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高速鐵路橋面結構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高速鐵路箱梁橋面預制電纜槽。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橋梁的質量,高速鐵路橋梁中廣泛使用工廠標準化預制混凝土箱梁。箱梁在預制廠預制好后,由運梁車送到施工現場進行架設。箱梁橋面電纜槽則采用橋面現澆施工,利用預制箱梁翼緣板上預埋鋼筋與電纜槽豎墻和防護墻的墻體鋼筋綁扎,澆筑混凝土形成電纜槽。但由于橋面上電纜槽外露的預埋鋼筋阻擋運梁車的通過,因此施工時,施工人員通常將將垂直橋面的預埋鋼筋的外露部分彎折壓平在橋面上,運梁車反復經過橋面對這些鋼筋進行反復地碾壓,待運梁完成后施工電纜槽時,施工人員又需要一根根將壓平的預埋鋼筋恢復垂直,然后施工電纜槽。這樣的電纜槽施工方式會造成鋼筋受到損傷,形成金屬疲勞,嚴重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壽命,且人工恢復彎折鋼筋是一項很煩雜的工作,施工效率很低,會嚴重影響工程進度。電纜槽橋面現澆,綁扎鋼筋籠、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施工效率不高,嚴重拖慢整個工程的進展,而且人工施工的質量也不易控制,迫切需要對此進行優化修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技術的電纜槽施工需要對預埋鋼筋進行反復彎折導致澆筑后的鋼筋混凝土壽命降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高速鐵路箱梁橋面預制電纜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速鐵路箱梁橋面預制電纜槽,包括豎墻和防護墻;所述的豎墻和防護墻為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防護墻位于豎墻的內側兩者沿橫橋向方向平行間隔布置,防護墻、豎墻以及兩者之間的橋面形成容納電纜的U型槽狀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墻和防護墻下端通過第一錨固結構錨固在橋面上;所述的第一錨固結構包括預埋在豎墻和防護墻內的第一鋼筋和預埋在橋面內的第一套筒;所述的第一鋼筋包括預埋在豎墻或是防護墻內的上半部分和裸露在豎墻或是防護墻外部的下半部分;所述的第一套筒為錨固在橋面內的上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第一鋼筋裸露在外的下半部分沿豎直方向伸入到第一套筒內,通過澆筑在第一套筒內的灌漿料與第一套筒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預制鋼筋混凝土隔墻;所述的隔墻位于豎墻和防護墻之間將豎墻與防護墻之間的空間分割為兩個獨立的用于放置電纜的U型槽,隔墻下端設置有第二錨固結構并通過第二錨固結構固定在橋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錨固結構包括預埋在隔墻下端的第二鋼筋和錨固在橋面內的與第二鋼筋對應的第二套筒;所述的第二鋼筋包括預埋在隔墻內的上半部分和裸露在隔墻外部的下半部分;所述的第二套筒為錨固在橋面內的上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第二鋼筋裸露在外的下半部分沿豎直方向伸入到第二套筒內,通過澆筑在第二套筒內的灌漿料與第二套筒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蓋合在豎墻和防護墻之間的蓋板;所述的豎墻內側端面上設置有沿橫橋向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臺,防護墻的外側端面上設置有沿橫橋向方向凸起的第二凸臺;所述的蓋板的橫橋向兩端分別擱置在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的上端。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于豎墻外側的聲屏障基座;所述的聲屏障基座為固定在豎墻外側的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聲屏障基座內埋設有多根螺桿,豎墻上開設有對應螺桿的通孔;所述的螺桿沿橫橋向方向布置,一端固定在聲屏障基座內,另一端沿橫橋向方向穿過通孔通過設置于豎墻內側的螺母固定在豎墻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筒埋設于橋面內的下端設置有錨固鋼筋;所述的錨固鋼筋包括固定在第一套筒下端的豎直錨筋和固定在豎直錨筋下端的橫向錨筋,豎直錨筋和橫向錨筋澆筑于橋面內。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筒上端開口處設置有防止灰塵或是水進入到第一套筒內的防護帽。
進一步的所述的豎墻和防護墻上端設置有可拆卸的吊耳。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有:1、通過將錨固豎墻和防護墻的鋼筋結構轉移到預制的豎墻和防護墻上,在橋面內預埋套筒,避免了將鋼筋設置在橋面上阻擋運梁車的運行,豎墻和防護墻上的鋼筋不會反復彎折,不影響預制結構的使用壽命;
2、通過將鋼筋骨架結構設置在豎墻和防護墻上,解決了現有技術需要使用大量人力對鋼筋進行彎折、運梁后又需要恢復的問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3、通過設置隔墻能夠將豎墻和防護墻分隔成兩個獨立的電纜放置空間,避免不同類型的電纜放置在一起造成難以維修的問題發生,便于電纜的綜合布置;
4、通過設置聲屏障基座能夠方便在施工后期在橋梁上安裝聲屏障結構,降低高速鐵路運行對周邊環境造成噪聲污染,另外,聲屏障基座與豎墻固定連接模式便于快速組裝,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能夠快速有效的將豎墻、防護墻和隔墻結構安裝在橋面上,連接方式簡便,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橋面墻體結構的安裝效率,延長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施工結構示意圖;
其中:1—豎墻;2—防護墻;3—隔墻;4—橋面;5—第一鋼筋;6—第一套筒;7—第二鋼筋;8—第二套筒;9—蓋板;10—第一凸臺;11—第二凸臺;12—聲屏障基座;13—螺桿;14—豎直錨筋;15—橫向錨筋;16—防護帽;17—吊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2,一種高速鐵路箱梁橋面預制電纜槽,本實施例的電纜槽包括豎墻1和防護墻2,豎墻1和防護墻2為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安裝時,直接通過第一錨固結構安裝在橋面4上,簡單方便,預制結構規整精確,有利于橋面結構的快速施工。防護墻2位于豎墻1的內側(本實施例指的內側指圖1中的右側方向,外側指圖1中的左側方向)兩者沿橫橋向方向平行間隔布置,防護墻2、豎墻1以及兩者之間的橋面4形成容納電纜的U型槽狀結構。
第一錨固結構包括預埋在豎墻1和防護墻2內的第一鋼筋5和預埋在橋面4內的第一套筒6,第一鋼筋5包括預埋在豎墻1或是防護墻2內的上半部分和裸露在豎墻1或是防護墻2外部的下半部分,第一套筒6為錨固在橋面4內的上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第一鋼筋5裸露在外的下半部分沿豎直方向伸入到第一套筒6內,通過澆筑在第一套筒6內的灌漿料與第一套筒6固定連接。
為了增強第一套筒6與橋面4的連接穩定性,本實施例在第一套筒6埋設于橋面4內的下端設置有錨固鋼筋,錨固鋼筋包括固定在第一套筒6下端的豎直錨筋14和固定在豎直錨筋14下端的橫向錨筋15,豎直錨筋14和橫向錨筋15澆筑于橋面4內。實際上,可以將所有的套筒通過錨筋連接為一體,形成埋設于橋面4內的網狀結構,能夠極大程度增強套筒與橋面4的連接穩定性。
第一套筒6上端開口處設置有防止灰塵或是水進入到第一套筒6內的防護帽16。施工前,需要將防護帽16安裝在套筒的上端開口處,避免套筒堵塞,導致后期施工需要對套筒進行清理。
本實施例的電纜槽主要是用于放置通信工程、信號工程、電力工程和電氣化工程的電纜,為了避免將所有的電纜放置在一起造成相互干擾的問題,本實施例還設置有隔墻3,隔墻3為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隔墻3位于豎墻1和防護墻2之間將豎墻1與防護墻2之間的空間分割為兩個獨立的用于放置電纜的U型槽,隔墻3下端設置有第二錨固結構并通過第二錨固結構固定在橋面4上。
本實施例的第一錨固結構與第二錨固結構相同,第二錨固結構包括預埋在隔墻3下端的第二鋼筋7和錨固在橋面4內的與第二鋼筋7對應的第二套筒8,第二鋼筋7包括預埋在隔墻3內的上半部分和裸露在隔墻3外部的下半部分,第二套筒8為錨固在橋面4內的上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第二鋼筋7裸露在外的下半部分沿豎直方向伸入到第二套筒8內,通過澆筑在第二套筒8內的灌漿料與第二套筒8固定連接。
另外,電纜槽的上方需要進行封閉,避免在后期使用過程中,雨水或是其他雜物進入到電纜槽內,造成電纜槽內電纜的損壞。本實施例在豎墻1和防護墻2之間設置有蓋板9。豎墻1內側端面上設置有沿橫橋向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臺10,防護墻2的外側端面上設置有沿橫橋向方向凸起的第二凸臺11,蓋板9的橫橋向兩端分別擱置在第一凸臺10和第二凸臺11的上端。隔墻3的上端支承于蓋板9的下端面。
橋面4的橫橋向兩側還設置有聲屏障基座12,聲屏障基座12為固定在豎墻1外側的沿順橋向方向布置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聲屏障基座12內埋設有多根螺桿13,豎墻1上開設有對應螺桿13的通孔,螺桿13沿橫橋向方向布置,一端固定在聲屏障基座12內,另一端沿橫橋向方向穿過通孔通過設置于豎墻1內側的螺母固定在豎墻1上。
施工時,預先將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8在橋面4澆筑時埋設在橋面4內,使用防護帽16堵塞套筒的上端開口。
安裝豎墻1時,將第一套筒6上端的防護帽16取下,將第一鋼筋5插入到第一套筒6內,澆筑灌漿料將兩者連接為一體。依次使用同樣的方法將隔墻3和防護墻2安裝在橋面4上,如圖2所示。
將聲屏障基座12上的螺桿13穿過豎墻1上的通孔,使用螺栓結構將螺桿13固定在豎墻1上,聲屏障基座12的下端擱置在橋面4上。
電纜安裝完成后,將蓋板9蓋合在豎墻1和防護墻2之間,完成電纜槽安裝布置。
實際使用時,為了便于豎墻1、防護墻2和隔墻3的吊運,本實施例在豎墻1、防護墻2和隔墻3的上端設置有可拆卸的吊耳17,使用時,將吊耳17安裝在墻體上端,使用完成后,拆除吊耳17。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