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線路板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絡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都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目前,國內外通信巨頭在5G網絡上都取得了相應的技術突破,將進一步加劇全球5G網絡研發的競爭,加速其商業化進程。作為通信基站載體的線路板在網絡技術的發展中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時期。為保證信號的高頻高速傳輸通常采用高頻高速線路板作為基本載體,此類型的高頻高速線路板通常會特殊的材料制成線路板,企業通常采用高頻高速的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簡寫為PTFE)材料制作的線路板以滿足其性能需求。在線路板生產中發現,PTFE材料制成的線路板具有材質軟、不受壓,導致鉆孔加工粉塵毛刺難以去除等問題。因此,如何減少鉆孔毛刺,提高鉆孔品質和良品率成為線路板生產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減少鉆孔毛刺,提高鉆孔品質和良品率的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實現:一種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包括待鉆孔線路板區、鋁片、墊板以及酚醛樹脂板,其從下至上依次為墊板、待鉆孔線路板區、鋁片以及酚醛樹脂板;所述的待鉆孔線路板區由多塊結構相同且按同一方向重疊的線路板而成,在線路板與線路板之間設有一層牛皮紙或酚醛樹脂板,通過牛皮紙或酚醛樹脂板實現層與層之間的線路板的分隔。
其中,所述的鋁片和酚醛樹脂板的大小均勻線路板的大小相同。
其中,所述的酚醛樹脂板的厚度為0.8~1.6mm。
其中,所述的牛皮紙的厚度為0.2~0.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潔,實用性強,通過在鋁板上設有酚醛樹脂板,可以有效的改善線路板板面的壓傷以及鉆孔毛刺問題,在線路板與線路板之間設有一層牛皮紙或酚醛樹脂板,使得線路板在鉆孔時,通過牛皮紙或酚醛樹脂板可以有效的清理鉆刀上的粉塵,增加鉆刀的排屑能力,避免鉆刀上的粉塵和板屑影響鉆下一塊線路板孔的品質,確保線路板鉆孔時的孔徑正常,減少因鉆孔毛刺或線路板板面問題導致線路板返工及報廢,提高線路板鉆孔的良品率,確保線路板品質和鉆孔效率,適用于線路板企業鉆孔排版使用,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 為現有的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待鉆孔線路板區;11線路板;2鋁片;3墊板;4酚醛樹脂板;5牛皮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一種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包括待鉆孔線路板區1、鋁片2、墊板3以及酚醛樹脂板4,其從下至上依次為墊板3、待鉆孔線路板區1、鋁片2以及酚醛樹脂板4。所述的待鉆孔線路板區1由多塊結構相同的重疊的線路板11而成,且多塊線路板按照相同的順序和相同的方向排版。為了避免線路板在鉆孔過程中壓傷線路板板面,在線路板11與線路板11之間設有一層牛皮紙5,通過牛皮紙5實現層與層之間的線路板的分隔和線路板板面之間的的摩擦。
為了更好地保護線路板,避免線路板鉆孔時,線路板的孔內出現毛刺等問題,所述的鋁片2和酚醛樹脂板4的大小規格均勻線路板11的大小規格相同,使得鋁片和酚醛樹脂板4能夠完全將線路板板面覆蓋。
為了更好地改善線路板板面品質,減少線路板板面壓傷及鉆孔毛刺現象,所述的酚醛樹脂板4的厚度為0.8~1.6mm。優選的酚醛樹脂板4的厚度為1.0mm。
為了更好地清潔鉆刀上的粉塵,使得鉆刀的排屑功能加強,避免鉆刀上的粉塵影響線路板上的鉆孔品質,所述的牛皮紙的厚度為0.2~0.5mm。優選的牛皮紙的厚度為0.3mm。
工作時,先將線路板、鋁片2、墊板3、酚醛樹脂板4以及牛皮紙5從下至上依次按照以上所述的順序排版,排版后的順序為墊板、線路板、牛皮紙、線路板、…、鋁板、酚醛樹脂板4,線路板與線路板之間的數量和排版根據實際線路板的數量進行調整和排版。然后將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移至鉆孔臺進行鉆孔。鉆孔時,鉆刀先鉆入酚醛樹脂板4,然后再鉆入鋁板,通過鋁板上方的酚醛樹脂板4可以有效的線路板板面壓傷和鉆孔毛刺。鉆入鋁板后的鉆刀繼續往下鉆孔,鉆刀鉆穿線路板后經過牛皮紙再鉆下一層線路板,在線路板之間設置一層牛皮紙,可以有效對鉆刀進行清理,避免鉆刀上的粉塵殘留在鉆刀上,在鉆下一層線路板時影響下一層線路板鉆孔的品質,同時還可以保證孔徑,減少因鉆孔毛刺而導致線路板返工及報廢,提高線路板鉆孔的良品率,確保線路板品質和鉆孔效率。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高頻高速線路板的鉆孔排版結構的結構與實施例1的結構相同,其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線路板與線路板之間的間隔采用酚醛樹脂板代替原來的牛皮紙,如圖3所示,其余的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其實現的效果與實施例1相同,再次不作進一步闡述。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