以及通過改變儲液杯1或儲液槽43內的液體觀察不同密度的液體與浮力的關系。
所述的儲液杯1上設有固定蓋11, 儲氣灌23和儲液槽43分別設置在固定蓋11兩側,固定蓋11上設有加液口12。進氣管22和進液管42均穿過加液口12分別與儲氣灌23和儲液槽43相連,排氣管46穿過加液口12與大氣相連,可伸縮的儲氣桶2通過加液口12放入和拿出,這樣,不用時可以將儲氣桶2取出,使儲液杯1與其它部分分離,方便拆卸和清洗。
所述伸縮桿3包括套筒31和與套筒31配合的套桿32,儲液桶4固定在套筒31外側。隨著儲氣桶2內的氣體增多或減少,套桿32可以在套筒內自由滑動,對儲氣桶2起到支撐作用,儲液桶4以套筒31為軸固定,儲液桶4與套筒31連接處密封良好。
所述儲液杯1和儲液槽43上均設有刻度線。通過刻度的標識,使學生可以更直觀的觀察浮力效果。
所述進氣管22和進液管42上均設有閥門44。
所述的進氣管22、排氣管46和進液管42均為軟管。所述的儲液杯1、儲氣桶2和儲液桶4均為透明材質結構,便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