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側進式機械手的立柱是一個單獨的柱體,柱體設置在注塑機或者壓鑄機外側,側進式機械手的手臂設置在立柱與注塑機或者壓鑄機之間;由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手臂遠遠短于傳統機械手的手臂,立柱與注塑機或者壓鑄機之間的間隔空間設置得很小,這樣側進式機械手的手臂的安裝和維護就只能在很小的空間下進行,一方面不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安裝或維護人員在安裝和維護過程中轉身或者抬頭時極易與機械手或者機床發生磕碰,導致安裝或維護人員受傷的情況發生;并且,機械手安裝在注塑機或者壓鑄機側面后不便于對注塑機或者壓鑄機內的模具進行更換以及注塑機或者壓鑄機進行檢修和維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包括一豎直設置的第一柱體以及一豎直設置的第二柱體,所述第一柱體設置在所述第二柱體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柱體的上端固設有一轉軸,所述第一柱體的下部向下套設在所述轉軸外,所述第一柱體與所述轉軸之間轉動連接;
所述第一柱體的下端固設有一第一法蘭,所述第二柱體的上端固設有一第二法蘭,所述第一法蘭的上表面沿其外緣開設有若干垂直貫穿所述第一法蘭的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以所述第一法蘭的中心呈環形間隔排列,所述第二法蘭上開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一通孔正對設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之間通過穿設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鎖緊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柱體的外側面上設置有一橫梁,所述橫梁沿所述第一柱體上下滑動,所述橫梁用于固定側進式機械手臂。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柱體的下端固設有一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開設有若干垂直貫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第三通孔,若干所述第三通孔間隔設置,所述底座通過若干穿設于所述第三通孔內的第二螺栓與地面鎖緊固定;所述底座還包括若干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柱體的底部外側面的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柱體的外側面上固設有兩豎直設置的第一滑軌,兩所述第一滑軌之間平行間隔設置,兩所述第一滑軌上滑設有一固定支架,所述橫梁固設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上螺接有一豎直設置的螺桿,所述螺桿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有一基座,兩所述基座間隔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下兩側,兩所述基座的分別與所述第一柱體的外側面固定連接,所述螺桿的下端向所述基座下方延伸設有一調節桿。
具體地,所述第一柱體的橫截面為矩形。
具體地,所述調節桿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上螺接有一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母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抵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為腰形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通過旋轉第一柱體使側進式機械手臂轉向機床外便于操作的位置,能為側進式機械手臂的安裝和維護提供空間,從而能提高機械手的安裝和維護的效率;同時,便于對注塑機或者壓鑄機內的模具進行更換以及注塑機或者壓鑄機進行檢修和維護;另外,還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操作空間過于狹窄導致的安裝或者維護人員碰傷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的側進式機械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的側進式機械手上安裝有電氣箱的立體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包括一豎直設置的第一柱體1以及一豎直設置的第二柱體2,第一柱體1設置在第二柱體2的正上方,第二柱體2的上端固設有一轉軸3,第一柱體1的下部向下套設在轉軸3外,第一柱體1與轉軸3之間轉動連接;
第一柱體1的下端固設有一第一法蘭4,第二柱體2的上端固設有一第二法蘭5,第一法蘭4的上表面沿其外緣開設有若干垂直貫穿第一法蘭4的第一通孔41,若干第一通孔41以第一法蘭4的中心呈環形間隔排列,第二法蘭5上開設有若干與第一通孔41正對設置的第二通孔52,第一柱體1和第二柱體2之間通過穿設于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52的第一螺栓(未示出)鎖緊固定。
進一步地,第一柱體1的外側面上設置有一橫梁6,橫梁6沿第一柱體1上下滑動,橫梁6用于固定側進式機械手臂7。
進一步地,第二柱體2的下端固設有一底座21,底座21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底板211,底板211上開設有若干垂直貫穿底板211上表面的第三通孔212,若干第三通孔212間隔設置,底座21通過若干穿設于第三通孔212內的第二螺栓(未示出)與地面鎖緊固定;底座21還包括若干間隔設置在第二柱體2的底部外側面的加強板213,加強板213的下端與底板21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本實施例中,加強板213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加強板213兩兩間隔設置在第二柱體2的兩個相對設置的側面上,各加強板213均為直角三角形結構,其中,加強板213的一條直邊框與第二柱體2的外側面焊接固定,加強板213的另一條直邊框與底板211上表面焊接固定。
進一步地,第一柱體1的外側面上固設有兩豎直設置的第一滑軌11,兩第一滑軌11之間平行間隔設置,兩第一滑軌11上滑設有一固定支架12,橫梁6固設在固定支架12的上表面,本實施例中,固定支架12為直角三角形或者直角梯形,固定支架12的一條直邊框滑設于兩第一導軌11上,固定支架12的另一直邊框與橫梁6的底面固定連接;固定支架12上螺接有一豎直設置的螺桿13,螺桿13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有一基座14,兩基座14間隔設置在固定支架12的上下兩側,兩基座14的分別與第一柱體1的外側面固定連接,螺桿13的下端向基座14下方延伸設有一調節桿131,通過擰動調節桿131能帶動螺桿13轉動從而調節橫梁6的高度;在其他實施例中,螺桿13的下端也可設置為一內六角形凹槽,通過內六角扳手與內六角形凹槽配合后擰動螺桿13轉動調節橫梁6的高度。
優選地,第一柱體1的橫截面為矩形;這樣就便于第一滑軌11、基座14以及側進式機械手的電器箱8設置在第一柱體1的外側面上,本實施例中,第二柱體2的橫截面也為矩形,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柱體2的橫截面也可為其他形狀,例如:圓形或者正多邊形。
優選地,調節桿131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在其他實施例中,調節桿131的橫截面也可為矩形或者八邊形。
進一步地,第二螺栓上螺接有一調節螺母(未示出),調節螺母的上表面與底板211的下表面抵接,調節螺母用于調節橫梁6處于水平狀態。
優選地,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51均為腰形孔,這樣就便于第一柱體1角度微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側進式機械手的旋轉立柱,通過旋轉第一柱體1使側進式機械手臂7轉向機床外便于操作的位置,能為側進式機械手臂7的安裝和維護提供空間,從而能提高機械手的安裝和維護的效率;同時,便于對注塑機或者壓鑄機內的模具進行更換以及注塑機或者壓鑄機進行檢修和維護;另外,還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操作空間過于狹窄導致的安裝或者維護人員碰傷的情況發生。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