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夾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適用于不同口徑鏡片的檢測夾具。
背景技術:
在光學加工中,需要對光學鏡片多次測量,尤其在現代CNC拋光過程中,使用的是反饋式拋光,其拋光原理是獲取元件鏡片的干涉儀檢測的面型數據,通過對面型數據的檢測產生拋光程序,對鏡片進行修正式拋光,所以每次拋光后都需要使用干涉儀檢測。通常的光學檢測中所使用的夾具多為三角夾持類型的夾具,或者固定大小結構的夾具。三角夾持的夾具對于小于或者的鏡片使用比較方便,但是當鏡片超過大小之后,三角夾持的夾具就不會太穩當,需要施加多一層的保護措施,增加檢測時間。而固定大小的夾具在做加工的企業中適用性比較小,每做一個零件再做一個夾具,不但成本高還比較麻煩。
申請號為“201510304283.3”、申請公布號為“CN 105043715 A”、名稱為“一種大口徑光學鏡片夾具”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夾具,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的上框架由前后的第二橫條和第一橫條及其之間的左右對稱的兩個上支架通過螺釘連接組成,兩個上支架上均具有對稱的一對螺孔,所述的下框架由前后的第三橫條和第四橫條及其之間并位于左右兩端的左右對稱的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通過螺釘連接組成,兩塊下支架上均具有對稱的一對螺孔且與所述的兩個上支架兩對螺孔相對應;所述的左下支架位于所述的下框架的左端,還包括頂緊螺桿、聚四氟乙烯墊塊、楔形頂塊、第二擋條和第三擋條,所述的左下支架的上面具有多個螺紋孔,前端靠近所述的第三橫條凹處的螺紋孔連接所述的第一擋條,中間螺紋孔連接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墊塊,后端靠近所述的第四橫條的螺紋孔連接所述的第二擋條并貼緊第四橫條,所述的第三擋條在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墊塊的左邊,并且貼緊左下支架的左凸臺側面通過螺釘連接,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墊塊內有兩條滑槽,所述的楔形頂塊置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墊塊的滑槽內,兩個頂緊螺桿旋入所述的第一擋條前面的兩個水平螺紋孔中并頂靠所述的楔形頂塊;所述的右下支架位于所述的下框架的右端,與所述的左下支架的結構相同且左右對稱;所述的上支架的兩個支架與所述的右下支架、左下支架的結構相同且上下對稱;所述的左右框架由兩邊各二根支持滑桿插入各自的軸套,第一鎖緊件套在所述的支撐滑桿上構成,四個螺釘從上往下分別旋入所述的上支架的圓形孔中并將所述的支持滑桿和上支架連接在一起,四個螺釘從下往上分別旋入所述的下支架的圓形孔中將所述的軸套和下支架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夾具;在所述的左下支架和右下支架的下方還設有左支座和右支座,在所述的右下支架的右邊部分還有個圓孔,定位銷通過該圓孔和第二鎖緊件插入所述鎖緊座的定位孔中,由所述的第二鎖緊件鎖緊定位。該夾具主要針對800mm口徑的大口徑光學鏡片(甚至更大)起到夾持作用,消除了大口徑光學鏡片在裝夾、轉運和檢測過程中的潛在危險,靶臺移動過程中的慣性漂移以及大口徑光學鏡片表面與光軸垂直度調節的問題,保證了大口徑光學鏡片從裝夾到完成檢測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滿足了檢測裝置對鏡片的相對位置要求,然而對于大于且小于的光學鏡片而言,該夾具的結構較為復雜,其實施步驟過于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之間不同口徑鏡片的快速檢測夾具,可以加快檢測速度,節約檢測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不同口徑鏡片的檢測夾具,包括安裝在光學平臺或二維調節臺上的底板以及對稱布設在該底板上的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
所述底板上形成腰形沉頭槽及若干螺紋孔;
所述第一固定塊上形成第一斜面及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二固定塊上形成第二斜面及第二安裝孔,該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對布置,通過螺絲對底板的螺紋孔分別與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進行固定,將所述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安裝在該腰形沉頭槽上;
所述第一固定塊上伸出壓桿,所述壓桿具有一固定鏡面的圓弧形滑塊。所述第一固定塊及第二固定塊在底板上形成一V形槽,該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分別依靠螺絲固定于開有腰形沉頭槽的底板之上,該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分別可以在底板上進行滑動,來調整兩者之間的距離大小,以適用于不同口徑大小的鏡片。所述壓桿連接的圓弧形滑塊為一段R200的尼龍環,所以以下的鏡片都可以使用這個尼龍圓弧形滑塊進行固定。所述壓桿包括豎直連接桿及橫向連接桿,把豎直連接桿固定到第一固定塊上端的螺絲孔上,把橫向連接桿的一端套入豎直連接桿上,橫向連接桿可以在豎直連接桿上上下滑動,由鏡片的大小決定橫向連接桿的高度。
優選地,所述第一斜面的傾斜角度與所述第二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45°、60°或者75°。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上分別覆設防止鏡片磕碰傷的尼龍層。使尼龍層代替第一固定塊及第二固定塊來與光學鏡片相接觸,防止鏡片磕碰傷。
優選地,所述的壓桿包括豎直連接桿及橫向連接桿,該橫向連接桿與豎直連接桿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固定塊及第二固定塊的形狀相同,其寬度為60mm,整長為60mm,整高高度70mm,外部20mm寬的部位僅有10mm厚,開了兩個M6螺絲孔,用于連接第一固定塊及第二固定塊和底板。
優選地,所述的腰形沉頭槽的長度為300mm,沉頭處寬度為10mm,通口處寬度為6mm,深度為5mm。
優選地,所述的底板的長度為300mm,寬度為400mm,高度為10mm。底板上開有25mm等距的M6螺紋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適用于至的光學鏡片,便于使用干涉儀檢測鏡片的面型結果,便于工件加工過程中檢測的快速裝卸,減少檢測層面的工件裝夾,節省檢測時間,也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00-底板 101-腰形沉頭槽 102-螺紋孔
1-第一固定塊 11-第一斜面 12-第一安裝孔
2-第二固定塊 21-第二斜面 22-第二安裝孔
3-壓桿 31-圓弧形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適用于不同口徑鏡片的檢測夾具,包括安裝在光學平臺或二維調節臺上的底板100以及對稱布設在該底板100上的第一固定塊1、第二固定塊2;
所述底板100上形成腰形沉頭槽101及若干螺紋孔102;
所述第一固定塊1上形成第一斜面11及第一安裝孔12,所述第二固定塊2上形成第二斜面21及第二安裝孔22,該第一斜面11與第二斜面21相對布置,通過螺絲對底板100的螺紋孔102分別與第一安裝孔12、第二安裝孔22進行固定,將所述第一固定塊1與第二固定塊2安裝在該腰形沉頭槽101上;
所述第一固定塊1上伸出壓桿3,所述壓桿3具有一固定鏡面的圓弧形滑塊31。
所述第一斜面的傾斜角度與所述第二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所述的第一斜面11的傾斜角度為60°。
所述的第一斜面11及第二斜面21上分別覆設防止鏡片磕碰傷的尼龍層。
所述的腰形沉頭槽101的長度為300mm,沉頭處寬度為10mm,通口處寬度為6mm,深度為5mm。
所述的底板1的長度為300mm,寬度為400mm,高度為10mm。
安裝時,首先把第一固定塊1、第二固定塊2沿著腰型槽移動到所需位置,分別通過螺絲與底板100的腰形沉頭槽101相連接。
確定被測光學鏡片的尺寸,由被測光學鏡片的尺寸來確定第一固定塊1、第二固定塊2之間的合適距離,擰緊螺絲固定第一固定塊1、第二固定塊2的位置。
所述壓桿包括豎直連接桿及橫向連接桿,把豎直連接桿固定到第一固定塊上端的螺絲孔上,把橫向連接桿的一端套入豎直連接桿上,橫向連接桿可以在豎直連接桿上上下滑動,由鏡片的大小決定橫向連接桿的高度。
用一根螺絲穿過橫向連接桿的另一端的腰型槽,通過鏡片的大小、位置確定螺絲固定到橫向連接桿的確切位置,把的尼龍圓弧塊固定到螺絲上。
在豎直連接桿上滑動橫向連接桿,當尼龍圓弧塊壓緊鏡片時,通過螺絲鎖緊橫向連接桿。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