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造紙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長網多缸紙機提高紙頁平滑度的組合式壓輥裝置。
背景技術:
長網多缸紙機,或稱長網多缸造紙機,是造紙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設備,隨著印刷工藝、計算機打印機和復印技術的發展,對紙的平滑度要求越來越高。紙張的平滑度是評價紙張表面凹凸程度特性的一項指標,平滑度的高低決定著紙板與印版接觸的緊密程度,對印刷壓力和墨色能否保持一致將有直接影響,現有的長網多缸紙機結構較簡單,其中生產出的原紙平滑度較差,需要后續工藝來提高紙張的平滑度,比較麻煩,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長網多缸紙機中的壓輥裝置,通過該裝置制得的紙張正面平滑度高,靈活可調,紙張質量穩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用于長網多缸紙機提高紙頁平滑度的組合式壓輥裝置,包括烘缸和壓輥機構,所述壓輥設于壓輥轉臂上,所述壓輥轉臂與驅動機構相連,并可在驅動機構作用下轉動,所述壓輥(3)可在該壓輥轉臂的轉動下與所述烘缸相抵,該裝置設置有反吊導輥,在所述反吊導輥兩邊分別設置1#烘缸、1#壓輥機構和2#烘缸、2#壓輥機構,干毯通過所述反吊導輥設置在1#烘缸、1#壓輥機構和2#烘缸、2#壓輥機構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1#壓輥機構包括1#壓輥、1#壓輥轉臂和1#驅動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2#壓輥機構包括2#壓輥、2#壓輥轉臂和2#驅動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1#驅動機構為油缸,所述油缸的一端與所述1#壓輥轉臂相連,另一端通過油缸尾銷座連接在1#平臺上,所述1#壓輥轉臂的一端通過1#轉臂銷座連接在1#平臺上;所述2#驅動機構為三曲氣胎,所述三曲氣胎的一端與所述2#壓輥轉臂相連,另一端通過定距支撐桿連接在2#平臺上,所述2#壓輥轉臂的一端通過2#轉臂銷座連接在2#平臺上,通過這種結構使壓輥轉臂的轉動靈活。
作為優選,所述1#烘缸直徑為1500mm,1#壓輥的直徑為450mm,所述1#壓輥與1#烘缸缸面間的最大分離間歇為100mm;所述2#烘缸的直徑為1500mm,2#壓輥的直徑為400mm,所述2#壓輥與所述干毯間的分離間隙為25mm,大直徑的烘缸保證了紙張的烘干效果和平整度。
作為優選,所述反吊導輥的直徑為250mm。
作為優選,所述三曲氣胎的直徑為320mm。
作為優選,所述1#壓輥(5)壓合后,所述1#壓輥(5)的輥芯與所述1#烘缸(1)缸芯的連線與1#烘缸(1)的缸芯鉛重線夾角為30°~40°,最優選為35°。
作為優選,所述2#壓輥(7)壓合后,所述2#壓輥(7)的輥芯與所述2#烘缸(2)缸芯的連線與2#烘缸(2)的缸芯鉛重線夾角為30°~40°,最優選為3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壓輥通過液壓站提供動力,2#壓輥通過氣胎進氣,依據2#壓輥轉臂杠桿比調整壓合時的氣壓,將紙幅通過干毯壓向1#和2#烘缸表面。在生產中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靈活地采用該組合式壓輥結構來調節控制紙頁的正面平滑度,同時保證紙張質量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一種用于長網多缸紙機提高紙頁平滑度的組合式壓輥裝置,包括烘缸和壓輥機構,所述壓輥設于壓輥轉臂上,所述壓輥轉臂與驅動機構相連,并可在驅動機構作用下轉動,所述壓輥可在該壓輥轉臂的轉動下與所述烘缸相抵,該裝置設置有反吊導輥4,在所述反吊導輥4兩邊分別設置1#烘缸1、1#壓輥機構和2#烘缸2、2#壓輥機構,干毯3通過所述反吊導輥設置在1#烘缸1、1#壓輥機構和2#烘缸2、2#壓輥機構之間。所述1#壓輥機構包括1#壓輥5、1#壓輥轉臂6和1#驅動機構;所述2#壓輥機構包括2#壓輥7、2#壓輥轉臂8和2#驅動機構;所述1#驅動機構為油缸9,所述油缸9的一端與所述1#壓輥轉臂6相連,另一端通過油缸尾銷座10連接在1#平臺11上,所述1#壓輥轉臂6的一端通過1#轉臂銷座12連接在所述1#平臺11上;所述2#驅動機構為三曲氣胎13,所述三曲氣胎13的一端與所述2#壓輥轉臂8相連,另一端通過定距支撐桿14連接在2#平臺15上,所述2#壓輥轉臂8的一端通過2#轉臂銷座16連接在所述2#平臺15上;1#壓輥5為液壓式加壓,油缸9與液壓站通過油管連接起來,液壓站提供動力將液壓油輸入到油缸9中,控制油缸9方向的變化、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從而帶動1#壓輥轉臂6轉動,將1#壓輥5壓向1#烘缸1表面,當紙幅經過1#烘缸1時,1#壓輥壓輥5通過干毯3將紙幅壓向1#烘缸1表面;2#壓輥7為氣壓式加壓,三曲氣胎13進氣帶動2#壓輥轉臂8轉動將2#壓輥7通過干毯3壓向2#烘缸2表面。
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客戶的需求靈活選用兩種加壓方式的任何一種或兩種方式結合,當紙張平滑度要求較高時,紙幅通過1#烘缸1表面后,繼續往傳送方向前進,達到2#烘缸2表面,通過二次壓輥烘干,使紙張獲得更高的平滑度,且質量更穩定;當紙張要求一般時,可選擇一道壓輥烘干即可。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1#烘缸1直徑為1500mm,1#壓輥5的直徑為450mm,所述1#壓輥5與所述1#烘缸1缸面間的最大分離間歇為100mm;所述2#烘缸2的直徑為1500mm,所述2#壓輥7的直徑為400mm,所述2#壓輥7與所述干毯3間的分離間隙為25mm,大直徑的烘缸保證了紙張的烘干效果和平整度;所述反吊導輥4的直徑為250mm;所述三曲氣胎13的直徑為320mm;所述1#壓輥5壓合后,所述1#壓輥5的輥芯與所述1#烘缸1缸芯的連線與1#烘缸1的缸芯鉛重線夾角為35°,使紙張表面具有最好的平滑效果,且工作時的整體結構穩定;所述2#壓輥7壓合后,所述2#壓輥7的輥芯與所述2#烘缸2缸芯的連線與2#烘缸2的缸芯鉛重線夾角為35°。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