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裝配定位夾具。
背景技術:
傳統電器生產線的裝配定位夾具,需先人工將工件放置于基座中,再用工具將工件與基座完全固定配合,這種采用純人工操作方式的生產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而且產品的質量波動大。尤其是在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與交流接觸器基座的裝配工作中,通常需要工人用手將滅弧件放置在接觸器的基座中,再用螺絲刀將滅弧件與基座完全固定配合,這種手工操作方式不僅裝配過程繁瑣,而且會導致產品合格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定位準確、裝配快捷、用途廣泛的裝配定位夾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裝配定位夾具,包括底座1和氣缸6,所述的氣缸6安裝在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用于安裝基座5的第一定位塊2,氣缸6上安裝有用于抓取工件4的第二定位塊3,所述第二定位塊3上設有磁鐵31,并且在第二定位塊3的側壁上設有與磁鐵31相對設置的限位槽35,所述的工件4通過磁鐵31的磁力安裝在限位槽35上,氣缸6能夠驅動第二定位塊3運動,從而使第二定位塊3上的工件4安裝進第一定位塊2上的基座5中。
可選的,所述第二定位塊3的側壁上還設有安裝槽32,所述的安裝槽32與限位槽35分別設置在第二定位塊3上相對設置的側壁上,所述的磁鐵31安裝在在安裝槽32內并能夠吸住安裝在限位槽35內的工件4,所述工件4的側壁上設有凸起41,安裝時所述的凸起41與基座內的定位槽51相連接,使得工件4能夠克服磁力吸引從第二定位塊3上脫落。
可選的,所述的氣缸6上設有用于安裝第二定位塊3的安裝板10,所述的安裝板10上設有開口和橫梁101,所述的開口分別設置在橫梁101的兩側,所述第二定位塊3端部的側壁上設有凸臺34,所述凸臺34與橫梁101相連接。
可選的,所述橫梁101的兩側分別并排設有三個第二定位塊3,每個第二定位塊3上安裝有一個工件4,并且第二定位塊3的設有凸臺34的一端的端面與安裝板10的表面平齊。
可選的,所述的第二定位塊3為長方體結構,所述限位槽35是開設在第二定位塊3相鄰設置的三個側壁上的三側面開槽,從而能夠安裝U形結構的工件4。
可選的,所述的工件4是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所述的基座5是交流接觸器基座,所述的滅弧件上設有引弧腳,安裝時所述的引弧腳與交流繼電器基座上的裝配槽相連接從而使滅弧件克服磁力吸引從第二定位塊3上脫落。
可選的,所述的氣缸6上設有輸出端61,所述的輸出端61與連接板7相連接,所述的連接板7上設有用于安裝第二定位塊3的安裝板10,所述的安裝板10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塊3。
可選的,所述第一定位塊2上設有通槽21,所述的通槽21與基座5端部的凸起52相配合,并且通槽21的側壁與基座5底部的側壁接觸連接。
可選的,所述的底座1上安裝有隔板11和擋板12,所述隔板11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定位塊2,另一側安裝有控制箱8,所述擋板12的兩側分別與第一定位塊2和隔板11相連接,所述基座5的上方設有氣缸6,所述的氣缸6安裝在隔板11上,并且氣缸6的輸出端61朝向基座5設置。
可選的,所述的磁鐵31通過螺釘33固定安裝在安裝槽32內,所述限位槽35的深度與工件4的厚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定位夾具通過第二定位塊磁性吸附夾持工件,實現了工件與基座的半自動化裝配,相比與傳統的人工單個安裝的生產模式,不僅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而且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此外,通過限位槽使得工件能夠穩定安裝在第二定位塊上,提高了裝配時本夾具的可靠性,并且縮小了工件與磁鐵之間的距離,確保磁鐵所提供的磁力能夠吸住工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塊的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塊的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塊的俯視圖;
圖7是圖4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局部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9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定位夾具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定位夾具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裝配定位夾具,包括底座1、控制箱8和氣缸6,所述的氣缸6安裝在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用于安裝基座5的第一定位塊2,氣缸6上安裝有用于抓取工件4的第二定位塊3,所述第二定位塊3上設有磁鐵31,并且在第二定位塊3的側壁上設有與磁鐵31相對設置的限位槽35,所述的工件4通過磁鐵31的磁力安裝在限位槽35上,氣缸6與第二定位塊3相連接,所述的控制箱8能夠控制氣缸6驅動第二定位塊3運動,從而使第二定位塊3上的工件4安裝進第一定位塊2上的基座5中。具體地,所述的工件4上設有凸起41,安裝時所述的凸起41與基座5上的定位槽51相連接從而使工件4克服磁力從第二定位塊3上脫落。優選的,所述的基座5是交流接觸器基座,工件4是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所述的滅弧件上設有引弧腳,所述的引弧腳與交流接觸器基座上的裝配槽相連接,使得滅弧件能夠與從第二定位塊3上脫落完成裝配。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定位塊3磁性吸附夾持工件4,實現了工件4與基座5的半自動化裝配,相比與傳統的人工單個安裝的生產模式,不僅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而且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此外,通過限位槽35使得工件4能夠穩定安裝在第二定位塊3上,提高了裝配時本夾具的可靠性,并且縮小了工件4與磁鐵31之間的距離,確保磁鐵31所提供的磁力能夠吸住工件4。
如圖1至圖6所示,所述的氣缸6上設有輸出端61,所述的輸出端61與連接板7相連接,所述的連接板7上設有用于安裝第二定位塊3的安裝板10,所述的安裝板10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塊3。具體地,圖3至圖6中的安裝板10上設有開口(圖中未示出)和橫梁101,所述的開口分別設置在橫梁101的兩側用于安裝第二定位塊3,每個第二定位塊3端部的側壁上設有凸臺34,所述凸臺34與橫梁101相連接使得第二定位塊3限位安裝在安裝板10上,并且第二定位塊3的設有凸臺34的一端的端面與安裝板10的表面平齊使得安裝板10易于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是,在安裝板10的橫梁101的兩側分別并排設有三個第二定位塊3,每個第二定位塊3上安裝有一個工件4,所述的工件4是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基座5是交流接觸器基座,所述的滅弧件上設有引弧腳,所述的引弧腳與交流接觸器基座上的裝配槽相連接,使得滅弧件能夠脫離第二定位塊3并與完成裝配。
如圖4和圖7所示,所述第二定位塊3的側壁上還設有用于安裝磁鐵31的安裝槽32,所述的安裝槽32與限位槽35分別設置在第二定位塊3上相對設置的側壁上,所述的磁鐵31通過螺釘33固定在安裝槽32內并能夠吸住安裝在限位槽35內的工件4,所述限位槽35的深度與工件4的厚度相同,使得工件4的表面與的表面第二定位塊3平齊從而便于安裝。優選的,第二定位塊3為矩形,工件4為U形結構,并且工件4是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限位槽35是開設在第二定位塊3相鄰設置的三個側壁上的三側面開槽。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定位塊3不限于唯一的接觸器產品的定位塊,對于結構類似、尺寸相近的工件4都可以安裝在本夾具上用于與不同的基座5進行裝配。
如圖1、圖2和圖8所示,所述的底座1上垂直安裝有隔板11和擋板12,所述隔板11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定位塊2,另一側安裝有控制箱8,所述擋板12的兩側分別與第一定位塊2和隔板11相連接,在安裝時第一定位塊2上基座5的側壁與擋板12相連接從而完成了基座5的定位安裝,所述基座5的上方設有氣缸6,所述的氣缸6安裝在隔板11上,與安裝有工件4的第二定位塊3相連接的輸出端61朝向基座5設置,從而通過調整擋板12的厚度就可以調整基座5與工件4的相對位置,使得基座5的安裝定位準確且便于多個基座5在進行流水拆裝工作時的統一定位,操作方便而效率高,所述的控制箱8的側壁上還安裝有用于控制氣缸6的開關9。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定位塊2與第二定位塊3之間的定位結構,相比于傳統的人工螺絲刀安裝工件的生產模式,結構簡單,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
如圖1和圖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塊2上設有通槽21,所述的通槽21與基座5端部的凸起52相配合,并且通槽21的側壁與基座5底部的側壁接觸連接,使得基座5與第一定位塊2之間能夠實現快速的拆卸,從而提高裝配工作效率。
如圖9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基座5與工件4的一個裝配實施例,在安裝時,動力設備氣缸6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工序通過連接板7將安裝有工件4的第二定位塊3垂直下降到基座5內的定位槽51處,所述的定位槽51與工件4側壁上的凸起41相連接,當氣缸6向上運動歸位時,在豎直方向上工件4與磁鐵31之間的磁性吸力所產生的摩擦力小于凸起41與定位槽51之間的彈力,從而使得工件4從第二定位塊3上脫落實現裝配并能夠進行下一個工件4的安裝。優選的,工件4是交流接觸器的滅弧件,所述的凸起41是滅弧件上的引弧腳,基座5是交流接觸器基座。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