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根據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通過牽伸以及松弛新紡制的紗線生產合成全牽伸絲的方法,以及根據權利要求8前序部分的用于通過牽伸以及松弛新紡制的紗線生產合成全牽伸絲的設備。
背景技術:
當在熔紡過程中生產合成紗線時,新紡制的紗線在冷卻之后為了進行進一步處理優選作為紗片在帶有被驅動的導絲輥套筒的多個導絲輥的組件上引導。這里的導絲輥的導絲輥套筒可以被實施成可以是加熱的或者不加熱的,從而在紡紗之后抽出、牽伸和松弛紗線。特別是在生產全牽伸絲(FDY)的情形中,兩種不同的抽出和牽伸紡制的紗線的方法和裝置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在現有技術中,紗片被引導,在每個情況下部分包繞在導絲輥套筒的表面上。因而能夠有利地避免導絲輥套筒具有大突起以及多個包繞,使得加熱導絲輥套筒需要較少能量。
例如,該類型的方法以及該類型的設備公知于WO2013/020866A1。公知方法和公知設備是基于在紗線在紡紗之后被抽出、牽伸以及松弛,沒有經過潤濕或者經輕度潤濕。在這方面,紗線作為紗片在被驅動的導絲輥套筒的圓周上被集中引導,以便具有<360°的部分包繞。為了牽伸以及松弛,導絲輥套筒被實施成可以加熱的,其中,導絲輥套筒上的凸起長度實質上是由紗線的數量和紗線空隙決定的。介于此,具有相對小圓周區域的非常緊湊的導絲輥套筒得以實現。
纖維的所謂的染色性在后續處理中用作測量生產的全牽伸絲的質量。要求以該方式在進一步處理中形成織物紡織織布,使得在染色期間不會出現不均勻。但是,紗線的染色性要求包含在紗線中的每個長絲顯示吸收染料顏料的相同能力。因此,均勻處理紗片內的所有長絲在生產全牽伸絲中極其重要。以該方式,長絲的分子結構中甚至小的相異點對均勻著色紗線具有不良影響。該類型的不規則性會出現在牽伸期間或者后續松弛紗線期間。在松弛紗線的情形下,松弛紗線用于降低分子結構中的內應力,還公知為所謂的收縮處理,紗線材料的分子鏈被帶入最終狀態。在這方面,染色性的質量受到以均勻的方式作用在所有牽伸長絲上的后處理的顯著影響。但是,紗線松弛取決于紗線數量,生產精細紗線尤其敏感。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改進通用類型的方法和通用類型的設備,使得在生產紗片期間,以獨立于紗線支數的方式,松弛之后的每個紗線能夠設定為具有高質量著色的盡可能完全相同的物理屬性。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類型的方法以及通用類型的設備,依靠此,穩定的紗線引導以及紗線處理能夠用于干燥紗線以及潤濕紗線。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通過具有如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以及通過具有如權利要求8的特征的設備實現。
本發明有利的改進是由相關從屬權利要求的各項技術特征和技術特征的組合限定的。
本發明具有的特定優勢在于,紗線在牽伸之后立即接受強化熱處理,這利于降低長絲的分子結構中的內應力。以該方式,紗線被引導在三個加熱的導絲輥套筒的表面上,在導絲輥套筒之間后者包圍短的松弛段。一方面,因而能夠在導絲輥套筒的圓周上進行非常穩定的紗線引導,另一方面,沒有實質冷卻階段出現在松弛段的自由引導紗線長度中。尤其為了能夠以較大幅度的紗線支數生產紗線,自由松弛段在松弛期間被限制在總接觸長度的一比值。以該方式,在松弛期間最佳紗線質量能夠產生在用于熱處理的總接觸長度大于松弛段的自由紗線長度的倍數為3至7的范圍的區域中。三個導絲輥套筒是接觸長度的組成部分,三個導絲輥套筒的表面溫度處于120℃至250°C的范圍,優選150℃至250℃,取決于紗線的聚合物材料以及紗線支數來選擇溫度范圍。
為此,根據本發明的設備具有第一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導絲輥套筒,具有用于完全牽伸紗線的牽伸間距。通過第二導絲輥套筒以及通過與第一松弛間距隔開的第三下游導絲輥套筒,以及通過與第二松弛間距隔開的第四下游導絲輥套筒執行后續松弛,其中,松弛間距均以3至7的倍數范圍小于相鄰導絲輥套筒的直徑。因而,甚至在高于4000m/min的圓周速度下,對于每個紗線支數可以實現用于熱處理具有多個紗線的紗片的適當滯留時間。此外,松弛段中的相比接觸長度較短的自由紗線長度利于紗線溫度控制方面的均勻性。
為了紗線內的長絲束的溫度控制盡可能快速以及可持續以獲得后牽伸紗線,優選實施方法的變型,其中,在第二導絲輥套筒和第三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第一自由松弛段中的紗線被通過差異速度生成的紗線張力引導。選擇第一自由松弛段的紗線張力,使得紗線依靠其長絲束盡可能遠地被引導,以便以帶狀方式支承在導絲輥套筒的表面上。該類型的紗線張力可以已經從50m/min至400m/min范圍的較小速度差異生成。
通過方法的變型利于紗線的長絲束內內應力的降低,在該方法中,以基本無張力方式引導第三導絲輥套筒和第四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第二松弛段中的紗線。以該方式,優選操作第三導絲輥套筒和第四導絲輥套筒而無任何速度差異。
已經證明,紗線中內應力的降低甚至可以改善,因為紗線在松弛之后依靠第四導絲輥套筒的超喂相對于下游導絲輥和/或相對于卷繞機器被引導。因而可生產低收縮的全牽伸絲。
在該方法的一個進一步變型中,將用于穩固牽伸點的紗線加熱至較低溫度。為此,第一導絲輥套筒被加熱至范圍為40℃至80℃的表面溫度。依靠該類型的低溫度的牽伸,牽伸點的構造可以被局部限制,因而改善牽伸的均勻性。第一加熱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加熱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紗線在自由張力段以至少2000m/min的速度差異被引導以及完全牽伸。
因為憑借牽伸以及松弛期間導絲輥套筒的較高圓周速度在導絲輥套筒的附近生成非常強烈的空氣流,提供的是,為了穩定紗線行進,用于牽伸的紗線在自由張力段中被引導,具有的自由紗線長度的范圍是150mm至350mm,以及紗線在用于松弛的松弛段內被引導,使得在每個情況下自由紗線長度的范圍是100mm至200mm。已經證明的是,紗線在350mm以下范圍的夾緊紗線長度情形下不被空氣流給予任何基本振蕩激勵。僅在較長自由紗線長度的情形下,導絲輥表面的夾帶空氣的影響會引起紗片振蕩,從而對處理的穩定性有負效應。
根據本發明的設備提供的特定優勢是,在完成牽伸第一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紗線之后,在紗片上執行用于降低紗線材料中的內應力的強化熱后處理。為此,根據本發明的設備優選以這種方式構造,使得導絲輥的導絲輥套筒在用于熱處理紗線的直徑方面實施成具有相同尺寸,具有220mm的最小直徑。
為了在張力段中設定較短自由紗線長度,第一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牽伸間距在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情形下限制為范圍從80mm至320mm的尺寸。
相鄰導絲輥套筒之間的松弛間距具有的最大尺寸為80mm。因而實現用于全牽伸絲的熱后處理的非常緊湊的導絲輥組件。
為了尤其在松弛期間不獲得任何熱損,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改進是特別有利的,其中,具有紗線通道開口的熱絕緣件構造在第一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導絲輥套筒之間。以該方式,在松弛期間紗線的高溫處理不被加熱至低溫的導絲輥表面所影響。
為此,第二導絲輥套筒、第三導絲輥套筒和第四導絲輥套筒與熱絕緣件集中布置在一個導絲輥箱體中,使得建立用于松弛紗線的穩定環境。
為了在牽伸之前熱處理以穩定,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改進,其中,第一導絲輥套筒布置成以便被封裝在第二導絲輥箱體中。
為了能夠在需要用于牽伸以及松弛的導絲輥套筒上執行速度設定,第一導絲輥套筒和第二導絲輥套筒均被分配單獨可控制的導絲輥驅動器。與此相反,第三導絲輥套筒和第四導絲輥套筒被分配共用導絲輥驅動器。
尤其為了利用紗線和用于加熱紗線的第一導絲輥套筒之間的較短接觸表面,本發明的改進是優選的,其中,均具有一個被驅動的引導套筒的兩個引導輥在第一導絲輥套筒的上游,設置在第一導絲輥的進入側。以該方式,紗線張力可以已經生成在紗片內,利于與第一加熱導絲輥套筒的強化接觸。此處期望的紗線張力可以通過引導輥和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直徑差異生成。
附圖說明
參考附圖,下文將更詳細地解釋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依靠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幾個示范實施例,其中:
圖1示意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第一示范實施例的視圖;
圖2示意地示出了圖1的示范實施例的導絲輥組件的平面圖;
圖3.1和圖3.2示意地示出了圖1的示范實施例的導絲輥組件;
圖4示意地示出了圖1的示范實施例的另一導絲輥組件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意地圖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用于通過牽伸以及松弛多個新紡制的紗線生產合成全牽伸絲的設備的第一示范實施例。圖1示意地示出了完整設備的正視圖,圖2示意地示出了設置成用于牽伸以及松弛的導絲輥組件的平面圖。在沒有明確參考任何附圖的情況下,下文的說明適用于兩個附圖。
圖1示意地圖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用于生產合成全牽伸絲的設備的示范實施例。示范實施例具有紡紗裝置1,其具有加熱紡紗梁1.1和呈連續布置被保持在紡紗梁1.1上的多個紡紗噴嘴1.2。紡紗噴嘴1.2依次布置在彼此后面,以便正交于牽伸平面,使得僅一個紡紗噴嘴1.2示出在圖1的示意圖中。紡紗梁1.1下側的紡紗噴嘴1.2聯接至熔融進料1.3,其中,熔融分配系統由紡紗泵以及分配線組成,布置在紡紗梁1.1內。
冷卻裝置2設置在紡紗裝置1下方,冷卻裝置2以垂直方式在每個紡紗噴嘴1.2下方,形成布置在鼓風機室2.2內的冷卻導管2.1。在該示范實施例中冷卻導管2.1由具有可滲透壁的冷卻缸構造,使得離開鼓風機室2.2的冷卻空氣將以徑向方式從外側至內側沖擊新紡的長絲束。鼓風機室2.2依靠空氣連接器2.3聯接至冷卻空氣源(此處未圖示)。
用于收集長絲的多個收集紗線引導器3通過紡紗噴嘴1.2紡紗,以便在每個情況下形成設置在冷卻裝置2下方的一個紗線。
在紗線進入裝置21中,紗線以相互處理間距被收集,紗線進入裝置21設置在收集紗線引導器3下方。紗線進入裝置21形成了收集點,在該收集點,在紗線斷裂的情形下紗線被輸送至真空設備。紗線進入裝置21在紡紗裝置和下游的導絲輥組件之間形成接口,導絲輥組件具有用于抽出、牽伸以及松弛新紡制的紗線的多個導絲輥。
正如圖1的示范實施例所示,布置成彼此靠近以便形成紗線行進的多個導絲輥4.1至4.4布置在紗線入口裝置21的下游。額外參考圖2,用于進一步解釋導絲輥組件。
正如能夠得自于圖1和圖2,導絲輥4.1至4.4均具有一個保持在組件壁10前側的突出的導絲輥套筒5.1至5.4。導絲輥套筒5.1至5.4均依靠驅動軸(此處未更詳細地圖示)聯接至一個導絲輥電動機6.1至6.4。以該方式,第一導絲輥套筒5.1被導絲輥電動機6.1驅動,其中,導絲輥電動機6.1分配驅動控制器7.1。因此,第二導絲輥套筒5.2被同樣分配單獨驅動控制器7.2的第二導絲輥電動機6.2驅動。
第三導絲輥套筒5.3聯接至第三導絲輥電動機6.3,第四導絲輥套筒5.4聯接至第四導絲輥電動機6.4,其中,兩個導絲輥電動機6.3和6.4連接至共用驅動控制器7.3。
正如能夠尤其得自于圖2的示意圖的,導絲輥4.1至4.4均具有單獨的加熱器件8.1至8.4,加熱器件8.1至8.4分配至導絲輥套筒5.1至5.4并且依靠單獨的加熱控制器9.1至9.3是可控制的。
導絲輥電動機6.1至6.4在每個情況下由一個逆時針電動機以及一個順時針電動機交替地形成,使得相鄰的導絲輥套筒5.1和5.2沿相反的旋轉方向可驅動。因而能夠使紗線作為一個紗片19集中引導在導絲輥套筒5.1至5.4的圓周上,每個具有部分包繞。取決于導絲輥套筒5.1至5.4的布置,部分包繞<360°,優選的范圍為180°至270°,實現用于在導絲輥套筒5.1至5.4的圓周上引導紗線。
正如能夠得自于圖1和圖2的示意圖的,導絲輥4.2至4.4的導絲輥套筒5.2、5.3以及5.4布置在導絲輥箱體11內并且被保持以便相關于環境熱絕緣。導絲輥箱體11在第一導絲輥套筒5.1和第二導絲輥套筒5.2之間具有入口開口12,紗片19通過入口開口12被引導。紗片19通過出口開口13離開導絲輥箱體11,出口開口13設置在導絲輥箱體11的相反側。
正如能夠得自于圖1的示意圖的,紗片19在牽伸以及松弛之后依靠兩個引導輥14.1和14.2被引導,兩個引導輥14.1和14.2均具有一個被驅動的引導套筒15.1和15.2。紗片在牽伸之后依靠制備裝置22被潤濕,制備裝置22布置在引導輥14.1的上游。纏結裝置23對于每個紗線具有一個處理導管(此處未圖示),用于單獨纏結紗線的長絲,從而均勻施加制備以及用于形成紗線鎖定,纏結裝置23設置在引導輥14.1和14.2之間的進一步進程中。
在處理的結尾,紗線被輸送至卷繞機器,為了使每個紗線被卷繞以形成包裹。卷繞機器(在該示范實施例未圖示)可以包含一組或者多組卷繞位置以使多個紗線同時被卷繞以形成包裹。
在圖1和圖2圖示的示范實施例的情形下,通過紡紗噴嘴1.2由輸送至熔融進料1.3的聚合物彼此并行地生成多個復絲紗線,優選依靠擠壓機。圖1圖示了紗線之一的長絲20,依靠分配至紡紗噴嘴1.2的收集紗線引導器3收集長絲以便形成一個紗線。十個、十二個或者甚至更多用于紡紗紗線的紡紗噴嘴可以布置在紡紗梁1的下側,例如,為了生產一個紗片的紗線。但是,此處還存在采用所謂的雙紡紗噴嘴的可能性,在這種情形下兩個紗線同時從一個紡紗噴嘴擠出。
一旦長絲已經冷卻下來并且已經被收集以便在每個情況下形成一個紗線,用于進一步處理的紗片19以短的相互紗線間隔被引導通過紗線進入裝置21。這樣彼此并行的紗片19的紗線被第一導絲輥4.1的第一導絲輥套筒5.1初始接受。第一導絲輥套筒5.1依靠分配的加熱器件8.1被加熱至范圍從40℃至最大80℃的表面溫度。在這方面,加熱了紗片,紗片保持剛低于玻璃過渡溫度。第一導絲輥套筒以超過1500m/min范圍的圓周速度被驅動。用于自由紗線引導的牽伸長度構造在第一導絲輥套筒5.1和第二導絲輥套筒5.2之間。紗片19在牽伸長度內被完全牽伸,其中,以超過3500m/min、優選超出4000m/min范圍的圓周速度操作第二導絲輥套筒5.2。當相比于第一導絲輥套筒5.1時,第二導絲輥套筒5.2在其表面上具有基本更高的表面溫度。以該方式,導絲輥套筒5.2被加熱至超過120℃至220℃、優選150℃至250℃的溫度范圍。因而,在牽伸紗片19之后立即啟動熱后處理以消除長絲的分子結構中的內應力。紗片在多個階段被熱處理以松弛紗線。因而,第三導絲輥套筒5.3和第四導絲輥套筒5.4同樣被加熱至120℃至220℃,優選150℃至250℃的表面溫度范圍。用于自由紗線引導的第一松弛段構造在第二導絲輥套筒5.2和第三導絲輥套筒5.3之間。第二松弛段設置在第三導絲輥套筒5.3和第四導絲輥套筒5.4之間。
為了可視化松弛段內的自由紗線長度以及說明在熱后處理期間的紗線的總接觸長度,參考圖3.1和3.2的圖像。在圖3.1和3.2的圖像中,依靠導絲輥的相互布置示意地圖示了導絲輥4.1至4.4。此處,在圖3.1中結合地圖示了紗片19的紗線行進,其中,第一導絲輥套筒5.1和第二導絲輥套筒5.2之間的張力段由大寫字母S表示。第一松弛段由大寫字母R1表示,并且構造在第二導絲輥套筒和第三導絲輥套筒5.3之間。第二松弛段由參考標記R2表示,并且在導絲輥套筒5.3和5.4之間延伸。此處張力段和松弛段指代自由紗線長度,建立在導絲輥套筒的圓周上的脫離點(run-offpoint)之前至相鄰的導絲輥套筒上的紗線的切入點(run-up point)。
與導絲輥套筒5.2、5.3和5.4上的熱后處理相關的接觸長度由參考標記K1、K2以及K3表示。此處,K1圖示了從切入點至脫離點以接觸方式引導在第二導絲輥套筒5.2的圓周上的紗線的紗線長度。相應地,K2指第三導絲輥套筒5.3上紗線的接觸長度,等于一個紗線的卷繞長度,K3指第四導絲輥套筒5.4上的接觸長度。
因而用于松弛紗線的總接觸長度產生自K1、K2及K3的總和。因而總接觸長度Kges為Kges=K1+K2+K3。
為了在超出4000m/min范圍的用于生產完全牽伸紡織紗線的通常圓周速度下在所有長絲中獲得均勻松弛以及對應降低應力,其中,每個紗線的長絲的數量是任意的,選擇導絲輥套筒之間的松弛段,使得紗線的總接觸長度Kges以3至7的倍數范圍大于松弛段R1和R2的自由紗線長度。因而:
3x(R1+R2)<Kges<7x(R1+R2)
為了在盡可能大的紗線支數范圍中降低在牽伸紗線期間分子結構中創建的內應力,總接觸長度選擇為1000mm至2500mm的范圍。但是,此處兩個導絲輥之間的松弛段優選限制為200mm的最大紗線長度。
在該示范實施例松弛段R1和R2構造為具有相同尺寸。但是,原則上,松弛段R1和R2還存在構造為具有不同尺寸的可能性。在該示范實施例中,用于自由紗線引導的松弛段R1和R2能夠實施為100mm至200mm的范圍。因而可以維持紗線在整個松弛區域內相對均勻的紗線溫度。
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純間距圖示于圖3.2。以該方式,導絲輥套筒5.1和5.2之間的間距稱為牽伸間距,由大寫字母GS表示。第二導絲輥套筒5.2和第三導絲輥套筒5.3之間的第一松弛間距由參考標記GR1表示。建立在導絲輥套筒5.3和5.4之間的第二松弛間距表示為GR2。
在該示范實施例中用于牽伸以及松弛的加熱的導絲輥均實施為具有相同尺寸的套筒直徑。以該方式,在圖3.2中導絲輥套筒5.2和5.4的直徑以示范方式已經輸入,使用參考標記D。
為了加強導絲輥套筒5.2、5.3及5.4的表面上的熱處理,導絲輥套筒具有220mm的最小直徑,其中,松弛間距GR1或者GR2以3至7的倍數范圍小于導絲輥套筒的直徑D。以下比率適用:
D/7<GR1<D/3以及D/7<GR2<D/3。
取決于導絲輥的布置,導絲輥套筒5.2和5.3之間以及5.3和5.4之間的松弛間距GR1和GR2實施為30-80mm的范圍。
為了獲得盡可能穩定的紗線引導,尤其當牽伸紗線時,牽伸長度S實施為使得其被限制在100mm至350mm的范圍。因而第一導絲輥套筒5.1和第二導絲輥套筒5.2之間的牽伸間距具有的尺寸在80mm至320mm的范圍。
在用于松弛紗線的多級熱處理的情形下為了獲得快速以及強化加熱,以不同速度引導第一松弛段R1中的紗片以生成紗線張力。在這方面,第一自由松弛段被利用,基本用于使長絲束內的溫度熱均質化。在第三導絲輥套筒和第四導絲輥套筒之間的第二松弛段R2中基本執行內應力的降低。為此,以基本無張力方式引導紗線,其中,兩個導絲輥套筒的圓周速度優選實施為具有相同大小。為了持續降低其中的應力,第四導絲輥套筒5.4的圓周速度優選選擇成大于后續引導輥14.1的下游引導套筒15.1的圓周速度。在這方面,將紗片指向具有輕微超喂的下游處理。
在進一步進程中,紗片19的紗線在降低應力之后通過制備裝置22被流體潤濕,隨后各自纏結到纏結裝置23。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和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特別有利的地適合于生產具有精細紗線支數的全牽伸絲(FDY)。此處多元酯和聚酰胺能夠用作紗線材料。
在圖1和圖2圖示的根據本發明的設備的示范實施例的情形下,紗線在冷卻之后被牽伸,用于牽伸在基本干式狀態。但是,原則上,還存在這樣的稍微制備應用的可能性:低含水量施加至冷卻之后的紗線。
圖示于圖1和圖2的導絲輥組件的示范實施例同樣是示范性的。例如,圖4示出導絲輥組件的另一示范實施例,能夠采用在根據圖1的示范實施例的紡紗裝置下方。在該示范實施例中,兩個引導輥14.1和14.2設置在第一導絲輥4.1前方的進入區處,均具有一個被驅動的引導套筒15.1和15.2。引導套筒15.1和15.2在直徑方面均實施為小于導絲輥套筒5.1至5.4。引導套筒15.1和15.2實施為不可加熱的。紗片19上的預張力通過引導套筒15.1和15.2生成,以便獲得已經在第一導絲輥套筒5.1的圓周上的強化接觸。在這方面,用于控制第一導絲輥套筒5.1上的紗片19的溫度的強化接觸可以通過將該類型引導輥布置在上游而生成。
在圖示于圖4的示范實施例的情形下,導絲輥4.1的第一導絲輥套筒5.1布置在第一導絲輥箱體16中,導絲輥套筒5.2至5.4布置在第二導絲輥箱體11中,其中,導絲輥箱體11相對于環境具有熱絕緣件17。導絲輥箱體11和16形成一個單元并且通過用于紗線引導的通道開口18相互連接。
對于紗線引導,此外導絲輥箱體16在上側具有狹槽狀入口開口12,導絲輥箱體11在下側具有狹槽狀出口開口13。為了使行進至導絲輥箱體16的紗片在進入的同時免于受已經盛行在導絲輥箱體16內部的空氣流影響,入口開口12被分配有位于導絲輥箱體16的內部的擋板24。進入擋板24具有自由端部,該自由端部以較小間距終止于導絲輥套筒5.1的前面。在這方面,紗片19在第一導絲輥套筒5.1的圓周上的進入和切入被遮擋而免受夾帶空氣流影響。
第一遮擋板25.1布置在兩個導絲輥4.1和4.2的第一導絲輥套筒5.1和第二導絲輥套筒5.2之間的紗線過渡點中。遮擋板25.1保持為距自由張力段有短間距,以便基本平行于自由張力段,使得紗片19被遮擋而免受空氣流影響。
以類似遮擋板25.1的方式,更多遮擋板25.2和25.3設置在導絲輥套筒5.2和5.3之間以及導絲輥套筒5.3和5.4之間。遮擋板25.2和25.3同樣基本延伸過導絲輥套筒5.2和5.3以及5.3和5.4之間的整個松弛段。遮擋板25.1至25.2布置成突出在組件壁(此處未更詳細地圖示)上,并且平行于導絲輥套筒5.1至5.4延伸。
出口板26被分配至導絲輥箱體11內的出口開口13,出口板26的自由端部在導絲輥套筒5.4側旁延伸。出口板18基本突出越過導絲輥套筒5.4的凸起長度,并且形成紗線引導段以使離開導絲輥套筒5.4的紗片19的紗線以較短間距被遮擋而免受內部空氣流的影響。在這方面,保證在牽伸以及松弛期間穩定的引導紗線。甚至可以生成最精細的靈敏的紗線支數以便形成高質量的全牽伸絲。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和根據本發明的設備尤其適合于并行生產大量紗線,所述紗線具有基本相同的物理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