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棘輪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扳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扳手多為金屬表面,不具有絕緣性,如果使用者不小心將其用于帶電的場合時,稍有不慎,使用者便容易遭受電擊事故,工作時存在危險。因此,不能將這種扳手用于帶電的場合,使扳手的使用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傳統的棘輪扳手的棘輪齒為45°。對于這種結構,一方面,阻尼精度不高、強度不足;另一方面,空轉時的摩擦系數較大,既導致空轉不暢,又影響扳手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絕緣棘輪扳手,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0004]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絕緣棘輪扳手,包括扳手本體、棘輪、鎖定機構;扳手本體開設有環狀的通孔,棘輪置于通孔內,且繞通孔的軸向轉動;扳手本體內還設有用于設置鎖定機構的槽體,鎖定機構包括鎖定塊和彈簧,彈簧一端與鎖定塊的一端端部抵接,另一端與槽體的端部側壁抵接,鎖定塊未與彈簧抵接的一端端部設有鎖定齒,鎖定齒與棘輪相嚙合;扳手本體外部設有絕緣層。這種設計通過在扳手的外部設置絕緣體,確保工人即使在帶電的環境下也可安全使用扳手作業,既實現了安全生產的目的,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000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棘輪包括圓柱狀的輪體和均布于其外周向的棘輪齒,棘輪齒包括兩個相交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與輪體的柱面相交,且相交處的切面分別為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第一面與第一切面垂直,第二面與第二切面的所成的夾角為30°?60°。這種設計有別于傳統的扳手(棘輪齒橫截面所呈現的兩條邊等長,且呈45°角)。第一面與第一切面垂直的設計,使得在棘輪負載轉動時,有效提高了阻尼的精度和強度;第二面與第二切面所成的夾角為30°?60°,使得在棘輪空轉時,減少了棘輪和鎖定塊的摩擦系數,使得空轉更為順暢,并延長了扳手的使用壽命。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定塊與棘輪接觸的一端端部為內凹的圓弧面,該圓弧面與棘輪的周向弧面相配合;鎖定齒均布于該內凹的圓弧面上。以往的棘輪扳手內的鎖定塊的端部呈平整狀,分布在其端部的齒牙也是平整的,當這種形狀鎖定塊與棘輪嚙合后,當棘輪負載轉動時,鎖定塊端部的齒牙只有其中的一條或兩條在集中受力,容易導致齒牙的損壞。而本發明中將鎖定塊的斷面設計成與棘輪相配合的內凹圓弧面,使得鎖定塊端部的每條鎖定齒在任何時候都是完全與棘輪嚙合的,在棘輪負載轉動時,每條鎖定齒都發揮了阻尼作用,如此避免了少數鎖定齒的集中受力,進而避免了鎖定齒的損壞,延長了扳手的使用壽命O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槽體包括用于放置鎖定塊的第一槽和用于放置彈簧的第二槽;第一槽與通孔連通,還與第二槽的一端連通;彈簧未與鎖定塊抵接的一端與第二槽內未與第一槽連通的一端槽壁抵接;鎖定塊能沿第一槽的徑向位移,第一槽限制鎖定塊的橫向位移。這種設計限定了鎖定塊的移動軌跡,減少了在棘輪負載轉動時的鎖定塊橫向位移,提高了阻尼的精度,還提升了阻尼的強度。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扳手本體包括第一把片、第二把片以及槽座;槽座設于第一把片和第二把片之間,第一把片和第二把片固定后夾持住槽座;第一槽和第二槽均開設于槽座上。這種設計與傳統鍛壓工藝相比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能耗。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孔包括同軸且互相貫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設于第一把片上,第二通孔設于第二把片上,第三通孔設于槽座上;棘輪齒均布于輪體外周向的中段,并位于第三通孔內;輪體的兩端分別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內徑均小于棘輪的外徑,第三通孔的內徑大于棘輪的外徑。這種設計限定了棘輪的旋轉軌跡,避免棘輪在受力時掉落,延長了扳手的使用壽命。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定塊與彈簧抵接的一端端部開設有容置槽;彈簧與鎖定塊抵接的一端置于容置槽內。這種設計下,固定了彈簧兩端的抵接位置,防止彈簧在受力時滑動,提高了整體精度,也延長了扳手的使用壽命。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絕緣層為注塑型絕緣材料。這種設計使扳手具備高度的絕緣性能,且絕緣層堅固耐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數。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方式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裝配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5]圖4為棘輪結構示意圖及詳圖;
[0016]圖5為槽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鎖定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9]本發明公開的絕緣棘輪扳手,如圖1所示,包括扳手本體10、棘輪20、鎖定機構。其中,扳手本體10開設有環狀的通孔15,該通孔15可以是穿透扳手本體10,也可以是不穿透的,通孔15的作用是套住待操作的螺母。另外,棘輪20嵌設于通孔15內,且繞通孔的軸向轉動,換言之,棘輪20被放置在通孔15內,不會從通孔15中脫離,但能夠在其中自由轉動;扳手本體10內還設有用于設置鎖定機構的槽體40,具體地說,鎖定機構包括鎖定塊31和彈費32,彈費32 —端與鎖定塊31的一端端部抵接,另一端與槽體40的端部側壁抵接,鎖定塊31未與彈簧32抵接的一端端部設有鎖定齒311,鎖定齒311與棘輪20相嚙合;扳手本體10外部設有絕緣層19。
[0020]關于槽體40的形狀,可以根據鎖定塊31和彈簧32的形狀及尺寸給出多種設計,槽體40的作用在于為放置鎖定塊31和彈簧32提供空間,同時保障鎖定塊31能夠徑向位移,又能限制鎖定塊31橫向位移。因此,槽體40也可如圖2、5所示,就是一個簡單矩形槽。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指出的“保障鎖定塊31能夠徑向位移”、“限制鎖定塊31橫向位移,意思是在棘輪20從空轉到負載轉動的過程中,彈簧32會將鎖定塊31頂向棘輪20,同樣的,在棘輪20從負載轉動到空轉的過程中,棘輪20上的棘輪齒22會將鎖定塊31推向彈簧,我們將鎖定塊31在棘輪20和彈簧32之間的位移定義為“徑向位移”。與此同時,鑒于鎖定塊31的一端端部與棘輪20是嚙合的,因此,當棘輪20轉動時,必然也會向鎖定塊31施加力,使得鎖定塊31有隨之轉動的可能,這就是上面提及“橫向位移”。事實上,為了給棘輪20在負載轉動時提供高強度、高穩定性的阻尼,必須嚴格控制鎖定塊31橫向位移的幅度,一般來說,槽體40不易過寬,能供鎖定塊31順暢的徑向位移即可。
[0021]此外,還可對槽體40進行結構細化,如圖1所示,槽體40包括用于放置鎖定塊31的第一槽41和用于放置彈簧32的第二槽42。其中,第一槽41的一端與通孔15連通,另一端與第二槽42的一端連通;彈簧32的一端與鎖定塊31抵接,另一端與第二槽42內未與第一槽41連通的一端槽壁抵接。這里提及的“第二槽42內未與第一槽41連通的一端槽壁”,指的是第二槽42遠離第一槽41的一端端部的側壁。
[0022]如圖3所示,以上提及扳手本體10開設有環狀的通孔15,棘輪20嵌設于通孔15內,對于扳手本體10的設計還可以是扳手本體10包括第一把片11、第二把片12以及槽座13。其中,槽座13位于第一把片11和第二把片12之間,第一把片11和第二把片12固定后夾持住槽座13 ;第一把片11和第二把片12的連接方式可以是鉚接,也可以是螺栓和螺母的配合。
[0023]在這一結構的基礎上,將第一槽41和第二槽42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