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卡座切料橋機構。
背景技術:
SIM卡座、SD卡座等卡座在注塑成型時,為了加強內部端子的剛性,在端子之間預留了連接端子用的料橋,從而使得注塑所得到的產品形變量變小,保證了產品的品質;料橋與端子一體化設置,目的是為了加工的便利,需要在后續步驟中切除,否則,卡座產品在插卡后會發生短路。
目前,現有切除卡座料橋的方式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手動切料橋較為精確,但效率慢,產能低;自動化的切割主要是上下切刀咬合對料橋進行切割,由于料橋的體積較小,對切割的精度要求較高,現有的自動化切割方式容易產生誤差,發生多切誤傷端子,或少切造成料橋殘留的現象,兩種結果都會造成端子的接觸不良,切割合格率較低。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卡座切料橋機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動化切割卡座料橋精度不夠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包括下模部及設置在所述下模部上方的上模部;
其中,所述下模部包括:
底座;
設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上的下模底板;
設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上表面上的下模座;
設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切刀,所述下切刀與料橋的位置正對;
所述上模部包括:
切料橋氣缸安裝板;
設置在所述切料氣缸安裝板上表面上的切料橋氣缸,所述切料橋氣缸包含有一傳動軸;
設置所述氣缸安裝板下方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與所述切料橋氣缸500連接,用于在接受驅動力時向下運動;
設置在所述上模座下表面上的上模板;
設置在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上用于將料橋下壓到下切刀上的頂針組件,所述頂針組件與所述下切刀的位置正對;
設置在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上的用于固定所述頂針組件的夾板;
設置在所述夾板下表面上用于分離切料橋后卡座的脫料背板;
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通過氣缸支撐桿連接,所述氣缸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下模底板的上表面連接,所述氣缸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的下表面連接;
卡座內部包含有多個端子,切料橋前,所述端子之間連接有料橋,所述料橋與所述端子一體化設置,所述下切刀切斷所述料橋后,將料橋與端子分離。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之間設置有進出料導料組件,包括進料導料件及設置在所述進料導料件對側的出料導料板。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軸相適配的過孔,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過孔與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連接。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頂針組件相適配的凹槽,所述頂針組件通過所述凹槽安裝在所述上模板上。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頂針組件具體包括:
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
頂針,所述頂針與所述安裝孔相適配并安裝在所述安裝座上;
所述頂針組件通過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凹槽上。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夾板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凹槽位置正對的通孔,所述頂針通過所述通孔穿過所述夾板。
所述的卡座切料橋機構,其中,所述下切刀具體包括:
刀座;
設置在所述刀座上的多個刀刃,所述刀刃與所述頂針的位置正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卡座切料橋機構,包括下模部及上方的上模部;下模部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下模底板,;設置在下模底板上的下模座;設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切刀;上模部包括:切料橋氣缸安裝板;設置在切料氣缸板上表面上的切料橋氣缸;設置氣缸安裝板下方的上模座,用于在接受驅動力時向下運動;設置在上模座下表面上的上模板;設置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的頂針組件,與下切刀的位置正對;設置在上模板下表面上的用于固定頂針組件的夾板;設置在所述夾板下表面上用于分離切料橋后卡座的脫料背板;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通過氣缸支撐桿連接;所述切料橋氣缸帶動所述下壓的頂針組件將料橋壓在下切刀上進行切割,提高切割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下模座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下切刀與頂針組件的位置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上模板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夾板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切料橋前卡座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切料橋后卡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同時參見圖1至圖7,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下模座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下切刀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上模板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的夾板的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切料橋前卡座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切料橋后卡座的示意圖。如圖1-圖7所示,所述卡座切料橋機構,包括下模部及設置在所述下模部上方的上模部;
其中,所述下模部包括:
底座100;
設置在所述底座100上表面上的下模底板200;
設置在所述下模底板200上表面上的下模座300;
設置在所述下模座300上的下切刀310,所述下切刀310與料橋的位置正對;
所述上模部包括:
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
設置在所述切料氣缸安裝板400上表面上的切料橋氣缸500,所述切料橋氣缸500包含有一傳動軸;
設置所述氣缸安裝板400下方的上模座600,所述上模座與所述切料橋氣缸500連接,用于在接受驅動力時向下運動;
設置在所述上模座600下表面上的上模板700;
設置在所述上模板700的下表面上用于將料橋下壓到下切刀310上的頂針組件710,所述頂針組件710與所述下切刀310的位置正對;
設置在所述上模板700下表面上的用于固定所述頂針組件710的夾板800;
設置在所述夾板800下表面上用于分離切料橋后卡座的脫料背板900;
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通過氣缸支撐桿30連接,所述氣缸支撐桿30的一端與所述下模底板200的上表面連接,所述氣缸支撐桿30的另一端與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的下表面連接;
卡座40內部包含有多個端子41,切料橋前,所述端子41之間連接有料橋42,所述料橋42與所述端子41一體化設置,所述下切刀310切斷所述料橋42后,將料橋42與端子41分離。
具體工作時,所述下模部與上模部之間的空間為切割料橋42的加工區域,所述氣缸支撐桿30的組數為四組,分別設置在所述下模底板200的四個角上,能夠穩定地支撐上模部,使其不在切割料橋42的過程中發生晃動,提高了切割料橋42的精確度。
將所述頂針組件710安裝在所述上模板700上,通過所述夾板800,將所述頂針組件710固定在所述上模板700上完成所述頂針組件710的固定安裝;在所述上切刀310的上方放置待切料橋的卡座40,開啟設備,所述切料橋氣缸500驅動所述上模座600及與之連接的上模板700向下運動,所述頂針組件710頂住料橋42將其下壓到下切刀310上,完成對料橋42的切割,之后所述切料橋氣缸500向上運動,恢復到初始位置,準備下一次切割。切料橋過程中,所述頂針組件710直接頂住料橋42,將其送往下切刀310所在的位置,由于有所述頂針組件710對料橋42的限位和引導,使得所述下切刀310能夠更精確地對料橋42進行切割。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之間設置有進出料導料組件,包括進料導料件50及設置在所述進料導料件50對側的出料導料板60。
具體工作時,帶切料橋的多個卡座40依次串接為卡座物料帶,額外設置有拉料機構對所述卡座物料帶進行拉料使得待切料橋42的卡座40依次通過所述加工區域,當所述卡座物料帶在拉料機構的驅動下進入所述加工區域時,所述進料導料件50對卡座物料帶的運動軌跡進行限位,使得待切料橋的卡座40能夠準確運動到指定區域,提高切料橋的精確度,同時,所述進料導料件50對卡座物料帶其支撐作用;切料橋工序完成后,所述出料導料板60對切料橋后的卡座40起導向作用,引導切料橋后的卡座物料帶的運動軌跡,使其準確地進入下一步驟的加工,同時,所述出料導料板60對切料橋后的卡座物料帶也起到了支撐的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軸相適配的過孔,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過孔與所述上模座600的上表面連接。
具體工作時,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用于支撐所述切料橋氣缸500,使得所述切料橋氣缸500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保持穩定,減少機械振動,從而提高切料橋的精度;所述切料橋氣缸500的底面與所述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的上表面螺接,從而實現固定的緊固,此時,所述切料橋氣缸500的傳動軸通過所述過孔穿過切料橋氣缸安裝板400與所述上模座600的上表面連接,所述上模座600能夠接受切料橋氣缸500的驅動力上下往復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板700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頂針組件700相適配的凹槽720,所述頂針組件710通過所述凹槽720安裝在所述上模板上700。
具體工作時,所述上模板700與所述上模座600螺接,其目的就是為了安裝所述頂針組件710;根據需要加工的卡座40的不同,料橋42所在的位置可能會有不同的分布,因而根據實際加工產品的不同,所述頂針組件710安裝在上模板700的位置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更換不同的上模板700,使得頂針組件710始終處于料橋42的正上方;不同上模板700的區別在于所述凹槽720分布位置的不同,此種方式增強了設備的兼容性,使得設備能夠處理不同規格的卡座40。
進一步地,所述頂針組件710具體包括:
安裝座711,所述安裝座711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711A;
頂針712,所述頂針712與所述安裝孔711A相適配并安裝在所述安裝座711上;
所述頂針組件700通過所述安裝座711安裝在所述凹槽720上。
具體工作時,所述頂針組件710下壓的過程中,所述頂針712直接與料橋42接觸,將其下壓到下切刀310所在的位置并進行切割,根據料橋42尺寸的不同,可以相應地更換不同規格的頂針712,使得頂針712的大小能夠與料橋42的尺寸相適配。使得所述頂針組件710能夠加工不同規格的卡座40,提示了設備的兼容性。
具體地,所述頂針712的半徑范圍為0.1mm至1mm,從而使得所述頂針712能夠適應不同尺寸的料橋42。
進一步地,所述夾板800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凹槽720位置正對的通孔810,所述頂針712通過所述通孔810穿過所述夾板800。
具體工作時,所述夾板800對所述頂針組件700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所述安裝座711設置在所述夾板800與所述上模板700之間,所述頂針712通過所述通孔810穿過所述夾板800,對料橋42進行下壓處理,所述夾板800除了固定所述頂針組件700外,對所述頂針712還有穩定的作用,放置其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發生抖動而影響加工精度。
進一步地,所述下切刀310具體包括:
刀座311;
設置在所述刀座311上的多個刀刃312,所述刀刃312與所述頂針712的位置正對。
具體工作時,所述頂針712將料橋42下壓到刀刃312所在的位置進行切割,切割一個料橋42所對應刀刃312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與所述料橋42兩端的位置正對,從而在切料橋的過程中,能同時切斷料橋42的兩端,將其整段切除,防止因切割不到位產生的料橋42殘留,使得切斷的料橋42在使用過程中重新接觸,發生短路的情況發生。
所述下模座300上設置有多個下切刀安裝槽301,用于安裝刀座311,具體使用的過程中,根據所加工卡座40的不同,可更換不同的下模板300,不同下模板300的區別在于所述下切刀安裝槽301分布的位置不同,通過更換不同的下模板300,使得所述下切刀310的位置始終以料橋42的位置對應。
具體使用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卡座切料橋機構的使用可分為安裝調試和切割兩個步驟:
安裝調試,根據所需處理卡座40尺寸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下模座300和上模板700,選擇尺寸與料橋42相對應的頂針712安裝在安裝座711上,完成頂針組件710的組裝,將所述頂針組件710按照在所述凹槽720內,之后將下切刀310安裝在所述下切刀安裝槽301內,從而完成了頂針組件710及下切刀310的安裝步驟。將卡座物料帶放置于進出料導料組件上,完成了設備的安裝調試步驟。
切割,開啟設備,所述切料橋氣缸500驅動所述頂針組件710將料橋42下壓到下切刀310上進行切斷;之后所述頂針組件710在所述切料橋氣缸500的牽引下向上運動,恢復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切割。拉料機構將下一個卡座40拉拽到與頂針組件710正對的位置,即可開始下一次切割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卡座切料橋機構,包括下模部及上方的上模部;下模部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下模底板,;設置在下模底板上的下模座;設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切刀;上模部包括:切料橋氣缸安裝板;設置在切料氣缸板上表面上的切料橋氣缸;設置氣缸安裝板下方的上模座,用于在接受驅動力時向下運動;設置在上模座下表面上的上模板;設置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的頂針組件,與下切刀的位置正對;設置在上模板下表面上的用于固定頂針組件的夾板;設置在所述夾板下表面上用于分離切料橋后卡座的脫料背板;所述下模部與所述上模部通過氣缸支撐桿連接;所述切料橋氣缸帶動所述下壓的頂針組件將料橋壓在下切刀上進行切割,提高切割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