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護套移印機。
背景技術:
移印技術是將移印板上的印刷信息先印在中間體上,再由中間體轉(zhuǎn)印到被印物表面的一種印刷技術。
現(xiàn)有移印機中的移印板一般為平面式之凹版,要印刷的圖案蝕刻在該移印板上并安置在一般的平板上,一膠頭及其驅(qū)動氣缸裝設于可移動的滑塊的一邊,滑塊帶動膠頭沿著滑行槽或者滑軌平行于移印板做來回的往復運動,用于攝取圖案,然后膠頭移動至被印物處,將移印板上的圖案信息轉(zhuǎn)印在被印物上,通常平板上的移印板只有單塊,完成印刷后需要其他的圖案需重復循環(huán)上述動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jié)構新穎且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的光纖護套移印機。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光纖護套移印機,以對光纖護套進行移印,包括底座及依次連接在底座上的進料機構、正面移印機構、翻轉(zhuǎn)機構、反面移印機構,所述光纖護套移印機還包括與反面移印機構連接的烘干箱、支撐烘干箱的支撐座及能夠作用在正面移印機構和反面移印機構上的移印機,所述進料機構與正面移印機構連接,所述正面移印機構與所述翻轉(zhuǎn)機構連接,所述翻轉(zhuǎn)機構與所述反面移印機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機構包括振動盤、電機、與振動盤連接且設通過電機運轉(zhuǎn)的皮帶、設在皮帶上的放置板、與放置板相連的推送板及與推送板連接的第一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上設有成對設置的第一槽道及設在第一槽道旁側(cè)且成對設置的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內(nèi)設有推桿。
進一步地:所述推送板上設有能夠與所述第一槽道或第二槽道對齊的第三槽道,所述第一氣缸能夠推動推送板運動且推送板在垂直于第三槽道的縱長方向上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正面移印機構包括與所述進料機構連接的第一移印板、設在所述第一移印板兩側(cè)的第一插齒板及驅(qū)動所述第一插齒板在垂直于光纖護套進料的方向上運動的第二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zhuǎn)機構包括與正面移印機構連接的翻轉(zhuǎn)板、帶動所述翻轉(zhuǎn)板翻轉(zhuǎn)的齒輪、帶動齒輪轉(zhuǎn)動的齒條及驅(qū)動齒條運動的第三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zhuǎn)板的旋轉(zhuǎn)角度為180度。
進一步地:所述反面移印機構包括與所述翻轉(zhuǎn)機構連接的第二移印板、設在第二移印板兩側(cè)的第二插齒板及驅(qū)動所述第二插齒板在垂直于光纖護套進料的方向上運動的第四氣缸。
進一步地:所述正面移印機構與所述反面移印機構同時動作。
進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內(nèi)設有以將印刷好的光纖套件烘干的烘干機構。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光纖護套移印機至少存在以下優(yōu)點:所述光纖護套移印機的進料機構上設置的第一槽道或第二槽道與第三槽道對齊,在第二槽道與第三槽道對齊時,光纖護套進行排序進料,在進料完后通過第一氣缸推動推送板,將第二槽道與第三槽道對齊,使得光纖護套進入正面移印機構印刷,印刷好之后進入翻轉(zhuǎn)機構進行翻轉(zhuǎn),進入反面移印機構對反面進行印刷,最后進入烘干箱進行烘干,此設備機構新穎且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進料機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移印機構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翻轉(zhuǎn)機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反面移印機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底座;2、進料機構;20、振動盤;21、電機;22、皮帶;23、放置板;24、推桿;25、第二槽道;26、第一槽道;27、第一氣缸;28、推送板;29、第三槽道;3、正面移印機構;30、第二氣缸;31、第一移印板;32、第一插齒板;4、移印機;40、支撐座;41、移印機膠頭;5、翻轉(zhuǎn)機構;50、翻轉(zhuǎn)板;51、齒輪;52、齒條;53、第三氣缸;6、反面移印機構;60、第四氣缸;61、第二移印板;62、第二插齒板;7、烘干機構;70、支撐架;71、烘干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5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光纖護套移印機,以對光纖護套進行移印,包括底座1及依次連接在底座1上的進料機構2、正面移印機構3、翻轉(zhuǎn)機構5、反面移印機構6,所述光纖護套移印機還包括與反面移印機構6連接的烘干箱71、支撐烘干箱71的支撐架及能夠作用在正面移印機構3和反面移印機構6上的移印機4,所述進料機構2與正面移印機構3連接,所述正面移印機構3與所述翻轉(zhuǎn)機構5連接,所述翻轉(zhuǎn)機構5與所述反面移印機構6連接。
進料機構2包括振動盤20、電機21、與振動盤20連接的皮帶22、設在皮帶22上的放置板23、與放置板23相連的推送板28及與推送板28連接的第一氣缸27。放置板23上設有成對設置的第一槽道26及設在第一槽道26旁側(cè)且成對設置的第二槽道25,第一槽道26內(nèi)設有推桿24。推送板28上設有能夠與第一槽道26或第二槽道25對齊的第三槽道29,第一氣缸27能夠推動推送板28運動且推送板28在垂直于第三槽道29的縱長方向上運動。光纖護套由振動盤20送至皮帶22上,電機21帶動皮帶22運轉(zhuǎn),將光纖護套送至放置板23上,在放置板23上時,先是第二槽道25與第三槽道29對齊,在第一氣缸27的作用下,將推送板28向右推動,進而使得第一槽道26與第三槽道29對齊,從而可在推桿24的作用下,通過皮帶22將光纖護套送至推送板28上。
正面移印機構3包括與所述進料機構2連接的第一移印板31、設在所述第一移印板31兩側(cè)的第一插齒板32及驅(qū)動所述第一插齒板32在垂直于光纖護套進料的方向上運動的第二氣缸30。移印機4包括設在底座1旁側(cè)的支撐座40及設在支撐座40上的移印機膠頭41。光纖護套在皮帶22的作用下從推送板28進入正面移印機構3,在第二氣缸30的作用下,兩側(cè)的第一插齒板32同時插入光纖護套內(nèi)并進行固定,移印機膠頭41移過來印刷,印刷好后下一批光纖護套送過來,而印好的被推至翻轉(zhuǎn)機構5。
翻轉(zhuǎn)機構5包括與正面移印機構3連接的翻轉(zhuǎn)板50、帶動所述翻轉(zhuǎn)板50翻轉(zhuǎn)的齒輪51、帶動齒輪51轉(zhuǎn)動的齒條52及驅(qū)動齒條52運動的第三氣缸53。光纖護套進入翻轉(zhuǎn)機構5,第三氣缸53推動齒條52帶動齒輪51旋轉(zhuǎn),進而帶動翻轉(zhuǎn)板50旋轉(zhuǎn)180度,翻轉(zhuǎn)后的光纖護套被下一批的光纖護套推入反面移印機構6。
反面移印機構6包括與所述翻轉(zhuǎn)機構5連接的第二移印板61、設在第二移印板61兩側(cè)的第二插齒板62及驅(qū)動所述第二插齒板62在垂直于光纖護套進料的方向上運動的第四氣缸60。反面移印機構6與正面移印機構3的原理一樣且正面移印機構3與反面移印機構6同時動作。烘干箱71內(nèi)設有以將印刷好的光纖套件烘干的烘干部件。
本實用新型的光纖護套移印機的進料機構上設置的第一槽道26或第二槽道25與第三槽道29對齊,在第二槽道25與第三槽道29對齊時,光纖護套進行排序進料,在進料完后通過第一氣缸27推動推送板28,將第二槽道25與第三槽道29對齊,使得光纖護套進入正面移印機構3印刷,印刷好之后進入翻轉(zhuǎn)機構5進行翻轉(zhuǎn),進入反面移印機構6對反面進行印刷,最后進入烘干箱71進行烘干,此設備機構新穎且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