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軸心固定裝置,尤指一種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照美國專利號第5,709,136號專利案「Powerdriventools」,其揭示一種動力扳手,該動力扳手包括頭部(head12)、用于連接握柄的驅動接合器(driveadapter14)以及可旋轉的動力驅動器(rotatablepowerdrive16),頭部設置可旋轉的套筒件(socketmember20)用以連接螺絲或螺栓,套筒件具有沿其圓周方向延伸并繞其軸心的復數個輪齒(gearteeth24)。驅動接合器具有細長的外殼(housing28),其具有中央軸孔(centralaxialbore30),在中央軸孔之中具有被安裝在軸承(bearings32)上的細長旋轉驅動軸(rotatabledriveshaft34),旋轉斜輸入齒輪(rotarybeveledinputgear36)被安裝在驅動軸的一端,斜輸入齒輪的齒(teeth38)與套筒件的輪齒嚙合以使套筒件沿旋轉軸轉動,旋轉軸垂直于驅動軸的轉動軸(axisofrotation)。然而,上述動力扳手在外殼鉆設中央軸孔的制造過程中,由于外殼的細長外觀提高了鉆孔的難度,鉆孔加工機為了相應于細長外觀的外殼,必須使用具有一定長度的鉆頭。然而,鉆頭的長度和直徑的比越大,彎曲傾向即會隨之增加,鉆頭必須承受鉆孔時相應的彎曲力,而導致鉆頭撓曲并使得孔徑誤差加大。加工后之中央軸孔軸心將會不可預期地偏離外殼的軸心,換言之,即是中央軸孔沿一個不理想軸線形成于外殼,導致中央軸孔與外殼的同心度偏差過大。因此當旋轉驅動軸安裝在中央軸孔時,驅動軸的轉動軸并不會順利地垂直于套筒件的旋轉軸,導致斜輸入齒輪的齒與套筒件的輪齒無法順暢地嚙合,動力驅動器的扭力無法完整地通過驅動軸傳輸至套筒件。長久使用下,容易使斜輸入齒輪與套筒件損壞而導致動力扳手無法再使用。再者,上述的動力扳手不僅會產生中央軸孔的軸心與外殼之間的同心度偏差過大而導致斜輸入齒輪的齒與套筒件的輪齒無法順暢地嚙合的問題。為了放 置軸承,中央軸孔還必須加工出數個放置槽以容置軸承。數個放置槽分段加工時也會分別與中央軸孔之間產生同心度偏差的問題,導致旋轉驅動軸無法順暢地在中央軸孔內轉動,使得斜輸入齒輪的齒與套筒件的輪齒無法順暢地嚙合,同樣產生動力驅動器的扭力無法完整地通過驅動軸傳輸至套筒件的技術問題。有鑒于上述現有結構的缺失,本發明人乃發明出一種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可克服上述現有結構的所有缺點。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能夠設置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傳動槽形成于驅動孔與傳動孔之間,驅動孔沿第一軸線延伸形成于快轉扳手,快轉扳手的驅動裝置設置于驅動孔并能夠驅動固定件,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本體的傳動孔,該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包括有一個軸孔,該軸孔沿一個第二軸線延伸并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的一側,當該軸心固定裝置被設置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該第二軸線與驅動孔的第一軸線相交并互相垂直,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能夠伸入該軸孔而與驅動裝置互相連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能夠設置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傳動槽形成于驅動孔與傳動孔之間,驅動孔沿第一軸線延伸形成于快轉扳手,快轉扳手的驅動裝置設置于驅動孔并能夠驅動固定件,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本體的傳動孔,其特征在于,該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包括有:一個軸孔,其沿一個第二軸線延伸并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的一側,當該軸心固定裝置被設置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該第二軸線與驅動孔的第一軸線相交并互相垂直,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能夠伸入該軸孔而與驅動裝置互相連接。所述的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中:沿該第二軸線的徑向具有一個第一端,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抵靠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的槽面,該軸心固定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開口,該開口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并與該軸孔連通,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能夠經由該開口部分地外露于該軸心固定裝置而與該驅動裝置互相連接。所述的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中:包括至少一個閃避槽,該閃避槽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并與該開口連 通,驅動裝置能夠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而與傳動裝置互相嚙合,該軸心固定裝置的一側具有一個外壁面,該外壁面能夠抵靠于傳動槽的槽面,該軸孔貫穿該外壁面。所述的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中:相反于該外壁面的一側具有一個端面,該軸孔貫穿該端面與該外壁面,當該軸心固定裝置被設置于快轉扳手的傳動槽,該端面面對快轉扳手的驅動裝置,且快轉扳手的傳動裝置伸入該軸孔與驅動裝置互相連接,使得該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被限制于快轉扳手的驅動裝置與傳動槽的槽面之間而無法脫離快轉扳手的傳動槽,該軸心固定裝置于該外壁面沿該第二軸線延伸形成一個延伸部,該軸孔貫穿該延伸部,該延伸部能夠伸入快轉扳手的傳動孔并與傳動孔之間形成一個間隙,該端面與該外壁面為曲面,且該軸心固定裝置沿平行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月牙狀的截面形狀。所述的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其中:在該外壁面形成至少一個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能夠卡掣于傳動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還包括:一種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個本體,其具有一個頭部、一個身部、一個驅動孔與一個傳動孔,該頭部與該身部互相連接,該驅動孔沿一個第一軸線延伸形成于該頭部,該傳動孔延伸形成于該身部,該本體更包括一個傳動槽,該傳動槽設置于該驅動孔與該傳動孔之間并分別與該驅動孔與該傳動孔相連通;一個驅動裝置,其沿該第一軸線設置于該本體的驅動孔并能夠驅動固定件;一個軸心固定裝置,其設置于該本體的傳動槽,該軸心固定裝置包括一個軸孔,該軸孔沿一個第二軸線延伸并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的一側,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一軸線相交并互相垂直;一個傳動裝置,其設置于本體并包括一個齒輪與一個傳動桿,該齒輪可沿該第二軸線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并連接該驅動裝置,該傳動桿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本體的傳動孔并包括一個驅動端與一個傳動端,該傳動桿的驅動端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并連接該齒輪;以及一個動力裝置,其連接該傳動桿的傳動端并能夠提供動力驅動該傳動桿。所述的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中:該傳動槽的槽面包括一個第一面部,該軸心固定裝置沿該第二軸線的徑向具有一個第一端,該軸心固定裝 置的第一端抵靠于該傳動槽的第一面部,該軸心固定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開口,該開口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并與該軸孔連通,該齒輪的外周緣環設一個齒部,該齒部經由該開口部分地外露于該軸心固定裝置而與該驅動裝置連接,該驅動裝置包括一個驅動件與一個第一齒環,該驅動件沿該第一軸線可轉動地設置于該驅動孔,該第一齒環可轉動設置于該驅動件并能夠帶動該驅動件,該軸心固定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閃避槽,該閃避槽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并與該開口連通,該第一齒環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而與該齒輪的齒部互相嚙合,該傳動槽的一側與該驅動孔連通,該傳動槽另一側的槽面與該傳動孔連通并具有一個內面部,該內面部沿該第二軸線的徑向與該第一面部相連并互相垂直,該軸心固定裝置的一側具有一個外壁面,該外壁面抵靠于該傳動槽的內面部。所述的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中:該軸心固定裝置相反于該外壁面的一側具有一個端面,該軸孔貫穿該端面與該外壁面,該端面面對該驅動裝置,且該傳動桿的驅動端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并連接該齒輪,使得該軸心固定裝置被限制于該驅動裝置與該內面部之間而無法脫離該傳動槽,該軸心固定裝置于該外壁面沿該第二軸線延伸形成一個延伸部,該軸孔貫穿該延伸部,該延伸部伸入該傳動孔并與該傳動孔之間形成一個間隙,該端面與該外壁面為曲面,且該軸心固定裝置沿平行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月牙狀的截面形狀。所述的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中:該傳動槽于該內面部形成至少一個定位槽,該軸心固定裝置于該外壁面形成至少一個定位凸部,該定位凸部卡掣于該定位槽。所述的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中: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沿該第二軸線的徑向具有一個孔徑,該齒輪沿該第二軸線的徑向具有一個外徑,該孔徑小于該外徑,該傳動孔沿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第一長度,該軸心固定裝置沿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一長度與該第二長度的比值大于10,該開口沿平行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開口長度,該齒輪沿平行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具有一個齒輪長度,該開口長度不小于該齒輪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憑借該軸心固定裝置設置于該驅動孔與該傳動孔之間的傳動槽,且該驅動裝置沿該第一軸線設置于該本體的驅動孔,該傳動裝置的齒輪可沿該第二軸 線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并連接該驅動裝置,而該第二軸線垂直于該第一軸線。因此,即使該傳動孔于加工時沿一個第三軸線延伸形成于該身部,使得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三軸線之間產生同心度偏差,換言之,該第三軸線為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使得該第三軸線與該第一軸線完全不相交,或是如本實施例中圖與圖所示的該第三軸線與該第一軸線相交但形成一個不等于度的夾角。將本發明的軸心固定裝置應用至快轉扳手,該傳動裝置的齒輪能夠避免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即該第三軸線)影響而沿該第二軸線(其垂直于該第一軸線,即為所欲得到的理想軸線)順暢地連接并驅動該驅動裝置,使該動力裝置的扭力完整地通過該傳動裝置的傳動桿與齒輪傳輸至該驅動裝置,并且增加快轉扳手的使用壽命。2、憑借該開口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當組裝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時,能夠先將該軸心固定裝置設置于該傳動槽,并經由該開口將該齒輪放置進入該軸心固定裝置內,再將該傳動桿設置于該傳動孔,使該傳動桿的驅動端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的軸孔并連接該齒輪,即可完成組裝,步驟簡便且組裝人員不需要任何輔助定位的工具即可讓該齒輪對準該第二軸線。3、該軸心固定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閃避槽,該閃避槽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的第一端并與該開口連通,該第一齒環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而與該齒輪的齒部互相嚙合。如此使該第一齒環能夠相對于該驅動件順暢地轉動,并使該軸心固定裝置無法任意地脫出該傳動槽。其他目的、優點和本發明的新穎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是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表示齒輪嚙合第一齒環與第二齒環。圖5是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剖視圖。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表示齒輪經由開口部分地外露于該軸心固定裝置而與第一齒環嚙合。圖7是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表示軸心固定裝置的定位凸部卡掣于定位槽。附圖標記說明:10本體;11頭部;12身部;13驅動孔;131環齒部;132蓋件;133扣件;14傳動孔;15傳動槽;151第一面部;152第二面部;153內面部;154定位槽;16握柄;17容置槽;18封蓋;20驅動裝置;21驅動件;22第一齒環;221內齒部;222端齒部;23第二齒環;231內齒部;232端齒部;24棘齒塊組;241主齒塊;242第一副齒塊;243第二副齒塊;25第一銷件;26第二銷件;30軸心固定裝置;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1軸孔;32開口;33閃避槽;34外壁面;35端面;36延伸部;37定位凸部;40傳動裝置;41齒輪;411齒部;42傳動桿;421驅動端;422傳動端;43軸承;50動力裝置;51馬達;52電源;53控制鈕;60換向裝置;61換向桿;611通孔;612容置孔;62主頂掣組;621頂掣件;622偏壓件;63副頂掣組;631頂掣件;632偏壓件;64復位件;70彈性件;A1第一軸線;A2第二軸線;A3第三軸線;D1孔徑;D2外徑;OL開口長度;GL齒輪長度;L1第一長度;L2第二長度。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二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請參照圖1至圖6,其為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與剖視圖。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包括一個本體10、一個驅動裝置20、一個軸心固定裝置30、一個傳動裝置40與一個動力裝置50。該本體10具有一個頭部11、一個身部12、一個驅動孔13與一個傳動孔14,該頭部11與該身部12互相連接,于本實施例中,該頭部11與該身部12能夠一體成型地互相連接,該驅動孔13沿一個第一軸線A1延伸形成于該頭部11,該傳動孔14延伸形成于該身部12,該本體10更包括一個傳動槽15,該傳動槽 15設置于該驅動孔13與該傳動孔14之間并分別與該驅動孔13與該傳動孔14相連通。該驅動裝置20沿該第一軸線A1設置于該本體10的驅動孔13并能夠驅動固定件(圖中未示),固定件能夠為螺栓、螺帽或是套筒。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本體10的傳動槽15并包括一個軸孔31,該軸孔31沿一個第二軸線A2延伸并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一側,更佳地,當該軸心固定裝置30被設置于該傳動槽15,該第二軸線A2與該第一軸線A1相交并互相垂直。該傳動裝置40設置于本體10并包括一個齒輪41與一個傳動桿42,該齒輪41可沿該第二軸線A2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驅動裝置20,該傳動桿42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本體10的傳動孔14并包括一個驅動端421與一個傳動端422,該傳動桿42的驅動端421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齒輪41,一個軸承43套設于該傳動桿42的驅動端421。該動力裝置50連接該傳動桿42的傳動端422并能夠提供動力驅動該傳動桿42,該動力裝置50的動力源能夠來自:人力、電力、液氣壓等。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其憑借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驅動孔13與該傳動孔14之間的傳動槽15,且該驅動裝置20沿該第一軸線A1設置于該本體10的驅動孔13,該傳動裝置40的齒輪41可沿該第二軸線A2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驅動裝置20,而該第二軸線A2垂直于該第一軸線A1。因此,即使該傳動孔14于加工時沿一個第三軸線A3延伸形成于該身部12,使得該第二軸線A2與該第三軸線A3之間產生同心度偏差,換言之,該第三軸線A3為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使得該第三軸線A3與該第一軸線A1完全不相交,或是如本實施例中圖4與圖6所示的該第三軸線A3與該第一軸線A1相交但形成一個不等于90度的夾角。將本發明的軸心固定裝置30應用至快轉扳手,該傳動裝置40的齒輪41能夠避免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即該第三軸線A3)影響而能夠沿該第二軸線A2(其垂直于該第一軸線A1,即為所欲得到的理想軸線)順暢地連接并驅動該驅動裝置20,使該動力裝置50的扭力完整地通過該傳動裝置40的傳動桿42與齒輪41傳輸至該驅動裝置20,并且增加快轉扳手的使用壽命。該傳動槽15的槽面包括一個第一面部151與一個沿該第二軸線A2的徑向與該第一面部151相對的第二面部152,該軸心固定裝置30沿該第二軸線A2 的徑向間隔一個第一端301與一個第二端302,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與第二端302分別抵靠于該傳動槽15的第一面部151與第二面部152,該軸心固定裝置30包括至少一個開口32,該開口32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并與該軸孔31連通,于該實施例中,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共包括兩個開口,該兩開口32分別貫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與第二端302并與該軸孔31連通。該齒輪41的外周緣環設一個齒部411,該齒部411經由該開口32部分地外露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而與該驅動裝置20連接。憑借該開口32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當組裝本發明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時,經由該開口32將該齒輪41放置進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內,再將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傳動槽15,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與第二端302分別抵靠于該傳動槽15的第一面部151與第二面部152以達到沿該第二軸線A2徑向的定位效果,而后將該傳動桿42設置于該傳動孔14,使該傳動桿42的驅動端421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齒輪41,即可完成組裝,步驟簡便且組裝人員不需要任何輔助定位的工具即可讓該齒輪41對準該第二軸線A2。該驅動裝置20包括一個驅動件21與一個第一齒環22,該驅動件21沿該第一軸線A1可轉動地設置于該驅動孔13,該第一齒環22可轉動設置于該驅動件21并能夠帶動該驅動件21,該軸心固定裝置30包括至少一個閃避槽33,該閃避槽33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并與該開口32連通,該第一齒環22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33而與該齒輪41的齒部411互相嚙合。如此使該第一齒環22能夠相對于該驅動件21順暢地轉動,并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無法任意地脫出該傳動槽15,并且無法沿該第二軸線A2朝該驅動孔13移動。于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20更包括一個第二齒環23,該第二齒環23可轉動設置于該驅動件21并能夠帶動該驅動件21,該第一齒環22與該第二齒環23能夠分別相對于該驅動件21沿該第一軸線A1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并沿該第一軸線A1分別位于該驅動件21相異的兩側。于本實施例中,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共包括兩個閃避槽33,該兩閃避槽33分別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與第二端302并與該開口32連通,該第一齒環22與該第二齒環23分別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33而與該齒輪41的齒部411互相嚙合。該傳動槽15的一側與該驅動孔13連通,該傳動槽15另一側的槽面與該傳動孔14連通并具有一個內面部153,該內面部153沿該第二軸線A2的徑向的相反兩側分別與該第一面部151與該第二面部152相連并互相垂直,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一側具有一個外壁面34,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外壁面34抵靠于該傳動槽15的內面部153,提供該軸心固定裝置30于該傳動槽15中相反于該驅動孔13一側的定位效果,該軸孔31貫穿該外壁面34。于本實施例中,該軸心固定裝置30相反于該外壁面34的一側具有一個端面35,該軸孔31貫穿該端面35與該外壁面34,該端面35與該外壁面34為曲面,且該軸心固定裝置30沿平行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具有一個略呈月牙狀的截面形狀。該軸心固定裝置30于該外壁面34沿該第二軸線A2延伸形成一個延伸部36,該軸孔31貫穿該延伸部36,該延伸部36伸入該傳動孔14并與該傳動孔14之間形成一個間隙G。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沿該第二軸線A2的徑向具有一個孔徑D1,該齒輪41沿該第二軸線A2的徑向具有一個外徑D2,該孔徑D1小于該外徑D2。如此避免該齒輪41由該軸孔31脫出該軸心固定裝置30。該開口32沿平行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具有一個開口長度OL,該齒輪41沿平行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具有一個齒輪長度GL,該開口長度OL不小于該齒輪長度GL。如此,組裝人員能夠經由該開口32將該齒輪41放置進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內。于本實施例中,該傳動孔14沿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具有一個第一長度L1,該軸心固定裝置30沿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具有一個第二長度L2,該第一長度L1與該第二長度L2的比值大于10。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憑借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傳動槽15,即使該傳動孔14的第一長度L1與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二長度L2的比值大于10以上,該傳動裝置40的齒輪41依然可以憑借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輔助定位而可沿該第二軸線A2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驅動裝置20,使該動力裝置50的扭力完整地通過該傳動桿42與該齒輪41傳輸至該驅動裝置20,并且增加快轉扳手的使用壽命。于本實施例中,該本體10更包括一個握柄16與一個容置槽17,該握柄16與該身部12一體成型地互相連接,該容置槽17設置于該握柄16并容置該動力 裝置50,一個封蓋18可脫離地封閉該容置槽17以避免該動力裝置50任意地脫離該容置槽17。于本實施例中,該動力裝置50為電力驅動并容置于該本體10的容置槽17,該動力裝置50包括一個馬達51、一個電源52與一個控制鈕53,該馬達51連接該傳動桿42的傳動端422,該電源52與該馬達51電性連接使該傳動桿42轉動,該控制鈕53與該馬達51電性連接而能夠控制該馬達51的運作。該驅動孔13遠離該傳動槽15的一側設置一個環齒部131,該本體10設置一個略呈圓形的蓋件132以封閉該驅動孔13沿該第一軸線A1的一側,一個扣件133設置于該驅動孔13內并扣合于該蓋件132。該驅動裝置20更包括一個棘齒塊組24,該棘齒塊組24設置于該第一齒環22與該第二齒環23之間并包括兩個主齒塊241、一個第一副齒塊242與一個第二副齒塊243,該兩主齒塊241樞設于該驅動件21且分別選擇性地與該驅動孔13的環齒部131嚙合,更佳地,一個第一銷件25穿設于該驅動件21、該兩主齒塊241其中一主齒塊241與該第一副齒塊242,使該兩主齒塊241其中一主齒塊241與該第一副齒塊242以該第一銷件25為軸心同軸樞設于該驅動件21,一個第二銷件26穿設于該驅動件21、另一主齒塊241與該第二副齒塊243,使該另一主齒塊241與該第二副齒塊243以該第二銷件26為軸心同軸樞設于該驅動件21,該第一銷件25、第二銷件26與該第一軸線A1互相平行。該兩主齒塊241沿該第一軸線A1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該第一副齒塊242與該第二副齒塊243分別沿該第一軸線A1的徑向設置于該驅動件21的相反兩側且沿該第一軸線A1位于不同水平位置,該兩主齒塊241沿第一軸線A1位于第一副齒塊242與該第二副齒塊243之間。該第一齒環22與該第二齒環23能夠分別相對于該驅動件21沿該第一軸線A1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并沿該第一軸線A1分別位于該驅動件21相異的兩側。該第一齒環22具有一個內齒部221與一個端齒部222,該第一齒環22的內齒部221選擇性地與該第一副齒塊242嚙合,該第一齒環22的端齒部222與該齒輪41的齒部411嚙合。該第二齒環23具有一個內齒部231與一個端齒部232,該第二齒環23的內齒部231選擇性地與該第二副齒塊243嚙合,該第二齒環23的端齒部232與該齒輪41的齒部411嚙合。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更包括一個換向裝置60,該換向裝置60包括可沿該第一軸線A1旋轉地插設于該蓋件132 與該驅動件21的一個換向桿61、一個主頂掣組62、兩個副頂掣組63與一個復位件64。該換向桿61可相對該驅動件21而在對應一驅動方向和一不驅動方向的二位置間沿該第一軸線A1樞轉,當該換向桿61在該二位置之間樞轉時,該兩主齒塊241與該驅動孔13的環齒部131之間的嚙合關系以及該棘齒塊組24的第一副齒塊242及第二副齒塊243與該第一齒環22或該第二齒環23之間的嚙合關系改變,以產生換向功能。該換向桿61具有一個通孔611與兩個容置孔612,該通孔611沿該第一軸線A1的徑向貫穿該換向桿61,該通孔611沿第一軸線A1位于該兩容置孔612之間,該兩容置孔612的開口分別位于該換向桿61沿該第一軸線A1徑向相異的兩側。該主頂掣組62設置于該換向桿61的通孔611并包括兩個頂掣件621與一個偏壓件622,該主頂掣組62的兩頂掣件621分別頂掣該棘齒塊組24的兩主齒塊241,該主頂掣組62的偏壓件622抵靠于該主頂掣組62的兩頂掣件621之間。該兩副頂掣組63分別設置于該換向桿61的兩容置孔612并分別包括一個頂掣件631與一個偏壓件632,該兩副頂掣組63其中一副頂掣組63的偏壓件632偏置該副頂掣組63的頂掣件631頂掣于該第一副齒塊242,另一副頂掣組63的偏壓件632偏置該副頂掣組63的頂掣件631頂掣于該第二副齒塊243。如此,使用者能夠沿該第一軸線A1轉動該換向桿61而改變該主頂掣組62的兩頂掣件621頂掣該兩主齒塊241的方向、該兩副頂掣組63其中之一頂掣件631頂掣于該第一副齒塊242的方向以及另一副頂掣組63的頂掣件631頂掣該第二副齒塊243的方向,如此達到換向的功能。于本實施例中,該復位件64為圈形彈簧并套設于該換向桿61,該復位件64抵頂于該換向桿61與該蓋件132之間,該換向桿61能夠沿該第一軸線A1相對該驅動件21縱向移動并能夠于一初始位置與一脫離位置之間變換,當該換向桿61位于初始位置,該驅動件21能夠連接固定件,而固定件無法脫離該驅動件21,當該換向桿61位于脫離位置,固定件能夠脫離該驅動件21,且該換向桿61壓縮該復位件64。更佳地,憑借該復位件64的回復彈力,使該換向桿61由脫離位置回復至初始位置而令該換向桿61常態地保持在初始位置。于本實施例中,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更包括一個彈性件70,該彈性件70設置于該第一齒環22與該蓋件132之間,該彈性件70能夠為波形彈簧并套設于該驅動件21。憑借該彈性件70的 設置,當該驅動件21驅動固定件過程所受阻力小于該動力裝置50扭力時,該齒輪41位于嚙合狀態而與該第一齒環22的端齒部222以及該第二齒環23的端齒部232互相嚙合,憑借該馬達51轉動該傳動桿42而以該齒輪41的齒部411帶動該第一齒環22與第二齒環23沿該第一軸線A1旋轉,進而帶動該驅動件21轉動并持續驅動固定件。當該驅動件21驅動固定件過程所受阻力大于該動力裝置50時,使得該馬達51的扭力不足以轉動該傳動桿42而帶動該驅動件21,該齒輪41的齒部411位于非嚙合狀態并推抵該第一齒環22略為沿該第一軸線A1相對于該驅動孔13縱向移動而壓縮該彈性件70,該齒輪41的齒部411產生與該第一齒環22的端齒部222以及該第二齒環23的端齒部232重復嚙合及脫離的跳齒現象,以致該齒輪41的齒部411無法帶動該第一齒環22與該第二齒環23旋轉。此時使用者可以固定件為軸心用人力扳動該本體10的握柄16,利用該驅動孔13的環齒部131嚙合該兩主齒塊241其中一主齒塊241,使該本體10同步帶動該驅動件21沿該第一軸線A1轉動,當固定件轉動之后,憑借該彈性件70的彈性回復力使該齒輪41的齒部411與第一齒環22的端齒部222以及該第二齒環23的端齒部232再次地嚙合而回復至嚙合狀態。如此解決一般快轉扳手使用過程中,固定件難以克服過大阻力的問題。請參照圖7,其為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大致相同,其差異在于該內面部153形成至少一個定位槽154,該外壁面34形成至少一個定位凸部37,該定位凸部37卡掣于該定位槽154。如此加強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傳動槽15內的定位功能。于本實施例中,該傳動槽15共包括兩個定位槽154分別對稱地凹陷形成于該內面部153,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共包括兩個定位凸部37分別對稱地凸出形成于該外壁面34并與該兩定位槽154位置相對應,如此加強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傳動槽15的定位效果。就以上說明可以歸納出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具有以下優點:1、憑借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驅動孔13與該傳動孔14之間的傳動槽15,且該驅動裝置20沿該第一軸線A1設置于該本體10的驅動孔13,該傳動裝置40的齒輪41可沿該第二軸線A2轉動地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驅動裝置20,而該第二軸線A2垂直于該第一軸線A1。因此, 即使該傳動孔14于加工時沿一個第三軸線A3延伸形成于該身部12,使得該第二軸線A2與該第三軸線A3之間產生同心度偏差,換言之,該第三軸線A3為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使得該第三軸線A3與該第一軸線A1完全不相交,或是如本實施例中圖4與圖6所示的該第三軸線A3與該第一軸線A1相交但形成一個不等于90度的夾角。將本發明的軸心固定裝置30應用至快轉扳手,該傳動裝置40的齒輪41能夠避免加工時所產生的不理想軸線(即該第三軸線A3)影響而沿該第二軸線A2(其垂直于該第一軸線A1,即為所欲得到的理想軸線)順暢地連接并驅動該驅動裝置20,使該動力裝置50的扭力完整地通過該傳動裝置40的傳動桿42與齒輪41傳輸至該驅動裝置20,并且增加快轉扳手的使用壽命。2、憑借該開口32設置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當組裝本發明快轉扳手的軸心固定裝置及應用軸心固定裝置的快轉扳手時,能夠先將該軸心固定裝置30設置于該傳動槽15,并經由該開口32將該齒輪41放置進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內,再將該傳動桿42設置于該傳動孔14,使該傳動桿42的驅動端421伸入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軸孔31并連接該齒輪41,即可完成組裝,步驟簡便且組裝人員不需要任何輔助定位的工具即可讓該齒輪41對準該第二軸線A2。3、該軸心固定裝置30包括至少一個閃避槽33,該閃避槽33沿平行于該第二軸線A2的方向延伸形成于該軸心固定裝置30的第一端301并與該開口32連通,該第一齒環22部分地容置于該閃避槽33而與該齒輪41的齒部411互相嚙合。如此使該第一齒環22能夠相對于該驅動件21順暢地轉動,并使該軸心固定裝置30無法任意地脫出該傳動槽15。以上說明對本發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