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噴絲組件,屬于纖維生成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復合紡絲制備超細纖維的方法主要有海島型復合紡絲和裂離型復合紡絲,其中裂離型復合紡絲以滌錦復合紡絲為主,利用滌綸與錦綸的不相容性,在后道堿減量或一定機械力的作用下開纖,制得超細旦纖維。超細纖維與普通纖維相比,具有極小的線密度和高比表面積,織成的織物具有高覆蓋性、手感柔軟、穿著舒適、色調柔和等特性,廣泛用于麂皮絨、仿桃皮絨、超細纖維皮革基布、高密防水織物、高性能清潔布、高性能吸濾材料等的生產,成為附加值較高的產品。
為了使超細纖維織成的織物,具有致密、挺括、豐滿的效果,常常需要在超細纖維中并入一根高收縮纖維,使織物在染色后整理過程中,由于高收縮纖維的收縮,使布面整體收縮,生產致密和豐富的立絨效果。但并入的高收縮纖維會使織物出現色差和緊點現象,影響最終織物的風格。
而現有技術如申請號為032345356、申請號為2008100636505則借助于海島絲紡絲法或水溶性材料特性形成超細纖維,然而這種方式對原料有特殊要求,其產品品種有限,纖維本身的微細結構被破壞,機械性能無法滿足使用需求。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常規異收縮絲紡絲過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可實現異收縮裂離型復合加彈絲(DTY,如以改性共聚酯為“支架”、PA6為“裂片”)加工的復合噴絲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復合噴絲組件,包括順次安裝的鋁嘴、上殼體、支撐板、通道板、復合板、噴絲板和下殼體,所述的上殼體中設置熔體進口一,該熔體進口一朝外的一側設置安裝槽,鋁嘴安裝在該安裝槽處,熔體進口一另一端連通設置有砂腔一,其內以海砂填充;支撐板上設置有多組緩流孔,每組緩流孔均以支撐板板中心呈環狀分布,緩流孔與砂腔一連通;通道板上設置熔體孔一和通孔,熔體孔一位于通道板中部,并貫穿通道板設置,通孔為多個,以熔體孔一為中心環狀分布,通孔和熔體孔一均與緩流孔連通;復合板上設置熔體孔二和若干組分配孔,熔體孔二兩側設置凸臺一,復合板通過凸臺一卡裝在通道板的熔體孔一中,凸臺一兩側為分配槽一,分配槽一與分配孔連通,分配孔呈五角星結構,其另一端每組分配孔以復合板板中心呈環狀分布,復合板朝向噴絲板的一側設置分配槽二,該分配槽二與分配孔和熔體孔二均連通;噴絲板卡裝在下殼體與復合板之間,其上設置有與分配槽二連通的噴絲孔。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所述的上殼體上,熔體進口一與砂腔一連通的一端設置有擴口;砂腔一外側設置砂腔二,砂腔二以海砂填充;所述的砂腔二外側設置有水線。
所述的支撐板上,緩流孔設置有六組,外層為兩組,中層為三組,內層為一組,支撐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于外層的外側、外側與中層之間均設置有水線,上下端面水線連線形成打水線。
所述的通道板上,通孔由上部和下部構成,上部為碗狀結構孔,其上端大、下端小,周邊為弧形結構,下部為柱狀孔;所述的熔體孔一是由通道板頂壁逐漸向下延伸形成斜面和斜面末端向下貫通形成柱狀孔兩部分構成。
所述的復合板上,分配孔外側的復合板上設置有兩個定位孔二,且其中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連線與另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連線不在同一直線上,避免沖撞造成的松動,以確保限位穩定,作為優選,其中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所在直線與另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連線的夾角θ54為15°;所述的分配孔上方為錐狀結構的導孔,下方為柱形結構的微孔,導孔、通孔、微孔形成貫穿復合板的連通結構。所述的分配孔結構中,其五角星結構中,相鄰兩條邊之間的夾角θ51為88°,相鄰中軸線之間的夾角θ52為72°,頂角θ53為15°。
所述的噴絲板上,噴絲孔外側設置定位孔三,該定位孔三與噴絲板板中心的連線與水平線不在同一直線上。更優選的,所述的定位孔三與噴絲板板中心的連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θ61為15°。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的剖面圖;
圖2為本申請中上殼體的尺寸標注圖;
圖3為本申請中上殼體的正面圖;
圖4為圖3中A-A方向剖面圖;
圖5為圖3中B-B方向剖面圖;
圖6為圖2中Ⅰ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申請中支撐板的尺寸標注圖;
圖8為本申請中支撐板的正面圖;
圖9為本申請中通道板的尺寸標注圖;
圖10為本申請中通道板的正面圖;
圖11為本申請中復合板的尺寸標注圖;
圖12為本申請中復合板的正面圖;
圖13為圖12中Ⅱ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14為圖13中C-C方向剖面圖;
圖15為本申請中噴絲板的尺寸標注圖;
圖16為本申請中噴絲板的正面圖;
圖17為圖15中Ⅲ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18為本申請中下殼體的正面圖;
圖19為圖18中D-D方向剖面圖。
其中標號:1. 上殼體;11. 安裝槽;12. 熔體進口一;13. 砂腔一;14. 砂腔二;15. 組裝槽;16. 水線;17. 螺栓孔;18. 熔體進口二;19. 定位孔一;2. 鋁嘴;3. 支撐板;31. 緩流孔;4.通道板;41. 通孔;411. 上部;412. 下部;42. 熔體孔一;5. 復合板;51. 分配孔;511. 導孔;512. 微孔;52. 熔體孔二;53. 凸臺一;54. 分配槽一;55. 緩沖槽;56. 分配槽二;57. 限位孔;6. 噴絲板;61. 噴絲孔;62. 凸臺二;63. 定位孔三;7. 下殼體;81. 環形單層網;82. 圓形單層網;83. 圓形濾網墊圈;84. 環形濾網墊圈;85.雙環鋁墊圈一;86. 雙環鋁墊圈二;87. 墊圈;9. 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復合噴絲組件,結合圖1,包括順次安裝的鋁嘴2、上殼體1、支撐板3、通道板4、復合板5、噴絲板6和下殼體7。
結合圖2-圖5,上殼體1中設置熔體進口一12,該熔體進口一12朝外的一側設置安裝槽11,鋁嘴2安裝在該安裝槽11處,熔體進口一12另一端連通設置有砂腔一13,兩者之間以圓形單層網82過濾后,在砂腔一中以海砂填充。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2,各部位尺寸為:D11=45.5±0.05mm,D12=48.5±0.1mm,D13=58.5±0.1mm,D14=69±0.05mm,D15=79.5±0.05mm;H11=57mm,H12=8mm,H14=34mm,H15=28mm,H16=29mm,H17=30.6mm;L11=16.5±0.05mm,L12=16.5±0.05mm
結合圖7和圖8,支撐板3上設置有七組緩流孔31,緩流孔31孔徑D31為3mm,上述七組緩流孔中,最內側即位于支撐板3的中心處,依次向外以支撐板3的板中心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由內向外第二層均勻分布6個,第三層均勻分布有18個,第四層均勻分布有24個,第五層均勻分布30個,第六層均勻分布45個,第七層均勻分布50個,緩流孔31與砂腔一13連通,砂腔一13與緩流孔31之間設置圓形濾網墊圈83。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7,各部位尺寸為:D32=12mm,D33=15mm,D34=25mm,D35=22mm,D36=34.5mm,D37=47mm,D38=44mm,D39=49.5mm,D310=65mm,D311=58.5mm,D312=74mm,D313=61.5mm,D314=77mm,D315=79.5mm,D316=85mm。
結合圖9和圖10,通道板4與支撐板3之間以雙環鋁墊圈一85密封,通道板4上設置熔體孔一42和通孔41,熔體孔一42位于通道板4中部,并貫穿通道板4設置,通孔41為多個,以熔體孔一42為中心環狀分布,通孔41和熔體孔一42均與緩流孔31連通。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9和圖10,各部位尺寸為:D41=5mm,均勻分布有24個,D42=10mm,D43=48mm,D44=50.5mm,D45=58.5mm,D46=79.5mm,D47=85mm(上下浮動-0.20mm、-0.30mm),D48=69mm;H41=8mm,H42=2mm,H43=4mm。
結合圖11-圖14,通道板4與復合板5之間以雙環鋁墊圈二86密封,復合板5上設置熔體孔二52和若干組分配孔51,熔體孔二52兩側設置凸臺一53,復合板5通過凸臺一53卡裝在通道板4的熔體孔一42中,凸臺一53兩側為匯集槽54,匯集槽54與分配孔51連通,分配孔51呈五角星結構,其另一端每組分配孔51以復合板5板中心呈環狀分布,復合板5朝向噴絲板6的一側設置分配槽二56,分配槽二56外側設置若干個緩沖槽55,緩沖槽55、分配槽二56與分配孔51和熔體孔二52均連通。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1,各部位尺寸為:D51=10mm,D52=20mm,D53=75mm,復合板兩側的緩沖槽55最外側與分配槽一54最外側在同一直線上,緩沖槽D54=85mm;H51=12mm,H52=2mm,H53=1.5mm;分配孔51有兩層,內層所在圓直徑為42mm,均勻分布14個分配孔,外層所在圓直徑為62mm,均勻分布22個分配孔;結合圖13和圖14,分配孔51的五角形結構中,相鄰兩條邊之間的夾角θ51為88°,相鄰中軸線之間的夾角θ52為72°,頂角θ53為15°;L51=0.3mm,L52=3.5±0.02mm;分配孔51上方為錐狀結構的導孔511,下方為柱形結構的微孔512,導孔511、通孔51、微孔512形成貫穿復合板5的連通結構,其中,D55=4mm,D56=0.4mm(5個均布),D57=5±0.2mm;H54=10mm,H55=1.5mm,H56=0.5±0.1mm。
結合圖15-圖17,噴絲板6卡裝在下殼體7與復合板5之間,其上設置有與分配槽二56連通的噴絲孔61;噴絲板6與復合板5之間以定位銷9固定,噴絲板6與下殼體之間以墊圈87密封。
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5,各部位尺寸為:D61=42mm(14孔均布),D62=62mm(22孔均布),D63=75mm,D64=85mm,D65=2.5mm,D66=4.5mm,D67=0.25±0.002mm;H61=15mm,H62=5mm,H63=0.75±0.02mm;θ62=90°,θ63=60°。
下殼體7的結構如圖18、19所示,其中圖1中所對應下殼體的剖面圖為圖18中E-E方向剖面圖。
以改性共聚酯和尼龍6為原料,分別經螺桿擠壓機熔融擠出,進入本實施例的復合噴絲組件,噴出的熔體經冷卻、上油、卷繞的紡絲方法,先制得異收縮裂離型預取向絲,然后經加彈得到異收縮裂離型復合加彈絲,該加彈絲截面由支架和裂片兩部分構成,其中支架為五角星,裂片分布于支架的周圍。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結合圖2,上殼體1上,熔體進口一12與砂腔一13連通的一端設置有扇面狀結構的擴口,該擴口尺寸為:θ11=30°,θ13=150°,H13=4.6mm;砂腔一13外側設置砂腔二14,砂腔二14以海砂填充,砂腔二14內設置環形單層網81,砂腔二14與緩流孔31之間設置環形濾網墊圈84;砂腔二14外側設置有水線16,水線16的θ16=60°,D16=1mm。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支撐板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于外層的外側、外側與中層之間均設置有水線,上下端面水線連線形成打水線。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通道板4上,通孔41由上部411和下部412構成,上部為碗狀結構孔,其上端大、下端小,周邊為弧形結構,下部為柱狀孔;熔體孔一42是由通道板4頂壁逐漸向下延伸形成斜面和斜面末端向下貫通形成柱狀孔兩部分構成。
實施例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復合板5上,分配孔51外側的復合板5上設置有兩個定位孔二57,其中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所在直線與另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連線的夾角θ54為15°,定位孔二所在圓直徑為80mm(深7mm)。
實施例6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噴絲板6上,噴絲孔61外側設置定位孔三63,該定位孔三63與噴絲板6板中心的連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θ61為15°。
實施例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結合圖2,上殼體1上,熔體進口一12與砂腔一13連通的一端設置有扇面狀結構的擴口,該擴口尺寸為:θ11=30°,θ13=150°,H13=4.6mm;砂腔一13外側設置砂腔二14,砂腔二14以海砂填充;砂腔二14外側設置有水線16,水線16的θ16=60°,D16=1mm。
支撐板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于外層的外側、外側與中層之間均設置有水線,上下端面水線連線形成打水線。
通道板4上,通孔41由上部411和下部412構成,上部為碗狀結構孔,其上端大、下端小,周邊為弧形結構,下部為柱狀孔;熔體孔一42是由通道板4頂壁逐漸向下延伸形成斜面和斜面末端向下貫通形成柱狀孔兩部分構成。
復合板5上,分配孔51外側的復合板5上設置有兩個定位孔二57,其中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所在直線與另一個定位孔二的中心點與復合板中心點的連線的夾角θ54為15°,定位孔二所在圓直徑為80mm(深7mm)。
噴絲板6上,噴絲孔61外側設置定位孔三63,該定位孔三63與噴絲板6板中心的連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θ61為15°。
以上內容是結合本發明創造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所提供技術方案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創造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創造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