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工程施工中掛籃懸臂澆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
背景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剛構)橋在我國市政橋梁及高速公路橋梁中應用廣泛,箱梁多采用變高度單箱單室截面,雙幅分離式結構,且普遍采用掛籃懸臂澆筑的方法進行施工。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人為、環境及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箱梁外表面出現色差、麻面、掉皮及沾污等外表缺陷,同時懸臂澆筑施工采用分塊段的方式,塊段之間連接部位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外表缺陷。
外表缺陷一般在梁體澆筑完成且掛籃前移后,再重新搭設吊架平臺進行修補。為了吊架平臺前移就位的施工方便,吊架平臺應具有行走功能;同時為了適應梁體高度的變化,吊架平臺還應具有升降功能。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CN201620043796.3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跨既有線或跨河橋梁裝修小車,該小車包括設置在梁體上的滑道,滑道上設有下部設置滾輪的支撐桁架,支撐桁架上側設有橫梁,橫梁兩端下側連接固定有側向桁架,側向桁架設置在梁體兩側,梁體兩側的側向桁架的底部連接有底部桁架。申請號為CN201521096707.3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修補橋梁的懸吊裝置,包括小車,小車上側設有的配重平臺,與配重平臺相連的支架,支架上設有橫移平臺;支架包括豎撐,豎撐依次連接第一斜撐和第二斜撐,第二斜撐和豎撐下側均連接橫移平臺,第二斜撐和豎撐下側均設有滑塊,橫移平臺上側設有滑軌,滑塊與滑軌配合連接。
以上現有技術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只適用于單幅橋梁,對于雙幅分離式結構,需投入兩套才能同步進行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增大了臨時材料的投入,且結構設計較為復雜,安裝及拆除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主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是為修補施工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施工平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放在左幅梁體和右幅梁體橋面外側的行走機構,行走機構設置有兩道伸出橋面的第一承重橫梁,兩道第一承重橫梁之間通過型鋼連接形成整體;每道第一承重橫梁底部設置有供整個吊架平臺沿縱橋向行走的行走輪;兩道第一承重橫梁伸出橋面端部連接固定有外側桁架,同時在第一承重橫梁內側端部設置壓重混凝土塊;外側桁架分別設置在左幅梁體和右幅梁體外側,上端通過焊接連接固定在行走機構的第一承重橫梁外側端部,側向桁架的底部連接有底部桁架,側向桁架與底部桁架之間通過連接銷連接;底部桁架兩端通過吊桿與第一承重橫梁連接;底部桁架中部固定有內側桁架,內側桁架設置于左幅梁體和右幅梁體之間,內側桁架上端通過焊接連接固定在帶有行走輪的第二承重橫梁中部。
所述的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其特征在于:該吊桿下端錨固在底部桁架上弦桿處設置的下扁擔梁上。
所述的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其特征在于:該內側桁架下端通過連接銷與底部桁架連接固定。
所述的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其特征在于:該吊桿上端通過千斤頂及上扁擔梁與第一承重橫梁連接。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吊架平臺能夠同時進行雙幅混凝土箱梁外表面修補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臨時材料的投入,結構設計合理,安裝及拆除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雙幅箱梁外表面修補的大跨徑吊架平臺。如圖所示:它包括安放在左幅梁體12和右幅梁體13橋面外側的行走機構,行走機構設置有兩道伸出橋面的第一承重橫梁1,兩道第一承重橫梁1之間通過型鋼連接形成整體;每道第一承重橫梁1底部設置有供整個吊架平臺沿縱橋向行走的行走輪3(數量可設置3個);兩道第一承重橫梁1伸出橋面端部連接固定有外側桁架4,同時在第一承重橫梁1內側端部設置壓重混凝土塊2;外側桁架4分別設置在左幅梁體12和右幅梁體13外側,上端通過焊接連接固定在行走機構的第一承重橫梁1外側端部,側向桁架4的底部連接有底部桁架5,側向桁架4與底部桁架5之間通過連接銷連接;底部桁架5兩端通過吊桿7與第一承重橫梁1連接;底部桁架5中部固定有內側桁架6,內側桁架6設置于左幅梁體12和右幅梁體13之間,內側桁架6上端通過焊接連接固定在帶有行走輪3的第二承重橫梁11中部。
該吊桿7下端錨固在底部桁架5上弦桿處設置的下扁擔梁10上。
該內側桁架6下端通過連接銷與底部桁架5連接固定。
該吊桿7上端通過千斤頂9及上扁擔梁8與第一承重橫梁1連接。
本實用新型吊架平臺的使用過程如下:吊架平臺安裝到位并完成一個節段梁體表面修補后,移動吊架平臺至下一修補位置,移動方式采用手拉葫蘆的方式,在兩側行走機構的第一承重橫梁1上各固定兩個手拉葫蘆,手拉葫蘆另一端連接固定在橋面預埋件上,作業同時拉動4個手拉葫蘆使行走機構同步向前行走,從而使整個吊架平臺向前移動。同時由于箱梁橫截面為變高度,每修補完成一定長度(一般為4.8m)梁體底板后,需提升或下放底部桁架5以適應箱梁高度的變化,方便作業人員操作。吊架平臺行走到指定位置后,首先解除外側桁架4與底部桁架5及底部桁架5與內側桁架6之間的連接銷,再通過千斤頂9及上扁擔梁8頂升吊桿7,使底部桁架提升或下降;底部桁架5安裝到合適高度后,再重新安裝連接銷。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