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噴墨打印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龍門驅動機構及使用該龍門驅動機構的噴墨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噴墨打印機是通過噴頭噴射墨滴到打印介質上實現圖像或文字打印。平板型噴墨打印機是將待打印介質放置在一平臺上,通過打印平臺上方的噴頭對其噴射墨滴進行打印,其憑借打印速度快,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打印圖像色彩鮮艷,圖像保存期長,污染小等技術優點已在電子產品、辦公文化用品裝置、印刷打樣等領域廣泛采用。現有技術中平板打印機包括打印部分和平臺部分,并將這兩部分組合安裝在一起,打印部分控制打印噴頭工作用來打印圖像或文字,平臺部分用于放置打印介質,在打印過程中,平板打印機普遍采用平臺部分沿Y軸向(與橫梁垂直的方向)移動的方式實現打印,但有時在特殊的打印需求下,需要打印部分也能夠沿Y軸向移動,但由于安裝打印噴頭的打印小車也安裝于打印部分,在平臺部分移動過程中,對移動的平穩度要求很高,若在移動過程中出現振動、或在打印部分裝配過程中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噴射圖文的視覺效果,固需要設計一種既結構簡單便于裝配、又能保證平穩運動的裝置,以配合平板機打印運動中的更多需求,順應行業所需和市場導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運動平穩、同步運動的龍門驅動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龍門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和第二皮帶帶輪組合,驅動電機同時與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及第二皮帶帶輪組合連接,第一皮帶帶輪組合與龍門的一側連接,第二皮帶帶輪組合與龍門的另一側連接,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和第二皮帶帶輪組合同步運動從而實現龍門的運動。
進一步,所述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包括第一皮帶、第一帶輪和第一絲桿,第一皮帶與第一帶輪連接,第一帶輪與第一絲桿連接,第一絲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一支架上,第一絲桿的另一端與龍門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二皮帶帶輪組合包括第二皮帶、第二帶輪和第二絲桿,第二皮帶與第二帶輪連接,第二帶輪與第二絲桿連接,第二絲桿安裝在第二支架上,第二絲桿的另一端與龍門連接。
進一步,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端通過鍵連接與雙帶輪連接,雙帶輪的一端與驅動電機的端面連接,雙帶輪的另一端通過密封圈與軸端法蘭連接,軸端法蘭通過螺釘安裝在電機支架上。
進一步,所述雙帶輪上設置第一臺肩、第二臺肩和第三臺肩,第一臺肩和第二臺肩形成的凹槽用于安裝第一皮帶,第二臺肩和第三臺肩形成的凹槽用于安裝第二皮帶,在雙帶輪上還設置一軸心孔及鍵槽,軸心孔和鍵槽用于容納驅動電機的驅動軸端。
進一步,所述雙帶輪上還設置一沉孔用于容納密封圈,所述沉孔的直徑大于所述軸心孔的直徑。
進一步,所述第一臺肩的軸徑等于第二臺肩的軸徑等于第三臺肩的軸徑。
進一步,還包括第一張緊裝置和第二張緊裝置,分別用于張緊第一皮帶和第二皮帶。
進一步,所述第一張緊裝置和所述第二張緊裝置為相同的結構,所述第一張緊裝置包括第一張緊輪和第一張緊輪軸,第一張緊輪與第一張緊輪軸連接,第一張緊輪軸安裝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三長孔上,第一張緊輪的安裝位置可沿第三長孔方向在垂直方向上自由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噴墨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龍門驅動機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龍門的俯視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龍門的驅動機構的一個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龍門的驅動機構的另一個立體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龍門的驅動機構的一個俯視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龍門的驅動機構的一個主視結構圖;
圖6為圖4的A-A剖視圖;
圖7為圖6中序號為3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B-B剖視圖。
序號說明
1-驅動電機,2-軸端法蘭,3-雙帶輪,4-密封圈,11-左支架,12-支架,13右支架,14-電機支架,21-第一皮帶,22-第二皮帶,31,-第一臺肩,32,-第二臺肩,33-第三臺肩,34-鍵槽,35-第一軸孔,36-軸心孔,41-第一帶輪,42-第二帶輪,51-第一張緊輪,52-第二張緊輪,61-第一絲桿,62-第二絲桿,71-第一張緊輪軸,72-第二張緊輪軸,111-第一長孔,112-第二長孔,131-第三長孔,132-第四長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噴墨打印裝置包括龍門01、打印平臺02和打印小車03,打印小車03安裝在龍門01上,打印小車03可沿龍門軸線方向做往復運動,龍門01可沿與打印小車03運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做來回運動,打印平臺02用于安裝打印介質,打印過程中打印平臺02可以垂直方向上下運動,在水平方向打印平臺02保持不動,打印小車02沿龍門01在水平方向做左右的往復運動,龍門01在水平方向做前后的步進運動。
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實施例中的龍門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1,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和第二皮帶帶輪組合,驅動電機1同時與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及第二皮帶帶輪組合連接,驅動電機1通過支架12安裝在噴墨打印裝置底框架上,第一皮帶帶輪組合通過第一支架11安裝在龍門的一側,第二皮帶帶輪組合通過第二支架13安裝在龍門的另一側,通過驅動電機1驅動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和第二皮帶帶輪組合同步運動從而實現龍門的運動,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的驅動電機1為步進電機。
第一皮帶帶輪組合包括第一皮帶21、第一帶輪42和第一絲桿61,第一皮帶21與第一帶輪41連接,第一帶輪41與第一絲桿61連接,第一絲桿61的一端安裝在第一支架11上,第一絲桿61的另一端與龍門連接(圖中未視出);第二皮帶帶輪組合包括第二皮帶22、第二帶輪42和第二絲桿62,第二皮帶22與第二帶輪42連接,第二帶輪42與第二絲桿62連接,第二絲桿62安裝在第二支架13上,第二絲桿62的另一端與龍門連接。驅動電機1通過軸端法蘭4安裝在電機支架14上,電機支架14與支架12連接。
平臺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一張緊裝置和第二張緊裝置,分別用于張緊第一皮帶21和第二皮帶22。第一張緊裝置包括第一張緊輪51和第一張緊輪軸71,第一張緊輪51與第一張緊輪軸71連接,第一張緊輪軸71安裝在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三長孔131上,第一張緊輪51的安裝位置可沿第三長孔131方向在垂直方向上自動調節,通過調節第一張緊輪51在垂直方向上的安裝位置可以調節第一皮帶21的張緊度,在垂直方向上,第一張緊輪51的安裝位置越高,第一皮帶21的張緊度越小;第一張緊輪51的安裝位置越低,第一皮帶21的張緊度越大。同理,第二張緊裝置包括第二張緊輪52和第二張緊輪軸72,第二張緊輪52與第二張緊輪軸72連接,第二張緊輪軸72安裝在第二支架22上的第一長孔111上,第二張緊輪52的安裝位置可沿第一長孔111方向在垂直方向上自動調節,通過調節第二張緊輪52在垂直方向上的安裝位置可以調節第二皮帶22的張緊度,在垂直方向上,第二張緊輪52的安裝位置越高,第二皮帶22的張緊度越小;第二張緊輪52的安裝位置越低,第二皮帶22的張緊度越大。
如圖6至圖8所示,驅動電機1安裝在支架14上,驅動電機1的驅動軸端與雙帶輪3通過鍵連接,雙帶輪3的一端與驅動電機1的端面連接,雙帶輪3的另一端通過密封圈4與軸端法蘭2連接,軸端法蘭2通過螺釘安裝在電機支架14上,驅動電機1的驅動與雙帶輪3軸端法蘭2軸的軸線在同一條線上。
雙帶輪3上設置第一臺肩31、第二臺肩32和第三臺肩33,第一臺肩31和第二臺肩32形成的凹槽用于安裝第一皮帶21,第二臺肩32和第三臺肩33形成的凹槽用于安裝第二皮帶22,其中第一臺肩31的軸徑等于第二臺肩32的軸徑等于第三臺肩33的軸徑。在雙帶輪3上還設置一軸心孔36及鍵槽34,軸心孔36和鍵槽34用于容納驅動電機1的驅動軸端。在雙帶輪3上還設置一沉孔35用于容納密封圈4,其中沉孔35的直徑大于軸心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驅動電機1上安裝一可用于同時驅動兩根皮帶的雙帶輪3來保證同步驅動龍門的兩端,保證龍門在步進時兩端同步運動,從而提高打印精度同時也降低了噴墨打印裝置的成本。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了闡述,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