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切溝生態護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護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東北黑土區大中型切溝的生態護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切溝是在暴雨或融水期,地表徑流集中沖蝕形成的下切溝道,其深度達數米以上,縱斷面與坡面不一致,普通耕作措施無法消除。據調查統計,東北黑土區切溝溝寬介于幾米至幾十米,溝長介于十幾米至上百米,部分可達數百米,溝深介于幾十厘米至幾米,東北黑土區現有侵蝕溝29.6萬條,其中近9萬條溝體長度超過1000米。切溝會加劇水土流失,極易引發雨洪災害、對耕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破壞性影響且阻礙機械化耕作。因此,開展東北地區切溝治理技術研究和技術推廣應用,對減少當地水土流失、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0003]目前,傳統的侵蝕溝溝坡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漿砌石護坡、削坡整地造林、植物干根網格護坡等。漿砌石護坡是將石塊平鋪在溝坡坡面上,石塊間孔隙用膠結材料(水泥砂漿)充塞密實,使整個溝坡坡面形成一個具有較高強度的整體,防止徑流滲漏,保護溝坡土壤侵蝕滑塌,但該方法造價相對較高,同時石塊將整個坡面封閉起來,隔絕了土壤與大氣、水分間的物質交換,形成植被無法生長的硬質坡面,因此不滿足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削坡造林是削掉溝坡坡面的非穩定實體,減緩坡度,削減助滑力,整地形成臺地或魚鱗坑,并在其中種植根系發達的喬、灌木樹種(楊樹、柳樹等),以增加坡面穩定性和植被覆蓋,但該方法工程量大、大規模開挖對坡面土壤擾動劇烈,種植的林木生長發育較慢,且抵御雨洪沖蝕能力較弱。植物干根網格護坡技術是根據植物無性繁殖原理,采用分萌能力強,易生根的植物(垂柳)枝干,將枝干呈網狀橫臥式埋于溝坡坡面的土壤中,僅留5-lOcm干梢出露地表,待埋植于土壤中的枝干長出側根并相互交織成網狀后,實現對溝坡坡面徑流的攔截和土體的固持作用,但該方法編制工藝較繁瑣,抵御雨洪沖蝕能力較弱,且難應用于坡度大于45°的溝坡。
[0004]現有溝坡治理技術主要分為以工程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和以生物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兩類。其中,以工程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僅側重通過措施布設增加坡面穩定、減少坡面裸露、控制侵蝕崩塌,且工程造價相對較高,對土壤生態功能具有較強影響與破壞,無法滿足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生物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僅側重通過措施布設增加植被覆蓋、減少降雨擊濺、阻緩徑流沖刷,且整地擾動十分劇烈,限于溝坡立地條件苛刻后期植被恢復效果較差,雨洪抗御能力較弱,無法滿足快速治理和持續穩定的生態建設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切溝生態護坡結構,通過鋪設坡面防護構件、坡腳防護構件和沿溝底方向的防護構件,以解決現有技術措施護坡穩定性差、透水性差、施工復雜且成本高、植被恢復效果差等問題。
[0006]針對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切溝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在切溝的坡面鋪設的第一防護構件、在坡腳鋪設的第二防護構件以及在溝底鋪設的第三防護構件;所述坡面與所述坡腳的交界處,所述第一防護構件與第二防護構件通過嵌入的方式鋪設;
[0008]其中,所述第一防護構件包括截面為正多邊形的柱狀結構的主體,在所述主體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在所述主體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與所述主體結構相同的凸臺,所述凸臺的外切圓的直徑小于所述主體的外切圓的直徑,所述凸臺的中心具有與所述主體的中心相同的第一通孔;
[0009]所述第二防護構件包括與地面平行的第一部件和與坡面平行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的頂端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與所述第一防護構件的主體的邊緣相配合,所述第一部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兩個第二通孔;
[0010]所述第三防護構件鋪設在所述切溝的溝底,用于固定所述溝底的泥土 ;
[0011]其中,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防護構件的主體邊緣緊密接觸,并通過所述第一防護構件的兩個上部凸臺之間形成凹槽結構。
[0012]其中,所述第一防護構件的主體的截面為正六邊形。
[0013]其中,第一防護構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植生袋,用于種植植被。
[0014]其中,所述第二防護構件的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為一體結構,并且所述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呈120°角度。
[0015]其中,所述第一防護構件的本體的厚度與所述第二防護構件的凹部的厚度相同。
[0016]其中,所述第三防護構件為排水基石構件,所述第三防護構件為排水基石構件,所述排水基石構件為長方體結構,所述排水基石構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三通孔。
[0017]其中,所述第二防護構件的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三用戶構件的第三通孔用于插入柳粧。
[001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切溝生態護坡結構,針對東北黑土區大中型切溝溝坡侵蝕防治和植被恢復,鋪設了護坡結構,包括坡面的第一防護構件、坡腳的第二防護構件和沿溝底方向的第三防護構件,以解決現有工程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工程造價相對較高,對土壤生態功能具有較強影響與破壞,無法滿足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物措施為主的治理技術整地擾動劇烈,后期植被恢復效果較差,雨洪抗御能力較弱,無法滿足快速治理和持續穩定的生態建設要求的問題,通過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有機結合,實現穩固溝坡土壤,減少侵蝕滑塌,增加植被覆蓋,同時疏導溝坡匯流為降水資源利用提供條件,快速控制切溝溝坡發育擴展、改善生態植被環境。
【附圖說明】
[0019]通過參考附圖會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點,附圖是示意性的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任何限制,在附圖中:
[0020]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切溝生態護坡結構的示意圖。
[002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防護構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A和3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防護構件的具體實施例的尺寸示意圖。
[0023]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防護構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A-5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防護構件的具體實施例的尺寸示意圖。
[0025]圖6A和6B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排水基石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在溝底楔入柳粧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植生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在溝底鋪設排水基石構件的護坡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在溝底嵌入柳粧的護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1]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切溝生態護坡結構的示意圖。
[0032]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切溝生態護坡結構,具體包括:
[0033]在切溝的坡面緊密排列的第一防護構件10、在坡腳緊密排列的第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