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零件拆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承起拔器。
背景技術:
當軸承與軸緊密配合時,若要拆卸軸承,則常常需要利用專門的拆卸工具,軸承起拔器便是常用的一種拆卸軸承的工具。現有技術的軸承起拔器具有與軸承相配合,并能夠沿軸向對軸承施加作用力的夾緊適配部。在拆卸軸承時,將夾緊適配部裝在設有該軸承的軸上,然后操作軸承起拔器使夾緊適配部在該軸上沿軸向運動,從而可以帶動與夾緊適配部沿軸向相抵的軸承沿軸向運動,直至從軸上脫出。
夾緊適配部通常包括兩個可分離的夾緊適配塊,夾緊適配塊呈半環(huán)狀結構,兩個夾緊適配塊組合固定形成環(huán)狀結構,環(huán)狀結構的端面用以對軸承施加軸向作用力。兩個夾緊適配塊的固定通常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因此,在拆卸或組合夾緊適配塊時,需要旋擰螺栓和螺母。當軸承所在空間較為有限時,安裝夾緊適配部的操作空間有限,造成不便,不僅無法方便的旋擰螺栓和螺母,甚至導致無法有效固定兩個夾緊適配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中軸承起拔器中夾緊適配塊的拆卸和組合較為不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承起拔器,所述軸承起拔器包括:具有軸孔的夾緊適配部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支撐所述夾緊適配部,所述夾緊適配部包括至少兩個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夾緊適配塊;所述支撐部具有與所述夾緊適配塊沿徑向相對的安裝部位,所述安裝部位、所述夾緊適配塊,通過磁性力沿徑向相互吸引結合在一起;所述安裝部位、所述夾緊適配塊的其中之一具有凹槽,另一具有沿徑向插入所述凹槽的插入部。
可選的,所述安裝部位、所述夾緊適配塊,其中之一為磁體,另一由導磁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安裝部位、所述夾緊適配塊均為磁體;或者,所述支撐部、所述夾緊適配塊,其中之一為磁體,另一由導磁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支撐部、所述夾緊適配塊均為磁體。
可選的,所述插入部的軸向兩側面中,至少軸承脫出側的側面與所述凹槽的側面接觸。
可選的,所有所述凹槽位于圍繞所述軸孔的同一圓周,所有所述插入部位于圍繞所述軸孔的同一圓周。
可選的,所有所述凹槽首尾相連形成環(huán)形凹槽;和/或,所有所述插入部首尾相連形成環(huán)形插入部。
可選的,所述軸承起拔器還包括:推桿,設于所述支撐部,用于與插設于所述軸孔中的軸沿軸向相抵。
可選的,所述軸承起拔器還包括:墊片,所述墊片可拆卸的固定設置于所述軸和所述推桿之間。
可選的,在所述推桿所在側,所述墊片的端部設有第一插槽,供所述推桿插入;和/或,在所述軸所在側,所述墊片的端部設有第二插槽,供所述軸插入。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包括:沿軸向排列的第一環(huán)形部、作為所述安裝部位的第二環(huán)形部;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和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通過多根周向排列的肋條連接,所述軸孔沿軸向方向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的通孔內,所述推桿插設于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的通孔。
可選的,所述推桿為螺紋桿,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的通孔中設有螺母,所述螺紋桿與所述螺母配合;或者,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的通孔為螺紋孔,所述螺紋桿與所述通孔配合。
可選的,所述軸承起拔器還包括操作部,與所述推桿背向所述夾緊適配部的端部固定連接。
可選的,所述軸孔的內周面上還設有環(huán)形凸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方案還提供一種軸承起拔器,所述軸承起拔器包括:具有軸孔的夾緊適配部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支撐所述夾緊適配部;所述夾緊適配部包括至少兩個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夾緊適配塊;所述支撐部、所述夾緊適配塊,其中之一具有凹槽,另一具有沿徑向插入所述凹槽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卡設于所述凹槽。
可選的,所述插入部與所述凹槽過盈配合以實現所述插入部卡設于所述凹槽;或,所述插入部外周面、凹槽內周面的其中至少一個上設有彈性件,利用所述彈性件的彈性形變以實現所述插入部卡設于所述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技術方案的軸承起拔器,當需要將軸與固定設置在軸上的軸承分離時,將支撐部套設在軸上,支撐部的安裝部位、夾緊適配塊通過磁性力沿徑向相互吸引結合在一起,且安裝部位、夾緊適配塊兩者通過凹槽、插入部沿軸向能夠相抵,利用凹槽與插入部之間的軸向作用力,實現兩者之間軸向同步運動。因此,安裝夾緊適配部時,不需要利用額外的安裝工具和過多的操作步驟,從而不會因為空間不足,出現操作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軸承起拔器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軸承起拔器的正面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軸承起拔器處于工作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軸承起拔器中支撐部的立體結構圖;
圖5是圖1所示軸承起拔器中夾緊適配塊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圖2,軸承起拔器100包括夾緊適配部10、支撐部20和推桿30,夾緊適配部10位于支撐部20的一端,具有軸孔10a,夾緊適配部10能夠與支撐部20相固定;推桿30位于支撐部20的另一端,能夠與支撐部20軸向相對運動。
參照圖3,當需要將軸200與固定設置在軸200上的軸承300分離時,將支撐部20套設在軸200上,并將夾緊適配部10固定在支撐部20上,軸200穿過軸孔。使夾緊適配部10與軸承300一端的端面相貼合,并使推桿30與軸200相抵。
旋轉推桿30,支撐部20相對推桿30沿軸向方向x運動,并帶動夾緊適配部10沿軸向方向x運動,夾緊適配部10帶動軸承300沿軸向方向x運動;此時,推桿30、軸200保持軸向相對固定,從而使得軸承300相對軸200沿軸向方向x移動,實現軸200、軸承300的分離。
參照圖2,結合圖4,支撐部20沿徑向向外的方向支撐夾緊適配部10,支撐部20具有安裝部位21,安裝部位21用于固定夾緊適配塊11,具體的,安裝部位21上設有徑向朝外的插入部21a。
參照圖2,結合圖5,夾緊適配部10包括兩個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夾緊適配塊11,夾緊適配塊11呈半環(huán)狀結構,且具有開口徑向朝內的凹槽11a,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通過磁性力相互吸引,使插入部21a插入至凹槽11a內,以實現將夾緊適配塊11固定至安裝部位21。
因此,在拆卸軸承時,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能夠通過磁性力沿徑向相互吸引結合在一起,從而在安裝夾緊適配部10時,不需要利用額外的安裝工具和過多的操作步驟,不會因為空間不足,出現操作不便的問題。
而且,當夾緊適配塊11固定至安裝部位21時,插入部21a徑向插入至凹槽11a內,當推桿30旋轉時,插入部21a、凹槽11a之間的軸向作用力能夠保證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相對位置固定,從而保證支撐部20、夾緊適配部10、軸承相對位置的固定,使支撐部20能夠帶動軸承沿軸向方向x運動,實現軸、軸承的分離。
具體的,插入部21a具有沿軸向的第一側面21b、第二側面21c,第一側面21b為軸承脫出側的側面,也就是說,當軸承脫離軸時,第一側面21b、軸承位于軸向一側,第二側面21c、軸位于軸向相對另一側。當利用軸承起拔器100分離軸、軸承時,第一側面21b與凹槽11a的側面接觸,以保證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的軸向固定。
本實施例中,插入部21a可以是固定設置在安裝部位21外周面上的凸塊;也可以是用于軸向固定夾緊適配塊11、安裝部位21的連接件,例如在安裝部位、夾緊適配塊上分別設有徑向相對的凹槽,連接件分別插入徑向相對的凹槽中,以實現安裝部位、夾緊適配塊的軸向固定。
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通過磁性力實現固定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使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中的其中一個為磁體,另一個由導磁材料制成。導磁材料指的是: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不顯示磁性;當其位于磁場中時,其能夠被迅速磁化,從而與產生磁場的物體發(fā)生相互作用力,一般為鐵、鈷、鎳及其合金等材料。
具體的,可以使安裝部位21為磁體,夾緊適配塊11由導磁材料制成。
為了實現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能夠通過磁性力相互吸引的目的,還可以使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均為磁體,以實現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相互吸引;或者,使整個支撐部20、夾緊適配塊11中的其中一個為磁體,另一個由導磁材料制成;或者,使整個支撐部20、夾緊適配塊11均為磁體以實現相互吸引。
此外,還可以在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中的其中一個上固定設置磁體,使另一個由導磁材料制成,以實現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相互吸引。
夾緊適配部10的作用在于,能夠固定在安裝部位21上,并與軸承相貼合;具體的,夾緊適配部10可以包含兩個沿周向排列的夾緊適配塊,也可以包含三個以上沿周向排列的夾緊適配塊。
本實施中凹槽11a、插入部21a的作用在于實現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之間的軸向固定,因此,還可以在安裝部位上設置開口徑向朝外的凹槽、在夾緊適配塊上設置徑向朝內的插入部,并使插入部能夠插入凹槽中。
本實施例中,當夾緊適配塊11固定至安裝部位21上時,兩個夾緊適配塊11的兩個凹槽11a位于圍繞軸孔10a的同一圓周上;相應的,安裝部位21的插入部21a也位于圍繞軸孔10a的同一圓周上,以實現插入部21a插入至凹槽11a內。
進一步的,當夾緊適配塊11固定至安裝部位21上時,兩個夾緊適配塊11的兩個凹槽11a位于圍繞軸孔10a的同一圓周上,且兩個凹槽11a首尾相連形成環(huán)形凹槽。相應的,插入部21a也為環(huán)形結構(圖4所示)。
因此,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保證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之間的連接強度,使得在分離軸、軸承的過程中,插入部21a、凹槽11a之間的應力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整個圓周上,不易使插入部21a、凹槽11a的側壁發(fā)生斷裂,導致連接失效。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兩個夾緊適配塊的兩個凹槽位于圍繞軸孔的不同圓周上,即不同凹槽之間具有軸向距離時;則,設置在安裝部位上的插入部需要與相應的凹槽對應設置,此時的插入部也并不在圍繞軸孔的同一圓周上。
另外,還可以安裝部位上設置多個插入部,使多個插入部沿周向均勻分布,此時,當插入部插入至凹槽中時,也能夠起到使安裝部位、夾緊適配塊軸向固定的作用。
參照圖2,結合圖4,本實施例中的支撐部20包括沿軸向排列的第一環(huán)形部22、第二環(huán)形部,其中,第二環(huán)形部即為安裝部位21。第一環(huán)形部22和安裝部位21之間通過多根周向排列的肋條23連接。
安裝部位21具有第一通孔24,軸孔10a沿軸向方向x上的投影落入第一通孔24內,使得軸能夠穿過軸孔10a,而不被安裝部位21所阻擋。第一環(huán)形部22具有第二通孔25,第二通孔25用于使推桿30穿過,第二通孔25、軸孔10a同軸設置,以使得推桿30、軸能夠相抵。
本實施例中,使推桿30相對支撐部20軸向運動的方式為:推桿30為螺紋桿,第二通孔25中設有螺母26,推桿30與螺母26螺紋配合;因此,通過旋轉推桿30,既可以使支撐部20相對推桿3軸向運動。
另外,還可以在第二通孔的周面上設置內螺紋,使推桿能夠與第二通孔螺紋配合,從而使支撐部相對推桿軸向運動。
為了能夠方便的旋轉推桿30,軸承起拔器100還包括操作部40,操作部40與推桿30背向夾緊適配部10的端部固定連接;具體的,操作部40為垂直于推桿30的直桿。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墊片31,墊片31可拆卸的固定設置在推桿30朝向夾緊適配部10的端部上,用于隔離推桿30和軸。當推桿30、軸相抵時,墊片31位于推桿30、軸之間,因此,能夠避免推桿30與軸的直接接觸,導致推桿30對軸的端部造成磨損。
墊片31具體可以采用硬度較小的金屬材料,使墊片31的硬度小于推桿30、軸的硬度。推桿30、軸的材料一般為鐵,墊片31可以為銅墊片,鐵的硬度大于銅的硬度,因此,墊片31與軸接觸時,磨損一般發(fā)生在墊片31上,當墊片31發(fā)生較大磨損時,由于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可以對墊片31進行更換,無需對整個軸承起拔器100作出較大的改變。
本實施例中,在推桿30所在側,墊片31的端部設有第一插槽31a,第一插槽31a供推桿30插入;在軸所在側,墊片31的端部設有第二插槽31b,第二插槽31b供軸插入。因此,能夠有效的固定墊片31,使墊片31始終位于推桿30、軸之間,防止墊片31的掉落。
參照圖3,結合圖5,本實施例的夾緊適配塊11的內周面上還設有環(huán)形凸起11b。環(huán)形凸起11b的作用在于:當待分離的軸200具有軸肩210,且固定在軸200上的軸承300與軸肩210的距離較近時,環(huán)形凸起11b能夠伸入至軸承300、軸肩210之間的間隙中,使得環(huán)形凸起11b與軸承300的端面相貼合,從而保證軸承300、夾緊適配塊11之間的相對固定;避免因夾緊適配塊11無法伸入至軸承300、軸肩210之間的間隙中而不能實現對軸承的拆卸。
本實施例中,安裝部位21、夾緊適配塊11通過磁性力沿徑向相互吸引結合在一起,并利用凹槽21a與插入部11a之間的軸向作用力,實現兩者之間軸向同步運動。
作為本實施例的變形例,可以設計為使插入部11a卡設在凹槽21a中,以實現將夾緊適配塊11固定至安裝部位21上,此時無需磁性力。
具體的,可以使插入部11a與凹槽21a之間過盈配合以實現將插入部11a卡設在凹槽21a中;還可以在插入部11a的外周面上、或凹槽21a的內周面上設置彈性件,當插入部11a位于凹槽21a內時,彈性件發(fā)生彈性形變并作用于插入部11a、凹槽21a以實現將插入部11a卡設在凹槽21a中。
雖然本實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均可作各種更動與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