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附接到平臺的閂鎖組合件的支架,所述閂鎖組合件在第一支腿組合件移動到伸展位置時與第一支腿組合件的第一軌條上的螺柱自動嚙合并將第一支腿組合件鎖定到伸展位置中。(如本文中所使用,對“本發明(presentinvention或invention)”的提及涉及示范性實施例且未必涉及由所附權利要求書囊括的每個實施例。)更具體來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附接到平臺的閂鎖組合件的便攜式支架,所述閂鎖組合件在第一支腿組合件移動到伸展位置時與第一支腿組合件的第一軌條上的螺柱自動嚙合并將第一支腿組合件鎖定到伸展位置中且僅在將力施加到閂鎖組合件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被解除鎖定且能夠從伸展位置移出到折疊位置。
背景技術:
此章節打算為讀者介紹可能與本發明的各種方面相關的各種技術方面。以下論述打算提供信息以促進對本發明的較好理解。因此,應理解,應以此種觀點來閱讀以下論述中的陳述,而非作為對現有技術的認可。
便攜式支架允許用戶將支架容易地定位于所要位置處且接著爬到所述支架上以到達其以其它方式不可僅從站立于地面上到達的高度。使用便攜式支架的常見原因是在地面以上的升高位置處涂刷或固定物體或者安裝物體。便攜式支架必須為輕量型的,因此易于在合理距離內攜載,為強度大的以支撐站立于其上的大人的重量且為穩定的,因此其不倒塌或晃動或者致使站立于其上的人失去其平衡或跌落。
為了是輕量型且強度大的,支架通常由鋁制成。為了使支架為便攜式的,除具有輕重量以外,支撐平臺的支腿或軌條還應能夠與平臺一起折疊,因此處于折疊位置中的平臺可被容易地攜載而不會在其被攜載時撞擊墻壁或物體以及能夠被存放于有限空間中。為了使具有支腿的支腿組合件折疊,輕量型且簡單閂鎖機構是合意的。通過為簡單的,閂鎖組合件避免破損或增加過多重量或張力或者干擾支架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人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臺,所述平臺具有第一端及相對第二端以及用戶站立于其上的縱向軸。所述支架包括可旋轉地附接到接近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第一端處的第一支腿組合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具有第一支腿、與所述第一支腿呈間隔開關系且平行的第二支腿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的橫桿。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伸展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的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縱向軸而延伸,且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折疊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的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向軸而延伸。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在所述伸展位置與所述折疊位置之間旋轉;所述支架包括可旋轉地附接到接近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第二端處的第二支腿組合件。所述支架包括具有耦合到所述平臺的閂鎖樞軸的閂鎖組合件。所述支架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支腿的螺柱,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移動到所述伸展位置中時,所述閂鎖組合件嚙合到所述螺柱以將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自動鎖定于所述閂鎖組合件處于設定位置中的所述伸展位置中。當所述閂鎖組合件從所述設定位置移出時,所述第一支腿上的所述螺柱從所述閂鎖組合件脫離且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能夠圍繞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旋轉到所述折疊位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使用支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人不觸摸耦合到平臺的閂鎖組合件的情況下,當第一支腿組合件從折疊位置移動到伸展位置時,使所述閂鎖組合件與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的第一軌條上的螺柱自動嚙合以將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鎖定于所述伸展位置中;存在以下步驟: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時,將所述平臺放置于由第一軌條組合件及第二軌條組合件支撐的所要位置處;存在以下步驟: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時,使人站立于所述平臺上。存在以下步驟:將力施加到所述閂鎖組合件以致使所述閂鎖組合件從所述螺柱脫離。存在以下步驟:當將所述力施加到所述閂鎖組合件且所述閂鎖組合件從所述螺柱脫離時,使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從所述伸展位置移動到所述折疊位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站立于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臺,所述平臺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用戶站立于其上的縱向軸。所述支架包括附接到接近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第一端處的框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組合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具有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一支腿、與所述第一支腿呈間隔開關系且平行的第二支腿以及附接到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的橫桿。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伸展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的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縱向軸而延伸,且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折疊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的所述第一支腿及所述第二支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向軸而延伸。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在所述伸展位置與所述折疊位置之間旋轉。所述支架包括可旋轉地附接到接近于所述平臺的所述第二端處的第二支腿組合件。所述支架包括具有耦合到所述平臺的閂鎖樞軸的閂鎖組合件。閂鎖軸與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呈間隔開關系且相對于彼此永久地固定于適當位置中。當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移動到所述伸展位置中時,所述閂鎖組合件將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自動鎖定于所述閂鎖組合件處于設定位置中的所述伸展位置中。當所述閂鎖組合件從所述設定位置移出時,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能夠圍繞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旋轉到所述折疊位置。
附圖說明
在附圖中,圖解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及實踐本發明的優選方法,其中:
圖1是具有處于平臺的第一端中的第一支腿組合件、閂鎖組合件的支架的一部分的透視圖。
圖2展示閂鎖組合件、框架及平臺的第一端的邊緣。
圖3a展示框架及閂鎖組合件。
圖3b是平臺及第一支腿組合件的分解側視圖。
圖4a展示閂鎖掛鉤與螺柱嚙合。
圖4b是支架的底部的透視圖,其中第一支腿組合件處于伸展位置中且第二支腿組合件處于折疊位置中。
圖5a展示相對于平臺處于部分折疊位置中的第一支腿組合件的底部視圖。
圖5b展示用以嚙合第一支腿組合件上的螺柱的閂鎖掛鉤位置。
圖6是平臺的第一端的俯視圖。
圖7展示閂鎖組合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圖式,其中貫穿數個視圖相似參考編號是指類似或相同部件,且更具體來說參考其圖1及4b,展示人站立于其上的支架10。支架10包括平臺12,平臺12具有第一端14及相對第二端16以及用戶站立于其上的縱向軸18。支架10包括可旋轉地附接到接近于平臺12的第一端14處的第一支腿組合件20。第一支腿組合件20具有第一支腿22、與第一支腿22呈間隔開關系且平行的第二支腿24以及附接到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的橫桿26。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基本上垂直于平臺12的縱向軸18而延伸,且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折疊位置中時,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基本上平行于縱向軸18而延伸。圖1展示處于伸展位置中的第一支腿組合件20。圖4b展示處于伸展位置中的第一支腿組合件20且處于折疊位置中的第二支腿組合件21。第一支腿組合件20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在伸展位置與折疊位置之間旋轉。支架10包括可旋轉地接近地附接到平臺12的第二端16的第二支腿組合件21。支架10包括具有耦合到平臺12的閂鎖樞軸32的閂鎖組合件30,如圖2中所展示。支架10包括直接附接到第一支腿22的螺柱34,如圖4a中所展示,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移動到伸展位置中時,閂鎖組合件30嚙合到所述螺柱以將第一支腿組合件20自動鎖定于閂鎖組合件30處于設定位置中的伸展位置中。當閂鎖組合件30從設定位置移出時,如圖5a中所展示,第一支腿22上的螺柱34與閂鎖組合件30脫離且第一支腿組合件20能夠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旋轉到折疊位置。圖3b展示支架10的側視圖,其中將第一支腿組合件20分離以展示閂鎖組合件30,其中第二支腿組合件21處于折疊位置中。
閂鎖軸與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可呈間隔開的關系且相對于彼此永久地固定于適當位置中,如圖1及2中所展示。閂鎖組合件30可包含閂鎖掛鉤36,所述閂鎖掛鉤在伸展位置中與螺柱34直接嚙合并鉤住,如圖3a、4a及7中所展示。閂鎖組合件30可包含閂鎖樞軸38,閂鎖掛鉤36從設定位置圍繞所述閂鎖樞軸旋轉。閂鎖組合件30可包含與閂鎖樞軸38及閂鎖掛鉤36嚙合的閂鎖致動器40,當將力施加到閂鎖致動器40時,所述閂鎖致動器使閂鎖組合件30從設定位置移出。閂鎖掛鉤36可朝向平臺的中部向內延伸。閂鎖組合件30可包含圍繞閂鎖樞軸38而定位的閂鎖彈簧42,在閂鎖組合件30已從設定位置移動之后,所述閂鎖彈簧將回復力施加到閂鎖掛鉤36及閂鎖致動器40以使閂鎖組合件30自動移動到設定位置,如5a、5b及7中所展示。
閂鎖掛鉤36在其尖端處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可為彎曲的使得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從折疊位置移動到伸展位置時,螺柱34用凸輪帶動(cam)掛鉤并使掛鉤移動,因此螺柱34能夠移動超過掛鉤,且接著在螺柱34于閂鎖彈簧42的回復力下越過掛鉤之后使螺柱34通過掛鉤而鎖定于適當位置中,如圖4a及5b中所展示。當閂鎖組合件30處于設定位置中且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螺柱34坐落于掛鉤中的凹入部中。閂鎖彈簧42的回復力將掛鉤的凹入部維持于螺柱34上以捕獲螺柱34且防止掛鉤從螺柱34移開并釋放所述螺柱。凹入部具有符合螺柱34的彎曲外周邊的彎曲形狀以確保牢固裝配以最小化且基本上消除在支腿組合件處于伸展位置中時閂鎖掛鉤36將與處于設定位置中的螺柱34分離的任何機會。
支架10可包含由塑料或金屬制成的框架44,如圖2及3a中所展示,第一支腿22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且平臺12附接到所述框架。框架44安置于第一支腿22與平臺12之間。框架44可具有框架邊緣46,所述框架邊緣在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接觸橫桿且充當對處于伸展位置處的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止擋件。框架44可具有附接到框架邊緣46的自由壁48,閂鎖樞軸38相對于平臺12的縱向軸18向外延伸到所述自由壁。自由壁48及框架邊緣46安置于平臺12及平臺12的第一端14處的端帽下方且與所述平臺及所述端帽呈間隔開關系。框架邊緣46與自由壁48基本上形成直角。自由壁48連接到框架主要部分50且位于所述框架主要部分下方,緊固件52通過所述框架主要部分將框架44固定到平臺12,且支腿樞軸延伸以將第一支腿22可旋轉地附接到平臺12。螺柱34可具有圓形橫截面且僅從第一軌條的內側朝向第二軌條部分地延伸但不接觸第二軌條,如圖4a及5b中所展示。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使用支架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人不觸摸耦合到平臺12的閂鎖組合件30的情況下,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從折疊位置移動到伸展位置時,使閂鎖組合件30與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第一軌條上的螺柱34自動嚙合以將第一支腿組合件20鎖定于伸展位置中;存在以下步驟: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將平臺12放置于由第一軌條組合件及第二軌條組合件支撐的所要位置處;存在以下步驟: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使人站立于平臺12上。存在以下步驟:將力施加到閂鎖組合件30以致使閂鎖組合件30從螺柱34脫離。存在以下步驟:當將力施加到閂鎖組合件30且閂鎖組合件30從螺柱34脫離時,使第一支腿組合件20從伸展位置移動到折疊位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站立于其上的支架10,如圖1、2及4a中所展示。支架10包括具有第一端14及第二端16以及用戶站立于其上的縱向軸18的平臺12。支架10包括附接到接近于平臺12的第一端14處的框架44。支架10包括第一支腿組合件20,所述第一支腿組合件具有可旋轉地附接到框架44的第一支腿22、與第一支腿22呈間隔開關系且平行的第二支腿24以及附接到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的橫桿26。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伸展位置中時,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基本上垂直于平臺12的縱向軸18而延伸,且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處于折疊位置中時,第一支腿組合件20的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基本上平行于縱向軸18而延伸。第一支腿組合件20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在伸展位置與折疊位置之間旋轉。支架10包括可旋轉地附接到接近于平臺12的第二端16處的第二支腿組合件21。支架10包括具有耦合到平臺12的閂鎖樞軸32的閂鎖組合件30。閂鎖軸與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呈間隔開關系且相對于彼此永久地固定于適當位置中。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移動到伸展位置中時,閂鎖組合件30將第一支腿組合件20自動鎖定于閂鎖組合件30處于設定位置中的伸展位置中。當閂鎖組合件30從設定位置移出時,第一支腿組合件20能夠圍繞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旋轉到折疊位置。
如圖2中所展示,閂鎖樞軸38是由塑料或金屬制成的圓形桿,所述閂鎖樞軸從框架44的自由壁48在自由壁48的外側上向外延伸不超過2英寸或3英寸,且利用緊固件閉合器93(例如鉚釘封閉件,如此項技術中所眾所周知)以適當位置固定到自由壁48的內側,如圖4a中所展示。所述桿具有接觸自由壁48的基底、從所述基底延伸且具有比基底的外徑小的外徑的中間部分及位于所述中間部分的端處的尖端,其中中間部分介于尖端與基底之間。尖端具有比中間部分的外徑大的外徑。通過使中間部分具有比尖端及基底小的外徑,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閂鎖彈簧42牢固地坐落于尖端與基底之間。
閂鎖致動器40可為附接到閂鎖樞軸38的桿的尖端的頂部及基底的平板。人按壓所述板以使桿旋轉并壓縮閂鎖彈簧42以致使閂鎖掛鉤36從螺柱34取下且離開設定位置,因此第一支腿組合件20可與閂鎖組合件30脫離且移動到折疊位置。人不再將施加作用于所述板的力,閂鎖彈簧42在其回復力下使閂鎖組合件30自動移動回到設定位置。類似地,即使無施加到板的力,當第一支腿組合件20移動到伸展位置時,如上文所解釋,螺柱34仍將閂鎖掛鉤36用凸輪帶動起來以致使桿旋轉并壓縮閂鎖彈簧42,從而允許螺柱34移動到掛鉤中的凹入部中且坐落到掛鉤中的凹入部中,其中閂鎖彈簧42的回復力致使掛鉤的凹入部向下移動并捕獲螺柱34。通過使板附接到桿的尖端的頂部及基底,所述板還將閂鎖彈簧42捕獲于凹槽中,從而進一步防止閂鎖彈簧42變得松動且從所述桿分離。
圖6展示平臺12的第一端14的俯視圖,其中第一支腿組合件20被隱藏。存在附接到平臺12的第一端14的端帽95。輪軸97的每一端(第一支腿22及第二支腿24分別可旋轉地附接到所述每一端)從平臺12的任一側延伸。輪軸的每一端具有尖端99,所述尖端接觸相應支腿且將相應支腿以適當位置固持到平臺12同時允許相應支腿在伸展位置與折疊位置之間旋轉。
圖7展示平臺12的第一端14(以幻影)及端帽95的輪廓,兩個十字槽頭螺釘(phillipsscrew)將框架主要部分50固定到端帽95,在端帽95上的對應位置中具有十字槽頭螺釘孔。對于鉚釘,位于第一支腿組合件樞軸28及尖端99的每一側上的兩個鉚釘將框架主要部分50固持到平臺12。
雖然已出于圖解說明的目的在前述實施例中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但將理解,此細節僅僅是出于那個目的且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范圍的情況下做出變化,除非如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