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生產領域,尤其是一種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
背景技術:
牽拉成型是粘膠纖維制備成型過程中的必要工藝之一;現有工藝中,牽拉成型后的粘膠纖維往往直接作用于后續工藝之中。然而,由于粘膠纖維在實際牽拉成型過程中極易沾附部分細小的雜物,上述現象致使粘膠纖維實際加工過程中易于與相關雜物混合,從而造成其質量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其可在粘膠纖維的下料過程中對于粘膠纖維進行清潔處理,以使得粘膠纖維表面的污物得以清除。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其包括機架,機架之中設置有有多個牽拉羅拉,其分別由驅動電機進行驅動;所述機架之上設置有下料管道,其在豎直方向進行延伸,所述下料管道之中設置有多個清潔管道,其均經由下料管道外部導通至其內部,每一個清潔管道分別連接至設置在機架之上的清潔水槽之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下料管道之中設置有輔助下料端體,其設置于下料管道的軸線位置,輔助下料端體采用豎直向上延伸的錐形結構;所述輔助下料端體通過連接桿件連接至下料管道之上,連接桿件的寬度在豎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逐漸增加;所述下料管道之中,每一個清潔管道的高度位置均高于連接桿件的高度位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在粘膠纖維下料過程中通過錐形結構的輔助下料端體使其分離,從而使得批量下料的粘膠纖維形成貼合于下料管道內壁的環形結構向下延伸;上述粘膠纖維的分布方式致使其在清潔過程中清潔介質與粘膠纖維的分布均度得以改善,進而致使粘膠纖維的清潔效果得以增強。與此同時,連接桿件的寬度漸變設置亦可使得粘膠纖維得以高效通過連接桿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下料管道的內壁之上設置有集污槽,其沿下料管道的內壁呈環形分布;所述連接桿件位于集污槽以及輔助下料端體之間進行延伸;所述集污槽的底端面設置有多個沿延伸至下料管道外部的導流管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集污槽的設置以實現對于粘膠纖維中沖洗下的污物的收集處理;與此同時,導流管道的設置可使得集污槽中的污物易于導通至下料管道外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每一個清潔管道的端部均采用扇形結構,其可使得清潔管道的輸出范圍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其可在牽拉成型的粘膠纖維進入下料管道中時,通過清潔管道以及清潔水源的輸出以實現對于下料狀態下的粘膠纖維的清潔處理。上述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可使得粘膠纖維在加工過程中其表面所沾附的污物與雜質得以清除,以避免其在后續加工過程中影響粘膠纖維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機架、2—牽拉羅拉、3—驅動電機、4—下料管道、5—清潔管道、6—清潔水槽、7—輔助下料端體、8—連接桿件、9—集污槽、10—導流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其包括機架1,機架1之中設置有有多個牽拉羅拉2,其分別由驅動電機3進行驅動;所述機架1之上設置有下料管道4,其在豎直方向進行延伸,所述下料管道4之中設置有多個清潔管道5,其均經由下料管道4外部導通至其內部,每一個清潔管道5分別連接至設置在機架1之上的清潔水槽6之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下料管道4之中設置有輔助下料端體7,其設置于下料管道4的軸線位置,輔助下料端體7采用豎直向上延伸的錐形結構;所述輔助下料端體7通過連接桿件8連接至下料管道4之上,連接桿件8的寬度在豎直方向上由上至下逐漸增加;所述下料管道4之中,每一個清潔管道5的高度位置均高于連接桿件8的高度位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在粘膠纖維下料過程中通過錐形結構的輔助下料端體使其分離,從而使得批量下料的粘膠纖維形成貼合于下料管道內壁的環形結構向下延伸;上述粘膠纖維的分布方式致使其在清潔過程中清潔介質與粘膠纖維的分布均度得以改善,進而致使粘膠纖維的清潔效果得以增強。與此同時,連接桿件的寬度漸變設置亦可使得粘膠纖維得以高效通過連接桿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其可在牽拉成型的粘膠纖維進入下料管道中時,通過清潔管道以及清潔水源的輸出以實現對于下料狀態下的粘膠纖維的清潔處理。上述可實現輔助下料處理的粘膠纖維牽拉機構可使得粘膠纖維在加工過程中其表面所沾附的污物與雜質得以清除,以避免其在后續加工過程中影響粘膠纖維的質量。
實施例2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下料管道4的內壁之上設置有集污槽9,其沿下料管道4的內壁呈環形分布;所述連接桿件8位于集污槽9以及輔助下料端體7之間進行延伸;所述集污槽9的底端面設置有多個沿延伸至下料管道外部的導流管道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集污槽的設置以實現對于粘膠纖維中沖洗下的污物的收集處理;與此同時,導流管道的設置可使得集污槽中的污物易于導通至下料管道外部。
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點均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每一個清潔管道5的端部均采用扇形結構,其可使得清潔管道的輸出范圍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點均與實施例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