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攝像頭調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像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目前,攝像機產業發展正處于一種高速發展的階段,市場的需求和規模不斷擴大,但攝像頭調焦技術大部分仍采用人工手動對焦的傳統方式,導致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攝像頭人工手動調焦時,需要對攝像頭進行定位。現有的攝像頭定位技術采用人工手動定位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長時間工作人手容易疲勞,從而導致對攝像頭的定位精度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旨在提高攝像頭的定位效率和定位精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包括固定架、工控裝置、可上下移動的定位氣缸、水平氣缸以及夾具,所述夾具以及水平氣缸均設置在所述定位氣缸輸出軸的一側,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定位氣缸與所述水平氣缸均與所述工控裝置連接,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定位氣缸上下運動,并控制所述水平氣缸帶動所述夾具水平開合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定位氣缸輸出軸的一側,所述夾具以及水平氣缸均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還開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待調焦攝像頭的通孔,所述水平氣缸包括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夾具和第二夾具,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氣缸帶動所述第一夾具可水平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通孔的一側,所述第二夾具設置在所述通孔的另一側,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三氣缸的輸出軸頂壓在所述第二夾具的一端或與所述第二夾具分離。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與所述第一夾具彈性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氣缸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推桿,所述第一推桿的端部具有斜面,且所述第一推桿的斜面與所述定位板相接觸,所述第一推桿的推進帶動所述定位板拉伸所述第一夾具。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板與所述第一夾具之間設有處于拉伸狀態的回位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一壓板,所述第一壓板壓設在所述第一夾具上方,所述第一推桿的斜面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板與第一壓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二壓板,所述第二壓板壓設在所述第二夾具上方,所述第三氣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氣缸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二推桿,所述第三氣缸帶動所述第二推桿頂壓所述第二夾具的一端或與所述第二夾具分離。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二氣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氣缸的一側,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三氣缸固定座,所述第三氣缸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氣缸的一側,所述第三氣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氣缸固定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定位氣缸固定座,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在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座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其通過工控裝置控制定位氣缸的上下移動,同時控制水平氣缸帶動夾具水平開合運動,從而使夾具下降到指定位置后,先拉伸后再對待調焦攝像頭進行夾緊固定,以完成對待調焦攝像頭的機械定位。通過自動化的定位方式代替現有技術中的人工手動定位方式,提高了待調焦攝像頭的定位效率,同時,避免了人工定位的不確定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與攝像頭初始定位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攝像頭定位裝置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初始定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100,其包括工控裝置(未圖示)、固定架1、可上下移動的定位氣缸3、夾具4以及水平氣缸。所述夾具4以及水平氣缸均設置在所述定位氣缸3輸出軸的一側,所述定位氣缸3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定位氣缸3與所述水平氣缸均與所述工控裝置連接。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定位氣缸3上下運動,以調節所述夾具4與待調焦攝像頭50之間的豎向距離;同時,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水平氣缸帶動所述夾具4水平開合運動,當所述夾具4與待調焦攝像頭50移動到指定位置后,所述夾具4先拉伸后再對待調焦攝像頭50加緊固定,從而完成對所述待調焦攝像頭50的機械定位。
參照圖1和圖4,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了固定所述待調焦攝像頭50的初始位置,通過初始定位件2對待調焦攝像頭50進行初始固定。所述定位裝置100還包括定位銷5,所述夾具4以及定位銷5均設置在所述定位氣缸3輸出軸的一側。所述初始定位件2上開設有卡槽21以及定位孔22,且所述初始定位件2位于所述夾具4與定位銷5下方,待調焦攝像頭50卡合在所述卡槽21內。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定位氣缸3上下運動時,帶動所述定位銷5插入或脫離所述定位孔22,從而對所述初始定位件2進行限位固定,防止其移動,便于對所述待調焦攝像頭50的機械定位。
參照圖3,所述自動定位裝置100還包括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所述定位氣缸3輸出軸的一側,所述夾具4以及水平氣缸均設置在所述固定板6上。所述固定板6上還開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待調焦攝像頭的通孔61,所述水平氣缸包括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所述夾具4包括第一夾具41和第二夾具42。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氣缸7帶動所述第一夾具41可水平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通孔61的一側,所述第二夾具42設置在所述通孔61的另一側,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三氣缸8的輸出軸頂壓在所述第二夾具42的一端或與所述第二夾具42分離。具體定位時,所述第二夾具42固定,通過所述第一夾具41的水平移動對待調焦攝像頭50進行夾緊定位。
具體地,所述自動定位裝置100還包括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與所述第一夾具41彈性連接,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板9與所述第一夾具41之間設有處于拉伸狀態的回位彈簧(未圖示),當然也可以是其它彈性元件。
所述第二氣缸7與第三氣缸8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板6上,并與所述工控裝置連接,通過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的機械運動。所述第二氣缸7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推桿71,所述第三氣缸8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二推桿81。所述第一推桿71的端部具有斜面,且所述第一推桿71的斜面與所述定位板9相接觸,當所述第一推桿71的推進時,通過所述第一推桿71端部的寬度變化帶動所述定位板9拉伸所述第一夾具41。當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三氣缸8推進時,通過所述第二推桿81頂壓所述第二夾具42的一端,對所述第二夾具42進行限位固定。通過所述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的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夾具41和第二夾具42一端固定一端調節的定位模式。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自動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一壓板10和第二壓板20,所述第一壓板10和第二壓板20分別壓設在所述第一夾具41和第二夾具42上方,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夾具41和第二夾具42從所述固定板6的通孔兩側脫離。
為了方便安裝所述定位氣缸3、第二氣缸7以及第三氣缸8,所述自動定位裝置100還包括定位氣缸固定座31、第二氣缸固定座72以及第三氣缸固定座82。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座3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定位氣缸3固定在所述定位氣缸固定座31上。所述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座72以及第三氣缸固定座82上,以固定各個氣缸的相對位置。
具體調節時,首先將待調焦攝像頭50卡合在初始定位件2的卡槽21內。通過所述工控裝置分別控制所述定位氣缸3向下運動,以及所述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前伸。通過所述第二氣缸7上的第一推桿71將定位板9拉開一定距離,同時,所述定位氣缸3帶動所述定位銷5插入所述初始定位件2上的定位孔22內,完成對初始定位件2的固定。所述初始定位件2固定好相對位置后,所述工控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氣缸7帶動所述第一推桿71回縮,此時,所述定位板9在回位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回彈,對待調焦攝像頭50進行夾緊固定,從而完成對所述待調焦攝像頭50的機械定位。當定位后的待調焦攝像頭50調焦完畢后,所述定位氣缸3向上運動,所述第二氣缸7前伸,所述第三氣缸8回縮,使所述夾具4松開調焦完畢的攝像頭,再人工換上新的需要定位的待調焦攝像頭50即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攝像頭定位裝置100,其通過工控裝置控制定位氣缸3的向下移動,從而使定位銷5插入初始定位件2上的定位孔22,對初始定位件2進行固定,防止其移動。同時,控制第二氣缸7和第三氣缸8帶動所述第一夾具41和第二夾具42水平開合運動,先拉伸后再對待調焦攝像頭50進行夾緊固定,從而完成對待調焦攝像頭50的機械定位。通過自動化的定位方式代替現有技術中的人工手動定位方式,提高了待調焦攝像頭50的定位效率,同時,避免了人工定位的不確定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