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鐵路施工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模架下導梁過孔時使用的懸臂梁吊裝機構。
背景技術:
移動模架是對混凝土梁進行逐孔現場澆注的施工機械設備,包括主機和下導梁等部分,可一次完成一跨梁體混凝土的澆筑,并能順橋軸線縱向移動,移動模架主機重量四百余噸,下導梁重量五十余噸。
下導梁過孔工序是移動模架施工過程較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常用結構為移動模架懸臂梁上面的移動小車設有卷揚機構,采用鋼絲繩起吊下導梁錨點。但是由于下導梁過孔時其前支腿脫離橋墩的移動距離(即起吊距離)不長,若采用鋼絲繩卷揚機構起落易產生下導梁上下振動和周向擺動,而且下導梁的吊裝錨點多變且需人工協助,危險性增加。因此設計出一種可以在懸臂梁上移動的專用吊裝機構,是本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移動模架下導梁過孔時使用的吊裝機構,不僅實現輔助下導梁起升一定高度的功能,而且在其它結構協助下實現吊運下導梁過孔的功能,并且在下導梁起升、過孔中具有自動均衡受力、減少上下振動與周向擺動等功能,從而提高了下導梁過孔的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模架下導梁過孔時使用的懸臂梁吊裝機構,包括扁擔梁、吊桿、立柱、升降油缸、行車架、車輪和吊具梁,所述扁擔梁為橫向箱型鋼結構,其側向中心處設有一個貫穿橫梁的銷軸,與立柱的豎向滑槽構成具有升降導向限位功能的限位機構,所述立柱為垂直安裝的雙臂式鋼結構,立柱下端安裝于行車架的中心處,在立柱每側立臂中上部開設豎向滑槽,扁擔梁中部的銷軸水平穿設在豎向滑槽內,所述行車架為H形箱型鋼結構,在其兩側對稱安裝四個車輪,所述車輪為U形踏面的鋼輪,其U形踏面形狀與懸臂梁頂面上的軌道相匹配,扁擔梁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吊桿的垂向通孔,所述吊桿為一根精軋螺紋鋼,精軋螺紋鋼上端和下端均配套安裝錨具,升降油缸豎向安裝在行車架和扁擔梁之間。
所述升降油缸設置兩套,兩套升降油缸分別位于立柱兩側,升降油缸下端通過法蘭盤與行車架相連,升降油缸通過法蘭盤與扁擔梁底面相連,所述吊具梁為π字箱型鋼結構,其上部為一根橫梁,兩端設有用于安裝吊桿的貫穿于橫梁的垂直穿孔,在其下部設置有兩個對稱L型抓手,抓手上側設置有一定傾斜角度的橫向鋼板,用于反抓下導梁上蓋板的翼緣。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行車架上方設置兩套聯鎖升降油缸,兩套升降油缸連接于扁擔梁底面兩側的位置,構成的升降系統能夠實現下導梁起落位移量的精度控制和受力均衡控制,并且扁擔梁與立柱通過銷槽形式構成的導向限位機構,能夠實現下導梁的升降安全控制;采用螺紋鋼吊桿替代鋼絲繩,能夠增加升降系統的剛度,減少上下振動與周向擺動;采用吊具梁反抓下導梁的上蓋板翼緣但始終不與其脫離,并能夠在下導梁上前后滑動改變吊點位置,解決了下導梁過孔中頻繁移動吊點的安全性與便捷性需求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扁擔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剖視圖;
圖5是行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剖視圖;
圖7是吊具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剖視圖;
圖9是車輪的剖視圖;
其中:1、扁擔梁;2、吊桿;3、立柱;4、升降油缸;5、行車架; 6、車輪;7、吊具梁;8、下導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模架下導梁過孔時使用的懸臂梁吊裝機構,包括扁擔梁1(參見附圖3-4)、吊桿2、立柱3、升降油缸4、行車架5(參見附圖5-6)、車輪6(參見附圖9)、吊具梁7(參見附圖7-8)等部分,該機構行駛在懸臂梁上側的軌道上,行車架5為H形箱型鋼結構,在其兩側的四個頂點位置安裝四個車輪6,車輪6為U形踏面的鋼輪,其U形踏面形狀與懸臂梁頂面上的軌道相匹配,立柱3為雙臂U狀的鋼結構,在每個立臂上部的中心處開設豎向長通孔用作滑槽,扁擔梁1為橫向箱型鋼結構,放置在立柱3的 U口中間,并且在扁擔梁1中心處開有一個橫向穿孔,采用銷軸、軸套與限位立柱的豎向滑槽相聯構成起升導向限位機構,兩根升降油缸4分別設置于立柱3兩側,通過法蘭盤分別與扁擔梁1、行車架5的鋼結構上下聯接,并且將兩根升降油缸2聯鎖使用以實現升降同步協調。
在扁擔梁1兩端設有垂直貫穿于橫梁的銷孔,用于下穿吊桿2,其中吊桿2包括精軋螺紋鋼筋、錨具上螺母、錨具下螺母以及墊板等,采用錨具上螺母以及墊板將螺紋鋼筋上端安裝于扁擔梁1兩端穿孔的上部位置,采用錨具下螺母以及墊板將螺紋鋼筋下端安裝于吊具梁7兩端穿孔的下部位置,采用螺紋鋼筋代替鋼絲繩作為承重構件,同時螺紋鋼筋兩端采用錨具螺母分別連接扁擔梁和吊具梁,連接更加穩固,方便安裝,同時硬連接可以克服軟連接在使用過程中不穩定的問題。
吊具梁7用于吊裝下導梁8,主體為π形箱型鋼結構,其上部為一根橫梁,兩端設有用于安裝吊桿2的貫穿于橫梁的垂直穿孔,在吊具梁7下部設置有兩個對稱L型的抓手形式的鋼結構,用于反抓下導梁8上蓋板的翼緣,采用L型抓手作為連接下導梁的構件,在使用時無需進行固定連接,方便起吊,提高作業效率。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本發明通過在行車架5上方設置兩根聯鎖升降油缸4,連接于扁擔梁1底面兩側的位置,構成的升降系統能夠實現下導梁8起落位移量的精度控制和受力均衡控制,并且扁擔梁1與立柱3通過銷槽形式構成的導向限位機構,能夠實現下導梁8的升降安全控制;采用吊桿2替代鋼絲繩,能夠增加升降系統的剛度,減少上下振動與周向擺動;采用吊具梁7反抓下導梁8的上蓋板翼緣始終不與其脫離,并能夠在下導梁8上前后滑動改變吊點位置,解決了下導梁8過孔中頻繁移動吊點的安全性與便捷性需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