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邊坡支護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根據滑坡規模及性質等具體情況,滑坡治理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基于削方卸載、抗滑樁、抗滑擋墻等的支擋結構、錨索等錨固工程、綜合截排水措施等技術手段,對于中小型滑坡,常采用抗滑擋墻措施予以治理。為了保證抗滑擋墻的抗滑、抗傾覆穩定性,加之要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一般抗滑擋墻截面較大、基礎埋置較深、基坑開挖及墻身圬工量大,不便于施工;而作為臨時支護加固措施的微型樁群一體性差。對于中小型的淺層滑坡和正在滑動中的滑坡的治理,如何采取擾動更小的措施快速治理,是設計者面臨的問題。
另外,高填方路堤一般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的方法施工,每層填筑厚度根據所采用的填料決定。如果填料來源不同,性質相差較大時,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筑。位于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應采用水穩定性較高和滲水性好的填料,邊坡比不宜小于1:2,避免邊坡失穩。
碎石土邊坡地段的路基填筑,一般具有填土厚度大、土質松散、地基不均勻等特點,常采用強夯法對地基進行處理,按照強夯法處理的技術要求,根據試夯結果確定強夯參數后進行填筑處理。但是這一方法顯然不適用于滑坡段落,在滑坡路段,強夯能級大,對坡體震動強,極易引起滑坡加速變形,甚至速滑。例如,在巨厚、松散、含礫石甚至大弧石的地層施工時,由于該地層中無法找到穩固的錨固層段。該種地層條件下,錨索錨固段軸力的分布不符合傳統意義上錨索軸的分布規律,如何解決此技術問題,值得深究。由于高填路基段所處地層中粘性土成分含量太低,施工區域又無粘土來源,使得墻后填土的壓實度難以保證,于碾后設備難以接近,其壓實度更難保障,而該處的壓實度對工程成敗而言又是非常關鍵。因此如何保證墻后填土的壓實度成為豐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施工難度大,并且施工質量不易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碎石土邊坡進行有效支護,支護效果好,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填筑側邊坡進行加固的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和對抗滑側邊坡進行加固的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所述填筑側邊坡和抗滑側邊坡分別為位于所施工路基兩側的碎石土邊坡;
所述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包括多個由上至下對高填方路堤進行加固的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和位于高填方路堤底部的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的結構均相同;所述高填方路堤為填筑在填筑側邊坡上的路堤,所述填筑側邊坡的坡面上由上至下設置有多個臺階,所述高填方路堤由上至下分為多個填筑層,多個所述填筑層中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填筑層為底部填筑層,所述高填方路堤中位于所述底部填筑層上方的各填筑層均為上部填筑層;
每個所述上部填筑層均由一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進行加固,各上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均為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的斜坡面,每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均包括多排由上至下布設的第一預應力錨索和一個布設在所加固上部填筑層外側的肋板墻,所述肋板墻與所加固上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呈平行布設;多排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均呈平行布設,每排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均包括多根沿填筑側邊坡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第一預應力錨索,多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均布設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由外至內逐漸向下傾斜;每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的內端均伸入至填筑側邊坡內,每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的外端均錨固在肋板墻上;
所述底部填筑層由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進行加固,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包括多個沿填筑側邊坡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抗滑樁、一個布設于所述底部填筑層外側的外擋墻和多排由上至下布設的第二預應力錨索,每排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均包括多根沿填筑側邊坡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第二預應力錨索,多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均布設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由外至內逐漸向下傾斜;每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的內端均伸入至填筑側邊坡內,每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的外端均錨固在抗滑樁上;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二預應力錨索沿填筑側邊坡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分多列進行布設,每列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外側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抗滑樁,所述抗滑樁呈豎直向布設;
所述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為樁擋墻,所述樁擋墻包括布設在抗滑側邊坡底部的抗滑擋墻和多個沿抗滑側邊坡的長度方由前至后向布設的抗滑樁群,所述抗滑擋墻沿抗滑側邊坡的長度方向進行布設,所述抗滑擋墻底部伸入至抗滑側邊坡的巖土體內;多個所述抗滑樁群的結構均相同,每個所述抗滑樁群均包括多個呈豎直向布設的豎向加固樁,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的上部均伸入至抗滑擋墻內,每個所述豎向加固樁內均設置有豎向受力鋼筋,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內的豎向受力鋼筋上部均通過箍筋緊固連接為一體,所述箍筋呈水平布設且其位于抗滑擋墻內。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抗滑擋墻由片石混凝土砌筑而成。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每個所述抗滑樁群中的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分三排進行布設。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抗滑側邊坡為內部存在滑動面的邊坡,所述抗滑擋墻底部位于滑動面下方。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肋板墻為混凝土預制墻,所述混凝土預制墻上開有多個分別供第一預應力錨索安裝的安裝孔。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中的所有肋板墻均呈平行布設,多個所述肋板墻由下至上逐漸向內布設。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一預應力錨索和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二預應力錨索均呈平行布設。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底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呈豎直向布設,所述外擋墻呈豎直向布設且其為預制板墻。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和第二預應力錨索均為預應力注漿錨索,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的錨索體包括自由段和位于所述自由段內側的錨固段,所述錨固段位于填筑側邊坡內,所述自由段外側同軸套裝有聚氯乙烯管。
上述碎石土邊坡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高填方路堤和填筑側邊坡上均開有多個供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錨固的注漿孔,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與所述注漿孔的孔壁之間為注漿加固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簡單且施工簡便,投入施工成本較低。
2、結構設計合理,采用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和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相結合進行邊坡支護。
3、所采用的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設計合理,包括多個由上至下對高填方路堤進行加固的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和位于高填方路堤底部的錨索抗滑加固結構,高填方路堤為填筑在填筑側邊坡上的路堤,并且填筑側邊坡的坡面上由上至下設置有多個臺階,能進一步提高加固效果。
4、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中采用多個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和位于高填方路堤底部的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對高填方路堤進行加固,具有以下優點:第一、結構輕型,不會因結構物加載造成路基失穩;第二、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與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均采用錨拉結構,能有效適用至較陡坡率的高填方路堤加固,節約了空間與填方量;第三、采用墻后注漿加固的方式,彌補了錨固地層條件差的劣勢;第四、采用注漿加固結構代替墻后回填,保證了路基壓實度。
5、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設計合理,采用樁擋墻進行加固,包括布設在抗滑側邊坡底部的抗滑擋墻和多個由前至后布設的抗滑樁群。該樁擋墻為一種新型抗滑支擋結構,具有施工簡便、工藝簡單、結構可靠等特點。抗滑樁群中各豎向加固樁下部通過插入鋼筋束(或鋼管)和注漿漿液錨固在穩定的地層中。抗滑樁群中各豎向加固樁的間距較密且其上部采用箍筋緊固聯結,各豎向加固樁采用高壓注漿樁,在高壓注漿的作用下成型的樁體與樁周巖土體形成一種復合的加筋土體,既避免了一般抗滑擋墻截面較大、基礎埋置較深、不便于施工等特點,又克服了作為臨時支護加固措施的微型樁群一體性差的缺點,增強了擋墻的抗滑、抗傾覆能力及地基的承載能力,減少了基坑開挖及墻身圬工量,加之施工中對滑坡擾動小,所以對于中小型的淺層滑坡和正在滑動中的滑坡的治理具有很強的適用性。該樁擋墻具有以下優點:第一、通過抗滑樁群能有效增強抗剪、抗滑移、抗傾覆能力,對基底承載力要求也明顯降低;第二、豎向加固樁的施工過程不受場地空間的限制,施工時噪音小,振動也小,對坡體擾動也小;第三、設置抗滑樁群后,能適當減小抗滑擋墻的截面尺寸和基礎埋深,使土石方開挖量減少,因此可以應用于處在滑動狀態下的滑坡治理工程;第四、由于施工抗滑擋墻前,微型樁群已施工完畢,微型樁群可以起到臨時支護作用,維持坡體一定程度的力學平衡,避免擋墻墻體施工引起滑坡速滑而造成安全隱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碎石土邊坡進行有效支護,支護效果好,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抗滑樁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高填方路堤; 2—填筑側邊坡; 3—肋板墻;
4—第一預應力錨索; 5—臺階; 6—抗滑樁;
7—外擋墻; 8—第二預應力錨索; 9—路基;
10—抗滑側邊坡; 11—抗滑擋墻; 12—豎向加固樁;
13—箍筋; 14—滑動面; 15—豎向受力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對填筑側邊坡2進行加固的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和對抗滑側邊坡10進行加固的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所述填筑側邊坡2和抗滑側邊坡10分別為位于所施工路基9兩側的碎石土邊坡;
所述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包括多個由上至下對高填方路堤1進行加固的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和位于高填方路堤1底部的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的結構均相同;所述高填方路堤1為填筑在填筑側邊坡2上的路堤,所述填筑側邊坡2的坡面上由上至下設置有多個臺階5,所述高填方路堤1由上至下分為多個填筑層,多個所述填筑層中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填筑層為底部填筑層,所述高填方路堤1中位于所述底部填筑層上方的各填筑層均為上部填筑層;
每個所述上部填筑層均由一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進行加固,各上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均為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的斜坡面,每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均包括多排由上至下布設的第一預應力錨索4和一個布設在所加固上部填筑層外側的肋板墻3,所述肋板墻3與所加固上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呈平行布設;多排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均呈平行布設,每排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均包括多根沿填筑側邊坡2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第一預應力錨索4,多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均布設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由外至內逐漸向下傾斜;每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的內端均伸入至填筑側邊坡2內,每根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的外端均錨固在肋板墻3上;
所述底部填筑層由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進行加固,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包括多個沿填筑側邊坡2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抗滑樁6、一個布設于所述底部填筑層外側的外擋墻7和多排由上至下布設的第二預應力錨索8,每排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均包括多根沿填筑側邊坡2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設的第二預應力錨索8,多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均布設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由外至內逐漸向下傾斜;每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的內端均伸入至填筑側邊坡2內,每根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的外端均錨固在抗滑樁6上;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二預應力錨索8沿填筑側邊坡2的長度方向由前至后分多列進行布設,每列所述第二預應力錨索8外側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抗滑樁6,所述抗滑樁6呈豎直向布設;
所述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為樁擋墻,所述樁擋墻包括布設在抗滑側邊坡10底部的抗滑擋墻11和多個沿抗滑側邊坡10的長度方由前至后向布設的抗滑樁群,所述抗滑擋墻11沿抗滑側邊坡10的長度方向進行布設,所述抗滑擋墻11底部伸入至抗滑側邊坡10的巖土體內;多個所述抗滑樁群的結構均相同,每個所述抗滑樁群均包括多個呈豎直向布設的豎向加固樁12,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12的上部均伸入至抗滑擋墻11內,每個所述豎向加固樁12內均設置有豎向受力鋼筋15,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12內的豎向受力鋼筋15上部均通過箍筋13緊固連接為一體,所述箍筋13呈水平布設且其位于抗滑擋墻11內。
本實施例中,所述肋板墻3為混凝土預制墻,所述混凝土預制墻上開有多個分別供第一預應力錨索4安裝的安裝孔。
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中的所有肋板墻3均呈平行布設,多個所述肋板墻3由下至上逐漸向內布設。
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錨索肋板墻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一預應力錨索4和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中的所有第二預應力錨索8均呈平行布設。
本實施例中,所部底部填筑層的外側面呈豎直向布設,所述外擋墻7呈豎直向布設且其為預制板墻。實際施工非常簡便,只需將外擋墻7安裝到位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和第二預應力錨索8均為預應力注漿錨索,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的錨索體包括自由段和位于所述自由段內側的錨固段,所述錨固段位于填筑側邊坡2內,所述自由段外側同軸套裝有聚氯乙烯管。
與常規錨索采用的波紋管相比,采用聚氯乙烯管能有效提高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的錨固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填方路堤1和填筑側邊坡2上均開有多個供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錨固的注漿孔,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與所述注漿孔的孔壁之間為注漿加固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填方路堤1上設置路基9。
所述第一預應力錨索4和第二預應力錨索8施工完成后,實現在外擋墻7和肋板墻3后側對高填方路堤1與填筑側邊坡2進行注漿加固的目的,能有效增強高填方路堤1內填土(即墻后填土)的剛性,充分保證路基9與墻后填土的密度,相應能夠保證路基9下方填土的壓實度,也保證了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施加預應力的順利實施,從而達到了穩定路基9的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在巖土體內的錨固力,可適宜增大所述注漿孔的孔徑,以增大所述注漿加固結構的直徑,確保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的錨固力;相應地,墻后填土的密實度也能保證所述預應力注漿錨索的錨固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抗滑擋墻11由片石混凝土砌筑而成。
每個所述抗滑樁群中的多個所述豎向加固樁12分三排進行布設。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每個所述抗滑樁群中均包括8個所述豎向加固樁12。
實際施工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每個所述抗滑樁群中所包括豎向加固樁12的數量和各豎向加固樁12的布設位置分別進行相應調整。
本實施例中,所述抗滑側邊坡10為內部存在滑動面14的邊坡,所述抗滑擋墻11底部位于滑動面14下方。
實際施工時,對所述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和所述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分別進行施工。其中,對所述填筑側邊坡加固結構進行施工時,先對所述錨索抗滑加固結構中的多個所述抗滑樁6分別進行施工,再由下至上對高填方路堤1的各填筑層分別進行填筑施工,填筑過程中對各填筑層分別進行加固,實際施工非常簡便。對所述抗滑側邊坡加固結構(即樁擋墻)進行施工時,先對多個所述抗滑樁群分別進行施工,再對多個所述抗滑樁群上部砌筑抗滑擋墻11。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