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現澆連續梁膺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預應力在橋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致使大跨度超寬現澆連續梁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公路、鐵路橋梁中。在膺架法梁體現澆施工中主要方法有腳手架及鋼管支撐架兩種。而這兩種方法大多數需要原地面處理或設置臨時基礎,造成材料浪費的同時增加了施工的質量和施工安全的風險。
[0003]在《一種大跨度非落地式現澆梁膺架及其施工方法》專利號CN201320250546中率先提出了非落地現澆膺架的設計理念,但是其設計存在以下不足:
[0004]1.斜支撐桿結構受力不合理。
[0005]斜支撐桿件為拉彎桿件,大大降低了鋼管的支撐能力,影響結構安全與穩定性。在斜桿上下兩端沒有設置水平撐桿和拉桿,使墩臺承受多余水平剪力影響結構安全,并且受到不能傾斜角度超多45°的限制,限制了支架的應用范圍。
[0006]2.歐拉公式解讀不準確。
[0007]歐拉公式解讀不準確表現在墩身預埋鋼板位置不準確和斜桿設置不正確兩個方面,由于斜桿比立桿自由受壓長度長,所以斜桿的系桿數量要大于等于立桿的系桿數量,他立桿的系桿設置3個,斜桿的系桿設置2個,明顯對軸心受壓歐拉公式的解讀不正確。
[0008]3.一次分配梁貝雷梁沒有按照等荷載分配,照成材料浪費,施工成本增加,受力變形不均勻。
[0009]4.落架采取砂桶,砂桶加工工藝復雜,高度不可調,使用不靈活。
[0010]因此現有技術當中亟需要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1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用來解決橋梁施工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大跨度連續梁施工難度大,施工成本高,質量難控制和墩身水平抗剪能力差;在《一種大跨度非落地式現澆梁膺架及其施工方法》專利號CN201320250546中率先提出了非落地現澆膺架的設計理念,但是其設計卻存在諸多缺陷等技術問題。
[0012]—種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其特征是:包括承臺、承臺預埋鋼板、墩身、墩身預埋鋼板、立桿、卸載鋼支座、斜支撐桿、水平撐桿、水平拉桿、雙拼工字鋼、貝雷梁、水平系桿、系桿、方木、竹膠板,所述承臺預埋鋼板通過地腳螺栓與承臺的上部固定連接,承臺預埋鋼板與承臺的上部之間設置有不小于50mm的間隙;所述墩身預埋鋼板通過地腳螺栓與墩身的側壁固定連接,墩身預埋鋼板與墩身的側壁之間設置有不小于50_的間隙;所述立桿的一端與承臺預埋鋼板固定連接,立桿的另一端與卸載鋼支座連接,立桿有兩列,每列立桿的數量為3個或者3個以上,每列立桿均勻分布在相應的承臺上,同時兩列立桿一一對應布置;所述斜支撐桿的一端與承臺預埋鋼板固定連接,斜支撐桿的另一端與卸載鋼支座連接,斜支撐桿有兩列,每列斜支撐桿的數量和安裝位置均與同一個承臺上的立桿一一對應布置;所述水平撐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對應的斜支撐桿固定連接卸載鋼支座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水平拉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對應的斜支撐桿固定連接承臺預埋鋼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雙拼工字鋼的下部與卸載鋼支座連接,所述貝雷梁固定安裝在雙拼工字鋼的上部;所述水平系桿沿水平方向分別固定連接立桿、斜支撐桿和墩身預埋鋼板;所述系桿分別固定連接立桿、斜支撐桿和水平系桿;所述方木鋪設在貝雷梁的上部,方木的數量為2根或者2根以上,相鄰兩根方木之間的間距為40?60cm ;所述竹膠板鋪設在方木的上部。
[0013]所述立桿與承臺預埋鋼板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者法蘭盤連接。
[0014]所述斜支撐桿與承臺預埋鋼板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者法蘭盤連接。
[0015]所述連接斜支撐桿的系桿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連接立桿的系桿的數量。
[0016]通過上述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帶來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實用新型結構靈活、拆裝方便,可極大地加快施工進度;
[0018]2、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材料可重復利用,節約資源,減少施工成本;
[0019]3、本實用新型用于現澆連續梁和連續鋼構施工中,可不進行地基處理,降低了施工造價和施工中的安全風險;
[0020]4、本實用新型適于應用在某些特殊的地質或施工環境中,對于不能采用滿堂支架施工或必須采用地基處理后才能采用膺架法施工的地點,能有效避免施工工期長,施工成本大,資源浪費等問題。
[0021]5、斜支撐桿上方設置水平撐桿,斜支撐桿下方設置水平拉桿,形成內力平衡系統,去除了對承臺和墩身產生多余剪力和斜支撐桿的傾斜角度不能大于45°的限制,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0022]6、一次分配貝雷梁設計時采用等荷載條格分割法,受力更均勻合理;
[0023]7、卸載鋼支座的應用比砂桶加工簡單、高度可調性大、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0024]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在順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在橫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圖。
[0028]圖中1-承臺、2-承臺預埋鋼板、3-墩身、4-墩身預埋鋼板、5-立桿、6_卸載鋼支座、7-斜支撐桿、8-水平撐桿、9-水平拉桿、10-雙拼工字鋼、11-貝雷梁、12-水平系桿、13-系桿、14-方木、15-竹膠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圖所示,一種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其特征是:包括承臺1、承臺預埋鋼板2、墩身3、墩身預埋鋼板4、立桿5、卸載鋼支座6、斜支撐桿7、水平撐桿8、水平拉桿
9、雙拼工字鋼10、貝雷梁11、水平系桿12、系桿13、方木14、竹膠板15,所述承臺預埋鋼板2通過地腳螺栓與承臺1的上部固定連接,承臺預埋鋼板2與承臺1的上部之間設置有不小于50_的間隙;所述墩身預埋鋼板4通過地腳螺栓與墩身3的側壁固定連接,墩身預埋鋼板4與墩身3的側壁之間設置有不小于50mm的間隙;所述立桿5的一端與承臺預埋鋼板2固定連接,立桿5的另一端與卸載鋼支座6連接,立桿5有兩列,每列立桿5的數量為3個或者3個以上,每列立桿5均勻分布在相應的承臺1上,同時兩列立桿5 —一對應布置;所述斜支撐桿7的一端與承臺預埋鋼板2固定連接,斜支撐桿7的另一端與卸載鋼支座6連接,
斜支撐桿7有兩列,每列斜支撐桿7的數量和安裝位置均與同一個承臺1上的立桿5--
對應布置;所述水平撐桿8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對應的斜支撐桿7固定連接卸載鋼支座6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水平拉桿9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對應的斜支撐桿7固定連接承臺預埋鋼板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雙拼工字鋼10的下部與卸載鋼支座6連接,所述貝雷梁11固定安裝在雙拼工字鋼10的上部;所述水平系桿12沿水平方向分別固定連接立桿5、斜支撐桿7和墩身預埋鋼板4 ;所述系桿13分別固定連接立桿5、斜支撐桿7和水平系桿12 ;所述方木14鋪設在貝雷梁11的上部,方木14的數量為2根或者2根以上,相鄰兩根方木14之間的間距為40?60cm ;所述竹膠板15鋪設在方木14的上部。
[0030]—種非落地內力平衡式現澆梁支撐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0031]步驟一、澆筑承臺1和墩身3
[0032]安裝固定承臺1模具和墩身3模具,并且分別在承臺1模具和墩身3模具中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