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活動底模臺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如重力式碼頭的大型沉箱、混凝土梁板柱和墩臺等)體積大、自重大,預制后需在構件與地面之間安放移動裝置,進行構件平移。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過程中的底模結構在滿足構件預制的同時,還必須充分考慮構件預制完成后的移運。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移運一般采用在構件底部預留溝槽內安放氣囊或臺車,頂升構件拆除支撐后,進行移運。因此,這種結構的底模既要求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還應當在構件預制完成后預留溝槽,能夠滿足其移運的需求,否則將無法完成構件預制或者無法安全移運。目前,國內外底模結構主要有以下三種:1.混凝土基礎預留頂升槽結構,2.鋪設型鋼預留頂升槽結構,3.填砂式預留頂升槽結構。
[0003]1.混凝土基礎預留頂升槽結構;構件預制底模區域做強夯處理,強夯處理完成后再鋪設塊石和碎石墊層,以及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基礎,混凝土基礎施工時預留頂升槽,頂升槽上設置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基礎和蓋板上面布設構件預制底模板進行構件預制,預制完成后,利用預留溝槽安裝臺車或者氣囊頂升構件,支墊后拆除底模結構。
[0004]2.鋪設型鋼預留頂升槽結構;混凝土基礎不預留溝槽,采用130的工字鋼按照一定的間距鋪設在混凝土基礎上,在工字鋼上敷設方木作為底模支撐結構,再安裝底模結構進行構件預制,預制完成后,利用型鋼之間的隔艙安裝臺車或者氣囊頂升構件,支墊后拆除底模結構。
[0005]3.填砂式預留頂升槽結構;混凝土基礎不預留溝槽,采用130的工字鋼按照一定的間距鋪設在混凝土基礎上,工字鋼之間的隔艙敷設砂層,水沖密實后,再安裝底模結構進行構件預制,預制完成后,清除工字鋼隔艙之間的填砂,利用型鋼之間的隔艙安裝臺車或者氣囊頂升構件,支墊后拆除底模結構。
[0006]采用上述三種方法進行大型混凝土構件的預制,然后借助氣囊或者臺車頂升工藝,拆除模板,準備構件的移運。上述方法有如下缺點:
[0007](I)機械化程度低。模板安裝機械化程度低,拼裝效率低,質量難以保證;
[0008](2)模板周轉效率低。模板拆除工藝復雜,周轉速度慢,需要多套模板,投入高;
[0009](3)模板拆除復雜。底模板拆除需要配合氣囊或者臺車頂升工藝,工藝復雜;
[0010](4)構件預制效率低。由于底模結構處理工藝復雜,造成構件預制效率降低;
[0011](5)勞動力需求大。模板拼裝和拆除工序復雜,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0012]因此,有必要設計出一種新的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活動底模臺車,以保證大型混凝土構件的高效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13]為了解決目前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底模結構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小空間、高自動化技術的活動底模臺車,以確保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底模快速安裝,預制完成后快速拆除,加快構件預制效率。
[0014]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活動底模臺車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活動底模臺車及若干H型鋼,若干H型鋼平行鋪設于混凝土基礎上,相鄰的H型鋼之間構成定位槽,若干活動底模臺車安置于所述定位槽內,
[0015]每一活動底模臺車包括多個串聯連接的底模臺車單元及至少一塊獨立于底模臺車單元的表面涂刷有脫模劑的底模鋼板,每個底模臺車單元包括承重裝置、多對行走輪及模板升降裝置,行走輪安裝于承重裝置底部,模板升降裝置與承重裝置有效固定連接并安設于底模鋼板下方用于頂升或降低底模鋼板,以使混凝土澆筑時底模鋼板頂面與H型鋼的翼板頂面位于同一平面從而共同構成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底模板。
[0016]所述承重裝置包括承重箱型梁、承重底板、高強螺栓和滾動軸承,所述承重箱型梁由槽鋼和鋼板組合而成,承重箱型梁左右兩側底部分別固定連接于承重底板。承重裝置采用型鋼組合結構,支撐整個模板體系,使模板能夠承受預制構件的自重和施工臨時荷載。
[0017]每個底模臺車單元還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若干組限位設備,每組限位設備包括上限位輪、水平限位輪和下限位輪,上限位輪固定連接于水平限位輪,上限位輪頂部放置有所述底模鋼板,所述模板升降裝置包括相互配合連接的蝸桿和蝸輪,蝸桿從下至上貫穿過承重箱型梁,蝸桿上部通過上滾動軸承與承重箱型梁的上部開口連接,蝸桿頭部與水平限位輪內環構成螺旋傳動副,蝸桿下部與下限位輪通過下滾動軸承連接,蝸輪受到外力作用旋轉而帶動蝸桿軸向旋轉,使套接于蝸桿的上限位輪、水平限位輪相對于蝸桿上下升降。通過上下定位輪、水平定位輪和型鋼的組合,一方面實現對行走裝置的定位和導向,另一方面,既實現底模鋼板的高精度定位,又實現了底模鋼板脫模時的卡位,操作方便,應變能力強。通過蝸輪、蝸桿和底模鋼板的組合設計,能夠使加力桿(蝸桿)施加外力于受力板(型鋼翼板),使底模鋼板能夠克服與預制構件混凝土底面的粘結力,順利脫模。
[0018]水平限位輪具有比上限位輪更大的外徑,當底模臺車過于靠近一側的H型鋼時,水平限位輪會碰到H型鋼的腹板,從而限制了底模臺車的繼續側移。
[0019]所述蝸桿位于H型鋼的上翼板之下,上限位輪一部分位于H型鋼的上翼板之下以使其升降受限于H型鋼的上下翼板之間,上限位輪的另一部分位于H型鋼的上翼板之外以用于承托底模鋼板。通過這一方式,限制了上限位輪只能升降于H型鋼的上下翼板之間,因此限制了底模鋼板的升降范圍。
[0020]每個底模臺車單元包括3對前后串聯的模板升降裝置,每對模板升降裝置左右對稱設置并通過連接桿相連、前后的模板升降裝置通過連接桿相連以保證3對模板升降裝置同步升降。
[0021]承重箱型梁下端開口安裝有行走輪,所述連接桿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所述承重底板上。
[0022]在混凝土澆筑前模板頂面與H型鋼翼板的接縫處安裝有橡膠條且黏貼有止漿膠,密封組合縫隙,防止預制構件施工時漏漿。
[0023]本實用新型專利是一種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活動底模臺車,活動底模臺車由若干個底模臺車單元組成,通過不同的拼裝組合,可作為不同型號和尺寸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的底模,既能做到快速拼裝和拆模,也能兼顧構件的移運。活動底模由底模鋼板和型鋼的翼板組合而成既有一定的強度也有一定的剛度,滿足作為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底模板的要求。
[0024]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勢:
[0025](I)結構輕巧,拆裝簡單,安全高效,形式靈活,控制精度高,能夠適用于不同形式和尺寸的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
[0026](2)本實用新型一次投入2 - 3套活動底模臺車,可以重復利用,成本低、工效高。
[0027](3)本實用新型專利節約人力資源,促進了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的技術進步,將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施工由勞動力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轉變。
[0028](4)本實用新型專利產品可重復利用,節約了大量的混凝土、鋼材和木材等其他耗材,節約了社會資源,可持續性強。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活動底模臺車系統進行施工的流程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活動底模臺車系統的布置示意圖。
[0031]圖3為圖2中A - A剖面的示意圖。
[0032]圖4是兩臺活動底模臺車單元拼裝的平面示意圖。
[0033]圖5是圖4的C-C剖面的示意圖。
[0034]圖6是圖4的B - B剖面的示意圖。
[0035]圖7是圖5的D放大圖。
[0036]圖8是圖6的E放大圖。
[0037]圖9是承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8]其中,底模臺車單元1、行走輪2、模板升降裝置3、底模鋼板4、承重裝置5、限位設備6、止漿結構8、連接套筒9、H型鋼10、連接桿11、蝸桿12、上滾動軸承13、蝸輪14、下滾動軸承15、上限位輪16、水平限位輪17、下限位輪18、混凝土基礎19、大型混凝土構件20、鋼板21、承重底板22、滾動軸承23、高強螺栓24、槽鋼25。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應理解,本說明書中的上、下、左、右、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性術語是針對附圖中所示的方位的描述,這些方位并不是限制性的。如果沒有特定說明,本文中的術語向內、向外、內、外、內側、外側是指相對于部件中心的范圍,例如以電機軸線作為參照,內和內側指更靠近或指向電機軸線的位置或取向,外和外側是指更遠離電機中心部位。此外,術語水平、豎起、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允許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0040]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活動底模臺車系統,可以根據實際施工需要而包括若干臺活動底模臺車及若干條H型鋼。圖2中可見到,若干H型鋼10平行鋪設于混凝土基礎平面上,相鄰的H型鋼1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