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夾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
【背景技術】
[0002]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用于對懸架彈簧的性能進行測試,對懸架彈簧進行不同工況下的試驗。在試驗時,懸架彈簧是通過夾具裝夾固定,但是現有的試驗臺夾具只能滿足一種直徑規格的懸架彈簧的裝夾,對于不同直徑規格的懸架彈簧需采用不同的夾具裝夾,使用具有局限性,不能滿足通用性的要求。若需對于不同直徑規格懸架彈簧進行試驗,需增加設備投入,這樣就導致成本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目的是提高夾具的通用性,以實現不同直徑規格的懸架彈簧的裝夾固定。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包括:
[0005]上壓板;
[0006]下托板,位于上壓板下方,且與上壓板相平行;
[0007]上定位機構,用于對懸架彈簧上端進行定位,且設在上壓板上;
[0008]下定位機構,用于對懸架彈簧下端進行定位,且設在下托板上;
[0009]內支撐片,用于在懸架彈簧內部對懸架彈簧支撐和導向,設在上定位機構與下定位機構之間,且沿周向均布有多個;以及
[0010]內調節機構,位于內支撐片的中心處,并與周圍的內支撐片連接,且用于調節內支撐片在徑向的位置。
[0011]所述內調節機構包括旋轉設置于所述下托板上的調節螺母、與調節螺母配合且位于所述內支撐片中心處的調節螺桿、固定在調節螺桿上的內調節上支承和活套在調節螺桿上的內調節下支承,內調節上支承和內調節下支承分別通過連桿與內支撐片的上端和下端連接,且連桿與內調節上支承、內調節下支承和內支撐片為轉動連接。
[0012]所述內調節機構還包括套設在所述調節螺桿上且位于所述內調節上支承與所述內調節下支承之間的內調節彈簧。
[0013]所述內調節上支承位于所述上定位機構的下方,且上定位機構具有用于對所述調節螺桿導向的導向結構。
[0014]所述上定位機構包括設在所述上壓板上的主彈簧上支承和設在主彈簧上支承上的套管,套管的外直徑小于懸架彈簧的內直徑。
[0015]所述導向結構包括設在所述套管內的導向套,所述調節螺桿的上端插入導向套的中心孔中,且導向套與調節螺桿通過花鍵連接。
[0016]所述套管內設有位于所述導向套上方的緩沖彈簧。
[0017]所述下定位機構包括設在所述下托板上的主彈簧下支承、設在下托板上且圍繞主彈簧下支承布置的支承塊和設在支承塊上且用于壓緊懸架彈簧底圈的彈簧壓片。
[0018]所述內調節下支承位于所述主彈簧下支承的上方,且主彈簧下支承設有讓所述調節螺桿穿過的孔。
[0019]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通過設置內支撐片和調節內支撐片位置的內調節機構,內調節機構使所有內支撐片向外擴展或向內收縮,以適應不同直徑的懸架彈簧,從而提高了夾具的通用性,能夠實現對不同直徑規格的懸架彈簧的裝夾固定。
【附圖說明】
[0020]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內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夾具在去除上壓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標記為:
[0025]1、上壓板;2、主彈簧上支承;3、連桿;4、內支撐片;5、主彈簧下支承;6、下托板;7、調節螺桿;8、套管;9、懸架彈簧;10、內調節彈簧;11、彈簧壓片;12、支承塊;13、調節螺母;14、內調節上支承;15、內調節下支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懸架彈簧試驗臺夾具,包括上壓板1、下托板6、上定位機構、下定位機構、內支撐片4和內調節機構。下托板6位于上壓板I下方,且與上壓板I相平行。上定位機構是用于對懸架彈簧9的上端進行定位,且設在上壓板I上。下定位機構是用于對懸架彈簧9的下端進行定位,且設在下托板6上。內支撐片4是用于在懸架彈簧9內部對懸架彈簧9支撐和導向,內支撐片4設在上定位機構與下定位機構之間,且沿周向均布有多個。內調節機構是位于內支撐片4的中心處,并與周圍的所有內支撐片4連接,且用于調節內支撐片4在徑向的位置,這樣內調節機構就可以使所有內支撐片4向外擴展或向內收縮,以適應不同直徑的懸架彈簧9,從而提高了夾具的通用性,能夠實現對不同直徑規格的懸架彈簧9的裝夾固定。
[0028]具體地說,如圖1至圖3所示,內調節機構包括旋轉設置于下托板6上的調節螺母13、與調節螺母13配合且位于所有內支撐片4中心處的調節螺桿7、固定在調節螺桿7上的內調節上支承14和活套在調節螺桿7上的內調節下支承15,調節螺母13與調節螺桿7相配合構成螺旋傳動,調節螺母13設有內螺紋孔,調節螺桿7外表面設有外螺紋,調節螺母13在下托板6上作旋轉運動,從而可以驅動調節螺桿7作往復直線運動。內調節上支承14和內調節下支承15分別通過連桿3與內支撐片4的上端和下端連接,上方的連桿3的兩端分別與內調節上支承14和內支撐片4的上端轉動連接,下方的連桿3兩端分別與內調節下支承15和內支撐片4的下端轉動連接。連桿3為傾斜設置,且連桿3為沿著內調節上支承14和內調節下支承15的周向均勻布置,內調節上支承14位于內支撐片4的上方,內調節下支承15位于內支撐片4的下方,調節螺桿7在縱向上移動時,能夠帶動內調節上支承14同時移動,從而內調節上支承14能夠通過連桿3驅動所有內支撐片4向外張開或向內收縮。
[0029]作為優選的,如圖2所示,內調節機構還包括套設在調節螺桿7上且位于內調節上支承14與內調節下支承15之間的內調節彈簧10,內調節彈簧10為圓柱螺旋彈簧,內調節彈簧10夾在內調節上支承14和內調節下支承15之間,用于對內調節上支承14和內調節下支承15分別施加向上和向下的作用力,使內調節下支承15使用處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