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給水裝置)及印刷機,更詳細地說,涉及在膠版印刷機中從水箱等水源向印刷部的印版滾筒(plate cylinder)的印版面等供給潤濕水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及具有該潤濕裝置的印刷機。
背景技術:
在膠版印刷機中,使用具有水源側的水斗輥和印刷部側的靠版水輥、且從水斗輥向靠版水輥轉印潤濕水的潤濕裝置(專利文獻1)。
另外,作為膠版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也公知如下的潤濕裝置:在水源側的水斗輥與印刷部側的靠版水輥之間配置有移水用分割輥單元,移水用分割輥單元具有沿上述兩個輥的軸向分割的多個移水輥,各移水輥獨立地在與水斗輥及靠版水輥接觸的移水位置和從水斗輥及靠版水輥中的至少一方分離的非移水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專利文獻2)。
另外,作為膠版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也公知如下的潤濕裝置:具有沿移水輥的軸向多個排列地配置且向輥噴吹空氣的空氣吹出部(專利文獻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051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2627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11-58672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例如在對寬度比輥的軸向長度小的印刷物進行印刷的情況下,由于在輥的兩端部存在有較多的潤濕水,而在印刷物的兩端部附近存在油墨發生乳化、油墨濺起、油墨的粘性消失等問題。另外,在圖案面積在左側半部和右側半部大幅不同等的情況下,在圖案面積少的一側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專利文獻2所示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通過按各移水輥來控制潤濕水的量,而能夠供給期望的潤濕水,會消除上述問題。
但是,在現有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輥沒有沿軸向分割,在使用這樣的沒有沿軸向分割的輥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也期望恰當地供給潤濕水。
另外,雖然優選與油墨供給量相對應地控制潤濕水,但由于油墨供給裝置和潤濕裝置的構造不同,所以以往沒有進行這樣的控制。
通過如專利文獻3那樣具有沿輥的軸向多個排列地配置且向輥噴吹空氣的空氣吹出部,在使用沒有沿軸向分割的輥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也能夠改變潤濕水量在軸向上的分布,但若僅噴吹空氣,則存在無法得到與專利文獻2相同的性能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恰當地供給潤濕水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且與油墨供給量相對應地控制潤濕水的印刷機。
本發明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為如下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具有水源側的一個或多個輥、印刷部側的輥和潤濕水量調整裝置,且從水源側的輥向印刷部側的輥轉印潤濕水,上述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的特征在于,潤濕水量調整裝置具有空氣吹出部,該空氣吹出部沿水源側的某一個輥的軸向排列地配置有多個,且能夠分別通過閥機構單獨地調整吹向輥的空氣噴吹量,各空氣吹出部具有供空氣沿著輥的外周面流動的空氣噴吹通路。
在此,印刷部側的輥是指與印版滾筒抵接的輥(被稱為靠版水輥的輥),水源側的一個或多個輥是指除與印版滾筒抵接的輥以外的輥(一部分處于水箱內的水斗輥及設在靠版水輥與水斗輥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移水用輥中的某一個)。
通過噴吹空氣,附著在噴吹有空氣的輥的一部分上的潤濕水的量減少。根據圖案來調整吹向輥的空氣噴吹量,由此印刷品質提高。各空氣吹出部具有沿著輥的外周面供空氣流動的空氣噴吹通路,由此空氣順利地流動,而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調整。
作為閥機構,能夠使用例如可對開閉量進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閥。閥機構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為能夠從將空氣通路全部封閉的狀態轉移到將空氣通路的一部分封閉的狀態、再轉移到將空氣通路全部開放的狀態(也能夠進行其反向轉移)的閥機構即可。
優選多個空氣吹出部為了與圖案面積恰當地相對應而以相互相鄰的方式沿軸向設置。也可以是,空氣吹出部例如為了應對在印刷物的兩端部尤其容易發生的潤濕水量過多而僅配置在輥的兩端部。
存在各空氣吹出部經由流量控制閥與空氣導入管連接的情況。
通過調整流量調整閥的開閉量來使空氣的噴吹量增減,通過增大空氣的噴吹量而能夠減少潤濕水的量,通過減少空氣的噴吹量而能夠增大潤濕水的量。作為流量調整閥,使用例如閥體向與流路方向交叉的方向旋轉的蝶閥、球閥等旋轉閥,但并不限于旋轉閥。優選流量調整閥為能夠對流路的開閉程度進行電氣控制的電動閥。優選流量調整閥的開閉量基于控制油墨量的油墨供給裝置的數據、印刷物的輸送速度、輥的旋轉速度等來進行控制,通過使其為電動閥,流量調整閥的這樣的控制會變得容易。
存在各空氣吹出部與空氣排出管連接的情況,其中空氣排出管與吸引裝置連接。
由此,在多個空氣吹出部相鄰地設置的情況下,吹出的空氣彼此之間也不會相互干涉,而能夠高精度地調整空氣噴吹量。
空氣流動的方向可以為與輥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但優選為與輥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
存在如下情況,潤濕水量調整裝置具有:沿輥的軸向排列地配置且分別形成一個空氣吹出部的多個空氣供給箱、向某一個空氣供給箱供給空氣的空氣供給管、和從某一個空氣供給箱抽出空氣的空氣排出管,各空氣供給箱具有:空氣供給室,其與相鄰的空氣供給箱連通且經由空氣供給管供給空氣;空氣排出室,其與相鄰的空氣供給箱連通且經由空氣排出管排出空氣;和空氣通路,其通過隔壁而與相鄰的空氣供給箱隔開,使空氣供給室內的空氣沿著輥的外周面通過,并向空氣排出室內輸送,在空氣通路中途設有使空氣量增減的閥機構。
空氣供給箱的空氣供給室通過使相鄰的空氣供給室彼此之間連通而發揮空氣導入管的功能,從而能夠省略空氣導入管。同樣地,空氣供給箱的空氣排出室通過使相鄰的空氣排出室彼此之間連通而發揮空氣排出管的功能,從而能夠省略空氣排出管。像這樣,不需要用于向各空氣吹出部供給空氣的導入管及空氣排出管,而能夠使潤濕水量調整裝置為緊湊的裝置。
存在如下情況,在具有空氣供給箱的潤濕水量調整裝置中,在各空氣供給箱的空氣供給室中設有形成有連通孔的分隔壁,閥機構具有塞體和使塞體移動的塞體驅動裝置,其中該塞體能夠移動到將連通孔全部封閉的位置、將連通孔的一部分封閉的位置及將連通孔全部開放的位置。
塞體可以是沿著從連通孔的中心通過的圓周移動的圓板狀體,也可以是沿著與連通孔同心的軸線移動的圓錐狀體。塞體驅動裝置例如為伺服馬達,但并不限定于伺服馬達。
具有上述的潤濕裝置的印刷機中的油墨供給裝置不受限定,可以是具有分割的多個傳墨輥且通過調整各傳墨輥與墨斗輥接觸的時間來調整從墨斗內向墨斗輥供給的油墨的量的油墨供給裝置,可以是具有多個墨斗鍵且通過調整墨斗鍵的打開量來調整從墨斗內向墨斗輥供給的油墨的量的油墨供給裝置,也可以是其他公知的油墨供給裝置。總之,優選將油墨供給量的控制和潤濕水量的控制建立關聯來進行控制。
在與通過調整各傳墨輥與墨斗輥接觸的時間來調整油墨的量的油墨供給裝置進行組合的情況下,使潤濕裝置的空氣吹出部的數量和油墨供給裝置的傳墨輥的數量相同,并且在控制空氣吹出部中的空氣流量時使用油墨供給裝置中的控制數據,由此能夠以使潤濕水量與油墨供給量相對應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能夠大幅提高印刷品質。
這樣的印刷機為例如具有油墨供給裝置及潤濕裝置的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油墨供給裝置中,與構成墨斗的墨斗輥接近地配置有沿墨斗輥的長度方向分割的多個傳墨輥,各傳墨輥獨立地通過切換閥的開關在與墨斗輥接觸的傳墨位置和從墨斗輥分離的非傳墨位置之間進行切換,油墨供給裝置的控制裝置具有設定油墨量的目標值的目標值設定機構、和根據在目標值設定機構中設定的油墨量的目標值來決定切換閥的開關的時間的切換閥開關運算機構,使潤濕裝置為上述任一個潤濕裝置,并且使其空氣吹出部的數量與傳墨輥的數量相同,各空氣吹出部使驅動裝置驅動來調整吹出量,潤濕裝置的控制裝置使用蓄存在油墨供給裝置的控制裝置的目標值設定機構中的目標值來控制驅動裝置。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能夠如上述那樣根據印刷物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來局部地調整潤濕水的量,能夠恰當地供給潤濕水。另外,各空氣吹出部具有供空氣沿著輥的外周面流動的空氣噴吹通路,由此空氣順利地流動,從而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印刷機,將油墨供給量的調整精度高的油墨供給裝置和潤濕水的調整精度高的上述的潤濕裝置組合來與油墨供給量相對應地控制潤濕水,由此能夠大幅提高印刷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的側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印刷機中使用的油墨供給裝置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印刷機的控制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的側視圖。
圖6是第2實施方式的潤濕裝置的多個空氣供給箱的立體圖。
圖7是圖6的多個空氣供給箱的從頂壁側觀察到的圖。
圖8是圖6的多個空氣供給箱的從蓋側觀察到的圖。
圖9是在圖6的一個空氣供給箱的與蓋平行的中心面處剖切而成的剖視圖。
圖10是沿著圖8的X-X線的剖視圖。
圖11是沿著圖8的XI-XI線的剖視圖。
圖12是圖6的空氣供給箱的從輥側觀察到的圖。
圖13是表示將第2實施方式的潤濕裝置的閥機構組入至圖9所示的空氣供給箱內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4是表示閥機構的立體圖。
圖15是表示閥機構的空氣通路封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16是表示閥機構的空氣通路開放狀態的變化的示意圖。
圖17是表示閥機構的空氣通路全開狀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潤濕裝置,5:水斗輥(水源側的輥),6:靠版水輥(印刷部側的輥),8:移水用輥(水源側的輥),9:潤濕水量調整裝置,10: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1:空氣吹出部,24b:空氣噴吹通路,25:空氣導入管,26:流量調整閥,28:空氣排出管,30:吸引風扇(吸引裝置),31:控制盤(控制裝置),32:伺服馬達,33:馬達旋轉量運算機構,40:潤濕水量調整裝置,41:空氣供給箱,42:空氣供給管,43:空氣排出管,44:閥機構,56:第2分隔壁(分隔壁),57:第1室(空氣供給室),58:第2室(空氣吹出部),59:第3室(空氣通路),60:第4室(空氣排出室),62:第2隔壁(隔壁),64:連通孔,71:伺服馬達(驅動裝置),74:塞體,90:油墨供給裝置,91:墨斗,92:墨斗輥,93:傳墨輥,95:切換閥,96:目標值設定機構,97:切換閥開關運算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及圖2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1的左作為前,將圖1的右作為后。另外將圖2的左右稱為左右。
如圖1及圖2所示,印刷機的潤濕裝置1具有:作為水源的水箱4、水箱4側的水斗輥5、印刷部的印版滾筒2側的靠版水輥6、設在水斗輥5與靠版水輥6之間的兩個移水用輥7、8、和設在一個移水用輥8上的潤濕水量調整裝置9。
雖然省略了圖示,但設有與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接觸而供給油墨的著墨輥,墨斗中的油墨經由出墨輥、傳墨輥、多個勻墨輥及串墨輥等而傳遞到著墨輥,并向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供給。在印刷部中,從油墨裝置供給到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的油墨直接或者經由橡皮布滾筒等其他滾筒或輥等而被轉印到印刷用紙等被印刷體上,而得到印刷物。
在油墨向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供給的同時,水箱4內的水經由水斗輥5、移水用輥7、8及靠版水輥6而作為潤濕水向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供給。由于潤濕水對印刷物的品質帶來的影響大,所以恰當地供給潤濕水成為技術課題。
印版滾筒2、水斗輥5、移水用輥7、8及靠版水輥6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延伸。靠版水輥6配置在印版滾筒2的后方。水斗輥5為金屬制,靠版水輥6為橡膠制,移水用輥7、8中的一個輥7為金屬制,另一個輥8為橡膠制。
水斗輥5、移水用輥7、8及靠版水輥6在左右兩端部處旋轉自如地支承在印刷機的框架上,并通過未圖示的驅動裝置以相互同步的規定旋轉速度沿圖1的箭頭方向連續旋轉。水斗輥5在下部浸漬到水箱4內的水中的狀態下始終旋轉,靠版水輥6在與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接觸的狀態下始終旋轉。
潤濕水量調整裝置9具有沿移水用輥8的軸向多個排列地配置的空氣吹出部11,通過分別單獨地控制從各空氣吹出部11向輥的空氣噴吹量來控制潤濕水在移水用輥8的軸向上的分布。由此,根據印刷物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來調整靠版水輥6的軸向上的潤濕水的量。
空氣吹出部11具有:前端部與移水用輥8的外周抵接的一對側壁21、22、和配置在一對側壁21、22之間且在與移水用輥8的外周及一對側壁21、22之間形成空氣通路24的通路形成塊23。
通路形成塊23具有:與移水用輥8的外周隔開規定間隔地相對的曲面狀的相對面23a、和與一對側壁21、22相對的一對平面狀的相對面23b、23c。
由一個側壁21和一個平面狀的相對面23b形成的通路24a通過在其開口部上經由流量調整閥(閥機構)26連接有空氣導入管25的一端而成為導入側通路24a。空氣導入管25的另一端與導入側連結管27連結,導入側連結管27與省略了圖示的高壓的空氣供給源連接。
流量調整閥26為例如球閥等旋轉閥,并為能夠電氣控制流路的開閉程度的電動閥,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為能夠從將空氣通路24全部封閉的狀態轉移到將空氣通路24的一部分封閉的狀態、再轉移到將空氣通路24全部開放的狀態(也能夠進行其反向轉移)的閥機構即可。
由另一個側壁22和另一個平面狀的相對面23c形成的通路24c通過在其開口部上連接有空氣排出管28的一端而成為排出側通路24c。空氣排出管28的另一端與排出側連結管29連結,排出側連結管29與強制地吸引排出側連結管29內的空氣的吸引風扇(吸引裝置)30連接。
導入側通路24a及排出側通路24c相互平行,且均沿與平行于移水用輥8的軸向的線正交的方向延伸。
由移水用輥8的外周和曲面狀的相對面23a形成的通路24b處于導入側通路24a與排出側通路24c之間,在與移水用輥8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供空氣沿著移水用輥8的外周面流動的截面成為圓弧狀的空氣噴吹通路24b。
像這樣,在空氣吹出部11上形成有如下大致U字狀的空氣通路24:從由一個側壁21和一個平面狀的相對面23b形成的導入側通路24a流入空氣,在由移水用輥8的外周和曲面狀的相對面23a形成的空氣噴吹通路24b中流動后,從由另一個側壁與另一個平面狀的相對面之間形成的排出側通路24c流出。
多個空氣吹出部11以相互相鄰的方式設置,但空氣通路24如上述那樣地形成,由此從大致U字狀的空氣通路24吹出的空氣彼此之間不會相互干涉。
流量調整閥26的開閉量由控制盤(控制裝置)31控制。該控制裝置31基于控制油墨量的油墨供給裝置的數據、印刷物的輸送速度、各輥5、6、7、8的旋轉速度等來控制流量調整閥26的開閉量。
通過噴吹空氣,附著在噴吹有空氣的移水用輥8的一部分上的潤濕水的量減少。因此,通過根據圖案面積來調整空氣吹出部11中的吹向輥的空氣噴吹量,而能夠恰當地供給潤濕水,印刷品質提高。
通過調整流量調整閥26的開閉量來使空氣的噴吹量增減。并且,通過增大空氣的噴吹量而能夠減少潤濕水的量,通過減少空氣的噴吹量而能夠增大潤濕水的量。
像這樣,根據上述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1,從靠版水輥6向印版滾筒2的印版面供給的潤濕水的量由調整空氣噴吹量的空氣吹出部11獨立地調整。因此,能夠根據印刷物的寬度和圖案面積來調整印刷物的寬度方向上的潤濕水的量。因此,與印刷物的寬度方向上的油墨量控制相對應地來調整與印刷物的寬度方向相對應的靠版水輥6的軸向位置上的潤濕水的量,能夠進行與期望的油墨量供給相應的期望的潤濕水的供給。由此,能夠根據印刷物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來局部地調整潤濕水的量,能夠防止在印刷物的兩端部或圖案面積的分布在左右大幅不同的情況等下尤其容易發生的品質劣化。
此外,在圖1中,空氣流動的方向為與移水用輥8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但優選空氣流動的方向為與移水用輥8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優選將由空氣導入管25、流量調整閥26及導入側連結管27構成的空氣導入單元、和由空氣排出管28、排出側連結管29及吸引風扇(吸引裝置)30構成的空氣排出單元交換。
例如如圖3所示,在使用上述潤濕裝置1的印刷機的油墨供給裝置90中,與構成墨斗91的墨斗輥92接近地配置有沿墨斗輥92的長度方向分割的多個傳墨輥93,各傳墨輥93獨立地在與墨斗輥92接觸的傳墨位置和從墨斗輥92分離而與勻墨輥94接觸的非傳墨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在每隔規定間隔的傳墨時刻,切換所需的傳墨輥93的位置來傳出油墨,并對每個傳墨輥93,通過控制從與墨斗輥92接觸到分離為止的墨斗輥92的旋轉角度,來控制從墨斗輥92向傳墨輥93傳出的油墨的周長(一次旋轉中的接觸長度)。
根據這樣的油墨供給裝置90,最佳的油墨量根據印刷物的圖案且根據寬度方向上的位置而不同,與此相應地按每個傳墨輥93來控制油墨量,由此,油墨量的控制精度提高。
在圖4中示出潤濕水裝置1的控制裝置31。潤濕水裝置1的控制裝置31經由中繼轉換器而與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連接,從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接收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中的油墨控制數據(圖表值及其他必要的數據)來進行潤濕水量的控制。
在油墨供給裝置90中,如上述那樣,接觸旋轉角度的控制通過控制從輸出針對傳墨輥93的朝向傳墨位置的切換指令(接觸指令)到輸出朝向非傳墨位置的切換指令(非接觸指令)為止的時間(接觸指令時間)來進行,傳墨輥93的位置切換通過切換閥95的開關來進行。其結果為,向印刷面供給的油墨量根據其寬度方向上的位置而被調節。
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具有:設定油墨量的目標值的目標值設定機構96、和根據在目標值設定機構96中設定的油墨量的目標值來決定切換閥95的開關的時間的切換閥開關運算機構97。
當要印刷的圖案被示出后,使用圖案面積讀取裝置來讀取圖案面積率,由此計算出與油墨供給量相對應的圖表值,將該圖表值換算成傳墨輥93與墨斗輥92的接觸長度,并用于油墨供給的控制。圖表值為表示按各傳墨輥93以何種程度來使用規定顏色的油墨的油墨量的目標值,在不使用規定顏色的情況下為0%,在最大限度使用的情況下為100%,以%來表示。因此,根據各傳墨輥93所對應的部位的圖案面積來設定成30%、40%、10%等。基于該以%表示的圖表值來控制傳墨輥93的傳墨時間(墨斗輥92與傳墨輥93的接觸時間即打開切換閥95的時間)。若使用的顏色為八種顏色,則使用八個印版滾筒(由多個傳墨輥93構成的單元為八個),圖表值按各顏色(各印版滾筒=傳墨輥單元)且按各傳墨輥93來設定。
在目標值設定機構96中,按每個傳墨輥(93)且按各顏色設定圖表值(即目標值),根據該目標值來求出第1到第N個傳墨輥93的接觸長度的目標值。
在切換閥開關運算機構97中,將第1到第N個傳墨輥93的接觸長度的目標值換算成第1到第N個切換閥95的開關時間,向第1到第N個的各切換閥95發送所需的開關信號。由此,控制成按第1到第N個的各傳墨輥93得到最佳的接觸長度。像這樣控制成各顏色的濃度無論在哪個位置均為固定。
潤濕裝置1的各流量調整閥26例如分別由伺服馬達32驅動。并且,潤濕裝置1的控制裝置31具有馬達旋轉量運算機構33。在此,潤濕裝置1的控制裝置31不具有專用的目標值設定機構,而是經由中繼轉換器等與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連接,從油墨供給裝置用控制裝置10接收第1到第N個傳墨輥93的接觸長度的目標值或用于該計算的圖案面積的目標值等油墨供給量控制數據。
在馬達旋轉量運算機構33中,根據與第1到第N個的各傳墨輥93相對應的油墨供給量控制數據,來求出與第1到第N個流量調整閥26的開閉量相對應的第1到第N個伺服馬達32的馬達旋轉量,由此,按第1到第N的各流量調整閥26得到最佳的空氣流量。
在圖5到圖18中,示出本發明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的第2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的印刷機的潤濕裝置的潤濕水量調整裝置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以下詳細敘述潤濕水量調整裝置40。
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潤濕水量調整裝置40具有:沿左右排列地配置的多個空氣供給箱41、向某一個空氣供給箱41供給空氣的空氣供給管42、從某一個空氣供給箱41抽出空氣的空氣排出管43、和按各空氣供給箱41設置的閥機構44。
此外,為了簡化圖示而僅示出共三個空氣供給箱41,但可根據印刷對象來適當地設定其數量。
使空氣供給箱41為后述的形狀,由此在各空氣供給箱41內形成有如下的大致U字狀的空氣通路:從第1室(空氣供給室)57通過連通孔64而進入第2室(空氣吹出部)58并從空氣吹出部58的空氣吹出口65吹出的空氣,從沿著移水用輥8的第3室(空氣噴吹通路)59通過,并從與第4室(空氣排出室)60連通的空氣輸送口66排出,連通孔64的開口量由閥機構44調整。
在此,移水用輥8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與此相對,沿與其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以沿著移水用輥8的外周面逆時針前進的方式向移水用輥8上的潤濕水噴吹空氣。
如圖6到圖12所示,各空氣供給箱41具有左右兩面開放的殼體50,該殼體50由一端與移水用輥8相面對的一對側壁(第1側壁51及第2側壁52)、將一對側壁51、52的一端附近彼此連結的曲面狀的底壁53、和將一對側壁51、52的另一端彼此連結的平坦狀的頂壁54構成。
在第1側壁51的一端部上設有與移水用輥8接近的第1彎曲部51a、和與第1彎曲部51a相連的第2彎曲部51b,在第2側壁52的一端部上僅設有第1彎曲部52a。各側壁51、52的第1彎曲部51a、52a以在與移水用輥8之間存在0.5mm左右的細小間隔的方式與移水用輥8相面對。底壁53以在與移水用輥8之間存在2mm左右的空氣能夠通過的間隔的方式與移水用輥8相面對。在頂壁54上設有馬達安裝用貫穿孔54a。
在殼體50上設有:第1分隔壁55,其與各側壁51、52平行地配置且將殼體50內分成第1側壁側的部分和第2側壁側的部分這兩個部分;和第2分隔壁56,其以在第1側壁51與第1分隔壁55之間與第1側壁51與第1分隔壁55正交的方式配置,且將殼體50內的第1側壁側的部分分隔成頂壁側的部分和底壁側的部分這兩個部分。
由此,空氣供給箱41被分成:第1室57,其被第1側壁51的頂壁側的部分、頂壁54的第1側壁側的部分、第1分隔壁55的頂壁側的部分及第2分隔壁56包圍;第2室58,其被第1側壁51的底壁側的部分、第2分隔壁56、第1分隔壁55的底壁側的部分及底壁53的第1側壁側的部分包圍;第3室59,其被底壁53、第1側壁51的第1彎曲部51a及第2側壁52的第1彎曲部52a包圍;和第4室60,其被第2側壁52、頂壁54的第2側壁側的部分、第1分隔壁55及底壁53的第2側壁側的部分包圍。
第4室60在從左右方向觀察時形成為沿著移水用輥8的外周面的圓弧狀。
在左右相鄰的空氣供給箱41的邊界部分上設有將相鄰的第2室58彼此分隔的第1隔壁61、和將相鄰的第3室60彼此分隔的第2隔壁62。
位于左端的空氣供給箱41的左開口被左蓋63封閉。
在左蓋63上設有與位于左端的空氣供給箱41的第1室57連通的貫穿孔63a及與位于左端的空氣供給箱41的第4室60連通的貫穿孔63b。在與第1室57連通的貫穿孔63a的緣部上連接有空氣供給管42的一端部,空氣供給管42的另一端部與空氣源(省略圖示)連接。在與第4室60連通的貫穿孔63b的緣部上連接有空氣排出管43的一端部,空氣排出管43的另一端部與吸引風扇、真空泵等吸引裝置(省略圖示)連接。
在第2分隔壁56的中央部上設有將第1室57和第2室58連通的截面圓形的連通孔64。在底壁53的第1側壁側的部分上,以與第1側壁51臨近的方式設有將第2室58內的空氣朝向輥吹出的截面長方形的空氣吹出口65。在底壁53的第2側壁側的部分上,以與第2側壁52臨近的方式設有將噴吹到輥上的空氣向第4室60內輸送的截面長方形的空氣輸送口66。
像這樣,如圖5所示,在空氣供給箱41內形成有如下大致U字狀的空氣通路:與空氣供給管42連通的第1室57(即空氣供給室57)內的空氣從第2分隔壁56的連通孔64通過,一邊擴散一邊流入第2室58(即空氣吹出部58),并從第2室58的空氣吹出口65(即空氣吹出口65)流出,進入第3室60內(即空氣噴吹通路59),在第3室60內沿著移水用輥8的外周面通過,從空氣輸送口66向與空氣排出管43連通的第4室60(即空氣排出室60)內流入。
各空氣供給箱41的第1室57彼此及第4室60彼此相互連通,通過空氣供給管42供給到處于左端的空氣供給箱的第1室57的空氣依次向各空氣供給箱的第1室57內供給,處于各空氣供給箱的第4室60內的空氣通過空氣排出管43并經由位于左端的空氣供給箱的第4室60而被抽出。
空氣供給箱41能夠作為例如一體地設有隔壁61、62的合成樹脂制成型品而得到,通過粘接、熔接等將空氣供給箱41彼此結合,并且通過粘接、熔接等將蓋63固定在兩端,由此能夠得到將多個空氣供給箱41一體化且兩端被封閉的空氣供給單元。
參照圖13到圖17來說明配置在各空氣供給箱41內的閥機構44。此外,在以下的閥機構44的說明中,為方便起見,將空氣供給箱41的殼體50的頂壁側作為上,將底壁側作為下。
閥機構44通過增減第2分隔壁56的連通孔64的開口量來增減從連通孔64通過的空氣量,如圖13及圖14所示,具有:伺服馬達71,其安裝在設有貫穿孔54a的殼體50的頂壁54上;圓形的旋轉板72,其能夠旋轉地安裝在殼體50的頂壁54的下表面上且通過伺服馬達71而旋轉;偏心軸73,其固定在旋轉板72的外周緣部上且向下方延伸;塞體74,其嵌入偏心軸73的下端部;和壓縮螺旋彈簧75,其與偏心軸73嵌合且將塞體74向下方彈壓。
塞體74為圓柱狀,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供偏心軸73的下端部嵌入的圓柱狀的凹部。塞體74的橫截面為直徑比連通孔64的直徑大的圓。關于壓縮螺旋彈簧75,其上表面被旋轉板72的下表面承接,其下表面被塞體74的上表面承接。
圖15示出閥機構44的塞體74封閉連通孔64的空氣通路封閉狀態。當從該狀態通過伺服馬達71使旋轉板72旋轉時,如圖16所示,隨著旋轉板72的旋轉,偏心軸73的軸心沿著以旋轉板72的中心軸O為中心的圓周而移動。該圓周從連通孔64的中心線穿過。
因此,如圖15所示,在偏心軸73的軸心與連通孔64的中心線一致時,連通孔64被塞體74完全封閉,在該情況下,不會向潤濕水噴吹空氣,潤濕水量成為最大。
并且,如圖17所示,當旋轉板72從圖15所示的位置旋轉150°時,塞體從連通孔64完全脫離。在該情況下,向潤濕水噴吹的空氣量成為最大,潤濕水量成為最小。
像這樣,沿與移水用輥8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向潤濕水噴吹空氣,并且通過閥機構44來增減連通孔64的開口量,由此能夠按與空氣供給箱44的寬度相對應的移水用輥8的寬度來調整潤濕水量。另外通過各空氣供給箱41的曲面狀的底壁53而形成有供空氣沿著移水用輥8的外周面流動的空氣噴吹通路59,因此空氣順利地流動,而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調整。
此外,在上述中,潤濕水量調整裝置9、40設在移水用輥8上,但也能夠代替移水用輥8而設在水斗輥5上。
工業實用性
根據本發明,在印刷機的潤濕裝置中,能夠恰當地供給潤濕水,因此有助于印刷性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