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自動機械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精密器件夾持器。
背景技術:
精密零件的夾持裝配過程中,特別是精密光學儀器配件的夾持裝配,主要通過手工夾持,效率低下且勞動強度大,也容易因磕碰和震動而損壞精密零配件。現有的氣動夾持裝置由于需要提供額外的氣源裝置,成本較高,整體結構復雜,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精密器件夾持器,利用電機驅動控制導線的長短來控制柔性爪的夾緊和張開,實現對精密器件的柔性夾持,能夠代替人手對精密器件進行柔性夾持,顯著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提高裝配質量。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包括:矩形底座、左導線、右導線和包括右夾持臂和左夾持臂的柔性爪,其中:底座的一側固定于柔性爪的底部,另一側中部設有集線輪;左導線一端貫穿底座和左夾持臂固定于左夾持臂頂端,其另一端與集線輪相連;右導線一端貫穿底座和右夾持臂固定于右夾持臂頂端,其另一端與集線輪相連;集線輪連有驅動電機。
所述的右夾持臂根部和左夾持臂根部之間設有半圓形豁口。
所述的底座左右兩端設有用于引導導線的導線輪。
所述的導線輪與底座長邊夾角α為30°。
所述的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的相對側分別設有若干矩形凹槽,使得導線貫穿矩形凹槽。
所述的左導線位于左夾持臂部分以及右導線位于右夾持臂部分分別套有導線套。
所述的左夾持臂和右夾持臂的頂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對應導線的固定塊。
所述的柔性爪的材料為橡膠、硅膠或乳膠。
所述的固定塊和底座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
附圖說明
圖1為夾持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夾持器俯視圖;
圖3為夾持器正視圖;
圖4為沿A‐A剖視圖;
圖5為夾持器夾持狀態示意圖;
圖中:1柔性爪、2左導線套、3右導線套、4左固定塊、5右固定塊、6左導線、7右導線、8底座、9左支座、10右支座、11左導線輪、12右導線輪、13集線輪、14電機支架、15驅動電機、16左夾持臂、17待夾持器件、18右夾持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矩形底座8、左導線6、右導線7和包括右夾持臂18和左夾持臂16的柔性爪1,其中:底座8的一側固定于柔性爪1的底部,另一側中部設有集線輪13;左導線6一端貫穿底座8和左夾持臂16固定于左夾持臂16頂端,其另一端與集線輪13相連;右導線7一端貫穿底座8和右夾持臂18固定于右夾持臂18頂端,其另一端與集線輪13相連;集線輪13連有驅動電機15。
如圖2~3所示,所述的柔性爪1的下部端面為矩形且和底座8的形狀一致,上部為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整個柔性爪1為一整體,材料為橡膠、硅膠或乳膠。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的相對面分別設有沿夾持臂厚度方向貫通的矩形凹槽。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之間為半圓形豁口,用于與待夾持器件17貼合。
所述的柔性爪1下部端面與矩形底座8一側相連,在底座8的左端設置左導線輪11,左導線輪11由左支座9固定,導線輪與底座8長邊夾角α為30°。底座8的右端設置右導線輪12,右導線輪12由右支座10固定,導線輪與底座8長邊夾角α為30°。底座8的中部設有電機支架14,電機支架14中設置集線輪13,集線輪13的軸向垂直底座8平面,集線輪13的下端與固定于電機支架14上的驅動電機15相連。所述的底座8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
如圖4所示,所述的柔性爪1左右側設有貫穿整個柔性爪1和底座8的通孔,該通孔同時也貫穿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上的矩形凹槽。左導線6穿設于左側的通孔中,一端通過左固定位塊扣于左夾持臂16的頂端,另一端與集線輪13相連,左導線6通過左導向輪導向。右導線7穿設于右側的通孔中,一端通過右固定位塊扣于右夾持臂18的頂端,另一端與集線輪13相連,右導線7通過右導向輪導向。所述的左固定塊4和右固定塊5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左導線6位于矩形凹槽部分套有左導線套2,右導線7位于矩形凹槽部分套有右導線套3。
如圖5所示,所述的驅動電機15正轉時,集線輪13集線,帶動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合攏,夾住待夾持器件17。當驅動電機15反轉時,左夾持臂16和右夾持臂18依靠彈性恢復原裝,從而釋放待夾持器件17。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利用電機驅動控制導線的長短來控制柔性爪的夾緊和張開,實現對精密器件的柔性夾持,能夠代替人手對精密器件進行柔性夾持,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成本低廉,控制方式簡單,穩定性高,能夠提高裝配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