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基礎整體聯結、水平垂直各向柔性的特點,整體柱石的強度和抗震性好的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屬于中國建筑抗震技術及應用領域,適用于仿古建筑工程中的房屋建設及現代建筑工程建設。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古建筑材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豐富。其中,結構材料的使用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便于就地取材,利用自然材料;二是建筑材料生產技術的進步。因此,中國古建筑的結構材料從取材來源來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夯土、土坯、藤索類;第二類是人工材料,包括粘土磚和金屬材料,其中金屬材料主要是鐵。中國古建筑木結構材料與主要裝修材料均依賴大量木質材料,不利于森林綠化保護;不利于防火安全;無法建設大布局高層建筑,無法適應中國古建在現代建筑技術的空間發展,以及空間多樣化、生活化的社會需求;無法實現古建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施工緩慢,工期超長;綜合成本過高;更無法創新發展中國古代傳統建筑藝術在世界建筑領域的推廣與普及。
[0003]石材性能穩定、強度高,工程應用中幾乎沒有因為石材強度不足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壞。木結構古建筑中常用石材作為基礎結構,柱石基礎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人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濕腐爛,在柱腳上添上一塊石墩,就使柱腳與地坪隔離,起到絕對的防潮作用;同時又加強柱基的承壓力。石墩可防止柱子的移動下沉,使柱身的承載重量能均勻分布于較大面積上。后來發現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濕腐爛,因此便把石塊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礎的腐蝕或碰損。柱礎大致經歷三個發展階段:一、在柱下鋪墊卵石,不露明;二、讓礎石上升到地面來,成為整個立柱的外觀形象部分,但沒有裝飾;三、在礎石上再安裝柱座,礎石周圍加以精雕細刻進行裝飾。現有的柱石基礎有覆盆式、覆斗式、圓鼓式、基座式,其中以圓鼓式最多、最常見。但其直接與木柱連接,沒有連接相應的抗震措施,抗震效果有些欠缺。
[0004]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古建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目前亟需發明一種具有基礎整體聯結、水平垂直各向柔性的特點,整體柱石的強度和抗震性好的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基礎整體聯結、水平垂直各向柔性的特點,整體柱石的強度和抗震性好的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木結構古建筑中存在的柱石基礎無抗震效果、無法實現古建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地震作用下具有易損壞性等問題。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0007]—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包括柱石結構單元,相鄰所述柱石結構單元通過第一接頭、接管和第二接頭相互連接,所述柱石結構單元包括中間柱石抗震結構和底部柱石抗震結構;
[0008]所述中間柱石抗震結構包括中間柱石,所述中間柱石頂端安裝有減震橡膠墊,所述中間柱石底端依次設置有第一彈簧、鋼球和擋球圓板,所述鋼球和中間柱石同心;
[0009]所述底部柱石抗震結構包括底部柱石、金臺柱石白和鐵桶,所述底部柱石和鐵桶設置于所述金臺柱石白內,所述底部柱石、鐵桶和金臺柱石白同心。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中間柱石的外側還設置有所述鐵桶,所述鐵桶頂端設有蓋板,所述鐵桶與所述中間柱石形成的空間內注入有防腐液體。
[0011 ]所述減震橡膠墊頂端設有鐵蓋,所述鋼球一端與第一彈簧自由端抵接,相對的另一端與所述擋球圓板卡接。
[0012]所述底部柱石頂端設有與所述鋼球底部相接的圓弧槽。
[0013]所述底部柱石外側沿環向均勻布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和金臺柱石白之間連接有彈簧靠片,和可以方便更換彈簧和調整彈簧壓力的第一壓緊片和第二壓緊片。
[0014]所述鐵桶設置于所述金臺柱石白底部,所述鐵桶內安裝有第三彈簧,所述底部柱石底部與所述第三彈簧自由端抵接。
[0015]所述金臺柱石白為一個單料或合成料構件,也可為多個單料或合成料構件組合成的一個結構體。
[0016]所述鐵桶與所述底部柱石形成的空間內注入有硅油阻尼液。
[0017]所述底部柱石外側還設有卯孔,通過所述第一接頭與所述接管接合。
[0018]所述第一接頭一端與所述卯孔連接,相對的另一端與所述接管榫卯連接,所述接管一端與所述第一接頭榫卯連接,相對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接頭榫卯連接,所述第二接頭與相鄰所述接管榫卯連接。
[0019]本發明具有以下的特點和有益效果:
[0020](1)本發明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柱石基互聯技術改善了中國古建筑的柱石抗震技術,具有基礎整體聯結、水平垂直各向柔性的特點,能極大避免現代建筑基礎的剛性結構無隔震消震作用,同時向上傳遞地震波所帶來的弊端。
[0021](2)當底部柱石產生水平移動時,中間柱石抗震結構的鋼球、彈簧組合在底部柱石的圓弧槽產生相對滑動,瞬間滑動距離越大,彈簧受壓越大,瞬間阻力也就越大,因而中間柱石相對底部柱石而言起到阻尼作用;同時,由于房子自重作用,中間柱石能夠通過鋼球與底部柱石自動對心,解決了由于地震出現的基、柱偏離問題。中間柱石通過減震橡膠墊也能進行部分減震。在鐵桶和中間柱石形成的空間內注入的防腐液體以隔絕空氣,可以保護橡膠墊和彈簧。
[0022](3)在鐵桶中加入硅油阻尼液,通過安裝在底部和側面的彈簧,及頂部的活動阻尼鏈接,底體柱石結構形成了一個帶阻尼諧振抗震結構。在鐵桶中加入的硅油阻尼液以隔絕空氣,可以保護第三彈簧避免氧化、腐蝕等;第二彈簧如需要可以拆出更換。
[0023](4)本發明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通過第一接頭、接管、第二接頭,把底部柱石互聯成一個同向并動的整體,增強整體柱石的強度和抗震性。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的俯視圖;
[0026]圖2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柱石結構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柱石結構單元的俯視圖;
[0028]圖4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中間柱石抗震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底部柱石抗震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6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底部柱石抗震結構的俯視圖;
[0031]圖7為本發明一種仿古建筑柱石互聯抗震結構中底部柱石抗震結構沿A-A線的剖視圖。
[0032]圖中,1-中間柱石抗震結構;2-底部柱石抗震結構;3-第一接頭;4-接管;5-第二接頭;6-鐵桶;7-鐵蓋;8-中間柱石;9-第一彈簧;10-鋼球;11-擋球圓板;12-蓋板;13-減震橡膠墊;14-底部柱石;15-彈簧靠片;16-第一壓緊片;17-第二壓緊片;18-金臺柱石臼;19-卯孔;20-第二彈簧;21-第三彈簧;22-圓弧槽。
【具體實施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