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利工程清淤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世界多數國家出現人口增長過快,可利用水資源不足,城鎮供水緊張,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重大問題,都與水有密切聯系。水災防治、水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成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防止水患、開發水利資源的方法及選擇和建設各項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主要是通過工程建設,控制或調整天然水在空間和時間的分布,防止或減少旱澇洪水災害,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水利資源,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和物質條件。
傳統的清淤機械,以及目前國內各種形式的小型水下清淤機,兩棲式挖泥船,往往不能滿足不同情況的清淤要求:不是設備龐大無法進入施工現場,就是調遺困難,費用昂貴,不是工程太小,不經濟,就是工程量太大,機械生產力低而不能勝任,不是因開挖深度太深無法作業,就是因開挖太淺無法發揮機械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水利工程清淤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浮箱、配電箱、第一滑輪、第二滑輪、鋼絲繩、清水泵、泥漿泵、連接管道、罩殼、噴嘴、輸送管道、無縫鋼管、水孔;所述的浮箱上設置有配電箱,鋼絲繩分別穿過第一滑輪和第二滑輪,鋼絲繩的一端與浮箱固定連接,鋼絲繩的另一端分別與清水泵和泥漿泵連接,清水泵和泥漿泵分別通過連接管道連接有罩殼,清水泵的罩殼上套裝有無縫鋼管,無縫鋼管的側壁均布有若干水孔,無縫鋼管與噴嘴固定連接;所述的泥漿泵的出口與輸送管道連接;所述的配電箱分別通過防水電纜與清水泵、泥漿泵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罩殼包含圓管和方管;所述的圓管的兩端分別與連接管道和方管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輸送管道上設置有閥門。
作為優選,所述的罩殼采用鐵制的罩殼。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泥漿泵的罩殼沉入水底與土層緊貼,清水泵的罩殼工作時與土層形成間隙,形成與周圍水相隔的小區,啟動清水泵,噴嘴將周圍土體沖刷成泥漿,泥漿泵吸口的吸力將泥漿吸入輸送管道,通過輸送管道吸送到棄土區。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清淤裝置,體積小,無需開挖,方便移動,適應各種水利工程清淤需求,操作靈活,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和清淤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罩殼和噴嘴的組合結構圖;
圖3是圖2中罩殼的仰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浮箱1、配電箱2、第一滑輪3、第二滑輪4、鋼絲繩5、清水泵6、泥漿泵7、連接管道8、罩殼9、噴嘴10、輸送管道11、無縫鋼管12、水孔13、圓管14、方管15、閥門1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參看如圖1——圖3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浮箱1、配電箱2、第一滑輪3、第二滑輪4、鋼絲繩5、清水泵6、泥漿泵7、連接管道8、罩殼9、噴嘴10、輸送管道11、無縫鋼管12、水孔13;所述的浮箱1上設置有配電箱2,鋼絲繩5分別穿過第一滑輪3和第二滑輪4,鋼絲繩5的一端與浮箱1固定連接,鋼絲繩5的另一端分別與清水泵6和泥漿泵7連接,清水泵6和泥漿泵7分別通過連接管道8連接有罩殼9,清水泵6的罩殼9上套裝有無縫鋼管12,無縫鋼管12的側壁均布有若干水孔13,無縫鋼管12與噴嘴10固定連接;所述的泥漿泵7的出口與輸送管道11連接;所述的配電箱2分別通過防水電纜與清水泵6、泥漿泵7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罩殼9包含圓管14和方管15;所述的圓管14的兩端分別與連接管道8和方管15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輸送管道11上設置有閥門16。
作為優選,所述的罩殼9采用鐵制的罩殼。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泥漿泵7的罩殼9沉入水底與土層緊貼,清水泵6的罩殼9工作時與土層形成間隙,形成與周圍水相隔的小區,啟動清水泵6,噴嘴10將周圍土體沖刷成泥漿,泥漿泵7吸口的吸力將泥漿吸入輸送管道11,通過輸送管道11吸送到棄土區。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具體實施方式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清淤裝置,體積小,無需開挖,方便移動,適應各種水利工程清淤需求,操作靈活,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和清淤效果,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