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噴出裝置及介質按壓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各種液體噴出裝置。其中,公開了一種在輸送介質時,通過將該介質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向支承部按壓而抑制介質和噴出部接觸的液體噴出裝置。
例如,在專利文獻1及2中公開了一種液體噴出裝置,包括由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支承介質的粘接性帶和將介質的寬度方向的端部按壓于該粘接性帶的板狀的按壓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6925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64596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如專利文獻1及2所公開的,一般而言,按壓部在與噴出部相對的區域按壓介質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這是為了抑制介質的端部的細毛等從支承部上浮而與噴出部接觸。因此,在現有的液體噴出裝置中,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變寬以使得按壓部和噴出部不接觸。但是,當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變寬時,有時會出現液體的命中精度下降的情況、液體未命中介質而浮游的液霧增加的情況等。
此外,由于介質多為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厚度不固定、且使按壓部接觸介質的厚的部分,因此,難以縮窄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此外,由于縮窄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當使按壓部整體為薄的板狀時,向支承部按壓介質的效果下降。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向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厚度不固定的介質噴出液體時,在抑制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變寬的同時,確實地向支承部按壓介質的端部。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用于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介質的支承部、向由所述支承部支承并輸送的所述介質噴出液體的噴出部、在與所述噴出部相對的區域將被輸送的所述介質中的與輸送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支承部按壓的板狀的按壓部,所述按壓部具有隔著所述介質的與所述支承部的間隔不同的區域。
根據本方式,按壓部具有隔著介質的與支承部的間隔不同的區域。因此,能夠在按壓部中的與支承部的間隔寬的區域按壓介質的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在按壓部中的與支承部的間隔窄的區域按壓介質的端部中的相對薄的部分。從而,無需將按壓部整體形成為薄板狀,通過僅使介質的與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相對應的區域變薄,在抑制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變寬的同時,能夠確實地向支承部按壓介質的端部。
在此,所謂“包括隔著介質的與支承部的間隔不同的區域”,是指在使介質支承于支承部的狀態下將介質朝向支承部按壓時包括與支承部的間隔窄的區域和寬的區域的意思。因此,在不使介質支承于支承部的狀態下,與支承部的間隔窄的區域可以與支承部接觸而不存在該間隔。
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按壓部為板簧。
根據本方式,按壓部為板簧。因此,能夠簡單地構成按壓部。
本發明的第三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按壓部構成為能夠沿所述寬度方向移動。
根據本方式,按壓部構成為能夠沿寬度方向移動。因此,能夠使用各種寬度的介質,同時,能夠使按壓部中的與支承部的間隔寬的區域和窄的區域分別精度良好地對應于介質的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和相對薄的部分。
本發明的第四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按壓部構成為通過利用磁力變更安裝位置而能夠沿所述寬度方向移動。
根據本方式,按壓部通過利用磁力變更安裝位置而構成為能夠沿寬度方向移動。因此,包含設置磁鐵的部分等在內,能夠與作為按壓部的安裝部等一起,簡單地移動并拆下該按壓部。
本發明的第五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按壓部構成為能夠沿沿著所述寬度方向設置的滑軌移動。
根據本方式,按壓部構成為能夠沿沿寬度方向設置的滑軌移動。因此,能夠沿滑軌簡單地移動按壓部的同時,通過從滑軌僅拆下按壓部,能夠簡單地僅拆下按壓部。
本發明的第六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五任一方式中,所述支承部為粘接性帶,所述粘接性帶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支承所述介質,所述按壓部在與所述支承面相對的一側實施有摩擦降低處理。
根據本方式,支承部為以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支承介質的粘接性帶。因此,能夠確實地固定支承介質。另外,按壓部在與支承面相對的一側進行了摩擦降低處理。因此,能夠抑制在介質未被支承的狀態下按壓部貼附于支承面。此外,所謂“摩擦降低處理”,例如可以例舉使氟樹脂等靜摩擦系數小的材料配置等,此外,也可以進行減小相對于支承面的接觸面積的處理(在表面形成凹凸等),以使得靜摩擦系數減小。
本發明的第七方式的液體噴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方式中,在所述間隔相對窄的區域實施所述摩擦降低處理,在所述間隔相對寬的區域未實施所述摩擦降低處理。
也就是說,摩擦降低處理在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進行,而不在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進行。通過實施摩擦降低處理,按壓部的厚度呈現增加的傾向,通過僅在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進行摩擦降低處理,能夠維持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和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的間隔的差。因此,在使用端部中的厚度差大的介質時,與介質的端部中相對厚的部分相對應的部分能夠較薄地構成,能夠抑制按壓部的厚度增加。另外,由于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和支承面不接觸,因此,也能夠抑制按壓部貼附于支承面。
本發明的第八方式的介質按壓方法,在液體噴出裝置上進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噴出裝置包括:支承部,支承介質;噴出部,向由所述支承部支承并輸送的所述介質噴出液體;板狀的按壓部,在與所述噴出部相對的區域,將被輸送的所述介質中的與輸送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支承部按壓,所述按壓部具有隔著所述介質的與所述支承部的間隔不同的區域,在所述按壓部中的所述間隔相對寬的區域按壓所述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在所述按壓部中的所述間隔相對窄的區域按壓所述端部中的相對薄的部分。
根據本方式,在按壓部中的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按壓介質的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在按壓部中的與支承部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按壓介質的端部中的相對薄的部分。從而,無需將按壓部整體形成為薄板狀,能夠通過僅使介質的與端部中的相對厚的部分相對應的區域變薄,在抑制隔著介質的介質和噴出部的間隔變寬的同時,能夠確實地向支承部按壓介質的端部。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概略側視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框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側視截面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體圖。
圖6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正面截面圖。
圖7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涉及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
圖8為表示現有的記錄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正面截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記錄裝置(液體噴出裝置)、2…送出部、3…輸送機構、4…記錄機構、5…旋轉軸、6…從動輥、7…記錄頭(噴出部)、8…驅動輥、9…從動輥、10…粘接性帶(支承部)、11…從動輥、12…按壓輥、13…清洗刷、14…托盤、15…清洗機構、16…滑架、17…卷取軸、18…壓印平板、19…壓印平板、20…按壓部、21…輸入/輸出部、22…pc、23…控制部、24…cpu、25…系統總線、26…rom、27…ram、28…記錄頭驅動部、29…電機驅動部、30…滑架電機、31…輸送電機、32…送出電機、33…卷取電機、34…擺動電機、35…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36…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37…從動輥、38…卷取機構、39…摩擦降低處理部、40…滑架殼體、41…磁鐵保持裝置、42…基體部、43…螺栓、44…滑軌、45…螺栓、f…支承面、l1…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2…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p…被記錄介質(介質)、pe…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1…端部pe中的相對薄的部分、p2…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3…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r1…被記錄介質p的輥、r2…被記錄介質p的輥、s…與記錄頭7相對的區域、t1…按壓部20的厚度、t2…按壓部20的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的一例的記錄裝置。
[實施例1](圖1~圖6)
首先,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記錄裝置1的概要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概略側視圖。
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具備送出部2,該送出部2能夠送出用于記錄的被記錄介質(介質)p的輥r1。此外,具備輸送機構3,所述輸送機構3通過由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f支承被記錄介質p的粘接性帶10(由環狀帶構成的輸送帶)向輸送方向a輸送被記錄介質p。此外,具備記錄機構4,所述記錄機構4通過使滑架16沿與被記錄介質p的輸送方向a交叉的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往復掃描而在被記錄介質p上進行記錄,其中所述滑架16具備噴出墨汁(液體)的記錄頭7。此外,具備粘接性帶10的清洗機構15。進一步,具備包含卷取被記錄介質p的卷取軸17的卷取機構38。
送出部2具備旋轉軸5,所述旋轉軸5兼作用于進行記錄的被記錄介質p的輥r1的安裝位置,從而構成為能夠從安裝于旋轉軸5的輥r1經由從動輥6及37將被記錄介質p向輸送機構3送出。此外,在將被記錄介質p向輸送機構3送出時,旋轉軸5向旋轉方向c旋轉。
輸送機構3具備:載置并輸送從送出部2送出的被記錄介質p的粘接性帶10、使粘接性帶10向方向e移動的驅動輥8、從動輥9。被記錄介質p通過按壓輥12而被按壓于粘接性帶10的支承面f而被粘接性地載置。此外,在輸送被記錄介質p時,驅動輥8向旋轉方向c旋轉。
不過,作為輸送帶的環狀帶不限于粘接性帶。例如,也可以使用靜電吸附式的環狀帶。
并且,在本實施例的粘接性帶10的下部,設置有能夠支承粘接性帶10的壓印平板18及19。壓印平板18及19通過支承粘接性帶10,能夠抑制由于使粘接性帶10移動而產生的該粘接性帶10的振動等。在此,壓印平板18經由粘接性帶10而設置于與記錄頭7相對的區域,壓印平板19經由粘接性帶10而設置于與按壓輥12相對的區域。
此外,本實施例的按壓輥12為了抑制由于一定時間接觸被記錄介質p的同一部位而在被記錄介質p上出現接觸痕跡,形成能夠沿輸送方向a往復移動(擺動)的結構。不過,按壓輥12不限于上述結構。
記錄機構4包括滑架電機30(參照圖2),所述滑架電機30使具備記錄頭7的滑架16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往復移動。此外,在圖1中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為垂直于紙面的方向。
在記錄時使具備記錄頭7的滑架16往復掃描而進行記錄,記錄掃描中(滑架16的移動中),輸送機構3使被記錄介質p的輸送停止。換言之,在記錄時,滑架16的往復掃描和被記錄介質p的輸送交替進行。也就是說,在記錄時,與滑架16的往復掃描相對應,輸送機構3使被記錄介質p間歇輸送(使粘接性帶10間歇移動)。
此外,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包括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往復移動的同時噴出墨汁的記錄頭7,也可以為在與被記錄介質p的移動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設置多個噴出墨汁的噴嘴的、所謂的具備行噴頭的印刷裝置。
在此,所謂“行噴頭”是指在與被記錄介質p的移動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形成的噴嘴的區域以能夠覆蓋該交叉方向整體的方式設置、并使記錄頭或者被記錄介質p相對地移動而形成圖像的記錄裝置中所使用的記錄頭。此外,行噴頭的該交叉方向的噴嘴的區域不覆蓋記錄裝置所對應的全部的被記錄介質p的該交叉方向也是可以的。
此外,滑架16設置于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而延展設置的滑架殼體40內。并且,作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主要部分的按壓部20安裝于滑架殼體40。在此,按壓部20為能夠朝向粘接性帶10的支承面f按壓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的端部的構成部件,對于該按壓部20的詳細情況將于后述。
粘接性帶10的清洗機構15包括:在旋轉軸方向上連結有多個清洗輥而構成的清洗刷13和裝有用于清洗清洗刷13的清洗劑的托盤14。
卷取機構38為卷曲進行記錄并經由從動輥11被輸送機構3輸送的被記錄介質p的機構,將卷取用的紙管等安裝于卷取軸17并將該被記錄介質p卷繞于其上,從而能夠作為被記錄介質p的輥r2卷取。
此外,在圖1中,表示了以將要記錄的面使用外側的輥r1、已經記錄的面成為外側的方式進行卷取的狀態。因此,使旋轉軸5和卷取軸17都向旋轉方向c旋轉。但是,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也能夠以如下方式卷取:將要記錄的面能夠使用內側的輥r1、同時已記錄的面成為內側。也就是說,可以使旋轉軸5和卷取軸17都向旋轉方向c的反方向旋轉。
接著,對于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電氣結構進行說明。
圖2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框圖。
控制記錄裝置1的整體的控制的cpu24設置于控制部23。cpu24經由系統總線25與存儲cpu24執行的各種控制程序等的rom26和能夠臨時存儲數據的ram27相連接。
另外,cpu24經由系統總線25與用于驅動記錄頭7的記錄頭驅動部28相連接。
另外,cpu24經由系統總線25與用于驅動滑架電機30、輸送電機31、送出電機32、卷取電機33及擺動電機34的電機驅動部29相連接。
在此,滑架電機30為用于使具備記錄頭7的滑架16移動的電機。另外,輸送電機31為用于驅動驅動輥8的電機。另外,送出電機32為旋轉軸5的旋轉機構,為了將被記錄介質p送出至輸送機構3而驅動旋轉軸5的電機。另外,卷取電機33為用于使卷取軸17旋轉的驅動電機。并且,擺動電機34為用于使按壓輥12沿輸送方向a擺動(往復移動)的驅動電機。
另外,cpu24經由系統總線25而與輸入/輸出部21相連接,輸入/輸出部21與用于進行記錄數據等的數據及信號的發送/接收的pc22相連接。
控制部23通過上述構成而能夠執行記錄裝置1的整體的控制。
接著,對于作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主要部分的按壓部20進行說明。
在此,圖3為表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設置有按壓部20的周邊部分的概略側視截面圖。另外,圖4為表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設置有按壓部20的周邊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另外,圖5為表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按壓部20的概略立體圖。另外,圖6為表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的設置有按壓部20的周邊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
并且,圖8為表示設置有現有的記錄裝置1的按壓部20的周邊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為與圖6相對應的圖。
如圖3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安裝于基體部42,收容有磁鐵的磁鐵保持裝置41安裝于基體部42。
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中設置有滑架殼體40。此外,滑架殼體40覆蓋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上的滑架16的全部移動范圍。此外,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上的滑架16的移動范圍也可以比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長。也就是說,形成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一定被滑架殼體40覆蓋的結構。
并且,滑架殼體40為金屬制成,如圖3及圖4所示,其構成為:通過磁鐵保持裝置41利用磁力安裝于滑架殼體40,按壓部20將被記錄介質p朝向粘接性帶10的支承面f按壓。在此,由于本實施例的滑架殼體40整體為吸附于磁鐵的金屬制成,因此,能夠在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上的任意位置安裝磁鐵保持裝置41。
此外,按壓部20為板狀,其為利用彎曲能夠以適當的力將被記錄介質p向粘接性帶10的支承面f按壓的所謂的板簧。并且,如圖3及圖4所示,按壓部20能夠朝向粘接性帶10的支承面f按壓的區域包含與記錄頭7相對的區域s的范圍內。
在此,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包括:作為支承被記錄介質p的支承部的粘接性帶10、作為向被粘接性帶10支承并輸送的被記錄介質p噴出墨汁的噴出部的記錄頭7。
另外,板狀的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在與記錄頭7相對的區域s內,如圖6所示,將被輸送的被記錄介質p的與輸送方向a交叉的寬度方向b的端部pe朝向粘接性帶10按壓。并且,如圖6所示,按壓部20包括厚度t1的厚區域35和厚度t2的薄區域36。換種表述的話,按壓部20包括隔著被記錄介質p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不同的區域35及36。
這樣,由于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包括隔著被記錄介質p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不同的區域35及36,因此,在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寬的區域36,按壓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在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窄的區域35,按壓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中的相對薄的部分p1。從而,無需將按壓部20整體形成為薄板狀,僅需使被記錄介質p的與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相對應的區域36變薄,在抑制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1變寬的同時,能夠確實地向粘接性帶10按壓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
在此,所謂“包括隔著被記錄介質p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不同的區域35及36”,是指在使被記錄介質p支承于粘接性帶10的狀態下將被記錄介質p朝向粘接性帶10按壓時包括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窄的區域(區域35)和寬的區域(區域36)的意思。此外,此處所說的“間隔”是指粘接性帶10和按壓部20的間隔。因此,在不使被記錄介質p支承于粘接性帶10的狀態下,由于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窄的區域35與粘接性帶10接觸,因此,該按壓部20和粘接性帶10的間隔可以實質上不存在。
此外,本實施例的被記錄介質p為紡織品,通常情況下,作為被記錄介質p的紡織品在端部pe具有加固部p2或細毛部p3。并且,加固部p2及細毛部p3比其他部分厚。
另一方面,在現有的記錄裝置中,如圖8所示,按壓部20的厚度固定,由于與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接觸,因此,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2寬。在圖8中,為了以適當的力將被記錄介質p向粘接性帶10按壓,使按壓部20的厚度為厚度t1,此時,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2與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中的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1相比明顯寬。此外,在圖6及圖8中表示了圖6的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中的按壓部20和滑架16的距離(按壓部20和記錄頭7最接近時的距離)和圖8的現有的記錄裝置中的按壓部20和滑架16的距離相同的情況。
對于上述內容,換一種表述的話,記錄裝置1包括:粘接性帶10,支撐被記錄介質p;記錄頭7,向被粘接性帶10支承并輸送的被記錄介質p噴出墨汁;板狀的按壓部20,具有隔著被記錄介質p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不同的區域35及36,在與記錄頭7相對的區域s將被輸送的被記錄介質p中的與輸送方向a交叉的寬度方向b的端部朝向粘接性帶10按壓。能夠使用該記錄裝置1執行下述的被記錄介質p的按壓方法:在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36按壓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在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35按壓端部pe中的相對薄的部分p1。
從而,無需將按壓部20整體形成為薄板狀,能夠僅使被記錄介質p的與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相對應的區域36變薄,在抑制被記錄介質p和記錄頭7的間隔l1變寬的同時,能夠確實地向粘接性帶10按壓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為板簧,因此,能夠簡單地構成按壓部20。
另外,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滑架殼體40能夠在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上的任意位置安裝磁鐵保持裝置41。換一種表述的話,按壓部20以能夠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移動的方式構成。因此,能夠使用各種寬度的被記錄介質p,同時,能夠使按壓部20中的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寬的區域36和窄的區域35分別精度良好地對應于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中的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和相對薄的部分p1。
另外,按壓部20通過利用磁力而變更安裝位置,構成為能夠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移動。因此,包含設置磁鐵的部分即磁鐵保持裝置41等在內,能夠與作為按壓部20的安裝部的基體部42等一起,簡單地移動并拆下該按壓部20。
另外,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支承部為在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f支承被記錄介質p的粘接性帶10。
并且,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如圖6所示,在與支承面f相對側的區域形成有摩擦降低處理部39,進行摩擦降低處理。
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由于支承部為在附著有粘接劑的支承面f支承被記錄介質p的粘接性帶10,因此,能夠確實地固定支承被記錄介質p。另外,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由于在按壓部20中的與支承面f相對側的區域進行摩擦降低處理,因此,能夠抑制在被記錄介質p未被支承于粘接性帶10的狀態下按壓部20貼附于支承面f。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摩擦降低處理”,使靜摩擦系數小的材料(氟樹脂)配置(涂布)于與支承面f相對側的區域,但不限于該構成,也可以進行減小相對于支承面f的接觸面積的處理(在表面形成凹凸等),以使得靜摩擦系數減小。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中,如圖6所示,摩擦降低處理部39僅形成于區域35。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中,摩擦降低處理在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35進行,而不在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36進行。通過實施摩擦降低處理,按壓部20的厚度呈現增加的傾向,通過僅在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35進行摩擦降低處理,能夠維持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窄的區域35和相對寬的區域36的間隔的差(即,厚度t1和厚度t2之差)。因此,在使用端部pe中的厚度差(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和相對薄的部分p1的厚度差)大的被記錄介質p時,能夠較薄地構成被記錄介質p的端部pe中的對應于相對厚的部分p2及p3的部分(區域36),能夠抑制按壓部20的厚度增加。另外,由于與粘接性帶10的間隔相對寬的區域36和支承面f不接觸,因此,也能夠抑制按壓部20貼附于支承面f。
[實施例2](圖7)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實施例2的記錄裝置1。
圖7為表示實施例2的記錄裝置1的主要部分即設置有按壓部20的周邊部分的概略立體截面圖,其為與實施例1的記錄裝置1的圖4相對應的圖。
此外,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除了按壓部20及其周邊部分的構成以外與實施例1的記錄裝置1為相同的構成,以相同符號表示與實施例1的記錄裝置1相同的構成部件。
在實施例1的記錄裝置1中,按壓部20構成為安裝于磁鐵保持裝置41所安裝的基體部42,與磁鐵保持裝置41及基體部42一起能夠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移動并且能夠從記錄裝置1拆下。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如圖7所示,沿被記錄介質p的寬度方向b設置有滑軌44,基體部42被螺栓45螺紋固定于滑軌44的同時,按壓部20被螺栓43螺紋固定于基體部42。通過這種構成,本實施例的按壓部20構成為能夠沿該滑軌44移動。因此,本實施例的記錄裝置1構成為能夠沿滑軌44簡單地移動按壓部20。另外,通過這種構成,通過擰松螺栓43從滑軌44僅拆下按壓部20能夠簡單地僅拆下按壓部20。
此外,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在權利要求記載的發明的范圍內當然能夠進行各種變形,上述變形也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