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屬于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建立系統(tǒng)動力學方程時,需要系統(tǒng)的質量、質心位置、繞轉動軸的慣性矩以及慣性積等參數(shù),其中慣性矩和慣性積構成剛體相對于某坐標系的慣性矩陣。上述系統(tǒng)參數(shù)被稱為慣性參數(shù),是系統(tǒng)固有的物理量,其決定了系統(tǒng)的動力學響應與行為。慣性參數(shù)是復雜系統(tǒng)(如車輛、飛機、航天器以及機器人等)動力學分析的前提條件。
考慮到測試時間以及測試成本,慣性參數(shù)的可接受誤差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目前已經證實對于航空航天載具以及地面車輛,較小的慣性參數(shù)誤差將在計算動力學響應中產生不可忽略的誤差。對于航空航天載具,主慣性軸以及慣性張量對飛行控制性能是極其重要的。
然而,系統(tǒng)的慣性參數(shù)通常是通過三維CAD模型來估計的,該估計易于產生較大的誤差。其中誤差來源主要包括機械的幾何誤差、材料缺陷以及密度的不確定(如元器件)等。一般而言,對于一個具有成千上萬零件的復雜系統(tǒng),采用這種方法慣性參數(shù)的估計誤差將超過實際值的10%甚至更多,這會對復雜系統(tǒng)的控制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進而降低系統(tǒng)性能,影響該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
解決慣性參數(shù)精度不足問題的最終途徑是通過測量獲得高精度的動力學參數(shù)。因此,剛體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的研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包括:支撐架、3-URU并聯(lián)機構、轉軸驅動系統(tǒng)、雙軸傾角傳感器和編碼器;
所述支撐架由斜肋板、橫肋板、四個支撐方柱和支撐板組成,所述支撐板固定在四個支撐方柱的上端,支撐方柱與支撐方柱之間固定有橫肋板,支撐方柱與支撐板之間固定有斜肋板。
所述3-URU并聯(lián)機構由三個上虎克鉸、三個下虎克鉸、頂部板、連桿一、連桿二、動平臺和拉壓力傳感器組成,所述頂部板固定在支撐板的下部,三個上虎克鉸呈正三角形固定在頂部板上,三個下虎克鉸呈正三角形分別與動平臺相連接,一個上虎克鉸與一個對應的下虎克鉸之間依次連接有連桿一、拉壓力傳感器和連桿二,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的一端設有虎克鉸端蓋一,上十字軸的另一端設有虎克鉸端蓋二;下虎克鉸軸承座的上端設有與連桿二相連接的軸承,軸承座的左右兩端之間設有下十字軸,下十字軸的下端與動平臺固定連接。
所述轉軸驅動系統(tǒng)由機架、減速器、步進電機、離合器動盤、離合器線圈、離合器線圈架、離合器銜鐵、離合器連桿法蘭和簧片組成,機架固定在頂部板的下部,減速器固定在機架上,步進電機與減速器相連接,離合器動盤固定在減速器的輸出軸上,離合器連桿法蘭與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的一端相連接,離合器銜鐵和簧片均固定在離合器連桿法蘭上,離合器線圈架固定在機架的下部,離合器線圈設置在離合器線圈架上。
所述編碼器固定在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的另一端上。
所述雙軸傾角傳感器固定在頂部板上。
本發(fā)明的測試設備基于3-URU并聯(lián)機構研制,一次測試即可完成全部慣性參數(shù)的測量,故無需對被測對象構型進行調整,提升了測量效率;測試設備設計了主動驅動系統(tǒng),可使并聯(lián)機構運動到指定的初始偏置位置,提高了慣性參數(shù)測試的自動化程度;測試設備為被動測量機構,除了測量初始位置通過主動驅動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外,無需其他機電系統(tǒng),降低了系統(tǒng)復雜性,節(jié)約了成本;測試設備的傳感器較少,測量系統(tǒng)更加簡潔。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測量精度高、安全可靠、效率高,并且自動化程度較高,可滿足不同規(guī)格形狀的剛體慣性參數(shù)的測量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仰視)。
圖2為本發(fā)明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主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
圖5為圖4的C處放大圖。
圖6為圖4的D處放大圖。
圖7為圖4的E處放大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1為斜肋板,2為橫肋板,3為機架,4為支撐方柱,5為頂部板,6為虎克鉸端蓋一,7為上十字軸,8為虎克鉸端蓋二,9為支撐板,10為連桿一,11為連桿二,12為軸承座,13為軸承端蓋,14為下十字軸,15為下端,16為動平臺,21為減速器,22為拉壓力傳感器,23為步進電機,24為雙軸傾角傳感器,25為離合器動盤,26為離合器線圈,27為離合器線圈架,28為離合器銜鐵,29為離合器連桿法蘭,30為簧片,31為編碼器,41為角接觸球軸承,42為深溝球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圖7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自動化慣性參數(shù)測試設備,包括:支撐架、3-URU并聯(lián)機構、轉軸驅動系統(tǒng)、雙軸傾角傳感器24和編碼器31;
所述支撐架由斜肋板1、橫肋板2、四個支撐方柱4和支撐板9組成,所述支撐板9固定在四個支撐方柱4的上端,支撐方柱4與支撐方柱4之間固定有橫肋板2,支撐方柱4與支撐板9之間固定有斜肋板1。
所述3-URU并聯(lián)機構由三個上虎克鉸、三個下虎克鉸、頂部板5、連桿一10、連桿二11、動平臺16和拉壓力傳感器22組成,所述頂部板5固定在支撐板9的下部,三個上虎克鉸呈正三角形固定在頂部板5上,三個下虎克鉸呈正三角形分別與動平臺16相連接,一個上虎克鉸與一個對應的下虎克鉸之間依次連接有連桿一10、拉壓力傳感器22和連桿二11,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7的一端設有虎克鉸端蓋一6,上十字軸7的另一端設有虎克鉸端蓋二8;下虎克鉸軸承座12的上端設有與連桿二11相連接的軸承,軸承座12的左右兩端之間設有下十字軸14,下十字軸14的下端15與動平臺16固定連接。
所述轉軸驅動系統(tǒng)由機架3、減速器21、步進電機23、離合器動盤25、離合器線圈26、離合器線圈架27、離合器銜鐵28、離合器連桿法蘭29和簧片30組成,機架3固定在頂部板5的下部,減速器21固定在機架3上,步進電機23與減速器21相連接,離合器動盤25固定在減速器21的輸出軸上,離合器連桿法蘭29與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7的一端相連接,離合器銜鐵28和簧片30均固定在離合器連桿法蘭29上,離合器線圈架27固定在機架3的下部,離合器線圈26設置在離合器線圈架27上。
所述編碼器31固定在上虎克鉸的上十字軸7的另一端上。
所述雙軸傾角傳感器24固定在頂部板5上。
所述編碼器31為十六位絕對式編碼器。
慣性參數(shù)測試時,被測對象通過螺釘和圓柱銷安裝在動平臺上,由于該并聯(lián)機構為三自由度旋轉機構,在給予并聯(lián)機構初始激勵后,被測對象將會受到三個方向的轉動激勵,這樣,通過一次測試即可完成全部慣性參數(shù)的測量。為了提高測試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在與頂部板連接的三個虎克鉸關節(jié)上分別裝有一套轉軸驅動系統(tǒng),它由步進電機、減速器及電磁離合器組成。步進電機經由減速器減速,再通過電磁離合器控制驅動軸與虎克鉸轉動軸的連接或斷開。首先,讓電磁離合器上電,此時,驅動軸與虎克鉸轉動軸相連,三個步進電機將并聯(lián)機構驅動至指定的初始位置。然后,將三個電磁離合器同時斷電,驅動軸與虎克鉸轉動軸脫離,并聯(lián)機構失去外部動力,在重力作用下做三自由度轉動。這樣,通過該套轉軸驅動系統(tǒng)便能為并聯(lián)機構施加任意初始偏置,不再借助人的力量,從而實現(xiàn)了慣性參數(shù)測試的自動化。該測試設備所需傳感系統(tǒng)包括三個拉壓力傳感器、三個十六位絕對式編碼器以及一個雙軸傾角傳感器。其中,三個拉壓力傳感器安裝在連桿靠近動平臺一端,以減少連桿本身質量對力測量的影響。三個十六位絕對式編碼器分別安裝在上虎克鉸的十字軸上,能夠實時測量動平臺的運動情況。雙軸傾角傳感器安裝在頂部板上,能夠檢測頂部板安裝的水平度,這對于慣性參數(shù)測量是必要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這些具體實施方式都是基于本發(fā)明整體構思下的不同實現(xiàn)方式,而且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