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5所示,卡位部15和接合部122分別位于殼體 的第四面Id和第三面lc,這樣能夠實現墨盒穩定固定的同時更好的固定出墨口 111和芯 片13。具體地,卡位部15位于墨盒第四面Id的Z軸方向的中部,接合部122位于第三面 lcZ軸方向的上部,這樣當杠桿主體31以及杠桿孔33在運動過程中,墨盒不會受到流動空 氣給予的在Y軸方向上的力而產生旋轉的趨勢,防止了墨盒繞垂直于YZ平面的旋轉軸心而 晃動。
[0074]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在杠桿主體31上設置有導向筋311,墨盒的導向 面1242貼合導向筋311內表面,墨盒的壓迫面1241與杠桿主體31相接觸,并帶動杠桿主體 31沿旋轉軸32進行旋轉。在述墨盒安裝到墨盒保持部的過程中,導向筋311用于導向,進 一步地,導向面1242貼合導向筋311內表面移動,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導向面1242與導 向筋311的導向過程早于接合部122與杠桿孔33的接合,使墨盒先導向再定位,實現了墨 盒定位準確,防止了安裝錯位現象。進一步地,墨盒的壓迫面1241與杜桿主體31相接觸, 并帶動杠桿主體31沿旋轉軸32進行旋轉。
[0075] 進一步地,如圖9所示,旋轉軸32位于杠桿主體31的Z軸方向靠近中間位置,優 選地,旋轉軸32和杠桿主體31為一體結構,杠桿孔33位于杠桿主體31的+Z軸方向的上 方,杠桿主體31上還設置有導向筋311,兩個導向筋311分別設置在杠桿主體31的-Z軸和 +Y方向以及-Z軸和+Y方向,導向筋311凸出杠桿主體31,杠桿主體31位于兩個導向筋之 間的部分形成內表面,在墨盒安裝的過程中,壓迫面141與杠桿主體31的內表面接觸。
[0076]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結合圖5和圖8所示,墨盒保持部3還包括一卡槽 34,卡槽34與墨盒的卡位部15相接合。具體地,卡槽34為一凹面卡槽,墨盒的卡位部15 的形狀應與卡槽34中的凹面中空部分相適應,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先將墨盒具有卡位部15 側固定,在通過接合部122以及杠桿孔33之間的連接實現墨盒在墨盒保持部3中的固定。
[0077]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例中,卡位部15可以為一圓錐體,卡槽34相應地設置為與圓錐 體大小、形狀相適應地形狀,而在另一個優選地實施例中,卡位部15還可以為一長條狀物, 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卡槽34相應地設置為與長條狀物大小、形狀相適應地形狀,而在其他 特殊的變化例中,墨盒與墨盒保持部3之間,在與接合部以及杠桿孔連接相對的一側的連 接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卡位、卡槽的連接,但這些屬于目前現有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0078]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 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
【主權項】
1. 一種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至少包括殼體(11)、把手(12),所述殼體(11)包括 出墨口(111); 其中,以所述出墨口(111)所在平面為第一面(la),與所述第一面相對的另一表面為 第二面(lb); 以所述第一面上沿較長邊的方向為X軸; 以所述第一面上沿較短邊的方向為Y軸; 與X軸、Y軸相互垂直的軸為Z軸; 其中,所述把手(12)包括沿Z軸方向依次設置的操作部(121)、接合部(122)以及支部 (123),所述接合部(122)到支部(123)的距離與所述操作部(121)到所述支部(123)的距 離應滿足如下公式:2/3t〈d〈t ; 其中,所述t為所述操作部(121)到所述支部(123)的Z軸方向上的距離,所述d為所 述接合部(122)到所述支部(123)的Z軸方向上的距離。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所述墨盒還包括芯片(13),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出墨口 (111)朝向所述芯片(13)的方向為+X軸方向,所述第一面(la)朝向所述第二面(lb)的方 向為+Z軸方向; 其中,以所述殼體(11)的-X軸側的表面為第四面(ld),與所述第四面(Id)相對的表 面為第三面(lc); 連接所述第三面(lc)和第一面(la)且位于所述第三面(lc)的-Z和+X軸方向上設 有一傾斜面(14); 所述把手(12)位于所述殼體(11)的+X軸側,且設置在所述傾斜面(14)上,其中,所 述把手(12)沿+Z軸方向依次為所述支部(123)、所述操作部(121)以及所述接合部(122), 且所述操作部(121)以及所述接合部(122)相對于所述支部(123)朝+X軸和+Z軸方向伸 出。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還包括導向部(124),所 述導向部(124)設置在所述支部(123)的+X軸方向且所述導向部(124)位于所述接合部 (122)的-Z軸方向。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部(124) Y軸方向設置有至少 一個朝+X軸方向延伸的導向面(1242),在所述導向面(1242)的+X軸方向設置有至少一個 朝Y軸方向延伸的壓迫面(1241),所述壓迫面(1241)連接所述導向面(1242)。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迫面(1241)為如下結構中的任一 種: -兩條或多條平行設置的條狀面; -一平面; -與把手呈一定角度傾斜的平面; -鋸齒面; -波浪面;或者 -不規則異形面。6. 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還包括一支承棱 (125),所述支承棱(125)設置在Z軸方向的所述操作部(121)與所述接合部(122)之間, 所述支承棱(125)分別連接所述操作部(121)以及所述接合部(122)。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棱(125)的外邊緣內縮于所述操 作部(121)以及所述接合部(122)的外邊緣。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122)的上部與所述支承棱 (125)連接,且所述接合部(122)與所述操作部(121)以及所述支部(123)均不連接。9. 根據權利要求2至5或7或8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 (12)能夠以所述支部(123)的-Z軸方向的一端為軸偏轉,偏轉的角度滿足如下公 式:-25° <a〈25。; 其中,所述a為所述偏轉角度。10. 根據權利要求2至5或7或8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部(123)沿 +Z軸、+X軸方向彎折并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231),所述第一延伸部(1231)沿+Z軸、+X 軸方向再次彎折并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232),所述操作部(121)以及所述接合部(122) 設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231)與第二延伸部(1232)的結合體上。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231)與所述支部 (123)之間形成的銳角角度al在16°~36°之間,所述第二延伸部(1232)與所述第一延 伸部(1231)之間形成的銳角角度a2在39°~69°之間。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還包括保護罩(16),在所述 保護罩(16)+X軸側具有一卡合部(163),殼體(11)上具有一被卡合部(163');在保護罩 (16)安裝在殼體(11)的狀態下,所述卡合部(163)和被卡合部(163')相卡合,所述卡合 部(163)與被卡合部(163^ )位于所述出墨口(111)和芯片(13)之間。13. -種帶可替換部的墨盒,包括根據權利要求2至5或7或8或11或12中任一項所 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還包括一可替換部(2),所述可替換部(2)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殼體(11),所述可替換部⑵位于所述第三面的-X軸方向和所述第一面+Z軸方向,所 述把手(12)、芯片(13)設置在所述可替換部(2)上。14. 一種與墨盒保持部相連接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5或7或 8或11或12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所述墨盒與墨盒保持部(3)相連接,所述墨盒保持部(3) 被設置在打印機中,所述接合部(122)與所述墨盒保持部(3)相接合,其中,所述墨盒保持 部(3)至少包括杠桿主體(31)、旋轉軸(32)以及杠桿孔(33),所述接合部(122)與所述杠 桿孔(33)相接合,所述接合部(122)的橫截面積小于或等于所述杠桿孔(33)的橫截面積。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杠桿主體(31)上設置有至少 一條導向筋(311),所述墨盒的導向面(1242)貼合所述導向筋(311),所述墨盒的壓迫面 (1241)與所述杠桿主體(31)相接觸,并帶動所述杠桿主體(31)沿所述旋轉軸(32)進行旋 轉。16. 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保持部(3)還包括一卡 槽(34),所述卡槽(34)與所述墨盒的卡位部(15)相接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墨盒,墨盒至少包括殼體(11)、把手(12),殼體包括出墨口(111),以出墨口(111)所在平面為第一面,與第一面相對的墨盒另一表面為第二面;以第一面上沿較長邊的方向為X軸;以第一面上沿較短邊的方向為Y軸;與X軸、Y軸相互垂直的軸為Z軸;把手(12)包括操作部(121)、接合部(122)以及支部(123),支部(123)連接操作部(121),接合部(122)到支部(123)的距離與操作部(121)到支部(123)的距離應滿足如下公式:2/3t<d<t;t為操作部到支部的Z軸方向上的距離,d為接合部到支部的Z軸方向上的距離。墨盒安裝簡單、工作穩定、取出容易、使用壽命長。
【IPC分類】B41J2/175
【公開號】CN204955732
【申請號】CN201520643450
【發明人】邱涌群, 馬浩銘, 朱一靜, 賈志錚, 陳偉健
【申請人】珠海納思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