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錠紡紗線生產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環錠紡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環錠紡紗線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環錠紡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紡紗技術,但是該項技術由于加捻三角區的存在而使紗線的質量不如賽絡紗線的質量。由于環錠紗加捻三角區較大,一方面邊纖維的頭尾端不易被包卷入紗條而形成毛羽,同時邊纖維與中心纖維受張力差異較大,在拉伸時不同時斷裂,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每根單纖維的強力而降低單紗強度。目前主流使用的環錠細紗機均采用三羅拉雙區牽伸,其中后牽伸主要起到預牽伸和解捻作用,也即實現對喂入須條的牽伸整理作用,前牽伸區是主牽伸區,主要起到牽伸作用。由于喂入的粗紗具有一定的捻度,囚此,進入后區的須條首先需要進行解捻,以使進入前區的須條更加整齊,繼而實現更加充分的牽伸。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種環錠紡紗線生產裝置,能夠大幅減少成紗毛羽、提尚紗線強力。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環錠紡紗線生產裝置,包括粗紗、三羅拉牽伸裝置、阻捻器和解捻裝置,所述三羅拉牽伸裝置內設有由前羅拉和前皮輥組成的前羅拉牽伸對、由中羅拉和中皮輥組成的中羅拉牽伸對以及由后羅拉和后皮輥組成的后羅拉牽伸對,在后羅拉牽伸對的一側設有一種解捻裝置,解捻裝置通過連接桿固定在粗紗喂入喇叭口的橫移裝置上,解捻裝置為圓柱形結構,解捻裝置包括外表面和內表面,外表面與內表面之間為空心結構,外表面與內表面連接的后端口為封閉結構,外表面與內表面連接的前端口為帶有坡面的封閉結構,在前端口上含有負壓連接口,在前端口與后端口之間的內表面上開有均勻排列的圓孔,集棉風箱內包含集棉風道和解捻裝置負壓風道;所述前羅拉牽伸對的左側和阻捻器之間的兩根紗線運動路徑上分別加裝有捻度裝置,阻捻器為鐵質橢圓形結構,中間為空心結構,阻捻器外壁含有光滑的凹槽,阻捻器通過連接支架固定在紡紗機車臺面上,其中連接支架一端嵌入到阻捻器的中間空心結構內,另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紡紗機車臺面上;所述前羅拉的鉗口和阻捻器之間兩股紗線運動路徑上分別加裝左捻度裝置和右捻度裝置,左捻度裝置和右捻度裝置內設有捻度器、上捻度器支架、下捻度器支架、捻度器上軸承端口和捻度器下軸承端口、皮帶和控制電機,其中,捻度器為內壁具有交錯排列的圓柱體的空心圓柱形,捻度器內部的圓柱體頭端均含有光滑的弧形槽,且各個圓柱體頭端的弧形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捻度器通過上捻度器支架與下捻度器支架固定在紡紗機車臺面上,上捻度器支架與下捻度器支架的一端與捻度器的上端口或下端口配合連接,上捻度器支架與下捻度器支架的另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紡紗機車臺面。
[0005]所述阻捻器的長軸長度在10-15mm之間、短軸長度在7-9mm之間,凹槽深度在1-2mm之間。
[0006]所述內表面的直徑在5-10mm之間,內表面的長度在18_22mm之間,夕卜表面的直徑在10_15mm之間,外表面(的長度在15_17mm之間,內表面的圓孔直徑在l_2mm之間。
[0007]所述風道與負壓連接口相連。
[0008]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的負壓的裝置,使得后區的須條在四周負壓的吸附下解捻,繼而實現須條在后區的進一步解捻,改善成紗質量,提高后區牽伸效果,同時可有效提高后區的牽伸能力,繼而提高總牽伸倍數。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左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解捻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解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中,I為粗紗,2為喇叭日,3為解捻裝置,4為連接桿,5為橫移裝置,6為后皮輥,7為后羅拉,8為中皮輥,9為中羅拉,10為前皮輥,11為前羅拉,12為集棉風箱,13集棉風道,14解捻裝置負壓風道,15上捻度器支架,17圓柱體,18皮帶,19負壓連接口,20空心結構,21凹槽,22連接支架,23紡紗機車臺面,24為解捻裝置外表面,25為解捻裝置內表面,26為解捻裝置前端口,27為解捻裝置后端口,28為負壓連接口,29為解捻裝置空心結構,30帶動輪,31控制電機,32阻捻器,33捻度器下軸承端口,34捻度器上軸承端口,35左捻度裝置,36弧形槽,37捻度器,38右捻度裝置,39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請參閱圖1-4,一種環錠紡紗線生產裝置,包括粗紗1、三羅拉牽伸裝置、阻捻器32和解捻裝置3,所述三羅拉牽伸裝置內設有由前羅拉11和前皮輥10組成的前羅拉牽伸對、由中羅拉9和中皮輥8組成的中羅拉牽伸對以及由后羅拉7和后皮輥6組成的后羅拉牽伸對,在后牽伸區,即后羅拉牽伸對的一側設有一種解捻裝置3,解捻裝置3通過連接桿4固定在粗紗喂入喇叭口 2的橫移裝置5上,解捻裝置3為圓柱形結構,解捻裝置3包括外表面24和內表面25,外表面24與內表面25之間為空心結構29,外表面24與內表面25連接的后端口 27為封閉結構,外表面24與內表面25連接的前端口 26為帶有坡面的封閉結構,在前端口 26上含有負壓連接口 28,在前端口 26與后端口 27之間的內表面25上開有均勻排列的圓孔39,其中內表面25的直徑在5-10mm之間,內表面25的長度在18_22mm之間,外表面24的直徑在10-15mm之間,外表面24的長度在15_17mm之間,內表面的圓孔39直徑在1-2_之間,集棉風箱12內包含集棉風道13和解捻裝置負壓風道14,其中集棉風道13用于原有的集棉作用,解捻裝置負壓風道14與負壓連接口 28相連,用于為解捻裝置3提高所需負壓;紡紗時,粗紗I從喇叭日2由后羅拉7喂入,而后進入解捻裝置3的內表面25的通道中,負壓由集棉風箱12通過解捻裝置負壓風道14引出,后經負壓連接口 28進入外表面24與內表面25之間為空心結構29,繼而通過內表而的圓孔39作用于須條四周,須條在四周負壓的吸附下解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