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制裝配式雨水口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城鎮道路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雨水口。
【背景技術】
[0002] 在城鎮道路上一般都會設有雨水口,其一般結構請參見圖1,施工中一般在路基或 路面基層和墊層施工完后再反挖,用砌體砌筑或安裝預制模塊或現澆鋼筋混凝土。具體做 法是:路基施工一反挖基坑一砌筑或安裝或現澆雨水口下部、安放雨水支管、回填修補一路 面墊層、基層施工一反挖基坑一砌筑或安裝或現澆雨水口上部、回填修補。該種方法存在的 不足是:
[0003] 1)雨水口不能與路基和路面結構層的分層同步施工;
[0004] 2)工期長,需等砌塊砂漿或現澆水泥混凝土在3~5天后達到作業強度后才能開 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0005] 3)反挖后回填修補,二次人工和小型機具作業,質量不易保證;
[0006] 4)浪費材料,挖除新鋪筑的路基和路面結構,產生渣土垃圾。
【發明內容】
[0007]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雨水口及其施工方法,使得雨 水口與路基和路面結構層的分層同步施工,縮短施工的時間,提高施工質量,并避免浪費材 料。
[0009] (二)技術方案
[0010]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制裝配式雨水口,包括井身和雨水 支管,所述井身從下至上包括依次連接的井室底板、第三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第一井 身模塊,所述第三井身模塊包括基座模塊和若干調整模塊;所述第三井身模塊的側壁上開 設有用于實現雨水排放的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與所述雨水支管連接;所述基座模塊的側壁 底端和井室底板密封連接。
[0011] 優選地,所述第一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和第三井身模塊之間通過企口依次套 接。
[0012] 優選地,所述井室底板和所述基座模塊的側壁底端為整體一次成型。
[0013] 優選地,所述井室底板設置有便于雨水排放的找坡層。
[0014] 優選地,所述第一井身模塊的頂面上開設有用于錨固井圈支座的企口凹槽。
[0015] 優選地,所述排放口和所述雨水支管的連接處設有密封件。
[0016] 優選地,所述第一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和第三井身模塊為鋼筋混凝土模塊。
[0017] 優選地,所述雨水口為單箅雨水口、雙箅雨水口或者三箅雨水口。
[0018]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預制裝配式雨水口的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9] S1、進行雨水口周圍的路基填土分層的施工,并反挖基坑,所述基坑的深度等于所 述基座模塊和墊層板的厚度之和;
[0020] S2、依次安放墊層板、基座模塊以及與所述基座模塊連接的上層模塊,然后在所述 排放口的外側設置擋板進行封堵;
[0021] S3、進行所述基座模塊上層的模塊的同層路基鋪筑;
[0022] S4、依次往上安放第三井身模塊的其它組成模塊,并在每安放好一層模塊以后進 行同層路基的鋪筑;通過調整第三井身模塊中組成模塊的數量實現雨水口高度的調整;
[0023] S5、反挖路基以取出擋板,然后安裝雨水支管,并回填修補路基;
[0024] S6、安放第二井身模塊,鋪筑底基層,或者分層鋪筑底基層和墊層;
[0025] S7、安放第一井身模塊,鋪筑基層;
[0026] S8、安放并固定箅井支座,進行瀝青混凝土面層的鋪筑。
[0027] (三)有益效果
[0028]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預制裝配式雨水口,通過對井身 進行合理分層設置,使得雨水口施工與道路結構的施工可以分層同步進行,并不需要等待 砌塊砂漿或者現澆水泥混凝土達到施工強度,從而縮短了施工的時間,特別適合城鎮道路 速通要求;此外,由于各個道路結構層沒有修補接縫,且因為采用大型機械施工,因此提高 了路面施工的質量;最后,由于不需要進行多次反挖后回填修補,因此可以避免材料的浪 費。
【附圖說明】
[0029]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0] 圖1是現有技術中包含雨水口的路面結構示意圖;
[0031] 圖2是包含本發明的雨水口的路面結構的右視圖方向的剖視示意圖;
[0032] 圖3是包含本發明的雨水口的路面結構的正視圖方向的剖視示意圖;
[0033] 圖4a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第一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和調整模塊的結構示意 圖;
[0034] 圖4b是圖4a中A-A處的剖視示意圖;
[0035] 圖4c是圖4a中B-B處的剖視示意圖;
[0036] 圖5a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7] 圖5b是圖5a中C-C處的剖視示意圖;
[0038] 圖5c是圖5a中D-D處的剖視示意圖;
[0039] 圖6a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基座t旲塊的結構不意圖;
[0040] 圖6b是圖6a中E-E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1] 圖6c是圖6a中F-F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2] 圖7a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第一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和調整模塊的結構示意 圖;
[0043] 圖7b是圖7a中G-G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4] 圖7c是圖7a中H-H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5] 圖8a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46] 圖8b是圖8a中I-I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7] 圖8c是圖8a中J-J處的剖視示意圖;
[0048] 圖9a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基座t旲塊的結構不意圖;
[0049] 圖9b是圖9a中K-K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0] 圖9c是圖9a中L-L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1] 圖IOa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第一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和調整模塊的結構示意 圖;
[0052] 圖IOb是圖IOa中M-M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3] 圖IOc是圖IOa中N-N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4] 圖Ila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55] 圖Ilb是圖Ila中0-0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6] 圖Ilc是圖Ila中P-P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7] 圖12a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基座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58] 圖12b是圖12a中Q-Q處的剖視示意圖;
[0059] 圖12c是圖12a中R-R處的剖視示意圖;
[0060] 圖中:1、第一井身模塊;2、第二井身模塊;3、第一調整模塊;4、第二調整模塊;5、 基座模塊;6、找坡層;7、密封件;8、排放口;9、墊層板;10、連接處;11、井圈支座;12、上層 瀝青混凝土;13、下層瀝青混凝土;14、基層;15、底基層;16、路基填土分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61]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 說明本發明,但不能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62]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 "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 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 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 相對重要性。
[0063] 下面根據雨水口為單箅雨水口、雙箅雨水口或者三箅雨水口的不同情況提供不同 的實施例對本申請的預制裝配式雨水口進行說明。
[0064] 本實施例一的預制裝配式雨水口為單箅雨水口,包括井身和雨水支管,請參見圖2 和圖3。其中,所述井身從下至上包括依次連接的井室底板、第三井身模塊、第二井身模塊 2、第一井身模塊1。其中,第三井身模塊包括基座模塊5和若干調整模塊。本實施例一中 各個模塊的設計考慮到道路結構施工的方便,將第三井身模塊和若干路基填土分層16 "對 應",第二井身模塊2和底基層15 "對應",第一井身模塊1和基層14 "對應"。需要說明的 是,其中"對應"強調的是模塊與道路結構的位置關系和高度便于路面結構的分層施工,一 般要求模塊和路面分層結構等高。而路面結構的各分層顯然受到路面周圍環境和施工機械 的限制。
[0065] 在第三井身模塊的側壁上開設有用于實現雨水排放的排放口 8,所述排放口 8與 所述雨水支管連接。所述第三井身模塊包括位于底端的基座模塊5,所述基座模塊5的側壁 底端和井室底板密封連接。
[0066] 第一井身模塊1、第二井身模塊2和第三井身模塊之間優選但不必須通過企口依 次套接,采用企口的套接比平接提高了連接質量。
[0067] 其中第一井身模塊1的頂面上開設有用于錨固井圈支座11的企口凹槽,避免了原 來井圈支座11直接預埋在第一井身模塊1上表面錨固不牢的缺陷。并且井圈支座11和第 一井身模塊1之間優選通過連接處10進行連接。此外,井室底板和所述基座模塊5的側壁 底端可以整體一次成型,具體可以選擇一體澆注成型,從而提高了井身的防水性能,避免了 原來井室底板與井身側壁分別預制后連接有縫的缺陷。所述井室底板上優選設置有便于雨 水排放的找坡層6。
[0068] 需要強調的是,根據不同的路面施工要求,路面結構包括墊層或者不包括墊層。當 包括墊層時,本實施例一對應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