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色紡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紡紗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色紡紗的并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色紡紗已經是很流行的產品,而常規色紡紗在紗線長度方向上基本上顏色都是一致的,由這樣的紗線織造而成的織物給人一種單調的視覺效果。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大,人們更加強烈的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的個性,以體現自我的存在。因而那些與眾不同,體現個性的紡織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0003]并條機的作用是改善條子的內部結構,從而提高其長片段均勻度,同時降低重量不勻率,使條子中的纖維甚至平行,減少彎鉤,使細度符合規定,使不同品種的原料混合均勻,達到規定的混合比。并條機按牽伸機構形式分為羅拉牽伸并條機和針梳機兩大類。且一般并條機由喂入部分、牽伸部分、成條部分和一些自動裝置組成。
[0004]傳統的并條機主要生產色調一致、條干均勻的紗線,即使是通過條混工藝也只能實現條子截面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而在條子縱向方向的粗細變化和色彩變化,并沒有深入的研宄。通過變頻紗線的井噴市場,不難看出人們對于個性化的、視覺沖擊力強的紗線有作較大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色紡紗的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條混工藝中棉條缺乏縱向方向的粗細變化和色彩變化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一種生產色紡紗的方法,為將不同顏色的兩種原料纖維依次通過抓棉、混棉、開棉、成卷、梳棉、頭并和二并之后制成并二條,所述并二條為A條和B條,所述A條和B條一起經末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和細紗工序制成紗線,
[0008]所述末并條工序為采用并條機裝置中進行,所述并條機裝置包括給面羅拉和牽伸區,所述牽伸區包括后羅拉、后膠輥、中羅拉、中膠輥、前羅拉和前膠輥,沿著所述中膠輥的圓周方向,所述中膠輥的表面設有至少一個切面或凹槽,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中膠輥的軸心的距離比所述中膠輥的半徑小I?6mm ;
[0009]所述并條機裝置還包括導條機構,所述導條機構位于所述給棉羅拉和所述牽伸區之間;所述導條機構包括固定部件、橫軸和四個導條釘,所述橫軸的兩端與所述固定部件連接,四個所述導條釘活動連接在所述橫軸上,且所述導條釘的軸向方向與所述橫軸的軸向方向相垂直;
[0010]四個所述導條釘包括相鄰的導條釘A、導條釘B、導條釘C和導條釘D ;當并條機裝置工作時,所述導條釘B與所述切面或凹槽沿著中膠輥的軸向方向的一端相對應,所述導條釘C與所述切面或凹槽沿著中膠輥的軸向方向的另一端相對應;且所述導條釘B和所述導條釘C之間形成的并條通道的寬度不超過所述切面或凹槽沿著中膠輥的軸向方向的長度;
[0011 ] 所述A條和B條在末并條工序中經過給棉羅拉經過導條機構時,A條在導條釘B和導條釘C之間的并條通道喂入,B條在其他并條通道喂入,并一起經牽伸區牽伸。
[0012]本發明的方法中在末并條工序中采用具有切面或凹槽的中膠輥并結合四個導條釘的引導作用實現對棉條的局部牽伸和不均牽伸。現有技術中設有導條結構只含有兩個導條釘,而本發明中新添加了兩個導條釘,導條釘有兩個變為四個。導條釘的作用為為了限制棉條的喂入位置,避免棉條在進入牽伸區時出現交叉和混亂,保證棉條按照喂入次序分別分布在牽伸區的各膠輥上進行牽伸,從而使得工藝易于控制,保證并條工作的穩定和有序。
[0013]本發明中的導條釘B和導條釘C用于控制從牽伸區的中膠輥的切面或凹槽上通過的棉條的喂入和牽伸的一致和整潔。從而保證牽伸后的棉條的工藝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0014]優選地,所述A條和所述B條的定量均為13g/5m?26g/5m。
[0015]優選地,經末并條工序后獲得末并條的定量為13g/5m?26g/5m。
[0016]優選地,經粗紗工序后獲得粗紗的定量為3.5g/10m?7g/10m,粗紗捻系數為80?120。
[0017]優選地,本發明中的方法在細紗工序后還包括絡筒工序,絡筒工序中使用的電子清紗器為電容式電子清紗器,電容式電子清紗器參數設置中棉結設為300%?350%,長細設為 50% *50cmo
[0018]優選地,沿著所述中膠輥的軸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在所述中膠輥的表面居中分布。本發明中所述切面或凹槽位于所述中膠輥的中斷,可以是沿著中膠輥的中心對稱分布,也可以不是不是對稱分布。
[0019]優選地,沿著所述中膠輥的軸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長度為所述中膠輥長度的 0.2-0.5 倍。
[0020]優選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個數為I?8個。
[0021]優選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個數為I?4個。
[0022]更優選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個數為4個。
[0023]優選地,當并條機裝置工作時,所述導條釘B和所述導條釘C之間形成的并條通道的寬度為I?3cm。
[0024]優選地,當并條機裝置工作時,所述導條釘B和所述導條釘C之間形成的并條通道的寬度為I?2cm。
[0025]本發明中其他工序如未經說明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裝置和設備及參數。
[0026]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由上述所述方法獲得的色紡紗。
[0027]本發明中在末并條工序中,中膠輥的切面或凹槽使得棉條進入并條機裝置的牽伸區后經過切面或凹槽部分的棉條未被牽伸或牽伸力度較小,同時,將這種并條機裝置用于紗線紡制工序時,導條釘B和導條釘C之間并條通道喂入的棉條其他并條通道喂入的棉條的顏色不一致,一般具有鮮明的顏色對比,再經粗紗和細紗工序后獲得的紗線及織物呈現出與傳統織物完全不同的風格。所制成的織物表現出明顯的風格特征,具有一道道色彩對比明顯或模糊的橫條狀,或深淺對比的條狀。在不使用變頻設備的情況下,生產出在向方向上的色彩或深淺變化的紗線,同時織物的表面凹凸不平,結合條狀效果,使得織物具有三維色彩對比。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發明中所述并條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本發明中實施例中所述中膠輥及其表面的凹槽平面的圖片。
[0030]其中,圖1?2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0031]11為導條釘A ;
[0032]12為導條釘B ;
[0033]13為導條釘C ;
[0034]14為導條釘D ;
[0035]2為后膠輥;
[0036]3為后羅拉;
[0037]4為中膠輥;
[0038]41為切面或凹槽;
[0039]5為中羅拉;
[0040]6為前膠輥;
[0041]7為前羅拉
[0042]8為棉條A ;
[0043]9為棉條B。
[0044]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生產的紗線制備的織物的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0046]實施例1
[0047]本實施例中生產色紡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8]1、A 條紡制:
[0049]根據產品要求,對A條棉纖維進行染色,使纖維達到要求的黑色。按色比50%的比例與白棉進行若干組進行小量混和。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機臺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將各種不同顏色、不同性質的原料進行更進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為420克/米,棉卷長度為37米。在FA201B梳棉機上將有色棉卷梳理成條,生條干定量為20.5克/5米,再經FA317并條機兩并制成20.5克/5米的并二條。
[0050]2、B 條紡制:
[0051]選用本色棉進行若干組進行小量混和。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機臺為FA002—FA035E — FA106 — FA076—A092A,將各種不同顏色、不同性質的原料進行更進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為420克/米,棉卷長度為37米。在FA201B梳棉機上將有色棉卷梳理成條,生條干定量為20.5克/5米,再經FA317并條機兩并制成20.5克/5米的并二條。
[0052]3、末并條紡制
[0053]末并條工序中的并條機裝置的結構為:
[0054]所述并條機裝置包括給面羅拉和牽伸區,所述牽伸區包括后羅拉、后膠輥、中羅拉、中膠輥、前羅拉和前膠輥,沿著所述中膠輥的圓周方向,所述中膠輥的表面設有至少一個切面或凹槽,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中膠輥的軸心的距離比所述中膠輥的半徑小I ?4cm0
[0055]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到所述中膠輥的軸心的距離比所述中膠輥的半徑小2cm。
[0056]本發明中并條機裝置是對中膠輥進行了改進,中膠輥表面設有切面或凹槽,所述切面或凹槽可以是切削或者打磨形成的,且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個數可以為一個或多個,相鄰的兩個切面或凹槽可以是間隔的也可以是相交的。
[0057]優選地,沿著所述中膠輥的軸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在所述中膠輥的表面居中分布。本發明中所述切面或凹槽位于所述中膠輥的中斷,可以是沿著中膠輥的中心對稱分布,也可以不是不是對稱分布。
[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